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矿藏 » 卖石油的油是怎么形成的
扩展阅读
片仔癀哪里能价格优惠 2025-07-17 20:41:58
金钻石项链怎么搭配 2025-07-17 20:00:37
钻石剑材质怎么弄 2025-07-17 20:00:33

卖石油的油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 2022-07-12 06:31:04

⑴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石油的用途十分广泛,如果没有石油的话,整个社会都会陷入混乱之中。所以石油被人们称为“国发经济的血液”、“黑色的金子”。

在远古时代,地球上草木繁盛,飞鸟走兽在自由自在地寻找食物。后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片大片的森林被埋进了地底,许多动物的尸体也被一起埋了进去。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岁月,地底下的动植物逐渐在高温高压的自然条件下,演变成液体的石油,并且透过砂土汇集在一起,这就形成了地下油田。

人类使用石油作燃料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400年前,我国人民就已开始开采石油,用来照明、煮饭。不过古代人不把它叫石油,而叫做“石漆”、“石脂水”、“猛火油”。一个叫唐蒙的人写了一本书《博物记》,里面就提到甘肃南部的山中,有一种会流出“水”的山岩。这种山岩形成一些像竹篮大小的坑,坑里流出来的“水”像肉汤一样肥腻,用火一点就会烧着,这就是被古人称为“石漆”的石油。

“石油”的名字,是宋代科学家沈括给起的。有一年,沈括到甘肃、陕西一带考察,当晚住在老乡家里,老乡为沈括点上石油作燃料的油灯。沈括看到这种油燃着时烟很大,于是他就把这些烟炱收集起来,制成了墨汁。沈括对自己的发现非常满意,认为自己的这项发现一定会被人们广泛采用。他把这件事记录在他写的《梦溪笔谈》一书中,并正式将这种油取名为石油。

⑵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现在关于石油的形成有两种观点:一是生物化油,二是石化油。第一种说法认为现在的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时期海洋或湖泊中生物残骸沉积最终变成石油。另一种说法是中东地区可能因为地球板块的碰撞,早期的海洋逐渐变成陆地。在特定的环境物质之下,

⑶ 石油怎么形成的百科

石油形成的过程是:

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

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有机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

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

性质:

有的石油硫含量高,胶质含量高,属含硫石蜡基。其直馏汽油馏分产率高,感铅性也好。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高,闪点高,硫含量高,酸度大,经精制后可生产轻柴油与专用柴油。润滑油馏分中,有一部分组分的粘度指数在90以上,是生产内燃机油的良好的原料。

有的石油硫含量低,含蜡量较高,属低硫环烷一中间基。其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也富含环烷烃与芳香烃,故也是催化重整的良好原料。柴油馏分的凝点及硫含量均较低,酸度较大,产品需碱洗。减压渣油经氧化后可生产石油建筑沥青。

⑷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原理

石油形成的原理: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

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

(4)卖石油的油是怎么形成的扩展阅读:

石油的物质成份:

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

构成石油的化学物质用蒸馏能分解。原油作为加工的产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蜡、沥青等。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种烃,全都是煤气。

石油对环境不仅环境影响这么简单,如今应该用危害来形容。污染可分为三个方面:

1、油气污染大气环境,表现为油气挥发物与其它有害气体被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理化反应污染;或燃烧生成化学烟雾,产生致癌物和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等。

2、污染土壤,这里我们不必多说明,大家都知道石油污染土壤的地方,寸草不生。

3、污染地下水,我们现在生活的水资源被污染,以至于地方性癌症村屡屡皆是,这石油污染地下水的恶果是日日严峻。

输油管线腐蚀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不仅造成土壤盐碱化、毒化,导致土壤破坏和废毁,而且其有毒物能通过农作物尤其是地下水进入食物链系统,最终直接危害人类。

石油进入土壤后,会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粒,使土壤的透水性降低。其富含的反应基能与无机氮、磷结合并限制硝化作用和脱磷酸作用,从而使土壤有效磷、氮的含量减少。特别是其中的多环芳烃,因有致癌、致变、致畸等活性和能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逐级富集,它在土壤中的累积更具危害。

