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洋石油钻井典型井身结构及套管程序是什么
这个很简单的
首先预测海上某个区块有石油的情况下
打一口探井
经过试油有工业开采价值以后
就会决定在这个探井的位置建一个采油平台
采油平台上又很多预留的槽口
然后批量的打生产井
装采油树开采原油通过油轮运回陆地炼油厂。
㈡ 石油钻井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石油钻井的一般流程: 在油气田开发方案确定之后,进入开发流程,这其中包括钻井和生产两个主要环节。钻井环节涉及的设备有钻机设备系统(其中又包括八大系统)、测录井设备,生产环节涉及的设备有采油设备、测录井设备。 钻井前,首先要在地面确定钻井的位置(即钻井井位),然后在井位处打好安装钻机的...
㈢ 石油钻井方法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钻井方法来取得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钻井深度不断增加,油气井的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促使钻井方法、技术和工艺得到很大改进。从已钻成的千百万口油气井的资科中可以看到变化过程:顿钻逐渐被旋转钻代替,井身结构从复杂到简单,井眼直径日趋缩小等等。
一、钻井工艺发展概况和趋势石油钻井是油田勘探和开发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速度,常与它的钻井工作量及科学技术水平紧密相关。近20年来,世界石油产量和储量剧增,钻井工作量相应地大幅度增加,钻井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此期间钻井技术发展的特点是从经验钻井进展到科学化钻井。钻井深度、斜度、区域和地区也有长足的发展。从钻浅井、中深井发展到钻深井和超深井;从钻直井和一般斜井发展到钻大斜度井和丛式井;从陆上钻井发展到近海和深海钻井;从地面条件好的地区钻井发展到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沙漠、沼泽和寒冷地区)钻井。在钻井技术发展的同时,设备、工具和测量仪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美国钻井工作者曾将旋转钻井技术的发展进程分为四个时期:
(1)概念时期(1900—1920年)。这个时期开始把钻井和洗井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开始使用牙轮钻头并用水泥封固套管。
(2)发展时期(1920—1948年)。这个时期牙轮钻头有所改进,提高了进尺和使用寿命。固井工艺和钻井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出现了大功率的钻机。
(3)科学化钻井时期(1948—1968年)。这个时期大力开展钻井科学研究工作,钻井技术飞速发展。该时期的主要技术成就有:发展和推广了喷射钻井技术;发展了镶齿、滑动、密封轴承钻头;应用低固相、无固相不分散体系钻井液;发展了地层压力检测技术、井控技术和固控技术,提出了平衡钻井的理论及方法。
(4)自动化钻井时期(1968年至今)。这个时期发展了自动化钻机和井口自动化工具。钻井参数自动测量和计算机在钻井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最优化钻井和全盘计划钻井也初具规模。
目前,钻井人员一般把钻井技术发展的前两个时期称为经验钻井阶段,把后两个时期称为科学化钻井阶段。时期的划分直观地描述了钻井技术发展的过程,揭示了其发展规律。
任何一门科学和技术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要达到的主要目标。钻井工作是为油田勘探和开发服务的重要手段。钻井技术的发展首先要保证钻井质量,即所钻油气井要满足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的要求,要在此基础上来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
