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什么是中国石油五朵金花
扩展阅读
精洗车成本多少钱一台 2025-07-26 08:25:23

什么是中国石油五朵金花

发布时间: 2022-08-16 04:56:43

㈠ 石油炼制中的“五朵金花”是什么

1961年,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刘放在北京香山主持召开炼油科研会议,研究制订炼油科技发展规划。会议上提出要掌握流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以及有关的催化剂、添加剂等5个方面的工艺技术。当时有部国产电影叫《五朵金花》,剧中有5位勤劳、美丽的少数民族姑娘,名字都叫金花,很受人们的喜爱。大家就将这5项炼油工业新技术形象地称为“五朵金花”。时至今日,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等技术,仍是石油炼制工业的骨干工艺。“五朵金花”依然灿烂。

㈡ 邹明的石油经济管理专家

金陵大学1913年10月14日 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后宅镇。
1933-1937年 在南京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士学位。
1937-1938年 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燃料研究室实习员。
1938-1941年 任资源委员会重庆动力油料厂实习员、课长。
1941-1942年 任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炼油厂课长。
1942-1945年 任甘肃油矿局驻美代表,同时在美国美孚、壳牌石油公司考察学习。
1945-1946年 任资源委员会上海炼油厂厂长。
1946-1948年 任资源委员会中国石油公司室主任兼上海营业所经理。
1948-1949年 任中国石油公司协理兼甘青分公司经理。
1950-1952年 任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管理局副局长。
1952-1955年 任燃料工业部工程师。
1955-1978年 任石油工业部供应制造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其间,1960-1961年兼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供应指挥部副指挥;1962-1964年兼大庆炼油厂建厂指挥部副指挥。
1978-1982年 任石油工业部外事局顾问。
1982-1993年 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顾问。其间,1982-1987年兼石油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1990-1992年兼能源部高级咨询委员。
1993年3月 离休。
1993-1998年 聘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咨询中心特邀专家。 1937年4月从南京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工业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因学习成绩优良,毕业时膺选为斐道斐励学会会员(即金钥匙奖)。7月参加工作,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燃料研究室实习员,在植物油提炼轻油实验厂当值班员。不久抗日战争爆发,燃料研究室先后迁至汉口、长沙,但当时南京公共汽车用油全部依赖实验厂提供,他和另一值班员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坚持轮流值班,日夜开工,直至日本侵略军迫近南京城郊,遂仓促撤至长沙。1938年春,因进口油品几乎断绝,资源委员会派燃料研究室主任金开英筹建重庆植物油提炼轻油厂(后改称动力油料厂),邹明被派在现场工地工作,被提升为课长。1941 年3月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正式成立,工矿实业家孙越崎任总经理,邹明调任该局炼厂工料课长。他深受孙越崎“实业救国”思想的熏陶,一心扑在石油事业上,为玉门油矿的开发出谋划策,竭尽全力。1941年冬从美国订购的一套裂化炼油装置在运输途中遭敌机轰炸受损,邹明等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千方百计在内地赶制炼油甑运矿安装使用,使1942年汽油产量比上年提高了9倍。