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石油大学真的搬离东营了吗
中国石油大学 其实,早在2000年开始,石油大学(华东)就有了搬往黄岛的计划,此计划得到了黄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据说当时黄岛开出的条件非常优惠:黄岛的地随便石油大学挑。石油大学在选好校址后便开始了建设,从2004年开始,部分院系已经开始迁往青岛,研究生一年级在青岛校区学习,二年级开始在东营校区跟着导师实验。并且部分本科生一二年级在青岛、三四年级回东营。 自2011年夏天之后,几乎全部的统招学生将迁至青岛市的黄岛区,东营校区主要用做成教学院和自考学院校区。而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校行政人员介绍,青岛校区只是一个窗口,因规划原因,校园面积无法扩展,无法将全部学生迁来,具体规划正在制定中。青岛校区侧重于“两个中心”建设,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合作和学术交流中心;东营校区侧重于“两个基地”建设,即产学研结合的科研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教学实习和学生实践基地。目前,中国石油大学的远程教育学院还留在东营并且不会搬走,而在石油大学搬走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将搬入石油大学的校园。
Ⅱ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机电学院 什么时候搬到黄岛
大四的今年暑假开学后就搬黄岛了
计划2012 东营的全搬过去
Ⅲ 为什么中国石油大学要搬到青岛呢
我是一名石油大学的教职工,1995年来到位于东营的石油大学(华东),经历了东营的发展,到现在应该11年了,下面只从我个人的角度提出看法: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搬迁黄岛已经通过教育部的立项(即教育部承认/支持此项)在此之前,搬迁黄岛的内容是石油大学青岛科教园区
现在,四大主干专业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及部分其它学生都在黄岛上课,当然由于黄岛教育资源的缺乏,与石油有关的实习等内容还需要胜利油田的大力支持,所以这些主杆专业的学生会在三年级返回东营的,就业各方面都在东营进行,所以对于胜利油田没有什么损失。
2 石油大学全部搬迁到黄岛短期内不成定局:
由于石油大学的主干专业需要实习教学的基地,所以东营在短期内不可能被石油大学抛弃,这个期限至少5年,甚至永远不会被抛弃
3。石油大学主体正逐步向黄岛迁移
石油大学05年进行了黄岛的教工分房 全部是18层以上的小高层楼房 面积128和148两种,说明我们石油大学的主体正向黄岛迁移,现在说的比较多的方案就是东营这边只留专科和高职/函授,因为跟黄岛开发区这边有协议:提供高层次人才,所以研究生不少在黄岛毕业
4。分析一下石油大学搬迁黄岛的原因
首先,是石油大学需要谋取自身更大发展的需要
举个例子:近年来,石油大学有不少老师跳槽至其它高等院校,我校在东营地区的人才引进也受到了限制,也许是由于一些人对东营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认识不全面,了解不清楚,也是确实是东营跟其它经济发达地区产生了差距,这里不多讨论,当然还有东营交通位置的原因。石油大学为了谋取自身更大的发展,决定搬迁黄岛
其次:石油大学在东营没有受到良好的对待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现在住的楼房是石油大学给东赵交钱买下的地皮,我现在住的楼房的砖是东赵村村民强迫拦下的活,甚至我后面2所楼房是东赵自己的建筑施工队盖的(这是买地皮时的强迫要求)。
一下小小的交通局长(是副的,副处级)敢去局级的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家闹事,这更加坚定了石油大学搬迁黄岛的决心。
石油大学搬迁黄岛,受到了黄岛良好的待遇:靠海的校区(最早给在金沙滩附近,当初地方是1000亩,价格10万(这个价格等于白送),后来领导嫌风水不好)是难得的,教职工的住宅是黄金地段的,这是区政府自己家人住宅的位置,后来缩减了户数和石油大学合盖的,黄岛以良好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待遇吸引的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在内的众多高校。
5。石油大学搬迁黄岛对东营造成的影响
东营一旦失去了石油大学这所全国211重点大学,一个城市就失去了文化与科技的底蕴,石油大学对东营的影响在以后几年就会越来越显现,山东的不少城市都有大学。泰安为了挽留山东科技大学做出非常大的努力,可惜没有成功。而大部分山东城市只拥有一般本科院校。东营拥有石油大学这样的重点大学可以说是自身发展的一大优势 而东营却没有利用好。
东营除了石油大学外的高等教育欠缺 三本院校胜利学院也是依托石油大学进行的发展,而东营职业学院显然不成气候,不如其它地区的青岛三利骗押金,千万别交押金很多人被骗押金学校,很多已经发展为本科。如宾州学院 潍坊学院。没有了石油大学,东营的整个文化/科技底蕴几乎损失一半,这回给一个正在发展的石油工业城市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胜利油田来说,由于胜利油田对石油大学一贯大力支持,目前石油类人才还是回到东营就业的,另外就算全部搬迁后 胜利油田跟石油大学也有协议:最优秀的石油人才将会在胜利油田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赏识~
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经管系校址在那里
经济管理学院在2011年全部搬迁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区,具体位置是,山东省青岛市经济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院什么时候搬去黄岛
是山东青岛吗?
Ⅵ 几年过去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山东东营搬到山东青岛有什么影响
石大青岛校区早在04年就开学,主干专业也早几年就搬去了青岛,石大校内早在新千年之前就在想搬离东营,就算没有所谓的局长大闹校领导,石大也不会留东营。11年是山校长领导搬走的,但这是几任校长的努力换来的。要讲是市府惹怒石大,学校一气之下离开的话,那这么说,2000年之前石大就已经在生东营市府的气了吗?
