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本期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怎么算
扩展阅读
碗豆尖价格为什么贵 2025-05-10 22:12:32

本期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2-06-02 05:46:40

Ⅰ 某产品本期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

完全成本下,(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产量=平均成本
变动成本=14*500-2000=5000
变动成本法只关注变动成本在产品间的分摊,单位产品成本=5000/500=10

Ⅱ 本期生产成本如何计算拜托了各位 谢谢

销售成本=工厂成本+销售费,经营成本=销售成本-折旧费-流资借款利息,经营成本用于编制资金流量表。

生产总成本可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可变成本包括原材料、公共设施消耗费用,固定成本包括人工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折旧费。

成本核算是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

(2)本期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怎么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经历了从事后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护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的反馈性控制阶段。

2、现代的成本控制不是消极地进行成本控制,而应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应根据成本的效益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将成本与收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找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业务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和浪费消灭在成本控制前,从而有效地发挥前瞻性成本控制的作用。

3、生产管理中成本控制因地制宜原则,是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 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

Ⅲ 什么是完全成本法什么是变动成本法两者有何不同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线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完全成本法:

亦称“全部成本法”、‘归纳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产品成本组成内容不同

安全成本计算,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计算,其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对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从当期的销售收中直接扣减。

(两者相比较,变动成本法比完全成本法少了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从目前来看,这两 种方法并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同时使用。

二、 在“产成品”与“在产品”存货估价方面的区别

采用完全成本法时,由于它将全部的生产成本(包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在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摊,所以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中不仅包含了变动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包含了一部分的固定成本(如机器设备的折旧等固定成本)。

采用变动成本法时,由于只将变动成本在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固定成本没有结转至下期,全额直接从本期销售收入中扣减,所以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并没有负担固定成本,其金额必然低于采用完全成本法时的估价。(注意会选择判断)

三、 在盈亏计算方面的区别(要求理解,选择题常出)

A:产销平衡的情况下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原因是:产销平衡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销售成本中包括了本期所有的固定成本,将它全部转入本期损益,这样,正好与变动成本法直接将固定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全额直接从本期收入中扣减的做法是一样的。)

B:本期生产量是大于销售量 (P60)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原因是:按完全成本法下,生产量大于销售量下,还有部分存货作为资产留在企业内部,在存货的价值中,还包括了一部分的固定性的制造费用。换句话说,也就是本期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之和比变动成本法少转了部分固定性的制造费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C: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原因是: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情况下,将本期的固定性费用直接作为本期的期间费用计入本期的损益。而在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的情况下,意味着本期销售不仅将本期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了,而且将上期生产的存货也对销售了。这样,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本期销售成本时,上期生产的存货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存货的成本还多了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因此,在计算本期损益时,也比变动成本法多转了这一部分费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本质区别:完全成本法要把固定制造费用分摊到当期生产的产品中去。

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在当期转销。

Ⅳ 自考管理会计(一)中的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生产成本怎么算

在完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Ⅳ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是多少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是:

  1. 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本期产量

  2.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Ⅵ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是多少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单位成本是:

  1. 单位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本期产量

  2.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Ⅶ 完全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完全成本法”,也称“全部成本法”、‘归纳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

拓展资料:

采用完全成本法的原因是:虽然固定性制造费用只是同企业生产能力的形成有关,不与产品生产直接相联系,但它仍是产品最终形成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应当成为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这样就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

但是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仅不能反映生产部门的真实业绩,反而会掩盖或夸大它们的生产实绩;在产销量不平衡的情况下,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当期税前利润,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当期实际发生的费用,从而会促使企业片面追求高产量,进行盲目生产;另外采用这种方法不便于管理者进行预测分析、参与决策以及编制弹性预算等。

缺点

⑴不利于成本管理

由于完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给成本管理带来了问题:

一是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增加了成本的计算工作量,影响成本计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是产品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划分,使成本控制工作变得复杂。

⑵不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

因为在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时,其利润的变化理应同销售量的变化同向。但是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的多少和销售量的增减不能保持相应的比例,因而不易被人们理解,不利于短期决策、控制和分析工作,甚至会片面追求产量。

Ⅷ 按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怎么算

第一年末的存货数量30000-20000=10000件

存货成本总金额:(5+180000/30000)*10000=110000元

第二年存货生产成本总额=(180000/24000+5)*24000=300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12.5元

第二年销售成本=110000+(30000-10000)*12.5=360000元

第二年存货成本总金额=4000*12.5=50000元

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由于完全成本法是将所有的制造成本,不论是固定的还是变动的,都吸收到单位产品上,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

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

(8)本期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怎么算扩展阅读:

完全成本法是从价值补偿角度计算成本的,不论是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都计入到产品成本中,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耗费,因而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便于编制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核算中确定盈亏的重要依据。

完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分配到了每一单位产品。因为只要是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耗费,均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固定制造费用也不例外。从成本补偿的角度讲,用于直接材料的成本与用于固定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

所以,固定制造费用应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一起共同构成产品的成本。而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割裂开来。因此,完全成本法可以促进企业积极扩大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也被归集于产品而随产品流动,因此本期已销售产品和期末未销产品在成本负担上是完全一致的。

在一定销售量的条件下,产量大则利润高,所以,客观上完全成本法有刺激生产的作用。这也就是说,从一定意义上讲,完全成本法强调了固定制造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完全成本法

Ⅸ 生产成本怎么算谢谢拉

生产成本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费用+分配转入的间接费用。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期发生生产费用 =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

(9)本期生产成本完全成本法怎么算扩展阅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成本是衡量生产消耗的补偿尺度,企业必须以产品销售收入抵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才能确定盈利,因此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生产成本的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生产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用生产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只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当期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效果。

Ⅹ 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产品成本组成内容不同
安全成本计算,产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计算,其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对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从当期的销售收中直接扣减。
(两者相比较,变动成本法比完全成本法少了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从目前来看,这两 种方法并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同时使用。
二、 在“产成品”与“在产品”存货估价方面的区别
采用完全成本法时,由于它将全部的生产成本(包括变动和固定的生产成本)在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摊,所以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中不仅包含了变动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包含了一部分的固定成本(如机器设备的折旧等固定成本)。
采用变动成本法时,由于只将变动成本在已销产品、库存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固定成本没有结转至下期,全额直接从本期销售收入中扣减,所以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并没有负担固定成本,其金额必然低于采用完全成本法时的估价。(注意会选择判断)
三、 在盈亏计算方面的区别(要求理解,选择题常出)
A:产销平衡的情况下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原因是:产销平衡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产品销售成本中包括了本期所有的固定成本,将它全部转入本期损益,这样,正好与变动成本法直接将固定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全额直接从本期收入中扣减的做法是一样的。)
B:本期生产量是大于销售量 (P60)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原因是:按完全成本法下,生产量大于销售量下,还有部分存货作为资产留在企业内部,在存货的价值中,还包括了一部分的固定性的制造费用。换句话说,也就是本期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之和比变动成本法少转了部分固定性的制造费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C: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
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原因是: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情况下,将本期的固定性费用直接作为本期的期间费用计入本期的损益。而在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的情况下,意味着本期销售不仅将本期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了,而且将上期生产的存货也对销售了。这样,按完全成本法计算本期销售成本时,上期生产的存货比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存货的成本还多了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因此,在计算本期损益时,也比变动成本法多转了这一部分费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本质区别:完全成本法要把固定制造费用分摊到当期生产的产品中去。
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在当期转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