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钻石矿藏 » 太阳系八大行星哪里钻石最多
扩展阅读
超导人流多少费用 2025-05-14 20:07:37
石油和黄金有什么区别 2025-05-14 19:48:31

太阳系八大行星哪里钻石最多

发布时间: 2022-05-31 08:04:35

❶ 太阳系中有没有全部由钻石组成的星球

根据美国《sciencealert》报刊指出,多年来,一直都有一种假说,认为在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上面,极有可能会下着钻石雨,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实验,最终的数据结果表明,这极有可能是真的,这意味着,海王星和天王星,其实就是太阳系中最大的钻石矿。


不得不说,直线加速器相干光源的X射线激光器帮了科学家们的大忙,它完美的模拟出了海王星内部700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压强提高到150万巴之后,海王星表面以下一万公里出的环境,就完美的被模拟了出来。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海王星和天王星是存在大量甲烷的,这也是为何它们看起来呈蓝色的原因之一,在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高压高温的情况下,甲烷已经无法在内部稳定存在了,它开始转化为碳原子和氢原子,并且在科学家们的面前进行了化学反应,钻石也由此形成,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一个碳原子被浪费掉。

❷ 太阳系八大行星知识

水星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一小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更重。水星的自转周期是58.65天,水星在88个地球日里就能绕太阳一周,平均速度47.89千米,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水星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非常高,可达到400摄氏度以上。这样热的地方,就连锡和铅都会熔化,何况水呢。 但被向太阳的一面,长期不见阳光,温度非常低,达到-173摄氏度,在这里也不可能有固态的水。 水星路由器设置 水星路由器具体说明是什么? 水星的质量 水星是那来的 水星凌日多久一次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它有时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着名的天狼星还要亮14倍,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 金星简介 急!!!!!! 麦哲伦号登陆到金星了吗 金星凌月 人类起源于金星? 为什么金星比水星热,水星离太阳比较近哦~~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四。在英语里,地球是惟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地球目前是人类所知道的惟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2012年真的地球毁灭吗? 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地球的质量 地球为什么会自转 地球有多大 火星火星是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37分。火星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所以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而月份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火星的简介 火星上有什么 火星的资料 世界上首个火星探测器叫什么 火星上能看到两个“月亮”是哪两个行星 木星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合月,多少年一次 木星的秘密 木星有几个卫星? 木星是气体星球么 木星的大红斑是什么? 土星星古称镇星或填星,因为土星公转周期大约为29.5年,我国古代有28宿,土星几乎是每年在一个宿中,有镇住或填满该宿的意味,所以称为镇星或填星,直径119300公里(为地球的9.5倍),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土星上狂风肆虐,沿东西方向的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0公里。土星上空的云层就是这些狂风造成的,云层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氨。 土星有几颗卫星? 土星上有没有生物? 土星为何有个圆怀 土星有升物吗? 土星是怎么样的?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向外的第七颗行星,在太阳系的体积是第三大,质量排名第四。他的名称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乌拉诺斯,是克洛诺斯的父亲,宙斯的祖父。天王星是第一颗在现代发现的行星,虽然它的光度与五颗传统行星一样,亮度是肉眼可见的,但由于较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观测者发现。威廉·赫歇耳爵士在1781年3月13日宣布他的发现,在太阳系的现代史上首度扩展了已知的界限。这也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 天王星的文章 天王星的温度是多少? 天王星是???什么来的??? 天王星的温度 天王星的坏境是什么样的? 海王星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海王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而类似双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较低,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罗马神话中的尼普顿(,因为尼普顿是海神,所以中文译为海王星。天文学的符号,是希腊神话的海神波塞顿使用的三叉戟。 海王星的简介 海王星的图片 海王星资料 海王星是怎么样的? 谁发现了海王星

❸ 地球并不是钻石最多的地方,太阳系哪些星球正下着钻石雨

钻石这个玩意是每一个女生都喜欢的,同样价值非凡,地球上的钻石产量也是挺高的尤其是南非,而目前发现其实地球并不是钻石产量最高的地方,太阳系的木星和土星钻石含量更高,甚至还在下钻石雨让人难以置信,我们来看一看是怎么一回事吧。

