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分辨手表是不是硅游丝(手表的硅游丝是什么意思)
手表的硅游丝是一种高科技的游丝,主要材料是硅,它稳定、防磁、成本较高,因此价格也相对昂贵。硅游丝不易断裂,但也不完全坚不可摧,因此在性价比方面,普通游丝可能更为合适。
硅游丝具有抗震性能,例如欧米茄的硅游丝官方广告就是强调其防磁抗震性能。尽管如此,曾经有一例在没有明显磕碰的情况下硅游丝断裂的情况,但最终处理结果是由厂家免费更换。
手表中的游丝用于调节手表的走时速度,细的是游丝,粗的是摆轮,发条通过齿轮给摆轮加力,利用游丝的弹性使摆轮能自动回摆,通过调整游丝的长度来控制摆轮的摆幅大小而达到调整快慢的目的。
机械表中,浪琴名匠使用的是硅游丝。虽然有人认为硅游丝比金属游丝更容易在磕碰中出现问题,但具体机芯的选择还需根据个人需求和机芯的优缺点来决定。
帝舵的MT56系列机芯使用硅游丝,无卡度砝码微调摆轮,动力70小时,有天文台认证,每天误差+6/-4秒,耐用性很好。
硅游丝手表具有防磁性能,浪琴名匠手表的机芯各有优缺点,例如浪琴L619机芯稳定性强,易于维修,而浪琴L888机芯则优化了上链效率低导致动力储备时长短的问题。
浪琴康卡斯系列手表采用的是基于2824的L633机芯,包括41mm与39mm两种尺寸,不论是手腕粗细,都可以选到合适的款式。康卡斯潜水表都是采用硅游丝,具有密度轻、抗腐蚀、抗磁等特点。
美度硅游丝具有密度轻、抗腐蚀、抗磁等特点,且可以通过集成电路生产的刻蚀方式批量高精度制造,因此越来越多的普及到高端制表当中。美度硅游丝具有很好的抗磁性能。
‘贰’ 腕表的动力来源,机芯的心脏,揭露游丝的进化史
腕表的动力源泉,机芯的核心,游丝的进化历程
游丝,腕表机芯的心脏,细小弹簧,重量仅2毫克,厚度约0.03毫米。它通过收缩扩张与摆轮相互作用,不断为腕表提供动力。游丝的材质、厚度、长度、圈数直接影响腕表的精准度。
游丝的诞生始于1675年,荷兰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首次提出理论。争议在于,五年前胡克也向皇家学会提交了相同理论,但由于证据丢失,未能证明。
早期游丝使用低碳钢,对磁力和温度敏感,一天误差可达几分钟,且易生锈。后来,江诗丹顿发明了铜质游丝,钯金属游丝,E. J. Dent发明了玻璃游丝,但均因价格昂贵和易碎而未能广泛应用。
17世纪末,宝玑创始人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发明了一种向上弯曲并内弯的游丝,第二层游丝平衡重心,解决了重心偏移和体积过大问题,被称为“Breguet Hairspring”宝玑游丝。
Nivarox游丝,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发明,使用镍铁合金,其性能不受温度变化影响。1904年,Guillaume在铁镍合金中加入铬金属,大幅增强游丝性能,获得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目前,市场上约90%的手表使用Nivarox游丝,弹性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由斯沃琪集团生产。但Nivarox游丝含铁,易受磁影响。
劳力士推出的Parachrom游丝,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抗震能力是常规游丝的10倍,最大特点:防磁。Parachrom游丝由铌锆合金制成,无铁金属,防磁,蓝色,也称为蓝铌游丝。
朗格的硅游丝,使用耐用、轻便、抗磁、热稳定性和优异弹性材料,带来游丝“材料”的变革。目前,欧米茄Si14硅游丝、百达翡丽硅Spiromax游丝摆轮、美度、宝玑、雅典也推出了硅游丝腕表。
硅游丝制作存在易碎问题,后期保养维修麻烦,只有官方售后能提供匹配零件。立体硅游丝制作难题在中国解决,世界首创,已获得欧洲、美国、中国专利认证。
新型Nivachron游丝以“钛”为基底,提供更强防磁效果、更小对温度变化敏感性、抗冲击性能,由斯沃琪集团开发,有可能在未来取代硅游丝。
制作游丝工艺复杂,涉及多个步骤,拉丝、辊压扁平、切削、卷绕/热处理、分类/配对、焊接、补足配平、塑造末端曲等,极其讲究。
手表如何防磁?腕表有“三防”,防水、防震、防磁,主要针对游丝防磁化。避免与磁铁、音箱、公交卡等带磁物品接近,以防游丝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