当年石大从北京搬来东营,是迫不得已,那时候就算东营还是盐碱地,省内除了济青,其他地方都差不多。而且,为了栽树绿化,石大东营校区的土都是从南部广饶拉来的,可以说东赵对不起石大,但东营市并没有对不起石大。
东营的区位对石大来说是劣势,交通末梢,气候闷热,没有高校聚集。高校竞争越来越激烈,东营的石油大学留不住教授,招不来学生,这都是致命的。
而青岛的石油大学,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11年之后,石大的生源大大改善,很多学生都是冲着青岛来的,要是在东营,他们根本都不会考虑。
石大的到来,对黄岛的发展有很大助力,也助推了青岛的高校聚集建设。
对东营来讲,确实是一大损失,有些人骂市府没有眼界,那些混官场几十年的老大们,尤其是各地都待过的一把手们,他们难道不懂有一所211大学对当地的影响?但市政府有天大的能力,也无法把东营的区位换成青岛的,把东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的青岛的级别。
对东营人来说,家门口存在了几十年的石大走了,情感上确实会不舍,觉得自己的学校不要自己家了。以前石大没走的时候,东营人绝大部分都是把石大捧在手心上的,家里有学生的,小时候都会听家长说,好好学习,以后上石大。但东营人再怎么看重石大,也没有能力帮石大留教授招学生。
而在青岛人眼中,石大可能还不如青大。
青岛的石大虽然学校挤,建筑新,没有历史感,但从东营到青岛,对学校来讲,利大于弊,对长远发展有帮助。
这几年石大的离开对东营是有影响,但没走之前影响就不太大了,走了之后,离开的影响也没吹嘘的那么大。就是没了211大学,面上不好看。石大或者说市府也留了个后手,没把东营校区直接撤了,石大的户口什么的都还在东营。11年之后,市府抓住了不少机遇,现在一二把手,没事天天进京找部委要政策,十三五的政策都是市府提上去,国家又批下来的,市府要不是使劲争,上面才不会主动给你。至于经济下行,君不见,全国各地日子没几个好过的。
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什么从东营迁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资料》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作品相关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资料
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华东)哪个好
石油大学(华东)是北京石油学院的老家底。北京石油学院1953年在北京成立,原址在海淀区学院路(现在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所在地),1969年迁到山东东营,改名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华东石油学院在北京老校址设立研究生部,1988年石油学院改称石油大学,总校设在北京,分华东和北京两个校区,当时的定位是,北京以研究生为主,华东以本科教育为主,所以传统观点是北京的研究生教育比较好,华东的本科教育比较好。
2004年,石油大学(华东)主校区从东营搬迁到青岛,2005年,石油大学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华东各自更名(实质上各自独立办学的时间更早)。两个石大,专业类似、课程类似,就业方向也相似。两个石大的区别其实在于城市带给学校的资源。
华东有两个校区,东营校区很大,但是东营校区主要是胜利学院的学生(这个学校是石大举办的独立学院,顶着石大的名,和石油大学关系不是很大),石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青岛,青岛校区比东营校区小很多,但学校里面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学校是04年建的,比较新,而且学生都在学校里面住,但黄岛是青岛的开发区,黄岛在胶州湾西面,青岛市区在胶州湾东面,隔海相望。狭义上,山东一共3个211,石大算一个,在山东倒还算是个宝贝,但在青岛,显然是中国海洋大学更亲。华东以前也人才流失过,很多老教授去了北京养老,后来有不少老师去了北京石油大学、地质大学、北师大等等。青岛虽然是山东经济最强的城市,但是相比于北京,青岛能够带给学生的资源还是少一些。华东和胜利油田的合作历史很长,毕竟以前油田和石大是东营市重要的四个大户“油地军校”之一,石大坐落在胜利油田总部,油田给石大各种各样的优惠,而且胜利是大油田,也曾经辉煌过,以前华东的老师光靠胜利油田、中原油田、齐鲁石化这些近处的项目就能撑起自己的事业。现在胜利的产量没以前高了,华东的老师也必须到处跑着接各地油田的项目(虽然以前也接)。
北京的校址现在在昌平(不说克拉玛依校区),原来校区很小很小,后来买下了北京化工大学的昌平校区,学校大了不少,但是两个校区严格来说并不挨着,从前学生宿舍很多都分布在校外(润杰、阳光、汇才)。北京的重点高校众多,石大又不在城里,在北京其实不显眼,但是北京这个城市带给石大学生的潜在资源是比较多的。除了油公司,在北京还有其他一些跟石油没什么关系的单位可以招聘,其他学校的招聘会也可以去,学生的可选性比较多,实习的机会也比较多。对石油专业来说,三桶油总部都在北京,大的研究机构也在北京,北京的老师参与三桶油的业务比较方便,中石油中石化有很多实验室里面都有石油大学的老师,但北京的老师相对较多,华东的老师相对较少。在北京比较好拿项目,就算不出北京,三桶油的项目也都可以拿到,特别是跟石勘院等研究院合作非常密切(当然也做各地油田的项目)。
所以北京和华东的两个学校是:石油大学是在北京种下的树,长了16年,移栽到东营,12年后,从这棵树上取下一枝,种在北京,后来东营这棵树又移栽到青岛,东营剩了一个树坑,北京的那个枝条茁壮成长,跟青岛那个长的差不多。但是北京的水好土肥,虽然有其他的大树竞争,但总体长得还算不错。华东原来的树坑还在东营,里面嫁接了一棵小树,移栽到青岛去的树继续长着,但似乎长的没有北京好。
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机自专业国防生到底什么时候搬到黄岛呀
机械自动化要到明年夏天才能搬来黄岛,宿舍楼还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