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造钻石是什么如何鉴定人造钻石
人造钻石是一种由直径10到30纳米的钻石结晶聚合而成的多结晶钻石。人造钻石的的分子结构并不是天然钻石的完全八面体结构而是一种复杂结构,从而会产生磷光现象,现在生产的人造钻石在外观上和天然钻石没有任何差异。——《网络》
人造钻石在外观上虽然说和天然钻石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异,但是毕竟内在成分不同,还是会出现鳞光现象。如今人造钻石生产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因为其造价低廉,还能够制作出各种美丽的钻石,在珠宝市场上也是炙手可热。虽然人造钻石在外貌上凭借肉眼很难和天然钻石区分,一般人要想鉴别是否是人造钻石,还需要去专门的鉴定机构用鉴定仪器才能够实现。
因为钻石的证明书上会标注是否是人造钻石,这也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也是为了防止一些商家以次充好,让消费者上当受骗。会发现人造钻石在折光率上是明显低于天然钻石的,所以可以将人造钻石放在阳光下去鉴别。并且人造钻石内部存在着残留的金属结晶,如果用强力磁铁的话是能够被吸起来的。
要想要生产人造钻石,首先采用高温合成法,通过金属液体进行加热,成功的让碳原子发生反应,从而变成新的钻石。并且如今生产人造钻石成本低廉,而且速度很快,因为市场的需求,人造钻石已经具备了独特的商业价值。
❷ 纳米钻石陨石有什么特征
纳米钻石陨石是指含有纳米钻石的陨石,纳米钻石是钻石结晶体,肉眼看不见,只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才能发现这些微小的颗粒,它们只有1纳米左右(1纳米只不过是十亿分之一米)。
❸ 钻石如何鉴定
钻石通常指宝石级金刚石,尤指琢型宝石级金刚石,其实,钻石和金刚石在国外并无这种用词的区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个词汇“diamond”,但国内则常把“金刚石”一词用于矿物学领域,钻石一词用于宝石学领域。但也不尽然,如“工业钻石”虽然不属于宝石学领域,只是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称呼,故在本词条中也采用之。 宝石级钻石以无色透明为上品,但常见的多为略带微黄色调者。黄色调或褐色调愈深,品级也愈低。有一种无色透明中带一点蓝色的被称作“水火色”,却是佳品。而带深蓝、深黑、深金黄和红色、绿色者,更是少见的珍品,被称为“艳钻”或“奇珍钻石”,同一矿区的钻石带有相似的“色素”特征,以致有经验的人常可凭此认出钻石的产地。最早发明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割的是在1914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师托考夫斯基发明。判别钻石的标准被称为4C,分别是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净度是指钻石的内含物,而不应称为瑕疵。内含物的存在说明了钻石的天然性。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包裹体状的内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净度的分级。即:LC、VVS、VS、SI、P级。过去人们不会琢磨钻石,只能用钻石原石作为饰品,金刚石晶体真正成为钻石,变为首饰的时代,大约在1450年。当时琢磨钻石只有17个面,1558年--1603年当政的英国女王佩戴的钻石戒,只是一个八面体钻石晶体,磨掉了一个顶尖作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国的波兰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设计出58个翻面的钻石切割工艺,至今仍在采用,这个切工是根据钻石的折光率系数等因素而精确计算出来的,不能任意改变,否则磨出的钻石将无光彩或漏光。