1942年底,邹明被派往美国,任甘肃油矿驻美代表。这时因国际间民用货物运输几乎中断,玉门油矿所需进口器材告急,邹明想方设法成功地通过“租借法案”为玉门油矿提供急用物资装备,保证了油矿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邹明回国,到上海接管日军侵华期间日本石油公司在上海高桥所建的储油所等设施,继又组织人员顺利接管了日本公司在南京、汉口、广州、青岛、天津等地建立的储油设施。其后,他又参与筹建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策划利用接管的沿海沿江储油设施,开展进口成品油营销业务,以所获利润供恢复和建设炼油厂和油田之用。为此,他调任总公司营业室主任兼上海营业所经理。1948年8月他任总公司协理,9月兼任甘青分公司(玉门油矿)经理。到矿不久,在人民解放军的凌厉攻势下,南京国民政府政权岌岌可危,盘踞在西北的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在溃逃之际破坏油矿。在爱国爱矿爱石油事业心的驱使下,邹明冒着生命危险率领全矿职工护矿,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终于挫败了反动派的阴谋,使玉门油矿完整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受到当时解放区西北军政委员会的表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邹明满腔热忱地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他工作勤奋,勇于负责,先后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副局长、燃料工业部经理司工程师。1955年石油工业部成立,他调任石油部供应制造局副总工程师(后升任总工程师),经常去基层蹲点。1960年2月参加大庆石油会战,兼任供应指挥部副指挥,负责组织会战所需设备器材的供应。当时数以万计的各路兵马奋战在800多平方千米的大草原上,勘探、开发、油田建设齐头并进,需要设备器材品种多、数量大、时间急,由于精心组织,未雨绸缪,及时调度,夜以继日地工作,保证了会战的正常进行,当年生产及外运原油近百万吨。
1962年初,邹明任大庆炼油指挥部副指挥,分管炼厂建设所需物资装备的供应。由于采取了种种有效措施,第一期工程仅用18个月便提前建成投产。1964年,他又主持石油部机关新成立的配套办公室,自力更生,及时解决了五大新型炼油装置和当时被誉为我国炼油工业的“五朵金花”(1962年石油工业部召开炼工作会议,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及有关的催化剂和添加剂等,被称为炼油工业的“五朵金花”)在建设中出现的设备、管件阀门、仪表等的配套问题,加快了石油产品“三年过关、五年立足于国内”目标的提前实现。
“文化大革命”中,邹明受到了极大冲击,被拘留审查达7年之久,最后的审查结论是:“这是根据一项假口供搞的一起错案,应予平反”。
1978年,邹明恢复工作,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外事局顾问(1982年改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顾问)。他识大体,顾大局,向前看,以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海洋石油对外合作这项新工作。他对国际上石油勘探开发合同和石油经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引进和建立了经济评价机制,参与拟订了各种对外合作文件以及招标评标和合同谈判工作,培训干部等。他还在渤海石油合作论证会上通过经济分析有力地捍卫了我国海洋石油对外开放政策。他于1993年离休,时年80岁。