这些钻石的价值很高,但是目前想要将这些钻石开采回地球难度还是很大的,毕竟金星与木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而且又是气体星球,根本没有着力点,想要站稳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目前还在分析数据中。

❹ 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

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水星】
英文名:Mercury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更重。
水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5791万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87.70 天
平均轨道速度: 47.89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206
轨道倾角: 7.0 度
行星赤道半径: 2440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
密度: 5.43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58.65 日
卫星数: 无
公转轨道: 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金星】
英文名:Venus
八大行星之一,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美神。
金星基本参数
公转周期: 224.701天
平均轨道速度: 35.0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07
轨道倾角: 3.4 度
赤道直径: 12,103.6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8150
密度: 5.2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243.01 日
卫星数量: 0
公转半径: 108,208,930 km(0.72 天文单位)
表面面积 4.6亿 平方千米
表面引力 8.78 m/s2
自传时间 -243.02天
逃逸速度 10.4 千米/秒
表面温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737K 750K 773K

【地球】
英文:earth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轨道半径: 149,600,000 千米 (离太阳1.0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2,756.3 千米
质量: 5.9736e24 千克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公里/秒) 11.2
自转周期(日) 0.9973
黄赤交角(度) 23.44
反照率 0.30
卫星数:1(月球)

【火星】
英文名: Mars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火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22794万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686.98 日
平均轨道速度: 24.1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093
轨道倾角: 1.8 度
行星赤道半径: 3398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1074
密度: 3.94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1.026 日
卫星数: 2
公转轨道: 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 (1.52 天文单位)

【木星】
英文名: Jupiter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
公转轨道: 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42,984 千米 (赤道)
质量: 1.900e27 千克
卫星: 四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现常被称作伽利略卫星)

【土星】
英文名: Saturn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公转轨道: 距太阳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单位)
卫星直径: 120,536 千米 (赤道)
质量: 5.68e26 千克
卫星: 土星有18颗被命名的卫星,比其他任何行星都多。还有一些小卫星还将被发现。

【天王星】
英文名: Uranus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公转轨道: 距太阳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51,118 千米(赤道)
质量: 8.683e25 千克
卫星: 天王星有15颗已命名的卫星,以及2颗已发现但暂未命名的卫星。

【海王星】
英文名: Neptune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公转轨道: 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49,532 千米(赤道)
质量: 1.0247e26 千克
卫星: 海王星有9颗已知卫星:8颗小卫星和海卫一。

❺ 有哪些关于八大行星的知识

水星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一小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但它更重。水星的自转周期是58.65天,水星在88个地球日里就能绕太阳一周,平均速度47.89千米,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水星朝向太阳的一面,温度非常高,可达到400摄氏度以上。这样热的地方,就连锡和铅都会熔化,何况水呢。 但被向太阳的一面,长期不见阳光,温度非常低,达到-173摄氏度,在这里也不可能有固态的水。
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排第二,金星要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它有时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亮度最大时为-4.4等,比着名的天狼星还要亮14倍,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
地球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四。在英语里,地球是惟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地球目前是人类所知道的惟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火星火星是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 千米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37分。火星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所以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而月份三月的名字也是得自于火星。
木星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土星星古称镇星或填星,因为土星公转周期大约为29.5年,我国古代有28宿,土星几乎是每年在一个宿中,有镇住或填满该宿的意味,所以称为镇星或填星,直径119300公里(为地球的9.5倍),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土星上狂风肆虐,沿东西方向的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0公里。土星上空的云层就是这些狂风造成的,云层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氨。
天王星天王星是太阳向外的第七颗行星,在太阳系的体积是第三大,质量排名第四。他的名称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乌拉诺斯,是克洛诺斯的父亲,宙斯的祖父。天王星是第一颗在现代发现的行星,虽然它的光度与五颗传统行星一样,亮度是肉眼可见的,但由于较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观测者发现。威廉·赫歇耳爵士在1781年3月13日宣布他的发现,在太阳系的现代史上首度扩展了已知的界限。这也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
海王星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海王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7倍,而类似双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较低,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以罗马神话中的尼普顿(,因为尼普顿是海神,所以中文译为海王星。天文学的符号,是希腊神话的海神波塞顿使用的三叉戟。