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4C): (1)颜色(Colour):以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具有彩色的钻石,如:红、粉红、绿、蓝色等,又属于钻石中的珍品,价格昂贵。 (2)净度(Clarity):应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地要降低。 (3)克拉重量(Carat):钻石的价格与重量的平方成正比,重量越大,价值越高。 (4) 切工(Cut):应按标准比例切磨而成标准圆钻型。比例不合适,钻石会不出“火“,则价格下降。如果表面有琢磨的细纹和人工损伤,其价格也会下降。 钻石(Diamond),矿物名称为金刚石,是公认的宝石之王。其最大特点是硬度最高并且具有很强的折射率,在光线下光芒四射,耀眼夺目。但其表面与玻璃,水晶及人工钻石相似,较难辩别。准确的鉴别只有靠仪器测量,而简易鉴别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硬度检验 钻石是已知最硬的自然生成物质,没有什么东西可在钻石上划上痕迹,若能划上痕迹的则绝非钻石。 2、导热性试验 在待辩钻石和其它相似物品上同时呼一口气,若是钻石则其表面凝聚的水雾应比其它物品上的水雾蒸发得快,这是因为钻石具有高导热性的原因。 3、观察反射光 用放大镜可观察到钻石的腰围处呈现一种很细的磨砂状并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钻石的这种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4、看生长点 在放大镜下观察,真品钻石的晶面上常有沟纹和三角形生长点,而赝品有三类:①加了氧化铝的普通玻璃,因折射率和色散提高, 容易误入,但硬度低。②用化学合成的蓝宝石和无色尖晶石仿制,硬度接近,但折射率低并有双折射现象,在放大镜下可见重影。 ③人造氧化锆仿制,硬度较高,折射好,但在转动时会反射较多的彩光,与真品在转动时只反射出微弱的黄、蓝色彩光相比,有明显的差别。
❹ 聚合钻石纳米棒的介绍
聚合钻石纳米棒(英语:Aggregated diamond nanorods,又称钻石纳米棒聚合体,简称ADNR),是一种纳米级晶型钻石,又称纳米钻石(nanodiamond)或超钻石(hyperdiamond)。聚合钻石纳米棒是于2003年由石墨的压缩制得的,也就是那次发现它比一般的钻石要硬得多,[1]这使得它成为已知最硬的材料。后来,富勒烯的压缩也制得了这种物质,并证实这是已知最硬和最难压缩的材料,等温体积弹性模量为491GPa,而一般钻石的模量为442–446 GPa;这些数据是从X射线衍射数据中得出的,并说明聚合钻石纳米棒的密度比普通钻石高0.3%。[2]同一个研究小组后来说:“聚合钻石纳米棒的硬度和杨氏模量与天然钻石相当,但具有更优的耐磨性。”纯钻石的<111>晶面(垂直于立方体对角线的平面)用纳米钻石刻划测试时的硬度为167±6 GPa,而纳米钻石样品本身用纳米钻石刻划测试时硬度达到了310GPa。[4]然而,这种测试只在刻划工具比测试样品更硬时才能得出正确结果。也就是说,纳米钻石的真实硬度可能略小于310 GPa。
❺ 珠宝用什么仪器可以检测
基本仪器要用到:
1、10倍放大镜。10倍放大镜是鉴定宝石的必备工具,事实上,典当师在鉴定诸多类型物品时都要用到。10倍放大镜是由三个透镜所构成,合格的10倍放大镜应清晰度高,并且能消除影响观察宝石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用时,一只手执住放大镜,置于并贴近一只眼睛的正面,另一只手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饰品托架(如为裸石应使用宝石镊子)并靠近放大镜,直到眼睛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宝石。对于裸钻,应用镊子小心地夹紧,防止掉落。
