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中国一边在大量生产石油和铁矿石,一边还要大量进口
石油和矿石都是不可以再生资源 用一点少一点 所以才用别人土地上的资源
⑵ 石油、铁矿石、铜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虽然矿产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历史——前石器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以及原子能时代,实际上,只是在工业革命以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才把矿产资源带入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医以及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此后,人类社会生产不断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度。在不到 200 年的时间内,矿产资源完全取代了其它自然资源,成为现代人地关系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自然要素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今世界上,约 95% 的能源、80% 的工业原材料和 70% 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1]。由于人地关系发育空间的非均质性,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在矿产资源开发阶段,因而决定了矿产资源在发展中国家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1 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从整体上看,我国陆域地壳活动强烈,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构造复杂,赋矿地质环境、成矿种类和矿化力度自成体系,由此决定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1) 矿种齐全截止 1992 年,我国已发现 168 种矿产,探明储量的矿产则为 151 种,已发现的矿床、矿点 20 多万处,详细工作的近 2 万处。在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中,燃料矿产 4 种,金属矿产 56 种,非金属矿产 87 种,以及地下水、地热和矿泉水等 4 种,我国是世界上矿产品种齐全、配套程度较高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2) 总量可观根据世界各国矿产资源储量的潜在总值估算,我国位居第三。若以单位国土面积拥有的矿产资源价值计算,我国每平方公里的矿产资源价值为世界陆地平均水平的 1.54 倍①,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度较高的国家之一。(3) 优劣并存同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劣特征比较明显。以资源储量计,占世界 15% 以上的优势矿产有:稀土、钽、铌、钛、钒、钨、锡、钼、锑、锂、铍、煤、芒硝、镁、重晶石、膨润土、耐火粘土、石棉、萤石、滑石、石膏、石墨等 22 种;较丰富的矿产有铁矿、铝土、铅、锌、汞、硫、硼、高岭土、珍珠岩、磷等 10 种;前景虽较好,但保有储量不足的有:石油、天然气、锰、铜、镍、金和银 7 种矿产;探明储量明显不足的劣势矿种有:铬铁、铂族金属、钾盐、天然碱和金刚石等 5 种。在矿产质量方面,我国拥有一批质量好、品位高的优质矿种,如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煤炭及钨、锑有色金属和冶金辅助原料等。但是,就我国大宗矿种而言,其基本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据现有资料分析,我国 86% 的铁矿、70% 的铜矿、磷矿和铝土矿,以及 50% 的锰矿储量为贫矿。严重的问题在于我国矿物燃料资源的结构落后。目前我国矿物燃料资源中现代能源矿种——石油和天然气比重为 2.3%,较世界平均水平低近 19 个百分点。(4) 分布不均全国不同地区地质构造环境差异较大,发展历史不尽相同,因而区域地质各具特色,造成资源的空间(区域)分布不均。以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的六大区域分布看,主要矿物能源——煤炭和石油资源的 80% 左右分布在北方;化工矿产的硫和磷矿资源的 80% 以上则分布于南方诸省;黑色冶金矿产资源大部分蕴藏在北方东部地区,而有色金属的 70% 以上则集中于南部。(5) 人均拥有量低受人口众多的基数影响,我国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为 1.51 万美元,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2。2 资源消费、生产与供应现状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始于 50 年代初,迅速发生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和不断扩大的制造业生产造成了全国矿产资源消费的急剧增长。1953~1992 年,我国主要矿产品如生铁、钢材、铜、铝、铅、锌、水泥、煤炭和石油的消费量分别增长了 35、37、27、205、16、50、78、16、238 倍,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了 19 倍,人口增长了 1 倍。