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农业为什么可以称为永恒的石油
扩展阅读
云南标准雕塑什么价格 2025-05-16 07:03:52

农业为什么可以称为永恒的石油

发布时间: 2022-07-26 23:38:37

① 为什么说石油是农业的原料

石油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动力,石油化工产生的化学原料是农药,化肥的主要原料来源,大棚技术用到的薄膜也是化工产品。石油是农业的原料指的是现代农业,而不是传统农业。还有一种称法叫做石油农业,就是依靠机械化和农药,化肥等的高投入而实现高产出的农业。

② 为何将美国农业称为"能量密集型农业"或"石油农业"

因为没有石油种不了地。美国农业的单位效益提高完全是基于石油产业的,否则他们就得回到中国南方1990年以前的农业水平。
种植业:
1.种植业全机械化作业、给排水、运输、加工,消耗大量成品油;
2.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合成物资,包括大棚的薄膜等等,都是石化产品。
畜牧业:
1.饲料部分的种植、运输、加工、分销就不用说了;
2.许多兽药也是石油产品;
3.牲畜圈养的冬季采暖、畜产品加工、冷藏、运输也是消耗大量成品油和燃料油。
渔业:
1.开渔船就是烧船用燃料油或者柴油……
林业:
采伐、运输、播种撒药、航空护林防火防盗……

其实美国整个社会经济体系都可以看做是基于石油建立起来的,何止是农业而已。

③ 什么是“石油农业”

石油农业
石油农业亦称石油密集农业、化学农业、无机农业或工业式农业(instrial agricul-ture)。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的总称。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即人力、畜力和土地等),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即石油、机械、农药、化肥、技术等)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得到更快发展,多实行企业化和集中式经营,耗用大量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和原料,具有高产、高效、省力、省时、不施粪肥、经济效益大等特点,无论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解决因人口激增而引起的世界粮食需求矛盾尖锐等问题,或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史上均起过重要作用。但也曾一度因出现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暴露出它在经济、技术、生态上均存在一定弊端或潜在威胁。对此,必须给以足够重视。

“石油农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地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机械化和化学化是这一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共同特点。
以美国为例,1920年到1990年,美国的拖拉机数增加了18倍,农用卡车增加了24倍,谷物联合收割机增加了165倍,玉米收获机增加了67倍。1970年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是1930年的11.5倍。1990年化肥的使用量为1946年的6.1倍。与此同时,美国农业的投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0年农业投入中劳动、不动产、资本三者之间的比例为50∶18∶32,这一比例到1990年变为19∶24∶57。
农业的现代化,使美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1930年到1990年,美国的小麦单产提高了1.45倍,棉花单产提高了2.57倍,薯仔单产提高了3.48倍,玉米单产提高了5.12倍。1950-1975年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4倍;每个农业劳动力所能供养的人数,1910年为7.1人,1989年增加到98.8人。农产品商品率1910年为70%,1979年已达到99.1%。同时,农业生产同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制造、供应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美国的这场“石油农业革命”不仅使美国的农业实现了现代化,而且还促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农业现代化努力。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石油农业”迅速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60年代末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确立了这一模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把它作为此后二十年改变全球粮食供应紧张、消灭饥饿的主要措施。这一努力的积极成果是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世界养活了比原来预期多10亿以上的人口。

④ 石油农业的介绍

石油农业亦称石油密集农业、化学农业、无机农业或工业式农业(instrial agricul-ture)。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的总称。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即人力、畜力和土地等),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即石油、机械、农药、化肥、技术等)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

⑤ 美国的“石油农业”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优势

"石油农业"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的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

⑥ 什么是石油农业

石油农业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总称。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即人力、畜力和土地等),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即石油、机械、农药、化肥、技术等)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石油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机械化和化学化是这一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共同特点。这一努力的积极成果是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世界养活了比原来预期多10亿以上的人口。石油农业多实行企业化和集中式经营,耗用大量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和原料,具有高产、高效、省力、省时、不施粪肥、经济效益大等特点,无论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还是解决因人口激增而引起的世界粮食需求等问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曾一度因出现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暴露出它在经济、技术、生态上存在的弊端或潜在威胁,对此,必须给以足够重视。

⑦ 美国是农业大国,那美国的“石油农业”是怎么回事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农业第一强国,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大量农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包括大豆、玉米、小麦、肉制品等等,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的农业极其发达,全国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到5%,却养活了美国全国3亿多的人口,而且还有大量农产品可以出口,这一切都得益于美国高度的农业生产效率。在美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中因地制宜的“地区专门化”生产是其最显着特色。


美国乳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