邹明除历任上述职务外,还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石油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1982年至1987年),能源部高级咨询委员(1990年至199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咨询中心特邀专家(1993年至1998年)。1990年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1980年至1985年曾先后参加海洋石油代表团赴英国、挪威、埃及、美国、法国等考察交流,1986年应邀参加英国《金融时报》在香港主办的太平洋盆地油气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在能源部高级咨询委员座谈会上曾多次提出有关我国石油工业管理体制和经营发展战略的建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玉门油矿从美国订购的裂化炼油装置等设备在运输途中于印度仰光遭敌机轰炸。甘肃油矿局总经理孙越崎决定自力更生,迎难而上,商定在内地赶制炼油设备应急。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邹明和业务处长郭可诠到重庆立即组织人员开展从炼油设备的设计、选厂制造、监制验收到装箱发运环环相扣的工作。钢材不足,就拆储油罐、船舶等,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较短时间内先后制成了阶梯式连续甑炼炉6组,经2500km的长途运输,当年在玉门陆续安装投产4组,提前完成了1942年生产汽油180万加仑的奋斗目标,为上年产量的9倍,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玉门油矿生产建设所需设备器材,很大一部分需依赖国外供应。当时国际运输因战争几乎中断,玉门油矿进口器材来源告急,资源委员会驻美办事处曾多次设法将玉门油矿急用器材纳入美国“租借法案”提供,但终未成功。1942年冬,邹明任甘肃油矿局驻美代表。他到美国后,向美国有关部门大力宣传玉门油矿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终于得到美国战时石油局的支持,促使租借法案管理局同意将玉门油矿急用器材视作军用物资列入租借法案内申请供应。这样,从1943年至1945年玉门油矿所需从国外进口的钻、采、炼设备,配件,工具,仪表,管材等都是通过美租借法案项目源源提供的,有些急用器材如井口设备、钻具、钻头、配件、仪表等还多次由空军空运到印度加尔各答,转运国内,保证了玉门油矿生产建设的需要,提高了技术水平。另外,他还通过美国工程设计公司的协助,从租借法案内引进了炼制润滑油的真空蒸馏装置和离心脱蜡装置,配齐了达布斯(DUBBS)裂炼装置在太平洋战争中损失的和矿上已消耗或挪用的器材。这些装置在玉门油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都先后投产,使玉门油矿的炼油能力和产品品种、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 早在1949年4月时任中国石油公司协理兼甘青分公司经理的邹明回到玉门油矿后,就着手组织护矿工作。他们先后采取了三项主要措施:一是大量购运粮食,筹集金银,并抢运从上海买来的日用品、布匹等,以保障全矿职工及家属生活所需。二是为了安定人心,采取“留职停薪”办法,送走了近千人,包括一些不安心在矿的人。三是7月成立了以老工人和技术骨干为主体的护矿队,作为保卫矿区内生产部门的核心力量,并指定专人作好国民党驻军的工作,使之不成为破坏油矿的工具。在此之前,他在6月1日召开的全矿职工大会上着重提出,油矿是国家的宝贝,人民的财富,要求大家一定要把油矿保护好,他慷慨激昂地说:愿和大家一起与油矿共存亡。赢得了广大职工的衷心拥护。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扬言要在必要时破坏油矿,邹明深感自身力量有限,若兰州解放之后时间拖得过长,油矿将难以支持。为此,通过电报联系,他于8月中飞到香港向已辞去资源委员会委员长职务的老上司孙越崎详细汇报了护矿措施和忧虑。孙越崎除表示赞许外,立即通过中共香港组织给北平的邵力子和钱昌照去电,请他们转陈中共有关方面关于玉门油矿的护矿情况,希望兰州解放后大军不停顿地继续向西北进军。邹明在香港时还和中国石油公司总经理商妥筹款接济玉门油矿。
邹明从广州回到兰州后,立即将详情面告兰州勘探处处长孙建初和兰州营业所经理高琨,并详细研究了兰州的护产措施,相约作好各自的护产工作。邹明回到油矿时,矿上各单位已开始对生产设施进行防护。他继续组织矿长刘树人、炼厂厂长熊尚元等分头在矿场将油井封埋伪装或围护起来,炼厂将炼油装置和油品库用空油桶装上砂石重叠3层并用铁条焊死筑成严密围墙,各单位将暂可不用的重要设备如钻机、柴油发电机组、油泵、仪表等以及80多辆卡车隐藏到山沟里,等等。