2、笔式电筒。 聚光笔式电筒是照明工具,在鉴定中可作为照明电源,对于观察宝石表面和内部包裹体及结构很重要。
3、折射仪。折射仪是很重要的宝石鉴定仪器,其设计目的是能无损、快速、准确的读出待测宝石的折射率。每种宝石有其对应的折射率,比如翡翠是1.66,红宝石和蓝宝石是1.762~1.770,海蓝宝石是1.577~1.583,碧玺是1.624~1.644等等。通过准确的测出宝石折射率,就可以大体确定待测宝石到底可能是什么宝石,然后再结合其它的鉴定手段确定宝石种属。
4、宝石显微镜。宝石显微镜一般是宝石实验室必备的鉴定检测仪器之一,宝石显微镜是通过内置光源采用暗域照明法、亮域照明法和垂直照明法工作原理对宝石实施观察,放大倍数一般为10倍至70倍,对天然宝石与人工合成宝石及仿制宝石之间的区分有很大作用,对宝石的净度观察也很有效,在宝石学专业鉴定室里,宝石显微镜还可测定部分宝石的近似折射率和吸收光谱的观察以及宝石的显微照相等用途。
5、偏光仪。偏光仪对鉴别均质体,非均质体和多晶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6、钻石热导仪。在典当行里,典当师接触得最多的珠宝玉石饰品就是钻石饰品,而钻石热导仪对钻石饰品与其仿制品的区分性鉴定非常有效,然而,随着合成碳化硅(又名碳硅石或莫桑石)的出现,用热导仪测定钻石时就要格外小心了,因为合成碳硅石一样具有钻石反应,因此,遇到钻石饰品的典当业务,典当师就得求证其它鉴定指标,综合分析、测定而得出鉴定结论,总之,在宝石饰品的典当鉴定中,热导仪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鉴定仪器来使用。
7、查尔斯滤色镜。查尔斯滤色镜是由两个滤色片构成,其特点是滤色片仅能通过深红色和黄绿色的光,而其它的光则全部吸收。查尔斯滤色镜最早用来区分天然祖母绿及其仿制品,因为祖母绿在滤色镜下呈红色,而其它绿色的仿制宝石则仍然呈绿色。另外,在人工染色处理的宝石和人工合成宝石的检测方面也相对比较实用,如染色翡翠和蓝玻璃在滤色镜下显红色,但是,有些宝石在滤色镜下颜色也不太明显,如染色石英岩在滤色镜下颜色变化就不明显,因此,查尔斯滤色镜的鉴定结果一般只具参考性作用。
8、紫外荧光灯。紫外荧光灯的功能是用来检测宝石是否具有荧光和磷光,天然红宝石在紫外荧光灯下就显示很漂亮的红色,大部分钻石在紫外灯下也有多种颜色的荧光显示,这在宝石鉴定时起到一定的启示性作用。
9、 莫桑石(合成碳化硅)检测仪。莫桑石(合成碳化硅)检测仪是专门用来鉴别莫桑石(合成碳化硅Sic)的仪器,依据是钻石和莫桑石在近紫外具有不同的性质。其工作原理基本与钻石热导仪相类似,也是通过接触式探针接触宝石表面,如果是莫桑石(碳化硅),该仪器上的红灯闪烁并发出鸣叫声,如果是钻石,则绿灯亮不发声。
10、电子天平。用来测宝石的比重,不同的宝石有不同的密度,比如红宝石和蓝宝石的比重为4左右,翡翠为3.34,软玉为2.95,有时只测量宝石的比重就对鉴定宝石非常有效。
还有许多宝石鉴定仪器在宝石学专业鉴定时用到,如镊子、 UltraFire WF- 501B 强光手电筒(CREE灯)、折射仪、分光镜、二色镜、偏光镜等。
❻ 钻石与相似石(仿钻)的测试仪器
一、热导仪(导热仪)
热导仪(图12-10-1,12-10-2)是依据钻石导热率比其他宝石大的特性。钻石是目前世界上导热能力最高的物质。它高于金属银的导热率。虽然导热率高,但是基本不导电(除天然蓝钻石外),所以工业上用它做大功率半导体的基片,向外散热快,达到冷却的目的。
图12-10-1 钻石碳硅石分辨仪(导热仪型)
图12-10-2 热导仪
1.热导仪的用途
(1)可以区分钻石与仿钻石(莫桑石除外)
(2)改进后的热导仪可以区分莫桑石与钻石。
(3)此仪器经适当调整后,可以对某些宝石进行鉴别。
2.热导仪的结构与类型