⑸ 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普遍认为石油的形成有两种机理:

(1)生物成油理论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中空的岩层中。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

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虽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为四至六千米。由于石油形成后还会渗透到其它岩层中去,因此实际的油田可能要浅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个条件:丰富的源岩,渗透通道和一个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层构造。

(2)非生物成油理论

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这些碳有些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与石油本身无关。

在地质学家中这个理论只有少数人支持。一般它被用来解释一些油田中无法解释的石油流入,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非生物成油理论无法解释世界99%以上的石油都储存在沉积岩中,而那些非沉积岩中的石油也可被解释为从别处沉积岩中运移而来。同样,非生物成油理论无法解释石油中广泛分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如甾烷,伽马蜡烷,植烷,藿烷,萜类以及同位素偏轻等现象。

拓展资料:

开采石油是非常昂贵的,也可能对环境带来破坏。海上探油和开采会打扰海洋环境。尤其以清理海底的挖掘工作破坏环境最大。油轮事故后泄漏的原油或提炼过的油在阿拉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岛、西班牙和许多其它地区脆弱的海岸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石油燃烧时向大气层释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每能量单位石油释放的二氧化碳低于煤,但是高于天然气。但是作为交通用燃料要减少焚油导致的二氧化碳的释放尤其棘手。一般只有大的发电厂才能够装配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单个车辆无法装配这样的装置。

虽然现在也有可再生能源作为选择,但是可再生能源能够取代多少石油以及可再生能源本身可能导致的环境破坏还不肯定和有争议。阳光、风、地热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无法取代石油作为高能量密度的运输能源。要取代石油这些可再生能源必须转换为电(以蓄电池的形式)或者氢(通过燃料电池或内燃)来驱动运输工具。另一个方案是使用生物质能产生的液体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来驱动运输工具,但是目前的技术还无法让生质燃料够环保。总而言之要取代石油作为主要运输能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⑹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认为,石油不是由死亡的植物和动物而是由简单的古老岩石形成的。休斯顿一家石油勘探公司的杰·弗·肯尼说,石油是由地下100公里的无机碳和水在高温和高压下产生的碳氢化合物。他和俄罗斯的3名同事认为,所有的石油都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但正统的石油地质学家不能接受“石油不能在浅表地层形成”的断言。

通常人们认为,石油是来自于糜烂的有机物,是由微生物将动植物残骸分解成的有机物沉积形成的。按现在教科书上的观点,大多数石油是由埋藏在地下沉积层中的有机物经过几百万年在75~200摄氏度的温度下形成的。微生物把某些埋在地下浅层的动植物残骸分解成有机物,随着地层深度的增加,温度和压力升高,沉积的有机物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这样有机物逐渐裂解产生碳氢化合物。

而肯尼认为,石油来源于更深的地下,他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着文说,在低压下可能优先形成甲烷,而不是首先形成较重的石油碳氢化合物。只有在约3万个大气压力下(相当于100公里深的地下的压力)才能产生较重的、更稳定的碳氢化合物。这意味着天然石油肯定只能在不低于100公里的地下深处生成。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看到,将氧化铁、大理石和水混合后在高压下加热到900摄氏度,可以产生重型碳氢化合物。化学家们并不否认这些实验结果,石油地质学家承认有些石油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美国地质勘探局的迈克·莱万说,“对存在无机碳源没有争议”。但是,由于常见的商业性油田一般都位于地下500~700米处,而在10公里以下预计很少有石油和天然气。因此,他对肯尼的“石油不可能是由浅层岩石中的有机物形成”的观点持强烈异议。莱万举例说,“在石油中存在的微量化合物和地球表层原始岩石中的有机沉积物是一致的,实验也证明了这种联系,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天然石油由表层富含有机物的原始岩石产生。”

新墨西哥采矿和矿产资

源局的布赖恩·布里斯特更是气愤地说,断言“‘所有的石油都来自高压下的岩石“的理论,是对有机化学学科和石油地质学家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不负责任的轻视”。

肯尼的石油形成新理论也许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但即使有关深层石油的形成理论只是部分正确,也可能为开辟全新的石油勘探领域打开大门。

