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煤和石油本质区别是什么
一个是固体,一个是液体,
❷ 煤和石油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石油主要由水中低等生物(包括浮游植物(藻类)和浮游动物)经过地球化学、生物化学、热变质等作用后形成的;煤炭则主要是由陆生高等植物经过煤化作用形成的。从本质上讲,两者的“母质”都是生物有机质,可以称为“同源”。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2)煤水和石油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在显微镜下,可以识别出煤中三大类基本有机成分镜质组(主要源于植物的木质素和纤维素)、隋质组(植物组织经过丝碳化作用形成的富碳成分)和壳质组(植物的孢子、花粉、角质层、木栓质体、基质镜质体等构成的富氢成分)。
存在于树皮之中的高等植物的木栓质体和主要由高等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形成的腐殖质,在温度和压力尚不太高的条件(石油地质学上称之为“低熟阶段”)下,便可以形成石油和天然气,这是地层中主要的产油气阶段。
存在于煤中的一些组分则要在温度和压力进一步增加的条件下才可能生成石油。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煤确实形成了石油,在煤块内部的裂纹和孔孔洞洞中,可以看到许多发出强烈荧光的物质,这是煤在排出轻质组分液态烃以后残留下的重质沥青。
这种现象证明煤不仅生成了石油,而且还排出了煤层之外。多年的石油地质学与煤岩学研究表明,如果煤中的木栓质体含量达3%以上,就可以成为具有生油能力的油源岩。
煤生成石油以后,重质部分往往会因煤中孑L孔洞所产生的强大吸附力而被滞存在煤内,轻质部分则相对较容易被排出,所以由煤或含煤地层所形成的石油大多是高品位的轻质油。
然而,由于煤的吸附性较强,而且煤中大量存在微孔隙,使得煤中生成的石油比在岩石中生成的石油更难排出,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范围内有难以计数的煤矿,却较少有煤成油田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在新疆吐鲁番一哈密盆地找到的新疆第三大油田——吐哈油田就是一个含煤地层生成石油和形成油藏的实例。
❸ 原油,汽油,柴油,煤油有什么区别
1、用途不一样
原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汽油是用量最大的轻质石油产品之一,是引擎的一种重要燃料。
柴油主要作为拖拉机、大型汽车、内燃机车及土建、挖掘机、装载机、渔船、柴油发电机组和农用机械的动力,是柴油汽车、拖拉机等柴油发动机燃料。
煤油主要用于点灯照明和各种喷灯、汽灯、汽化炉和煤油炉的燃料;也可用作机械零部件的洗涤剂等。
2、分类不一样
原油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汽油组分可分为直馏汽油、热裂化汽油(焦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等。
柴油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
煤油有动力煤油、溶剂煤油、灯用煤油、燃料煤油、洗涤煤油。
(3)煤水和石油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汽油的发展历史:
19世纪中,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汽油的重要性,当时大量使用的是点灯用煤油。那时的石油炼制依赖简单的蒸馏过程,将石油中沸点不同的成分分离出来。煤油组分的沸点较高,点灯时使用安全,成为原油炼制的主要产品,而汽油和其他成分则往往被当作燃料烧掉。
到了19世纪中后期,创制成功使用汽油的内燃机, 1886年汽油机作为汽车动力运行成功,由此,汽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采用蒸馏法,仅能从原油中提炼出20%的汽油。
1911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解决了汽油收率低的问题,采用威廉姆·伯顿和罗伯特·哈姆福瑞斯发明的热裂化工艺,将重质的瓦斯油加热裂化为轻质的汽油等馏分,从而整体提高了汽油收率,热裂化工艺在1913年获得了美国专利授权。随后的催化裂化工艺比热裂化工艺进一步提高了汽油收率,而且辛烷值更高。
❹ 煤气和石油气有什么不同
来源、成分不同。煤气是CO,石油气是一些烃类的混合物。煤气是煤炭(或木材)干馏、不完全燃烧制成,石油气则是石油裂解产物。
在常温下二者都是气体,但石油气加压后变为液态。
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罐装“煤气”其实就是液化石油气。它有难闻气味,但没有毒,倒是CO有毒,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血液失去运载氧气的能力。
❺ 煤,石油,天然气是怎么形成的,其形成过程有何区别和联系
