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人类没有石油有什么后果
扩展阅读
石油干馏后有什么 2025-05-16 15:23:39
57分钻石是多少克拉 2025-05-16 15:18:08
中石油怎么样才不亏 2025-05-16 15:18:02

人类没有石油有什么后果

发布时间: 2022-08-12 17:18:34

❶ 如果地球上的石油用尽的话,人类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地球上的石油用完了的话,对于人类的生活会有很大的这种变化。石油用完的话,第1个变化就是汽车将不能再继续使用了,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汽车依然是以汽油车为主的。等到石油全部都用完了的话,那么这一部分的车就没有了这种燃料,从而也就无法继续使用。那么这个时候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主流,而且由于石油资源的这这种耗尽,对于发电来说也是一个问题。现在的发电更多的是靠着煤炭来发电,煤炭和石油都是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等到他们都全部耗尽的时候,那么人类就只能使用自己生产的能源。

❷ 若现在地球上的石油突然枯竭了,对人类会产生什么影响

若现在地球上的石油突然枯竭了,对人类会产生什么影响?

由于1853年的石油蒸馏过程的发明,人类进入了“石油协会”,因此这仍然是这样的。工业革命始于1960年代,而石油也是一个真正进入人类的社会。从石油中精炼的第一种石油是煤油,煤油也进入了数千家,最终成为人类照明燃料。

交通变动如果世界上石油资源不是,人类只能允许储备石油资源。此时,储备油只能用于一些高科技领域,但它仍然使用了一段时间。像我们的普通运输车一样,飞机将停止飞行,当然,人类有其他选择,如火车,使用煤炭资源的火车仍然可以顺利,但人类运输将大大,世界经济将迅速崩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帮助我转发,点赞,多多支持我,多多关注我。如果有什么问题和请求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一一回复。

❸ 地球上石油用完了人类会怎样

石油能被用完吗?十几年前就有说法认为石油会在几十年内采完,可现在石油依然多的用不过来,目前的能源问题不是能源本身不够用了,而是各种因素导致石油产能的不足。生物成油理论认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有机物长时间的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慢慢形成的碳氢化合物。这个时间需要上百万年甚至上亿年,所以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从人类科技发展来看,对能源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着的,未来还是会有一天,全球石油也会不够人类使用,从这方面看,还是需要新能源的开发。

❹ 如果地球上没有石油人类,地球会怎样

石油是工业的基础,没有石油工业停滞,继而导致汽车,轮船,飞机等等所有与石油有关的行业消失,交通困难,煤,木柴的燃烧加重环境破坏和污染,当然也可能促进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加速能源使用的更新换代。

❺ 如果石油枯竭了,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石油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可以说现在的科技发展以及工业发展都离不开石油,那么如果在平常生活中突然出现了石油枯竭的情况,对于我们来说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有不少朋友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除此之外,由于石油完全枯竭的情况也会导致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但是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们在产生电能的时候主要还是用火力发电,而太阳能和风能以及水能等不同清洁能源的利用,相对来讲也是比较少的,在那种情况之下,对于这些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发展一定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按照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石油的储备量还是非常的充足,并且对于我们的生活不会产生严重影响,但是我们也一定要有着居安思危的意识,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发展清洁能源,只有这样在石油枯竭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也才能够避免生活受到影响。

❻ 假如原油被人类抽空,会对地球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

学石油地质的小油瓶带大家了解一下,首先石油被人类抽空根本就是个伪命题,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是无法把石油抽干的,目前现有的采收率仅为44%。

此外就算把石油抽干了,也不会对地球有什么大的影响。

那么大家可能就会好奇了,明明石油从地层源源不断的采出来了,为什么不会造成地质塌陷之类的现象呢?

这就是固体矿产和液体矿产之间的区别。固体矿产聚集在一起有足够的的硬度和支撑力,能承受上覆巨厚地层的压实力,所以当固体矿产被采掘过多,地下就会形成空洞,导致地质坍塌、塌陷现象。

图6 油田注水井用水驱替石油,将地下的石油推动到油井附近,实现油井增产。

所以说石油虽然一直在被抽,哪怕被完全抽完,由于一直有其他替代的物品来替代他的位置,如水、氮气等等,所以地下的地层一直是维持一个能量平衡的状态,因此石油即使被抽干,也不会出现像固体矿那样的地表塌陷现象。