玉门油矿解放时,矿上存粮达1万多石,约折合500t,金银约折银元30多万元,足够全矿职工及家属半年生活所需,全矿没有受到任何损失,生产建设一刻未停,使玉门油矿在解放以后很快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石油工业部党组将加速发展炼油工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解决我国石油产品的自给问题。1961年冬,负责炼油基本建设的副部长孙敬文选派邹明到正在筹建中的龙凤炼油厂兼任基建总工程师。这个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安装的现代化大型炼油厂。当时正值我国国民经济三年困难之际,邹明到厂后首先解决了水、电、通讯、公路交通等问题,为施工作好了准备。1962 年春,该厂正式改名为大庆炼油厂(大庆石化总厂前身)。邹明任建厂指挥部副指挥,分管设备、器材供应等工作。他组织设计和供应人员共同编制用料计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对非标准工艺设备由设计人员到制造厂蹲点,解决各种问题。在设计、施工、供应协同配合下,第一期工程仅用18个月就提前建成投产,受到石油部表扬。
“五朵金花”之一延迟焦化装置为了确保新型炼油装置即当时国内外知名的中国炼油“五朵金花”所需设备、配件、阀门、仪表等配套工作,1964年春,孙敬文副部长决定在部机关成立配套办公室,由邹明负责,组织设计、基建、供应部门有关人员协同解决建设中的配套问题。他们一面及时解决新产品试制和关键设备、仪表等在制造中出现的问题;一面协助建设单位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如石油二厂催化裂化装置的关键设备双动滑阀,在兰州炼油厂机械厂试制完成后,因稳定性达不到设计要求,不能使用。孙敬文副部长亲自布置邀请二机部、兰州石油化工机械厂、上海热工仪表厂、上海汽轮机厂等厂的自动控制专家和机械制造专家并指定邹明组织协调到兰炼联合攻关。邹明带领大家奋战三天,使稳定性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并通过专用线连夜运往抚顺石油二厂,保证了我国第一套催化裂化装置顺利投产,为石油产品“三年过关、五年立足于国内”的提前实现作出了贡献。 1978年,我国政府批准海洋石油对外合作,邹明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外事局顾问。他以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这一工作,通过与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和外国石油公司等专家的咨询与交流,加上原先对国际石油经济有所研究,不遗余力地致力于引进和建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经济评价机制,并在高级经济师施洪熙的协助下,组织建立了计算机室,为合同经济条款分析和油气田开发评价创造了条件,在海洋石油对外合作首轮招标评标和合同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邹明对国际上各种类型的石油勘探开发合同形式及其特征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积极参与了物探协议、《标准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拟订、首轮招标评标工作和与外国石油公司的合同谈判。1978年底,他及时向石油部领导反映了当时对中日渤海石油协议拟采用“总承包”方式的危险性,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邹明等还通过向外国税务专家咨询,并在石油部领导支持下,向财政部提出建议将在拟订中的外商合作企业所得税法的税率采用累进制,即以高税率解决外国石油公司所关切的双重税抵免问题,同时又不影响我国特区当时对外商企业实行的低税率的优惠政策,这一建议被财政部采纳,使海洋石油第一轮招标得以如期进行。
我国海洋石油对外合作曾引起国内外一些人士的疑虑,怕丧失主权,怕上当吃亏,特别是对1980年签订的中日渤海合作区勘探开发合同认为中方吃了大亏,有的甚至不赞成海洋石油对外开放。为此,国家能源委员会和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于1981年春联合召开渤海石油勘探开发论证会,邀请国内各方专家、学者、工程技术干部和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就渤海石油合同进行论证。会上,邹明用了一天半时间,就渤海合同经济条款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用计算机程序按各种不同方案测算出来的大量经济数据,包括双方经济效益比、外商盈利率、投资利润比等上下幅度,说明中日渤海合同的经济条款对我方是比较有利的,保障了资源减距的经济权益,与英国、挪威北海石油合同的经济条款相比,日方的盈利率是不高的,中方没有吃亏上当。通过论证,基本取得了共识,排除了干扰,维护了我国海洋石油的对外开放政策。