此种变化过程清晰地表明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阶段三者间的基本函数关系:即,矿产资源消费增长>经济总量增长>人口增长。我国矿产资源消费大体经历了初始(80 年代前)和稳定增长(80 年代后)两个阶段(图 1~3)。在初始阶段,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基础的落后和多年强调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政策,消费需求急剧增长与初始阶段极低的消费基数形成了巨大反差,因而表现出全社会矿产资源消费强度的迅速攀升。在稳定增长阶段,由于注意了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和产品结构协调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最终导致矿产资源消费强度增长减缓的曲线变化。图 1 我国钢及水泥社会消费强度变化示意图(图略)
Fig.1 Intensive-use of steel and cement, China图 2 我国铜及铝的社会消费强度变化示意图(图略)
Fig.2 Intensive-use of copper and aluminum, China图 3 我国主要能源矿产品的社会消费强度变化示意图(图略)
Fig.3 Intensive-use of key energy mineral, China经过 40 多年的奋斗,我国已建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矿业生产供应体系。目前,我国已拥有近万座国有矿山和 27 万多个乡镇集体矿山和个体小矿。1995 年,全国矿石采掘量达 53亿t 以上。其中煤炭近 13亿t, 原油 1.5亿t, 天然气 180亿m3, 铁矿 2.6亿t。尽管我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且又是目前世界上的矿业生产大国,但同我国高速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消费增长相比,以国内生产满足全社会的矿产资源需求还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在能源矿产供应方面,几十年来煤炭在总体上保持着产大于销的状况,但是,由于我国工业生产和煤炭资源区域分布不相吻合的矛盾,加之交通运输能力的限制,东部和南部主要消费地区的煤炭供应一直处于偏紧状态,形成区域性煤炭供应短缺。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石油及产品需求增长强劲,而此时我国石油产量却进入了缓慢增长时期,供应紧张状况日趋明显,结果是 1993 年我国成了石油制品净进口国,这其中尚不包括价值为 100 亿美元的化肥、乙烯及化纤等石油化工产品的进口。在金属矿产供应方面,我国铁矿,特别是富铁矿石供不应求。70 年代末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逐年攀升,到 1995 年已突破 4000万t,使我国铁矿石对外依赖度达到了 1/6。与铁矿石生产相同,锰矿石供应在数量上基本自给,但富锰矿石的消费依然需进口。铬铁矿资源则严重不足,主要依赖于进口。有色金属中铜矿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每年需花费大量外汇进口。钨、锡、钼、锑和稀土等矿产为我国优势矿产,其供应除满足国内需求外,每年都有大量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在非金属矿产方面,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的供应表现良好,其中萤石和菱镁矿等更是国家出口创汇的大宗矿产。化工原料中的硫、钠盐两种矿产供应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并有少量出口。目前,在国内加工能力较小的情况下,磷矿石的供应基本能满足市场要求,并有少量出口,但国内磷肥供应有相当部分尚需依赖进口。我国钾盐供应长期短缺,只得依赖进口。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除满足国内市场供应外,多数如水泥、平板玻璃、石墨、滑石、石材及重晶石等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实际上,就目前我国资源储量的保障程度而言,形势相当严峻。首先,我国多数支柱性矿产探明储量虽然相当可观,但现有可采储量拮据,资源形势严峻。例如,我国煤、磷、铅、锌、铁、铜、铝、铀、硫、石油等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可采储量仅为探明储量的 21%(煤)~50%(铜),其中铁、铜、金和钾盐 4 种矿产不能自给,石油及铅矿由于储采比<30,而面临减产趋势。其次,某些传统出口矿产的出口优势有逐步丧失的可能。在钨、锡、锑、滑石、萤石、稀土、菱镁矿、钼及石墨等 9 种传统出口矿产中,前 5 种矿产由于近十余年来为了多创汇扩大出口,优质矿石和低成本储量消耗较快,储采比降至 31(锑矿)~60(钨矿),已到了难以增产的临界线。如不采取有力措施,预计到 2000 年或 2005 年后出口能力将出现大幅度下降。再次,由于缺乏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造成可采资源储量的损失和浪费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①回采率普遍偏低。目前全国矿产资源平均总回收率只有 30%~50%,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 10%~20%,也低于国内 60 年代水平,为此,仅 1995 年煤炭资源的可采储量损失就高达 20亿t;②资源争夺愈演愈烈。截止 1994 年底,仅国有重点煤矿井田范围内就有近万座小煤矿非法开采,破坏可采储量 28亿t。