❻ 太阳系八大行星

[编辑本段]【水星】
英文名:Mercury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最轻的行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水星基本参数:
轨道半长径: 5791万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87.70 天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平均轨道速度: 47.89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 0.206
轨道倾角: 7.0 度
行星赤道半径: 2440 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
密度: 5.43 克/立方厘米
自转周期: 58.65 日
卫星数: 无
公转轨道: 距太阳 57,910,000 千米 (0.38 天文单位)
在古罗马神话中水星是商业、旅行和偷窃之神,即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为众神传信的神,或许由于水星在空中移动得快,才使它得到这个名字。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人们便发现了水星,古希腊人赋于它两个名字:当它初现于清晨时称为阿波罗,当它闪烁于夜空时称为赫耳墨斯。不过,古希腊天文学家们知道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指的是同一颗星星,赫拉克赖脱(公元前5世纪之希腊哲学家)甚至认为水星与金星并非环绕地球,而是环绕着太阳在运行。
仅有水手10号探测器于1973年和1974年三次造访水星。它仅仅勘测了水星表面的45%(并且很不幸运,由于水星太靠近太阳,以致于哈博望远镜无法对它进行安全的摄像)。
水星的轨道偏离正圆程度很大,近日点距太阳仅四千六百万千米,远日点却有7千万千米,它在轨道近日点所具有的围绕太阳的缓慢岁差现象,被称为“水星近日点轨道进动”。(岁差:地轴进动引起春分点向西缓慢运行,速度每年0.2",约25800年运行一周,使回归年比恒星年短的现象。分日岁差和行星岁差两种,后者是由行星引力产生的黄道面变动引起的。)在十九世纪,天文学家们对水星的轨道半径进行了非常仔细的观察,但无法运用牛顿力学对此作出适当的解释。存在于实际观察到的值与预告值之间的细微差异是一个次要(每千年相差七分之一度)但困扰了天文学家们数十年的问题。有人认为在靠近水星的轨道上存在着另一颗行星(有时被称作Vulcan,“祝融星”),由此来解释这种差异,结果最终的答案颇有戏剧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人们接受认可此理论的早期,水星运行的正确预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水星因太阳的引力场而绕其公转,而太阳引力场极其巨大,据广义相对论观点,质量产生引力场,引力场又可看成质量,所以巨引力场可看作质量,产生小引力场,使其公转轨道偏离。类似于电磁波的发散,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传向远方。--译注)
在1962年前,人们一直认为水星自转一周与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相同的,从而使面对太阳的那一面恒定不变。这与月球总是以相同的半面朝向地球很相似。但在1965年,通过多普勒雷达的观察发现这种理论是错误的。现在我们已得知水星在公转二周的同时自转三周,水星是太阳系中目前唯一已知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共动比率不是1:1的天体。
由于上述情况及水星轨道极度偏离正圆,将使得水星上的观察者看到非常奇特的景像,处于某些经度的观察者会看到当太阳升起后,随着它朝向天顶缓慢移动,将逐渐明显地增大尺寸。太阳将在天顶停顿下来,经过短暂的倒退过程,再次停顿,然后继续它通往地平线的旅程,同时明显地缩小。在此期间,星星们将以三倍快的速度划过苍空。在水星表面另一些地点的观察者将看到不同的但一样是异乎寻常的天体运动。
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温度变化的范围为90开到700开。相比之下,金星的温度略高些,但更为稳定。
水星在许多方面与月球相似,它的表面有许多陨石坑而且十分古老;它也没有板块运动。另一方面,水星的密度比月球大得多,(水星 5.43 克/立方厘米 月球 3.34克/立方厘米)。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事实上地球的密度高部分源于万有引力的压缩;或非如此,水星的密度将大于地球,这表明水星的铁质核心比地球的相对要大些,很有可能构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对而言,水星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盐地幔和地壳。
巨大的铁质核心半径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内部的支配者。而硅酸盐外壳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状。
事实上水星的大气很稀薄,由太阳风带来的被破坏的原子构成。水星温度如此之高,使得这些原子迅速地散逸至太空中,这样与地球和金星稳定的大气相比,水星的大气频繁地被补充更换。
水星的表面表现出巨大的急斜面,有些达到几百千米长,三千米高。有些横处于环形山的外环处,而另一些急斜面的面貌表明他们是受压缩而形成的。据估计,水星表面收缩了大约0.1%(或在星球半径上递减了大约1千米)。
水星上最大的地貌特征之一是Caloris 盆地(右图),直径约为1300千米,人们认为它与月球上最大的盆地Maria相似。如同月球的盆地,Caloris盆地很有可能形成于太阳系早期的大碰撞中,那次碰撞大概同时造成了星球另一面正对盆地处奇特的地形(左图)。
除了布满陨石坑的地形,水星也有相对平坦的平原,有些也许是古代火山运动的结果,但另一些大概是陨石所形成的喷出物沉积的结果。
水手号探测器的数据提供了一些近期水星上火山活动的初步迹象,但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料来确认。