㈢ 股市五朵金花是哪五朵

五朵金花主要是指股市上的五大主力板块,分别是煤炭、汽车、电力、银行与钢铁。中国股市的“五朵金花” 最早行情中被提出,主要指的是五大主力板块。当时该五大板块联袂上行,推动着大盘一度在熊市中出现小阳春的走势。推荐一个实盘配置平台,“曜鑫科技”

㈣ "五朵金花"什么意思

故事片,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五朵金花》剧中的人物:

1、副社长金花演员:杨丽坤

苍山公社的副社长。美丽温柔,端庄大方,纯朴真挚,果敢干练,热爱劳动,一心扑在工作上。她追求爱情的幸福,但心中又有远大的目标。



㈤ 五朵金花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五朵金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制作的一部爱情电影。该电影讲述的是白族青年阿鹏与副社长金花在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相遇时一见钟情,次年阿鹏走遍苍山洱海淘金花,颠末一次次的误会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五朵金花》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纪录。 1960年,在埃及开罗举行的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该片引起轰动,导演王家乙获最佳导演银鹰奖,杨丽坤获最佳女主角银鹰奖。埃及总统纳塞尔点名请杨丽坤亲自前往埃及领奖。该片获得2000年中国电影百年十佳评选第一名。

影片描绘了一幅积极、上进的生活画卷,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真、最质朴的情感,并通过这个曲折温馨的喜剧故事,展示了活跃在不同岗位的五位金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片中人物情感真挚、自然流露,还穿插了悦耳的音乐和云南大理的秀丽山水,带给观众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使本片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㈥ 五朵金花的五朵金花

中国A股中的术语:五朵金花
第二:矿产资源股,继续看好稀缺资源和垄断资源的投资机会,因为稀缺性和垄断性,注定这些资源会日益珍贵,国际市场目前矿产资源产品的跌幅极其惨烈,根据趋势分析,目前有逐渐接近历史大底趋向,随着内需经济影响力的加大,价格回升已无多大悬念。
第三:高精尖装备制造,特别是具有高科技含量,产品广泛应用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产品,不但有战略安全要求,同样,也具备科技创新潜力的品种,后期机会不可估量。
第四:科技创新领域。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核心动力来自于科技进步,一些具有民族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开发,新科技应用行业其投资价值会被各种资本所青睐。
第五:农业深加工行业,农业发展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中央连续以一号文件方式明确支持农业发展的决心,农业成为本次宏观调控的最大受益者,部分上市公司税收的减免更是直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个人看好深加工、特种种养殖、高产、优产种子培育等上市公司投资机会。

㈦ 被称为江西省矿产中的“五朵金花”的是()A.煤、铁、铜、钨、铀B.铜、钨、铀、稀土、钽铌C.钨、

江西的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有色矿产基地之一,有些矿产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稀土、钨、铜、钽铌、铀被称为江西的“五朵金花”.
故选:B.

㈧ 在股票中什么是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早在2003年至2004年的行情中就被提出来,主要指的是煤炭、汽车、电力、银行与钢铁。当时该五大板块联袂上行,推动着大盘一度在熊市中出现小阳春的走势。