热导仪的类型主要有三种:①指针式;②灯声显示式;③与反射式折射仪两用式,与红外反射式折射仪(钻石、莫桑石分辨仪两用)。见图12-10-1。
Ⅱ 型热导仪(图12-10-2)它由探头、测量显示系统、警报系统及电源组成。
(1)探头:主要是一个热电偶及一个加热的恒温陶瓷圆片组成。向测量系统有四根导线,两根是通向测量系统的热电偶线,另外两根是恒温陶瓷的加热导线,热电偶探头伸向机外,另外还有保护探头的外套。
(2)测量系统是由集成电路加电阻、电容、三极管、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及电阻等组成的信号放大系统,使发光二极管亮或不亮来显示导热率的大小,达到测定的目的。如果是钻石,发光二极管就会亮到钻石区,同时会发出拉长的嘟! 嘟! 声(此声与警报声有所不同,前者是拉长间隔长,而后者短而连续急促)。
(3)警报系统是为了防止热导仪探头直接接触金属部分(金、银、铂等金属)使热导仪发出错误的信号而设置的。警报系统是由人体、金属、探头及仪器背面的一块直角三角形的金属板及蜂鸣器等组成。如果探头接触金属托,当金属托上的样品为金属样品时,就会与仪器的探头、金属板形成一个回路,蜂鸣器就会发出短促的嘟! 嘟! 的警报声,说明探头接触金属托,需重新放探头再测量。
(4)电源一般由一个9V的积层电池、一个带电位器的电源开关,它可以调节测量系统的电压,调节显示器上二极管发亮多少个(要按钻石大小与环境温度来调节,二极管亮多少个)。
注:①其他类型的热导仪基本原理与上述相同,只是显示器改为表头指针式。观察指针摆动的大小来确定是否是钻石,同样也有警报器。
②热导仪的灵敏度是可以调整的(在仪器中部有2个调整螺丝)。
③如果灵敏度调整到导热率在莫桑石与钻石之间,那这台仪器就可以鉴别钻石和莫桑石。
3.热导仪的操作步骤
(1)把钻石或仿钻石用不起毛的擦布擦拭干净(如果是裸石就放在铝板的凹坑中)。
(2)打开热导仪的电源开关进行预热。
(3)查看仪器背面的表(按照环境温度与钻石的克拉数,查出初始要亮发光二极管的个数)。
(4)据查到数值预先调整仪器的初始状态(亮发光二极管的个数,用开关电位器进行)。
(5)手握住仪器,使探头向外。仪器正面向上,便于观察显示器的表现,而手的中指与无名指一定要放在背面的直角三角形金属板上(以便在探头接触金属时形成回路而发出警报)。另一只手要扶住铝条或首饰的金属托。
(6)用探头垂直接触被测宝石的表面。
(7)观察发光二极管亮的个数及移动的速度,听有无间隔较长的嘟! 嘟! 声,如果灯亮移动速度很快,可以到达钻石区又听到间隔较长的嘟! 嘟! 声,这就是钻石,反之不是钻石。
(8)如果用热导型莫桑石钻石分辨仪,经上述操作后,是钻石,发光二极管可以亮到钻石区,莫桑石只能点亮到莫桑石区,而不能到达钻石区。因为莫桑石的导热率略低于钻石,仪器是按照它们的导热率来设定的,所以该仪器能区分钻石与莫桑石。
4.操作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1)操作时必须根据环境温度与宝石大小(克拉数)设置初始值(预亮发光二极管数)。
(2)操作时手指必须接触仪器背面的直角三角形的金属板,以免误判定。
(3)探头要垂直被测的宝石表面。
(4)测试时必须预热仪器。
(5)灵敏度合适可以扩大应用范围,但各仪器都要自己确定。
5.宝石的相对热导率表(表12-10-1,12-10-2)
图12-10-7 Tester Model 590钻石-碳硅石检测仪
1.仪器制造原理及结构
无色—浅黄色系列的钻石可被长波紫外光透过(即具穿透性)。而合成碳硅石可将长波紫外光吸收(即具吸收性)。“Tester Model 590”检测仪就是利用钻石与合成碳硅石对长波紫外光透过各吸收的不同性质而制成的。该仪器上装有接收紫外光的细光纤管,并有声响及指示灯装置。
2.使用方法
当长波紫外灯的光线射向钻石时,若钻石为无色—浅黄色系列,则长波紫外光从钻石台面进入内部后,通过折射、内反射过程,又折射回到台面上,进入接收器,发出声响,并使绿灯闪亮。若为合成碳硅石,则因进入晶体内部的长波紫外光线被吸收,无紫外光线折射回来,即无紫外光线进入接收器,因而,无声响,指示灯不闪亮。