近20年来的实践证明,现代钻井工艺技术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发展:
(1)提高钻井速度,降低生产成本;(2)保护生产层,减少油气层的污染和损害;(3)改善固井、完井技术,适应采油要求,延长油气井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钻井技术发展较快。特别是1978年推广喷射钻井、低固相优质钻井液、四合一牙轮钻头等新技术后,我国的钻井技术水平又有显着提高,进入了科学化的钻井阶段,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使我国的钻井水平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要向钻井技术进步要速度、要质量、要经济效益,为加速勘探开发步伐、不断增加油气产量作出贡献。
二、冲击钻井方法冲击钻井是一种古老的钻井方法,也是旋转钻井方法出现以前唯一的钻油气井的方法。它是将破碎岩石的工具(钢质尖头钻头)提至一定高度,借钻头本身的重力冲向井底,击碎岩石。然后捞取被击碎的岩屑,以便继续钻进。因此,冲击钻井方法又被称为顿钻。
由于冲击钻井时,破碎岩屑与清除岩屑必须间断地进行,因此钻井速度很慢,不能满足石油生产发展的需要。冲击钻井现在已基本上被旋转钻井所代替,仅在一些埋藏浅、压力低的油田还能见到。
三、旋转钻井方法提高钻速的根本途径是改变钻井方法,这正是旋转钻井法产生的原因。旋转钻井法的实质是:钻头在压力作用下吃入岩石,同时在转动力矩的作用下连续不断地破碎岩石;被破碎的岩屑由地面输入的钻井液(泥浆、水、空气等)及时带走,钻井液可以连续不断地清除岩屑。这样,一只钻头可以在井底连续钻进十几米、几十米甚至数百米后才起至地面进行更换。由于使用了钻井液,可长时间稳定井眼、控制复杂地层。旋转钻井的钻井速度高,能适应多种复杂情况,目前世界上大多使用这种方法钻油气井。旋转钻井通常也称为转盘钻。
利用钻杆和钻铤(厚壁钢管)的重力对钻头加压,钻压要使钻头能够吃入岩石。破碎岩石所需的能量是从地面通过沉重的钢性钻柱传给钻头的。起、下钻的过程比较繁琐,必须将钻柱拆卸成许多立柱,才能起出钻头;而下钻时又必须逐根接上。为了连续洗井,钻井液从转动的空心钻柱里流向井底,再带着岩屑从钻柱外部与井壁形成的环形空间返回地面。钻头钻进、清洗井底以及起、下钻所需的动力全部由安装在地面上的相应设备提供,这些机器设备总称为钻机。
现代旋转钻井的工艺过程表现为四个环节,即钻进、获取地质资料、完井和安装。
钻进环节由一系列按严格的顺序重复的工序组成:把钻柱下入井里;旋转和送进钻头使其在井底破碎岩石,同时循环钻井液;随着井筒的加深而接长钻柱;起、下钻柱以更换被磨损的钻头;洗井,净化或配制钻井液,处理复杂情况和事故等辅助作业。
为了获得全面准确的地质资料,钻井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岩屑、钻时、钻井液录井工作,而且还要进行钻取岩心、测井等工作。通过各种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可以获得井径、井斜、方位、岩性等基本数据,掌握和了解井眼质量以及地层和油气层的某些特性。
在钻穿油气层以后,需要下入油层套管,并注入水泥以隔离油气层与其他地层,使油气顺利地流到地面上来。根据油气井生产的要求做好井底完成工作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
从确定井位开始,就需要平整井场、挖基础坑、泥浆池、圆井等土方工程;为运输机器设备而修筑公路;铺设油、水、气管线,架设电线,以输送油、水、气和电力;打好地基以安装设备、井架等。基础工作完成后,要进行大量的井架、设备等搬运和安装工作,还需做好开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检查机器设备、试车、固定导管、钻鼠洞、调配钻井液、接好钻具等。
旋转钻井过程中,驱动钻柱旋转、克服钻柱与井壁的摩擦消耗了部分能量。为了减少这些无益的能量损失,1940年前后出现了井下动力钻井方法。井下动力钻井所用设备与旋转钻井基本相同,只是钻头不再由转盘带动旋转,而是由井下动力钻具直接驱动。典型的井下动力钻具是涡轮钻具,因此井下动力钻井又常称为涡轮钻井。目前,井下动力钻井在定向钻井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还竞相开展了热力钻井、高压冲蚀钻井、等离子射流钻井和激光钻井等新型钻井方法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钻井方法还将不断涌现,钻井工程也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科学化时期。