⑺ 石油怎么形成的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

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
油,不可再生。 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
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7)卖石油的油是怎么形成的扩展阅读:

现代石油历史始于1846年,当时生活在加拿大大西洋省区的亚布拉罕·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1852年波兰人依格纳茨·卢卡西维茨发明了使用更易获得的石油提取煤油的方法。次年波兰南部克洛斯诺附近开辟了第一座现代的油矿。这些发明很快就在全世界普及开来了。1861年在巴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炼油厂。当时巴库出产世界上90%的石油。后来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为夺取巴库油田而展开的。

⑻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一、1763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首先表明观点:石油起源于植物。

二、1876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碳化说”。他认为,地球上有丰富的铁和碳,在地球形成初期,它们可能化合成大量碳化铁,以后又与过热的地下水作用,就生成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沿着地壳裂缝上升到适当的部位储存凝结,最终形成石油。但这一假说的不足之处是:地球深处的碳化铁含量极其微小,并且地球内部的高温也使地下水无法到达地球深处。

三、1866年,勒斯奎劳第一个提出了石油的“有机成因说”,认为石油可能是由古代海生的纤维状植物沉积到地层以后慢慢转化而成的。

四、1888年,杰菲尔指出石油是海生动物的脂肪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苏联的古勃金又提出了石油的“动植物混合成因说”;四、五十年代,有人还提出石油的“分子生油说”,就是油烃类是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在成岩作用早期转变而成的。

五、十九世纪末,俄国另一位科学家索科洛夫提出了“宇宙成因”假说。他认为,在地球还处在溶融的火球状态时,吸收了大量原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随着原始地球不断冷却,这些碳氢化合物逐渐凝结埋藏,并在地壳中形成石油。

六、1951年,前苏联地质学家创立了“岩浆说”。他们认为,石油是在地球深部的岩浆作用中形成的。地球深处的岩浆里面,不仅有碳和氢,而且有氧、碳、氮等元素。

在岩浆从高温到低温的变化过程中,这些元素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甲烷、碳氢化合物等一系列石油中的化合物。伴随着岩浆的侵入和喷发,这些石油化合物在地壳内部迁移、聚集、最终形成石油矿藏。

(8)卖石油的油是怎么形成的扩展阅读:

石油,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前者较广为接受,认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

后者认为石油是由地壳内本身的碳生成,与生物无关,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石油是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

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构成石油的化学物质用蒸馏能分解。原油作为加工的产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蜡、沥青等。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烃类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种烃,全都是煤气 。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甚红、金黄、墨绿、黑、褐红、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决定的,含的越高颜色越深。我国重庆黄瓜山和华北大港油田有的井产无色石油,克拉玛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庆、胜利、玉门石油均为黑色。

无色石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原苏联巴库、罗马尼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均有产出。无色石油的形成,可能同运移过程中,带色的胶质和沥青质被岩石吸附有关。但是不同程度的深色石油占绝对多数,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大含油气盆地 。

⑼ 石油怎么形成的呢

石油是有远古生物形成的。

生物沉积成油,这个学说的核心观点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石油,是由远古生物(比如海洋生物、藻类等)死后,其尸体沉积在海底,随后在极其漫长的地质变迁中,这些尸体被掩埋起来。

随后逐步成为沉积层中的一部分,在之后沉积层变为沉积岩,在如此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就慢慢转变为碳氢化合物,向上渗透,进入多孔的岩层中,聚合成为油田,随后被开采利用。

生物成因

地球的构成里本身就有碳和氢,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地心一定是由一些重量级的元素所占据,搞不好有大量稀土。而碳和氢比较轻,自然就会慢慢往上浮,但地壳中比较压力大,温度高,这些碳氢元素在高温高压之下形成甲烷甚至石油。

一点都不奇怪,这些物质大部分都是低熔点,低沸点的,在慢慢蒸发的过程中遇到地表以下低温,自然就被冷却沉积,谁往低处流,所以可以流动的石油存在于一些沉积盆地就变得正常了。所以只要地壳中的碳和氢没有被消耗完,石油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