应先用热导仪及其他检测方法,排除碳硅石之外的所有仿制品后,再使用该仪器鉴别钻石与碳硅石,但该种仪器不能用来鉴别彩钻和有色碳硅石。
钻石及其仿制品的鉴别特征,可见第十五章表15-2-1。
思考题
一、是非判断题
1.正确观察宝石颜色应在阳光直照下观察。
2.分光镜可以提供宝石颜色的光谱组成。
3.手持分光镜是研究颜色光谱组成的常用宝石学仪器。
4.光栅式分光镜的优点是透光度比棱镜式分光镜高。
5.光栅式分光镜的色散元件是玻璃棱镜。
6.任何光源都可以用来观察宝玉石的吸收光谱。
7.吸收光谱仪所用光源必须是连续光谱的光源。
8.应用吸收光谱仪时,任何一般光源都可以作为照明光源。
9.粗晶多矿物组成的玉石可测得不同的折射率。
10.含非均质矿物的玉石在正交偏光镜下可表现为全消光。
11.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以查明某钻石样品是否含氮。
12.X射线荧光分析仪主要用于测定贵金属______的成分。
13.发光反应不仅要观察发出光的颜色、强度,还要观察发出光的分布特征。
14.用静水力学称重法得出的相对密度有一定的误差,样品越大误差越小。
15.静水称重法测试密度用有机浸液作介质时应作温度校正。
16.宝石折射仪的R.I测试范围主要取决于浸油的R.I值。
17.常规实验室,用折射仪测定任何宝石的R.I值必须使用1.81的浸油。
18.在宝石折射仪测定宝石折射率时所用浸油的折射率愈大愈好。
19.适用于测弧面型宝石折射率的远视法(点测法)获得的是近似折射率值。
20.宝石的折射率是指在589nm黄光下测出的折射率。
21.反射式折射仪可测得n≥1.81宝石的折射率,但测不出宝石的双折射率。
22.利用CZ作半球的折射仪可以测定钻石的折射率。
23.查尔斯滤色镜只允许红光透过。
24.查尔斯滤色镜的红色光透过率与黄绿色光透过率相比:a.小 b.差不多 c.大得多
25.查尔斯滤色镜下变红的样品中都含有铬。
26.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蓝色、黄色、绿色蓝宝石的颜色不变。
27.宝石鉴定中激光拉曼光谱仪可鉴别气液包裹体和有机质充填物成分。
28.查尔斯滤色镜可以透过:a.黄绿光 b.蓝光 c.红光 d.紫光
29.在热导仪上显示钻石反应的样品未必就是钻石。
30.热导仪可以区分钻石和合成α-碳硅石。
31.放大镜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分辨率的高低。
32.用二色镜鉴定宝石时不宜使用偏振的白光为光源。
33.用二色镜在白光下所见的颜色即宝石不同方向的体色或表色。
34.在任何条件下,均可以观察宝石的生长线和色带。
35.红外光谱仪只能分清一部分A货或B货翡翠。
二、选择题
1.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光源应该用:
a.目前用5000~7000 K色温的钻石灯
b.连续光谱白炽强光灯 c.日光灯
2.吸收光谱使用的光源:
a.必须是连续光谱(400~700nm)光源
b.任意白光就可以
c.最好用高压汞灯作光源
3.吸收光谱仪在使用前必须调整:
a.仪器的进光狭缝、滑管焦距及刻度
b.只调整滑管焦距
c.滑管与刻度及清晰度
4.无损鉴定蔷薇辉石与菱锰矿玉石雕件时,不应该测试:
a.折射率值
b.酸可溶性
c.组构
5.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测出样品中的:
a.部分元素的含量
b.全部元素的含量
c.矿物含量
6.用天平测定宝玉石密度值时,称重值应精确到小数点后:
a.第二位
b.第三位
c.第四位
7.宝石鉴定用的、称重在100克以下的天平,其称重误差应小于1‰。
8.静水力学法测定宝石的密度要求密度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则称重精度必须为:
a.0.01g
b.0.001g
c.0.0001g
9.静水力学法测定密度值应精确到小数点后:
a.一位
b.二位
c.三位
10.通常所说的宝石折射率值是指在哪种光源下测得的?