在这种落后的资源开发和管理条件下,矿产资源生产规模越大,造成的浪费和损失也就越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就越甚,如不及早解决,必将成为我国有限矿产和环境资源永远无法填补的“黑洞”;③由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目前矿产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益低,如我国单位 GDP 能耗高出发达国家 4~9 倍。3 远景保障21 世纪初期(2000~2020 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其主要表现为:人口虽在低位增长,总人口在 2020 年时仍可能突破 15 亿,进一步逼近顶峰;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可能超过 6 万亿美元,人均 GDP 接近中等收入国家;产业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GDP 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有很大下降(<10%),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大体达到平分秋色的地步(各占 45%),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机电、化工及相关产业,如建材将得到优先发展。正是这些发展特点促使我国的矿产资源消费总量将有明显增长。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到 2020 年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较之目前增长 1 倍左右[2]。迄今为止,我国仅对目前可采深度的煤炭、金矿、石油、铀、天然气和水泥灰岩进行过较系统的资源预测工作,预测资源总量分别为各自探明储量的 4、5、6、10、22 和 78 倍。根据国家地矿部门推测,我国 45 种主要矿产中,有 24 种到 2010 年可能新增储量为已探明储量的 0.4~1.4 倍;另有 11 种矿产由于探明储量也能基本满足未来需求,无需增加更多储量;只有铁、铬、镍、钨、钴、铂族、硼、滑石、金刚石和钾盐等 10 种矿产或未做定量分析,或新增储量有限[3]。从远景总量分析看,我国矿产资源尚有很大潜力,多数资源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①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可以满足 2020 年需求的矿产有煤、镁、钛铁矿、钼、稀土、菱镁矿、芒硝、钠盐、石膏及膨润土等 10 种;②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可以满足或基本可以满足 2020 年需求的矿产有锡、耐火粘土、磷、玻璃硅质原料、硅藻土、饰面石材、石墨和石棉等 8 种;③资源较丰富,探明储量可以满足 2020 年需求的矿产有钨、重晶石、锶、高岭土、硅灰石等 5 种;④资源较丰富,探明储量可以满足 2010 年需求的矿产有天然气、铀、铅、锑、银、萤石、硫铁矿、硼、水泥石灰岩等 9 种;⑤资源数量不足或存在明显质量等问题,探明储量和新增储量只可满足 2000 年或 2010 年大部需求的矿产有石油、铁、锰、铜、铝土矿、镍、钴、滑石、金等 9 种;⑥资源远景有限,探明储量严重不足的矿产有铂族、铬、钾盐、金刚石等 4 种。由于石油、天然气、铀、铁、铜、铝土矿、金及钾盐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不是储量有限,就是质量低劣,因而我国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的远景保障形势不容乐观。4 对策及建议由于我国工业化历史较短,用于现代地质勘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有限,因此,目前对矿产资源储量的有效控制在整体上还显得相当粗放。一方面,除了富铁矿资源的总体格局已基本确定外,其它矿产的资源增长尚有相当大潜力,特别是在能源、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产方面。另一方面,多数主要矿产探明储量虽很可观,但可采储量拮据,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矿产供需矛盾将成为困扰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性难题。人均矿产资源有限是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共同演进的结果,对此,除了依赖于当代及后人的智慧和辛勤努力来弥补外,不失时宜地利用国际贸易来填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不足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当前真正对这一资源基础构成威胁的还是由目前不合理的开发和混乱管理所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以及对进入世界矿产资源市场的迟疑和观望态度。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是相当长时期内扩大我国人地关系发展物质基础和提高我国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的首要任务。今后,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应本着“巩固基础,加快普查,择优详查,对口勘探”的原则,将重点放在石油、天然气、贵金属、铜矿以及其它矿产经济可采的富矿方面,继续进行铬铁矿、天然碱、硼矿和金刚石等严重短缺矿产的找矿及研究工作。