四、井身结构井身结构是油气井全部基本数据的总称。它包括以下数据:从开钻到完钻所用的钻头、钻柱尺寸和钻柱长度;套管的层次、直径;各层套管的下入深度、钢级和壁厚;各层套管注水泥的数据。由此可见,井身结构是全部钻井过程计划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图5-1为井身结构的示意图。
图5-1井身结构
首先下入长度约4~6m的短套管,也称导管,用于加固地表以免被钻井液冲毁,保护井口完整。同时将循环的钻井液导入泥浆净化系统内。
第二次下入的套管叫表层套管,用于封隔地表不稳定的疏松地层或水层、安装井口防喷器。一般深度为40~60m,有时可达500~600m。
当裸眼(未被套管隔离的井眼)长度超过2000~3000m或者地层剖面中存在高、低压油层、气层、水层和极不稳定的地层时,钻进过程中为避免发生工程事故需要下入中间套管,又叫技术套管。目的是封隔复杂地层,防止喷、漏、卡、塌等恶性事故发生,保证安全钻井。技术套管的层次和下入的深度根据地质和钻井条件确定。
最后下入的套管叫油层套管,用于采油、采气或者向生产层注水、注气,封隔油层、气层和水层,保证油气井正常生产。油层套管的下入深度取决于井底的完成方法。油层套管一般从井口下到生产层底部或者只从生产层顶部下到底部。实际工作中对部分下入的油层套管,根据作用取不同的名称,如尾管、筛管、滤管以及衬管等。
井身结构是由钻井方法、钻井目的、地质条件与钻井技术水平决定的。周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井身结构,是保证高速度钻井与油气井投产后正常产出的关键。
综上所述,现代石油钻井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多工序、多工种联合作业,需要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水平。
㈣ 下套管和钻井的顺序
正常钻井施工是钻完表层深度后下表套,再钻至下技套深度后再下技术套管。特殊情况也有,比如部分井通过特殊管串直接钻完代替套管完井,不用再下套管。
㈤ 钻井过程中是不是一边钻进一边下套管
是的
根据地质情况考虑打一定的深度把钻杆拉上来,下套管,灌水泥固定住套管,再钻。
㈥ 石油钻井行业油层套管计算,油层套管怎么算啊
①射孔完井法。即钻穿油、气层,下入油层套管,固井后对生产层射孔,此法采用最为广泛。②裸眼完井法。即套管下至生产层顶部进行固井,生产层段裸露的完井方法。此法多用于碳酸盐岩、硬砂岩和胶结比较好、层位比较简单的油层。优点是生产层裸露面积大,油、气流入井内的阻力小,但不适于有不同性质、不同压力的多油层。根据钻开生产层和下入套管的时间先后,裸眼完井法又分为先期裸眼完井法和后期裸眼完井法。③衬管完井法。即把油层套管下至生产层顶部进行固井,然后钻开生产层,下入带孔眼的衬管进行生产,此种完井法具有防砂作用。④砾石充填完井法。在衬管和井壁之间充填一定尺寸和数量的砾石。实话实说,本人对完井了解不多,这是从别处为你寻来的,希望能帮助你,呵呵
㈦ 什么是油井套管气
油井套管气即为通过套管引出到地面的油井分离气体。油井分油管和套管两部分,油管是流体经泵做功后举升到地面的流道,套管是油管外面的流道,具有将地层分离出来的气体引申到地面。
油井套管是在钻井结束后,下入到井下的管子,套管与井壁用水泥封固,然后用射孔枪对准目的层射孔,使油流穿岩层、水泥环、套管流入井底,再进入油管到地面上来。油井套管的主要作用是:
1、加固井壁,防止地层坍塌;
2、封隔不同油层、水层,实现分层开采;
3、便于实施压裂、酸化等措施作业和维护性作业。
4、形成油流通道,配合油管达到采油的目的。
顺序为:油井打好后,下入套管,套管与井壁间用水泥封固,在套管中下入油管。油管上带油封隔器、泵等井下工具,油管中下入抽油杆,抽油杆拉着泵的活塞做上下往复运动。这样,就把石油抽到地面上来。
㈧ 套管钻井技术的下套管过程具体是怎么样的
作业准备
4.2.1
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井眼的稳定及畅通,对于高压油气井段还要制定出相应的安全应急措施。
4.2.2 钻台和扶正台周围有良好的照明。