a.460nm
b.487nm
c.587nm
d.687nm
11.宝石折射仪测定宝石双折射率时必须:
a.宝石有较大的光滑平面和折射仪上要有偏光镜和黄色光源
b.只要有较大的光滑平面就可以
c.没有特殊要求
12.折射仪测定宝石折射率时宝石界面与半球之间必须加接触液,该液的折射率:
a.必须是1.81
b.必须等于半球的折射率
c.要介于半球折射率与宝石折射率之间
13.折射仪在同一刻面与折射仪半球接触的情况下:
a.可以测出最大双折射率
b.不可能测出最大的双折射率
c.可能测到一个折射率
14.目前用的宝石折射仪其测得的折射率误差精度为:
a.±0.002
b.±0.001
c.±0.005
15.宝石折射仪的估测值的误差是:
a.±0.001
b.±0.002
c.±0.005
16.宝石折射仪的精度是:
a.±0.005
b.±0.001
c.±0.01
17.反射式折射仪测定折射率的原理是:
a.反射率换算成折射率 b.用折射角、入射角计算 c.全反射原理
18.下列哪种绿色宝石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会变红?
a.翡翠
b.海蓝宝石
c.澳洲玉
d.钙铝榴石
19.下面哪一种绿色宝石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不呈现红色色调?
a.水钙铝镏石
b.东陵石
c.翡翠
20.为查明红宝石中有无玻璃充填,宜选用:
a.亮域照明和斜照明
b.暗域照明
c.反射照明
21.判别钻石与激光穿孔钻石或充填处理的钻石时,最好使用:
a.亮域照明
b.暗域照明和斜照明
c.反射照明
22.如果两个偏振片处在“正交位置”:
a.有最大量的光通过
b.全黑
c.通过的光减少一半
d.可见多色性
23.用偏光镜观察有无消光现象时,两个偏光镜的振动方向:
a.相互平行
b.相互垂直
c.呈45°
24.用偏光仪在正交偏光镜下观察干涉图时必须加:
a.干涉玻璃球
b.干涉玻璃片
c.偏振片
25.宝石显微镜的垂直照明法是一种观察宝石
的照明方式。
a.弯曲条纹
b.包裹体
c.表面
26.宝石中所见的由于干涉产生的颜色通常称为:
a.晕彩
b.多色性
c.体色
d.残余色
27.常规钻石分级中,放大镜最好用:
a.无涂膜的10倍放大镜
b.有增透的蓝色涂膜的10倍放大镜
c.无增透涂膜的15倍放大镜
28.选用观察钻石的10倍放大镜(宝石放大镜)时:
a.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无色差
b.10倍放大镜其分辨能力都一样
c.要求无色差,无球面差,无蓝色镀膜
29.Ⅱ型热导仪上的金属板:
a.是装饰品
b.测试者手指必须接触它才能进行测试
c.测试者千万别用手接触它
30.热导仪:
a.只能测定样品是否是钻石
b.除测定钻石外还能测定另一些宝石
c.一定能区分钻石与其仿制品
31.二色镜两个方块中看到的颜色代表:
a.宝石不同方向的颜色
b.不同振动方向的颜色
c.宝石两个互相垂直方向上的振动经二色镜分解后合成的颜色
32.无损伤鉴定宝石气相包裹体成分的方法有:
d.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33.用电子探针判别合成紫晶与紫晶是检测它们的:
a.电子探针成分分析
b.X射线荧光分析
c.X射线能谱分析
a.矿物成分
b.主要化学成分
c.微量元素
d.晶体结构
34.用红外光谱判别充胶翡翠与不充胶翡翠是检测它们的:
a.结构是否破坏
b.翡翠的矿物成分
c.翡翠中的阳离子
d.有机阴离子团
35.用红外光谱鉴定酸浸充胶翡翠时在2800~3200cm-1处有吸收带,胶的弱吸收是:
a.3000cm-1
b.3040cm-1
c.3060cm-1
d.3200cm-1
36.在紫外光灯下,含铁量高的宝石:
a.无荧光
b.有荧光
c.可有可无荧光
37.阴极发光仪所用辐照源发射出的是:
a.电子束
b.X射线
c.γ射线
38.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宝石多色性,应在:
a.单偏光下进行
b.正交偏光下进行
c.锥光下进行
39.皇冠上有一颗透明的红色宝石,不拆下来如何区分它是红宝石还是红色尖晶石:
a.测折射率
b.测比重
c.观察二色性
d.用偏光仪测非均质还是均质体
三、多项选择题
1.查尔斯滤色镜:
a.允许蓝色和紫色光通过
b.允许红色光通过
c.允许绿色光通过
d.允许部分黄绿色光通过
e.允许黄色光通过
2.石折射仪:
a.测定折射率是根据折射定律来测定的
b.宝石折射仪测得的宝石折射率代表与物台接触的平面上的折射率
c.宝石折射仪测得的宝石折射率代表垂直折射光线并物台接触的平面的折射率
d.测定宝石折射率时只要有足够光滑的平面就可以直接放上去测定
e.测定折射率时如果没有接触液用水代替也可以
3.使用宝石折射仪测宝石的折射率时:
a.必须要加介质
b.介质的折射率介于半球和宝石的折射率之间