同时将地质勘探的区域从陆地逐步开拓至海洋,特别应注意加强对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及多金属锰结核富矿区的圈定工作。(2) 实施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管理,切实落实《矿产资源法》。确定资源有偿使用的新资源价值观,以资源资产观念建立现代矿业管理体系,实行资源的有偿使用 ( 其中包括合理的资源补偿费率和完善的资源税收制度 ),并将资源核算与补偿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水平,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欲达此目的,不仅有赖于矿业部门自身的努力,如成矿理论、采掘回收技术等,而且也有赖于国家总体生产科技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单位国民经济生产矿产资源投入高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落后局面。(4) 积极开展矿产资源的再生利用,将废弃资源的再生产纳入国家原材料生产体系,以延长有限资源的使用周期。(5) 努力开拓矿产资源进出口贸易,积极利用国内和国际矿产资源,尽早建立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多元化和全方位的供应体系,特别是原油及天然气资源的供应保障。(6) 大力加强教育,持续强化节约,提高能源消费效益的全体国民意识,以形成浪费资源即为国耻的社会共识。(7) 未来矿产资源消费与生产结构变化将加快工业制造业布局向东部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集聚,并导致内陆地区传统矿产生产部门的利益丧失和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对此,必须给予充分注意。调整产业布局和逐步完善相应的处理措施则应成为今后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和区域发展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 这么多,希望采纳~
⑶ 石油价格和钢材价格有什么联系吗
有一些联系,石油是最主要的能源,石油价格上涨会带动其他资源产品的价格上涨,会影响铁矿石的价格会影响运输铁矿石的成本,所以油价大涨,钢铁企业的成本会增加,钢价也有上涨的压力
⑷ 铁矿石的价格高吗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作为国际铁矿石贸易结算主要定价指标的普氏62%指数从80美金涨至当前的140美金,大连的铁矿石期货指数从550元/吨,涨至1135元/吨,涨幅惊人。近期更是乘上了火箭一般的速度,日均涨幅8%,最高价触及1135元/吨。中澳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国管理层也多次调控与喊话,铁矿石价格飙涨的背后,真相是什么呢!?现货市场存在操纵?定价机制不合理?投机资金热炒?还是基本面存在强大支撑?本文深度探讨铁矿石价格飙涨背后的真相。
【产业链位置看铁矿】
从产业链分配视角看,上中下游会通过利润大小来调整产量,整个产业链不断处于动态的调整与平衡中,亏损时间较长的品种,长时间的亏损是不可持续的,后续重点关注企业在长期亏损下是否会发生减产行为,以及动态跟踪库存消费之间的动态变化,当出现供给端收缩或供给端收缩且需求状况有所好转,进而供不应求,供需关系改变时是做多的良机。商品价格开始上涨,一直涨到企业盈利状况改善,供需偏紧格局改变;第二类是利润丰厚的商品,企业有利润以后没有动力去减产,甚至会扩大生产,盈利比较大,上游商品价格高,会伤害下游需求,这时要动态跟踪供给、需求及库存情况,寻找供过于求的拐点,当拐点出现就是做空良机。但是黑色产业链条很特殊,铁矿石是寡头垄断,中国的钢厂众多,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前者定价话语权高,后者话语权低同时供给弹性低,这两点就决定了即使铁矿石利润丰厚,钢厂利润微薄,且这一状态可以长时间存在。
【铁矿石定价机制存操纵条件】
普氏指数数据来源包括电话问询等方式,向矿方、钢厂及交易商采集数据,其中会选择30家至40家“最为活跃的企业”进行询价,其估价的主要依据是当天最高的买方询价和最低的卖方报价,而不管实际交易是否发生。贸易商出于盈利目的显然会虚高报价,虚高的报价作为样本进入指数,就变成了矿山与钢厂的结算价。由于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非常低,所以中国需求从企业法人角度看是分散的需求。而铁矿石采购合同是以法人为主体签定,而不是以国家为主体,因而在议价过程中,国内钢厂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而且铁矿石的定价已经指数化,背后金融资本既参股矿山,又参股指数公司,具备炒作条件。
【美元指数看铁矿石】
国际化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美元指数与大宗商品价格是一个跷跷板的关系。总体看,美元指数涨,大宗商品跌,美元指数跌,大宗商品涨。今年美元指数自100点跌至90点,自4月份以来,有色、能化、黑色等大宗商品都走出了牛市行情。
【易发生软逼仓】
铁矿石是低价值的大宗干散货,运输成本占单位价值的比例相对基本金属、贵金属较高,同时铁矿石质地多样,交割品不易标准化,在大商所的品牌交割下,港口库存能够达到交割标准的货并不多,同时铁矿石又是投机资金追棒的对象,进而导致虚实盘比高,在基本面偏紧的情况下,易发生软逼仓,这时再配合上现货指数的操纵,期现货市场相互强化,价格飙升。这些操控指数的现货玩家,如果控制了港口的交割资源,然后在期货盘面做多,这种背景下,很容易发生软逼仓。
【私募角度看黑色大行情】
1.期货类私募基金今年普盈
截止至2020年12初,市场已发行1040只期货类相关的私募基金,其中有947家获得正收益,盈利数目占比91%,其中主观趋势与量化趋势产品443只,有400只获得正收益,盈利率数目占比90.2%,排名前三的盈利率为918%、322%、291%,大多数盈利率都在50%以上。在商品期货市场逆势交易的个人投资者亏损严重的情况下,私募基金的趋势追踪模型却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显然这些私募商品期货基金是这波大涨行情的赢家。