4.2.3 钻台套管动力设备、井口工具、套管附件等摆放合理。
4.2.4 钻台应清除泥浆、油污等,防止人员滑倒。
4.2.5
吊套管的吊索应严格检查,其安全工作负荷必须大于每捆套管的重量,吊套管时应系好尾绳,避免碰撞。
4.2.6
套管应整齐排放在管架上,叠层套管间至少有三排垫木,最上层套管上面不得放置超过底层套管承载能力的货物;为防止套管滚动,还应放置楔块,以避免套管接箍与护丝猛烈碰撞或碰伤人员手、脚。
4.2.7
套管排放时,应同时对套管本体与接箍进行外观检查,将有问题的套管及时分开,并用红油漆打“×”做出标记。
4.2.8
套管丈量按作业者要求进行,丈量工具应采用钢卷尺,丈量尺寸要求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套管长度和序号应在本体上标出,同时做好记录,为避免差错,每量完一层套管应对其进行复查。
4.2.9
下井前,必须对套管通径,套管通径时,通径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4.2.10 对井架、套管扶正台、钻井绞车(包括大绳、链条、刹车、安全装置等)、
游车、顶驱、补偿器、转盘、泥浆泵等设备进行检查与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4.2.11 对下套管工具、手动或气动卡瓦与大吊卡、套管吊卡与单根吊卡、循环接头、
灌泥浆软管线、快卸胶护丝、各种悬吊钢丝绳等进行检查保养。
4.2.12 下套管前,准备好下套管所用的丝扣油、重晶石粉、钢丝刷、大门挡绳、气
管线等。
4.2.13 起钻完后,更换适应吊环。
4.3 作业实施
4.3.1 作业前,钻井队长应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风险提示,并进行分工和组织。
4.3.2 下套管前应取出井口防磨补心。 4.3.3 下套管时应确认套管入井顺序。
4.3.4 严格按套管上扣扭矩及套管丝扣到位符号进行上扣,以确保套管密封。 4.3.5 在套管扶正台上作业,应按照《高空作业规程》的要求进行。 4.3.6 套管上、下钻台,必须戴好护丝(快卸胶护丝或金属护丝)。
4.3.7
吊单根套管上钻台时,大门前应拴一根棕绳作为挡绳,防止套管大幅度摆动碰坏丝扣或者碰伤人员。
4.3.8 浮鞋上三根套管连接丝扣,必须使用丝扣粘结剂。
4.3.9
对扣前应涂好丝扣油,严禁在井口上对丝扣涂抹丝扣油,以避免丝扣油刷子落入套管内。
4.3.10 套管吊上钻台后,司钻注视周围情况,精心操作,以防人员受伤。 4.3.11 下套管悬重较轻时,应使用安全卡瓦。 4.3.12 对扣时司钻必须平稳操作,禁止猛放。
4.3.13 一旦发现套管错扣,禁止强行上扣,用低速档将套管倒扣,重新扶正套管对
扣与上扣。
4.3.14 下放套管速度不能太快,以防压漏地层,特别是带有水泥伞、刮泥器和弹簧
扶正器的套管柱应慢于光管柱的下放速度。
4.3.15 根据井口工具的安全负荷及井况,确定更换安全负荷大的卡瓦与吊卡,更换
时必须在外层套管内进行。
4.3.16 按照规定要求向套管内灌好泥浆,一般情况下,管内外压差不超过回压阀承
受能力的50%,同时应控制其最大压差(不超过300PSI)。
4.3.17 中途发生井涌,应及时处理溢流。
4.3.18 套管柱有遇阻遇卡现象,下套管遇阻上下活动套管时,司钻要密切注意指重
表变化情况,上提负荷不能超过套管接箍强度的70%。上下活动套管的一般原则为少提多放,尽可能将套管放下去,若多次活动无效,应接上循环头循环或泡油解卡。
4.3.19 当套管串中装有泥线悬挂器时,在套管柱下到预定位置,应尽快坐好泥线悬
挂器,以免因活动套管造成泥线悬挂器坐不到位。
4.3.20 焊接套管工作只适用于N-80以下钢级套管,P-110钢级套管禁止对其进
行焊接。
4.3.21 下尾管作业时,尾管悬挂器进入转盘后,要将转盘锁住,防止套管串转动出
现下套管过程中突然坐挂。
4.3.22 下尾管时,送入钻杆的丝扣油应涂在公扣上,以免堵钻具水眼。
4.3.23 中途或下完套管后循环泥浆时,排量不宜过大,安全排量选择标准为下套管
时环空泥浆返速不大于钻井时环空泥浆返速。
㈨ 在石油钻井中,要下套管,套管中有一个工具叫泥浆伞,什么是泥浆伞
泥浆伞是安装在井口防喷器上接钻台转盘上流下来的泥浆,防止污染井口防喷器。下套管时,如果泥浆伞的内径小于套管就要取掉泥浆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