c.介质的n必须等于1.81
d.介质可用水代替
e.介质的n大于半球的折射率
4.偏光镜:
a.鉴定宝石是光性均质体还是光性非均质体
b.在正交偏光下宝石不消光可以判定该宝石是非均质体
c.可以用来测定宝石有无二色性
d.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一致时看到宝石的颜色就是宝石多色性之一
e.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一致时可能见到的是宝石的一种干涉色
5.一块致密块状艳绿色非均质集合体玉石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为红色可能是:
a.翡翠
b.碧玉
c.独山玉
d.钙铝榴石
e.染色玛瑙
6.与放大镜质量好坏有关的是:
a.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大小
b.放大镜分辨率的好坏
c.放大镜球面差的大小
d.放大镜色差的大小
e.放大镜外观的好坏
7.使用热导仪时应注意:
a.打开开关等指示灯亮后才能用
b.按样品重量和测试时室温预先开亮到几节灯
c.测定时必须用手直接接触金属
d.打开开关就能用
e.可同时测得折射率
8.二色镜的应用:
a.可以鉴别宝石有无多色性
b.可以判定部分有色宝石是否是非均质性
c.它可观察两个不同振动方向的颜色
d.在任何色光下都可以观察二色性
e.只有在白色光下才能观察多色性现象
9.钻石分级鉴定用的10倍放大镜:
a.要求无色差
b.要求有球面差
c.前工作距要大于20~25mm
d.不能有镀膜
e.放大镜的直径越大,其分辨率越好
10.用二色镜观察一轴晶宝石多色性的最好方向是:
a.平行光轴方向
b.斜交光轴方向
c.垂直结晶轴C轴方向
四、填空题
1.用来判定宝石颜色特征的宝石学常规仪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2.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
3.吸收光谱仪的光源应该用______的强光源,其波长应在______nm之间。
4.测定宝石吸收光谱的仪器是______,其仪器可以分成______式和______式两种。
5.用吸收光谱鉴定宝石的依据是:______和______位置以及______。
6.测定宝石密度的方法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磁流体法。
7.目前测定宝石密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8.静水力学法测定宝石密度时的计算公式是密度=______×______。
9.常用的重液原料有二碘甲烷、______及一溴萘。
10.一般书上列出的折射率都是______光下的折射率。
11.一般书上标的折射率是______光下的折射率,其标正光源波长为______nm。
12.用宝石折射仪测定折射率的原理是__________。
13.折射仪可以测定宝石的轴性和光性。
14.折射仪常用的单色光源是波长______的黄色光。
15.折射仪可提供以下数据作为有效的鉴别依据:______、______等。
16.用宝石折射仪测定宝石折射率时在宝石与半球之间加______,其折射率必须介于与______的折射率之间。
17.如果折光仪使用得当,且宝石是易于观察的,可得到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测定宝石色散系数时应用______。
19.查尔斯滤色镜只能透过______光和少部分______光。
20.染成绿色的玉石,在查尔斯滤色镜下都变红。
21.用查尔斯滤色镜鉴定绿色宝玉石,主要目的是检查该宝玉石的绿色中是否含______色光,借以判别宝玉石的品种和/或绿色的来源。
22.使用偏光仪必须调整__________。
23.偏光仪可用来观察宝石的二色性。
24.宝石显微镜的9种照明方法分别是:明场照明、散射照明、点光照明、水平照明、掩蔽照明、偏光照明和______、______、______。
25.热导仪操作步骤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6.Ⅱ型热导仪的使用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钻石放大镜必须满足______和______两个条件。
28.钻石评价用的标准放大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29.鉴定钻石用的标准放大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30.正确使用宝石显微镜时,首先要调节的是焦距,其调节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二色镜两个方块中看到的颜色代表__________。