❼ 没有煤和石油,我们的生活会如何

如果没有石油,不仅煤炭和天然气等能源产业受影响,也直接关心服装、塑料等普通生活用品。
“石油将在60年内被开采完!”、“石油枯竭速度超出预期”……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一次次如同“狼来了”的警告和预言失效后,人们渐渐放松了对石油危机的紧张和担忧。不过石油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各种衍生产品早已深入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如没有石油的那天真的到来,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不必担心汽车“趴窝”
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忧由来已久。早在1949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就提出“石油峰值”理论,认为任何地区的石油产量都会达到最高峰,此后石油产量将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罗马俱乐部”1972年的报告《增长的极限》预言世界石油在20世纪末会用光,随后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更加深了这种担忧,各国纷纷寻找石油的替代产品。
提起石油危机,人们首先想起的是燃料问题。石油时代和煤炭时代的交接标志就是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将来没有了石油,全世界的汽车、飞机和轮船都要停航吗?答案当然是“不会”,它们只需要换一种燃料就可以了:早在二战期间,德国就已大规模利用煤炭和天然气人工合成石油,只是现有的工艺要求和成本相对较高,产量有限。此外新兴的生物燃料技术也能在一定程度弥补燃料的缺少。
能源领域替补多
而在更为广泛的能源领域中,尽管还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科学家已经选出了多种石油的替补者。就储量而言,即使石油用完,地下埋藏的煤也能再用几百上千年。不过煤与石油类似,自身化学组成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复杂分离才能减少污染。如今很多科学家认为,成分更单纯的天然气才是未来相当长时间里的头号石油替补者,其中又以储量丰富的“可燃冰”最受关注。它的正式名称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如同冰雪的固态物质。1立方米的纯净“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它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具有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科学家估计,仅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就够人类使用1000年。但由于可燃冰不像石油可以自喷自流方便开采,也不像煤炭那样物理状态稳定,在开采搬运过程中甲烷会大量挥发,产生的温室效应要远大于二氧化碳。这也让它的开发受到很多限制。
在更为绿色的可再生能源中,水电站因为建造周期长、环境影响大,争议一直很大。与此相反,一度因切尔诺贝利事故令人谈虎色变的核能,近年却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30年,核能发电将占总发电量27%。除了核电,近年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甚至垃圾焚烧电站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它们距离真正大规模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仍有漫长距离。
化工领域,新能源无能为力
既然石油在能源领域有那么长的替补名单,那人们对石油枯竭的担心真是杞人忧天吗?答案依然是“不”。石油枯竭真正的影响来自不太受人关注的石化行业。用石油做原料或部分原料制成的产品,如润滑油、石蜡、沥青、化肥、杀虫剂、人造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等已经有5000种以上,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造汽油可以替代石油的燃料属性,新能源可以替代矿石能源的发电功能,但石化功能却无法这样替代,太阳能、核能或风能等新能源对此无能为力。从长远看,石油资源枯竭后,同属生物化石燃料的煤和天然气是取代石油作为化工原料基础的主要途径。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石化产品,几乎都可以用煤和天然气来制取。但专家认为,当年人们从煤化工过渡到石油化工只花了短短几十年功夫,石油化工被更新型化工技术所替代,也只是时间问题,但和煤化工行业当年的小而散不同,石化企业多为雇员众多、产业密集的庞然大物,即使技术上可以很快找到石化的替代物,转型成本也会十分高昂,且如今石化产品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届时从化纤服装到塑料制品,很多人们所熟知的产品,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重新以煤化工代替石油化工,也取决于是否具有高效、低污、经济的技术突破。
石油何时会枯竭?
今年8月,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向国际社会发出警报:“全球石油枯竭速度已超出预期,未来5年全球可能面临石油供应紧缩的危机。”这并非专家们的第一次警告,但从上世纪到现在,有关石油总储量和可开采年限的预测多次被推翻。据估算,地球上的原油储量约6-8万亿桶,但极地、深海等复杂的自然环境影响了对石油储藏总量的准确判断。例如俄罗斯70%的石油都在环境恶劣的西伯利亚,因此俄罗斯公布的石油储量数据也自相矛盾: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发展战略》预测,俄罗斯的石油资源量为440亿吨;而俄罗斯审计署的报告评估为250亿吨;俄罗斯自然资源部提供的数据则是190亿吨。
此外随着技术进步和油价上涨,一些原本很难开采或开采成本很高的石油资源重新获得重视。加拿大油砂矿中含油储量超过沙特阿拉伯目前可开采的石油总储量,但油砂开采首先需要从地下挖出油砂岩石,然后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化学方式将岩石中蕴含的沥青提取出来,并经过进一步提纯与炼化才能转化为石油。
不过统计显示,1960-1969年间世界新发现的大油田数量为128个,但2000-2006年间只有33个,总储量也从2980亿桶降到了380亿桶,频繁发现大型油田的年代已成过去时,石油业内人士承认,尽管距离石油彻底枯竭还比较远,但廉价石油的时代已过去。
石油分布可能更广泛
石油储量到底有多少,是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个问题的首要关键疑问是在什么样的地方才有石油?科学家根据石油诞生的原理和地层的变动,发展了一整套石油地质学来寻找油田。
关于石油来源,传统理论认为是几百万年前地球上曾生存过的动植物遗骸,通过地质变化以及地下的压力和热力在地下岩石中生成的,即有机生成学说的“化石石油”。这一说法的重要依据是因为几乎所有油田都是在沉积岩中发现的,而沉积岩中可以见到丰富的生物遗迹。通过实验,生物体中三大组成部分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与石油中碳氢化合物相类似的物质;在石油中发现的血红素和叶绿素等有机物质,前者是来自动物的血液,后者是来自植物的叶绿素。简而言之其形成过程是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成为石油。不过石油聚集的地方即油田并不是在它们当初生成的地方,石油在生成后必须通过运移才能聚集在有利的圈闭中。因此这又和地层变动密切相关。
然而在离越南海岸线不远的一片被称为“白虎湾”海域作业的石油公司不久前开采到的石油不是来自沉积岩,而是坚硬的花岗岩。由于花岗岩是岩浆在地表下冷凝形成的坚硬岩石,与生物化石无关,在“白虎湾”岩层中也没有发现任何生物化石遗迹。因此从“白虎湾”花岗岩岩层中开采出了石油,从某种程度上对有机生成学说的“化石石油”学说提出挑战。如果这种新学说得到证实,将意味着石油的分布可能更广阔,在地球能找到的石油资源要比目前预测的多得多