㈨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的发展历程: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是原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BDI)、中国石化北京石化工程公司(BPEC)改革重组而成,直属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以炼油和石油化工设计为主体,可以进行工程建设总承包和工程监理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公司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2007年在职职工22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设计大师5名,工程技术人员1900多名,国家各类注册工程师200多名。50多年来,公司设计、建设各类装置及配套工程1000多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各类奖励700余项,2007年拥有有效及待批专利100多项,专有技术80多项。据2007年美国ENR权威性杂志统计公布:SEI在全球最大的150家工程设计公司排名中,名列第36位。50多年来,SEI的发展壮大经历了四个不平凡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83年,逐步实现工程设计现代化。
第二阶段,1984-1998年,向国际型工程公司目标迈进。
第三阶段,1999-2001年,实现强强联合。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全面进入国际工程公司百强行列。
第一阶段,1953-1983年,逐步实现工程设计现代化。
原BDI和BPEC分别是1953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炼油专业、化工专业设计院。 在炼油方面,五十年代,BDI不畏国外反华势力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克服困难,自力更生,负责了大连、锦西、上海高桥、锦州、抚顺、兰州炼油厂等一批老厂恢复、扩建工程的设计。六十年代初,面对外国在石油产品上对中国实行封锁的严竣形势,全面承担了大庆炼油厂的设计任务,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庆油田会战。完成了锦西石油五厂和南京炼油厂的设计工程。从此,BDI把目光紧紧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认真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同有关部门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和设计,完成了当时具有世界水平的流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新型催化剂及添加剂等被称为“五朵金花”的现代化炼油装置,并配套、定型、建设了若干座年加工原油二百五十万吨以上的炼油厂,为提前实现我国石油产品“三年过关、五年立足国内”的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我国炼油技术上的第一次飞跃。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十多年间,BDI面临极大的困难,在动荡中跋涉,艰苦奋进,从未停止过工程设计和技术攻关工作,先后完成了东方红炼油厂、胜利炼油厂、荆门炼油厂、武汉石油化工厂等大型炼油厂的设计,完成了我国援建的朝鲜烽火炼油厂和阿尔巴尼亚炼油厂的工程设计,与有关单位协作,研究和开发了多金属重整、分子筛提升管催化裂化等现代炼油新技术,使我国炼油工业赶上世界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在化工及石油石化方面,五十年代,BPEC奋发图强、艰苦努力,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进行了新厂设计和老厂改扩建等重要工作。完成了大连化工厂合成氨生产和永利宁厂及我国第一座以焦碳为原料的大型氮肥厂――四川化工厂的恢复和扩建的工程设计建设。在基本化学工业方面,完成了大连、永利塘沽、四川鸿镇纯碱工程设计;开展了株州、衢州、吉林、福州、广州和北二化的氯碱及硫酸工程设计。有机化工方面,开始了染料、农药、已内酰胺、氯丁橡胶及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的醋酸工程设计。在参与我国东北吉林、华北太原和西北兰州“三大化工基地”的建设中,BPEC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从翻译全部设计文件和图纸到分赴现场配合外国专家工作,承担了101、201、304、102、202、302和103等工程的配套项目设计工作。1960年,外国专家撤走后,这些工程均由BPEC自行完成设计和建设。 1958年,BPEC遵照中央的要求,编制了三套定型设计,即年产5万吨合成氨、年产0.75-1.5万吨电解烧碱和年产0.6万吨聚氯乙烯装置,供各地因地制宜采用,为自力更生发展我国的化肥和氯碱工业作出了贡献。进入60年代,BPEC开拓进取,开发设计了吉林四平联合化工厂的我国第一套年产0.1万吨维尼纶生产装置,人民日报还专门发表了评论。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与有关单位协作开发、设计了燕化年产1.5万吨顺丁橡胶生产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聚氯乙烯技术方面,与有关研究院合作,开发、设计了4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援阿、援越,对埃及、阿富汗、缅甸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七十年代,BPEC从规划、总体设计、技术引进谈判到参加施工建设,全面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特大型石化联合企业――燕山石化公司的设计任务,并参与和配套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年产30万吨乙烯以及聚丙烯、聚酯、苯乙烯、聚苯乙烯等装置。
第二阶段,1984-1998年,向国际型工程公司目标迈进。