32.二色镜的两个小窗口代表:a.不同的颜色 b.不同的波长 c.两个互相垂直的振动方向的光的颜色
33.二色镜中的二个颜色代表两个__________的颜色,二色镜使用时应注意__________和__________观察。
34.二色镜一端的透镜应焦正在:a.前端的窗口 b.窗口外的宝石 c.冰洲石棱镜的前端 d.冰洲石棱镜的后端
35.二色镜一端的透镜它应焦正在:a.前端的方形窗口 b.窗口外的宝石 c.冰洲石的前端
36.用二色镜观察宝石多色性时应从宝石的______方向观察并转动二色镜。
37.电导仪能用于区分钻石与合成α-碳硅石。
38.常用于宝石鉴定的紫外灯其长波、短波的主波长为:a.380nm 及260nm b.365nm 及254nm c.356nm 及245nm d.365nm 及245nm
39.宝石鉴定中常用的紫外光灯平均长、短波长为:a.245nm 和 355nm b.254nm 和 365nm c.276nm 和395nm
40.宝石鉴定中常用的紫外光灯有______nm和______nm两个波长。
41.宝石实验室中的二碘甲烷主要用途是做______,丙酮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
42.二碘甲烷的密度是2.89g/cm3。
43.配制相对密度为3.05g/cm3的重液通常用______作指示矿物。
44.最常见的比重液有三种,其相对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45.包裹体成分的现代分析技术有:1.______;2.______;3.______。
❼ 纳米钻石具有磷光效应吗
没有。
纳米钻石是利用TNT和RDX爆轰高压(20万个大气压)高温(3000k)瞬间合成的球形纳米尺度物质,兼具纳米颗粒和超硬物质的双重性质,是一种热力学性质最稳定的纳米结构单元。可以添加在很多物质中稳定存在,并改变原来物质的性质,构成崭新的纳米材料。纳米钻石是目前所有方法中得到的最细的钻石粉,这种钻石粉自然界不存在,只有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它们具有无与伦比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同时又由于晶粒细小(可以做到最可几粒径10纳米,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比表面积大而具有很高的物理活性和微观吸附作用,在解决纳米组装问题之后,可以完全消除界面张力问题,解决团聚问题。适用于抗磨减摩领域及覆合材料改性增强等方面的应用。
❽ 酷冷99元纳米钻石硅脂 简测
在CPU上涂导热硅脂大致2-3mm厚就可以了。涂导热硅脂可以参照一下步骤: 1、用塑料刮片将CPU表面附着的旧的硅脂刮干净; 2、然后将硅脂均匀涂抹在CPU以及显卡表面(硅脂厚度在2mm左右,涂抹的时候建议按照一个方向,从前往后或者从左向右。
❾ 纳米钻石的介绍
从1987年起,科学家在太空陨石中发现了许多钻石结晶体。当然,只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才能发现这些微小的颗粒,它们左右(1纳米只不过是十亿分之一米)。科学家因此称这些天然钻石为“纳米钻石”。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些钻石可能是在太阳系外的。质量大的恒星在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会产生超新星爆发,并在飞散的气体中传导强烈的冲击波。在这样激烈的环境中,气体中的碳原子由于压力的作用,结合成了纳米钻石。生成的纳米钻石广泛散布在宇宙空间中,在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后,被太阳系俘获,于是,太阳系中就含有了远古生成的纳米钻石。所以,在陨石中发现的纳米钻石,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前就出现的,是远古时期太空中的物质,可以。但是,美国佐治亚州的科学家对前面的观点提出了怀疑。他们仔细研究了包含在陨石或星际尘埃中的纳米钻石,包括几块非常有名的碳质球粒陨石,以及2颗从南极的冰雪中找到的陨石和大气层中4个星际尘埃中的陨石。这些陨石中,有的含有纳米钻石,有的却并无纳米钻石。科学家猜测,从大气层中发现的许多星际尘埃是由彗星携带来的物质,散布于大气层中。而彗星是构成太阳系的一种原始天体,它们最初分布于太阳系的外围,比如奥尔特云带或柯伊伯带等位置。那里最容易受到太阳系外太空物质的污染,包含纳米钻石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