❽ 世界上如果没有石油会怎么样

可能会是一个非常安静,没有生命的大水球。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

如果地球上压根就没有石油,那就意味着,古代地球的海洋中也没有生物,也就不会有上岸的动物。

水中没有绿藻,也就不会到陆地上进化为植物。没有藻类没有植物,地球的大气层还是远古时代以二氧化碳和各种奇怪的火山气体为主…

总之就是,没有生物,一个干净的水球,陆地上全是光秃秃的岩石和沙漠,天空中全是毒气。

❾ 人类没有石油,世界将会怎样

“石油将在60年内被开采完!”、“石油枯竭速度超出预期”......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一次次如同“狼来了”的警告和预言失效后,人们渐渐放松了对石油危机的紧张和担忧。不过石油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各种衍生产品早已深入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如没有石油的那天真的到来,世界将会变得怎样?
不必担心汽车“趴窝”
对石油资源枯竭的担忧由来已久。早在1949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哈波特就提出“石油峰值”理论,认为任何地区的石油产量都会达到最高峰,此后石油产量将不可避免地开始下降。“罗马俱乐部”1972年的报告《增长的极限》预言世界石油在20世纪末将会用光,随后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更加深了这种担忧,各国纷纷寻找石油的替代产品。
提起石油危机,人们首先想起的是燃料问题。石油时代和煤炭时代的交接标志就是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将来没有了石油,全世界的汽车、飞机和轮船都要停航吗?答案当然是“不会”,他们只需要换一种燃料就可以了:早在二战期间,德国就已大规模利用煤炭和天然气人工合成石油,只是现有的工艺要求和成本相对较高,产量有限。此外新型的生物燃料技术也能在一定程度弥补燃料的缺少。
能源领域替补多
而在更为广泛的能源领域中,尽管还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科学家已经选出了多种石油的替补者。就储量而言,即使石油用完,地下埋藏的煤也能再用几百上千年。不过煤与石油类似,自身化学组分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复杂分离才能减少污染。如今很多科学家认为,成分更单纯的天然气才是未来相当长时间里的头号石油替补者,其中又以储量丰富的“可燃冰”最受关注。它的正式名称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如同冰雪的固态物质。1立方米的纯净“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它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具有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科学家估计,仅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就够人类使用1000年。但由于可燃冰不像石油可以自喷流方便开采,也不像煤炭那样物理状态稳定,在开采搬运过程中甲烷会大量挥发,产生的温室效应要远大于二氧化碳。这也让它的开发受到很多限制。
在更为绿色的可再生能源中,水电站因为建造周期长、环境影响大,争议一直很大。与此相反,一度因切尔诺贝利事故令人谈虎色变的核能,近年却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30年,核能发电将占总发电量27%。除了核电,近年来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甚至垃圾焚烧电站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他们距离真正大规模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仍有漫长距离。

❿ 假如没有了石油,世界会怎样

如果没有石油,将直接导致汽车,飞机等各种以石油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能源直接枯竭,将导致现有的交通体系瘫痪,以致汽车,飞机等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公司也将随之破产,石油也不仅仅只是加工成能源,在现代化的生产中有很多的产品都需要以石油为原材料所衍生的原料加工生产,如果没有石油,那对经济的发展是破坏性的,在政治层面,现在的国际中国家交往是为利益为主,利益主要包括能源争夺,而能源主要是石油,如果没有石油,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恐怕就要重新定位了,从能源争夺转向合作开发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