令人惊讶的是,水星北极点的雷达扫描(一处未被水手10号勘测的区域)显示出在一些陨石坑的被完好保护的隐蔽处存在冰的迹象。
水星有一个小型磁场,磁场强度约为地球的1%。
至今未发现水星有卫星。
通常通过双筒望远镜甚至直接用肉眼便可观察到水星,但它总是十分靠近太阳,在曙暮光中难以看到。Mike Harvey的行星寻找图表指出此时水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星光灿烂”这个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细致的定制。
[编辑本段]【金星】
金星英文名:Venus
八大行星之一,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 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美神。
金星基本参数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公转周期:224.701天
平均轨道速度:35.03 千米/每秒
轨道偏心率:0.007
轨道倾角:3.4 度
赤道直径:12,103.6千米
直 径:12105千米
质量(地球质量=1):0.8150
密度:5.24 克/立方厘米
卫星数量:0
公转半径:108,208,930 km(0.72 天文单位)
表面面积:4.6亿平方千米
自转时间:243.02天
逃逸速度:10.4 千米/秒
金星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晓。除了太阳与月亮外,它是最亮的一颗。
金星是一颗内层行星,从地球用望远镜观察它的话,会发现它有位相变化。伽利略对此现象的观察是赞成哥白尼的有关太阳系的太阳中心说的重要证据。
第一艘访问金星的飞行器是1962年的水手2号。随后,它又陆续被其他飞行器:金星先锋号,苏联尊严7号、尊严9号访问。
金星的自转非常不同寻常,一方面它很慢(金星日相当于243个地球日,比金星年稍长一些),另一方面它是倒转的。另外,金星自转周期又与它的轨道周期同步,所以当它与地球达到最近点时,金星朝地球的一面总是固定的。这是不是共鸣效果或只是一个巧合就不得而知了。
金星有时被誉为地球的姐妹星,在有些方面它们非常相像:
-- 金星比地球略微小一些(95%的地球直径,80%的地球质量)。
-- 在相对年轻的表面都有一些环形山口。
-- 它们的密度与化学组成都十分类似。
由于这些相似点,有时认为在它厚厚的云层下面金星可能与地球非常相像,可能有生命的存在。但是不幸的是,许多有关金星的深层次研究表明,在许多方面金星与地球有本质的不同。
金星的大气压力为90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地球海洋深1千米处的压力),大气大多由二氧化碳组成,也有几层由硫酸组成的厚数千米的云层。这些云层挡住了我们对金星表面的观察,使得它看来非常模糊。这稠密的大气也产生了温室效应,使金星表面温度上升400度,超过了740开(足以使铅条熔化)。金星表面自然比水星表面热,虽然金星比水星离太阳要远倍。云层顶端有强风,大约每小时350千米,但表面风速却很慢,每小时几千米不到。
[编辑本段]【地球】
英文:earth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轨道半径: 149,600,000 千米 (离太阳1.0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2,756.3 千米
质量: 5.9736e24 千克
赤道引力(地球=1) 1.00
逃逸速度(公里/秒) 11.2
自转周期(日) 0.9973
公转周期(日)365.2422
黄赤交角(度) 23.26
反照率 0.30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 大地母亲)
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它们真是与众不同的漂亮啊!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地震性质被分为不同的岩层(深度-千米):
0- 40 地壳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过渡区域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2700-2890 D'' layer - D"层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5150-6378 Inner core - 内核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体的一个小部分(下列数值×10e24千克):
大气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内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或镍/铁),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500K,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olivene,pyroxene(铁/镁硅酸盐),钙,铝构成。我们知道这些金属都来自于地震;上地幔的样本到达了地表,就像火山喷出岩浆,但地球的大部分还是难以接近的。地壳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就整体看,地球的化学元素组成为:
34.6% 铁
29.5% 氧
15.2% 硅
12.7% 镁
2.4% 镍
1.9% 硫
0.05% 钛
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其他的类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结构与物质组成,当然也有一些区别:月球至少有一个小内核;水星有一个超大内核(相当于它的直径);火星与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与水星可能没有由不同化学元素构成的地壳;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颗有内核与外核的类地行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有关行星内部构造的理论只是适用于地球。