摘要 天然气与石油生成过程联系与区别:石油主要形成于深成作用阶段,由催化裂解作用引起,而天然气的形成则贯穿于成岩、深成、后成直至变质作用的始终;与石油的生成相比,无论是原始物质还是生成环境,天然气的生成都更广泛、更迅速、更容易,各种类型的有机质都可形成天然气——腐泥型有机质则既生油又生气,腐植形有机质主要生成气态烃。因此天然气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天然气的成因可分为生物成因气、油型气和煤型气。
❻ 如今可用能源主要是煤炭和石油,它们的形成有什么不同
对于人类来说,现在我们可以用的资源一般都是石油和煤。而煤和石油这两种资源的形成过程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我们会发现煤的形成过程与石油的形成过程是完全不同的。从本质上说煤的形成过程以石油的形成过程最大的不同在于煤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产生了一些新的物质。石油的过程仅仅是一些动物的残骸进行沉积而导致石油的产生。
煤的形成过程和石油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
❼ 煤石油天然气在组成和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煤、石油、天然气在组成和应用上区别如下:
1、开采方面:煤储存于地下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靠机械或者人工在地下煤层作业面开采;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可以流动的液体或者气体,埋藏在地下几百米直至六七千米的地下,一般都是先打油气井,建立流动井筒,依靠地层压力或者人工举升等方式将油气开采出来。
2、运输方面:煤主要是依靠铁路、公路以及大型货轮运输;石油、天然气主要依靠管道运输,短程的也用油罐车运输;
3、应用方面:三者都是能源,应用都非常广泛;煤主要用于发电,此外煤制油工业也日趋成熟;石油和天然气相对而言属于清洁能源,尤其是天然气,主要用途还是作为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衍生品都很多应用非常广泛如塑料、衣服、各种用油、化肥等都离不开,与生活息息相关。
(7)煤水和石油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煤炭是埋藏在地下的植物受地下和地热的作用,经过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的炭化过程,释放出水份、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后,含氧量减少而形成的。
煤中有机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含碳量非常丰富。由于地质条件和进化程度不同,含碳量不同,从而发热量也就不同。按发热量大小顺序分为无烟煤、半无烟煤、烟煤和褐煤等。煤炭在地球上分布较为广泛,不集中某一产地。
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❽ 煤和石油的区别
形成的材料不同。煤是古代的树木形成的,石油是古代的古生物形成的。
❾ 煤和石油有什么区别,具体一些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 石油是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❿ 石油和煤油的区别
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主要是指一种化学物质。煤油(lamp kerosene;kerosene ;kerosine ),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经分馏或裂化而得。单称“煤油”一般指照明煤油。又称灯用煤油和灯油(lamp kerosene),也称“火油”,俗称“洋油”,粤语也称“火水”。
从地下抽出的原油是一种黑色的液体,称为石油。 这种液体包含脂肪族碳氢化合物,或者仅由氢和碳组成的碳氢化合物。 碳原子链接在一起,形成不同长度的碳链。
不同长度的烃分子的特性各不相同。 例如,只有一个碳原子(CH4) 的链是最轻的链,我们称之为甲烷。甲烷是一种气体,它的质量很轻,可以像氦一样漂浮在空气中。随着链变长,它们也将变得更重一些。
前四种链(CH4(甲烷)、C2H6(乙烷)、C3H8(丙烷)和C4H10(丁烷))都是气体,它们的沸点分别是-107、-67, -43 和-18℃。 从C18H32开始以上的链,在室温下均为液体,而C19以上的链在室温下则全都是固体。
不同长度的碳链,其沸点将随长度升高,因此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将它们分离。 这就是在炼油厂所要进行的处理,对原油进行加热,不同长度的碳链将在各自的汽化温度时被分离出来。
在C5、C6和C7范围内的碳链都是非常轻、极易蒸发的清澈液体,称为石脑油。 它们将用作溶液,如干洗液就可以用它来制造,还可以将其制成油漆溶剂和其他快干产品。
从C7H16到C11H24的碳链混合在一起,可用作汽油。 所有这些碳链的蒸发温度都低于水的沸点。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将汽油洒在地上时,它便会快速蒸发的原因。
煤油在C12到C15的范围内,后面紧跟着的是柴油燃料和更重的燃料油(例如供房子取暖用的取暖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