2.期货类品种沉淀资金现状
商品与股指期货主力资金沉淀资金2000多亿,其中IC沉淀247亿,IF主力沉淀217亿元,商品期货中,黑色系是沉淀资金最多的板块,铁矿石、螺纹、焦炭沉淀资金数额在60多种期货品种中居前列,其中铁矿在众多商品期货中排名居首。具体金额:沉淀资金最多的铁矿石中沉淀最多的品种,沉淀资金184亿,螺纹沉淀107亿,焦炭沉淀97亿。
黑色系商品,商品与金融属性都较强,是市场投机性资金热捧的对象。黑色系自今年4月以来开启了一波壮阔的上涨行情,普氏指数自70美金涨至150美金,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从550元/吨涨至1135元/吨,在黑色系出现明显的上涨行情,主观趋势追踪者与量化趋势模型都被触发,资金纷纷入场,进而进一步推高了行情。
3.市场反身性
索罗斯的市场反身性理论,一旦趋势被认定,这种认定将加强趋势的发展并导致一个自我推进过程的开始。在任何包含有思维参与者的情景中,期货交易者的思维方式和市场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
⑸ 铁矿石价格为什么取决于石油价格有什么关系
中国2010年会需要6亿吨铁矿石,其中一半来自澳洲,另一半来自更远的巴西。铁矿石自生就有个开挖成本,也就是说需要用推土机(使用柴油)刨开地面,铲车(使用柴油)铲起铁矿石,卡车(使用柴油)装载铁矿石上火车;
火车(柴油)开去加工地,经行燃烧加工(还是柴油),再由输送带(继续柴油)送上船。这一整个过程里面所有的成本是20美金,里面有90%是花在柴油燃料上。
能把铁矿石运来中国唯一的方法就是海运,虽然很多铁矿石公司都是租船,但是油费还是要自己付的,因为船体有限,海运的船基本一船只能运17吨-25吨,所以这就大大的提高了运输成本。
(5)石油和铁矿石有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运费的影响
全球铁矿石需求的增长,导致了铁矿石出口海运量的大幅增长,从而带动海运费持续攀升。从巴西图巴朗港到中国北仑的运输费2000年至2002年间基本在5-15美元/吨间盘整;
2003年开始缓慢上扬,2007年经历了一个疯狂的上涨期,从年初的35美元/吨左右一路上扬至年底的80美元/吨左右,最高曾至98美元/吨,2008年5月份达到了107美元/吨的历史高位,比2008年初上涨了35%。
但是第四季度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下挫,全球经济萎靡,海运费不断回落,维持在16美元左右。从西澳大利亚Dampier港至青岛的铁矿石海运费在1999年初仅为3.35美元/吨,至08年6月初时曾一度达到48.4美元/吨的高位,不足十年的时间,上扬了十多倍,之后同样出现回落,仅6美元左右。
前期海运费的高企,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势头良好,带动了铁矿石、粮食、能源等商品的旺盛需求,加之高油价和运力相对紧张的影响,导致海运费用激增。无论如何,一度比铁矿石本身价格还高的海运费,给钢铁企业增加了很大一块生产成本,为他们的生产经营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但随着第四季度次贷危机的深度爆发,全球经济衰退,油价大幅下挫,消费需求萎靡不振,海运费也随之走低。
⑹ 日本石油和铁矿石依赖进口,其中石油主要来自___________和_______地区;铁矿石主要来自___________和____
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
⑺ 煤、石油、铁矿石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煤主要用来取暖、发电、现在有一部分用于煤化工,生产一些化工原料;石油用途很广,可以成产燃料(如汽油、柴油等)还可以生产化工产品;铁矿石主要来炼钢吧。
⑻ 为什么中国一边在大量生产石油和铁矿石一边还要大量进口石油和铁矿石
(1)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由表可知,我国的铁矿石大部分是贫铁矿,所需的富铁矿多由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
(3)中国铁矿石很多,但是中国的铁矿大多数是贫矿,所以必须进口国外(比如澳洲)的高品位铁矿砂才能满足冶金需要,②石油铁矿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大,更需多处被一些资源,因此,中国一边在大量生产石油和铁矿石,一边还要大量进口石油和铁矿石.
故答案为:(1)钢铁产量;铁矿资源;焦煤资源;
(2)贫铁矿;澳大利亚;巴西;
(3)①中国铁矿石很多,但是中国的铁矿大多数是贫矿,所以必须进口国外(比如澳洲)的高品位铁矿砂才能满足冶金需要,②石油铁矿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量越来越大,更需多处被一些资源(合情合理即可).
⑼ 五年级下册科学 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有什么作用
1、石油的作用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2、天然气的作用
天然气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可制造炭黑、化学药品和液化石油气,由天然气生产的丙烷、丁烷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
3、铁矿石的作用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天然矿石(铁矿石)经过破碎、磨碎、磁选、浮选、重选等程序逐渐选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