1983年,原BDI和BPEC分别成为中国石化总公司的直属单位。八十年代,BDI努力拼搏,为总公司“三二九”目标的实现和我国炼油技术的第二次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先后与兄弟单位合作,研究开发了常减压装置节能技术、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化预混合提升管、带外循环管的烧焦罐式高效再生技术、MTBE合成系列新技术、烟气轮机系列技术及取得电液控制滑阀等一系列科技成果。进入90年代,BDI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狠抓消除“瓶颈”工作,在设计工作中加大技术含量。其中福建炼化的改扩建工程,成为消除瓶颈的样板工程,并获得“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1996年通过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1997年获得英国皇冠UKAS证书。 1993年起,BDI先后承担了广州芳烃抽提装置、天津100万吨/年延迟焦化和4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装置和聚酯芳烃联合装置的工程总承包任务,实现进度、费用、质量三大控制。与兄弟单位合作和自行开发,完成了总公司“十条龙”攻关项目催化裂解技术、100万吨/年中压加氢改质技术、移动床催化重整技术攻关 ,使绝大部分炼油工艺技术实现了国产化。 80年代至90年代, BPEC全体职工团结奋战,开拓创新,努力实践,已成为初具规模的、与国际接轨的石化工程公司。 1984年,BPEC成为国家批准的12个总承包试点单位之一,开始组建以设计为主体的、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工程公司。从此,他们进一步加大内部管理和项目管理力度,大力推行工程建设总承包体制,承接了燕化公司“双苯工程”的总承包任务,取得了成功。又陆续承揽了金陵石化公司的苯酐、增塑剂、不饱和树酯等一批总承包任务。与此同时,BPEC组建了中国石化第一家甲级监理公司,先后承揽了广东惠阳熊猫汽车公司、湖北神龙汽车公司、广东享联食品有限公司和广州乙烯工程等大型建设工程的监理任务,不断探索和积累了工程施工管理经验。 九十年代BPEC又承担了我国第一套30万吨乙烯的改造项目――燕山乙烯30万吨改造成45万吨、完成齐鲁30万吨改造成45万吨,大庆30万吨改造成48万吨,完成了茂名30万吨乙烯工程总体设计和乙烯等六套装置的设计。自行开发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年产2.5万、3万、4万、6万、10万吨乙烯的系列乙烯裂解炉――北方炉,并六次获奖;承担设计了我国第一套国产化聚丙烯――大连年产4万吨聚丙烯装置,并又先后承担和完成了长岭、九江、福建、武汉、荆门等五套七万吨聚丙烯装置的总承包。研制设计我国第一套5万吨/年C5分离示范装置。1995年取得中国石化第一家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1985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为加强对工程建设市场的协调管理,成立了原SEI,归口组织国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并承担完成了科威特炼厂的维修等工程,在国际石化工程建设市场上打开了局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225家工程公司之一。
第三阶段,1999-2001年,实现强强联合。
为应对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适应我国加入WTO,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的决定,1999年7月,重组新的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的基本发展思路简要概括为: 一个发展目标:坚持“创新、优化,开拓,竞争、规范”的工作总方针,发挥整体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建设以设计为主体的全功能、实体性、国际型工程公司。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全面进入国际工程公司百强行列。
自2002年起,公司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公司“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生产经营指标提前全面实现,累计完成工程设计投资额985亿元,营业收入97.16亿元,实现利润6.32亿元。2006年至2008年继续保持高增长。 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和PMC 项目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公司经营的主要组成部分。总承包业务形式多样,既有EPC承包,也有EP承包;既有SEI独立承包,也有与国际工程公司的合作承包;既有石油化工项目的总承包,也有环保、煤液化项目的总承包。2006年,倍受关注的伊朗炼油项目合同正式签署。 通过做强做大具有计划、控制、协调职能的项目执行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以项目执行中心为纵向,以各专业室为横向的公司矩阵式项目管理体系,在确保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十条龙”攻关项目、重大技术储备及工业转化项目的科研开发,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科研开发队伍,具备了完成新型千万吨级炼厂、百万吨级乙烯技术的国产化研究的技术实力。 公司在连续10年通过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又于2005年建立了HSE健康安全环保标准体系并通过了体系认证,体现了公司大力推行国际流行的管理模式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管理理念。 公司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体系和集成应用系统,国际工程公司通用的PDS/PDMS、SP3D、MARIAN等工程软件均得到二次开发和深化应用。 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不断引入新机制,建立了人力资源分级管理体系和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为不同类型的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公司实施了设计、采购和施工分包管理模式,与相关单位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依据工程业绩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工程建设公司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公布的国际工程设计公司150强排名中呈快速上升趋势,2007年列第36位。2011年8月29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入选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评选的中国建筑500强,排名第15位。全国勘查设计单位工程总承包完成合同额2012年度排名第8位,工程总承包完成合同额85亿元。

㈩ 中国石油一建的性质是什么是干什么的具体说下谢谢!!

是国企,属于中石油的建筑单位,待遇应该可以,不过这种工作四处跑工程,不好安家,这有公司简介可参考http://www.cnpc.com.cn/cpecc/gsgk/xsqy/guonei/yijian/QiYeGaiKuang/QiYeJian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