不像其他类地行星,地球的地壳由几个实体板块构成,各自在热地幔上漂浮。理论上称它为板块说。它被描绘为具有两个过程:扩大和缩小。扩大发生在两个板块互相远离,下面涌上来的岩浆形成新地壳时。缩小发生在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其中一个的边缘部份伸入了另一个的下面,在炽热的地幔中受热而被破坏。在板块分界处有许多断层(比如加利福尼亚的San Andreas断层),大洲板块间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目前有六大板块:
美洲板块 - 北美洲,南美洲,西大西洋及格陵兰岛
南极板块 - 南极洲及沿海
欧亚板块 - 东北大西洋,欧洲及除印度外的亚洲
非洲板块 - 非洲,东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洋板块 - 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部分印度洋
太平洋板块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亚南岸)
还有超过廿个小板块,如阿拉伯,菲律宾板块。地震经常在这些板块交界处发生。绘成图使得更容易地看清板块边界。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轻。在50亿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学标准),不断重复着侵蚀与构造的过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坏,这样一来,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迹(比如星体撞击产生的火山口)。这样一来,地球上早期历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亿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头只有40亿年,连超过30亿年的石头都屈指可数。最早的生物化石则小于39亿年。没有任何确定的记录表明生命真正开始的时刻。
71%的地球表面为水所覆盖。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颗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态水(虽然在土卫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态乙烷与甲烷,木卫二的地下有液态水)。我们知道,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海洋的热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气温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液态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蚀及大洲气候的多样化,目前这是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过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许也有这种情况)。
地球的大气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几乎都被组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给活着的植物消耗了。现在板块构造与生物活动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到其他场所再返回的不停流动。大气中稳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对维持地表气温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性。温室效应使平均表面气温提高了35摄氏度(从冻人的-21℃升到了适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而生命将不可能存在。
丰富的氧气的存在从化学观点看是很值得注意的。氧气是很活泼的气体,一般环境下易和其他物质快速结合。地球大气中的氧的产生和维持由生物活动完成。没有生命就没有充足的氧气。
地球与月球的交互作用使地球的自转每世纪减缓了2毫秒。当前的调查显示出大约在9亿年前,一年有481天又18小时。
地球的卫星:月球(月亮)[moon]

❼ 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别最主要矿物是

理论上来说,任何太阳系外的矿物将会产生三种只能在地球上探测到的效应。首先,科学家非常了解常见碎片带中所存在各类元素的特定比例,因此,利用光谱学他们能轻松的检测到任何比例异常的行星带。其次,由于大行星带含有更多可开采的元素和矿物,因此外星人更倾向于开采大型行星带。最后,任何大规模的采矿会导致大量的灰尘,它们将会从附近的恒星吸收热量并产生可识别的能量标签。
福根博士和埃尔维斯博士认为识别这类标志能提高定位外星生命的可能性。然而,他们也承认以上提出的现象也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他们的理论只不过是提高发现外星人的概率。他们在发表的文献中这样写道:“我们发现个别可识别的行星采矿其实是自然现象,同样的这并不能提供发现外星生命的决定性检测结果。但是它能提供一种鉴定不寻常行星系统的方式以利用其他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

❽ 太阳系八大行星是那八个各自详细情况

八大行星特指太阳系的八个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小到大,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曾经被认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定义为“矮行星”。

详情请阅: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