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有成本跟售价怎么算利润

有成本跟售价怎么算利润

发布时间: 2022-05-24 10:24:52

A. 利润率和成本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谢谢!

一、利润率的公式是利润÷成本×100%=利润率
二、具体而言,企业利润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销售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②成本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③产值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④资金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⑤净利润率。
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三、(1)有成本跟售价怎么算利润扩展阅读——毛利润与净利润:
1、毛利润率:
1)毛利润是指以货币计算的金额总额,毛利润率则是一种比率。
2)毛利润率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因为它能够让企业家了解企业的盈利趋势,而盈利趋势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很多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往往都呈现出毛利润.上涨但是毛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3)有两种提高毛利润率的方式:
(1)首先,可以通过增加产品价格的方式。
(2)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但是,增加产品价格可能会导致销售额下降。如果销售额大幅下降,那么很可能获得的收益总额还不够支付营业费用。增加价格还需要对通货膨胀率、竞争因素、产品基本的供求关系等等有深刻的了解。提高毛利润率的第二个方法就是降低生产产品的可变成本。这可以通过降低原材料成本或者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来实现。总额折扣是降低原材料成本的一个好方法。从某位供货商那里购买的原材料越多,他们提供特价折扣的可能性就越大。降低原材料成本的另一个方式就是寻找价格更低的供货商。但是,如果对方提供的原材料质量不够好,那么就得牺牲原材料质量上的降低。

2、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以后公司的利润留存,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B. 怎么算一件商品的利润已知成本 和销售价 这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 是利润比率

利润比率=利润率=(售价-成本 )/成本*100%

C. 求利润算法,比如我成本是4元想有百分之30的利润我售价应该是多少,求计算公式

成本是4元,想有百分之30的利润

售价应该是(5.2元)

4+4*30%

=4+4*0.3

=4+1.2

=5.2(元)

扣除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得到营业利润。营业利润乘以所得税税率,计算出所得税费用。只有先得出营业利润,才能计算出所得税费用,才能得出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的。因此必须分别扣。

(3)有成本跟售价怎么算利润扩展阅读:

利润的质量特征:

(1)一定的赢利能力。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最终财务成果。

(2)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是按配比性原则计量的,是一定时期的收入与费用相减的结果。

(3)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4)影响利润的因素较复杂,利润的计算含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成份,其结果可能因人而异,因此具有可操纵性。

D. 利润率 成本 售价 公式是什么

利润率=(售价-成本)÷成本×100% 。

成本计算公式:期末成本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不同的行业计算成本的方法可能会不一样;不论做什么方面的投资,成本的控制和核算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

生活中出现的“率”:

1、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小麦的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2、纳税问题: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款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税款=应纳税金×税率。

3、利息问题: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E. 我想知道,一件商品成本价是185元,我想赚百分之25的利润要怎么算

利润率=(销价-成本)/销价*100%
设想赚百分之25的利润销价为X元,则
(X-185)/X=25%
X-185=0.25X
X-0.25X=185
X=246.666666元
所以一件商品成本价是185元,想赚百分之25的利润,销售约为247元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 利润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水平的相对指标。
利润率指标既可考核企业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比较各企业之间和不同时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100%。
(5)有成本跟售价怎么算利润扩展阅读
在会计学上,利润可分为毛利润(销货额与已销货物成本之间的差额)、营业利润(毛利润与营业费用之间的差额)以及净利润(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支与所得税之间的差额)。
营业利润率是指经营所得的营业利润占销货净额的百分比,或占投入资本额的百分比。这种百分比能综合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的营业效率。
营业利润率在各个行业以及同一行业的各个企业之间差异很大,并且不是所有的企业每年都能得到利润。
在美国,大约有20%的企业没有能获得利润,或者发生了程度不同的亏损。决定理想利润点的方法是了解:销售新增单位产品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生产同一新增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
如果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那么这一新增单位就应该生产,而且只要这种情况继续存在,生产就应该持续下去。与此相反,如果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入,产量就应当压缩。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相等的一点上,利润的情况是最为理想的。

F. 有成本怎么算利润

售价-成本=利润成本=售价-利润一般情况是:利润率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方法为税后净利润除以总收入。利润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如果附带成本利润率则是:除以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如:销售收入是100,成本是50,销售等费用是20 利润=100-50-20=302.利润百分比,既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00-50)÷100]×100%=50%3.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30÷100)×100%=30%(区别:多了20的销售费用)。

    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100%=(30÷100)×100%=30%(当然,实际核算中你肯定要增人工费、水电费等杂费,利润率肯定比这个低)。

    报价单点数,即在报价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几报价金额=成本价×(1+预计利润率)=50×(1+50%)=75。

G. 知道售价和利润率怎么算成本

知道售价和利润率求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售价÷(1+利润率)
基本计算公式:
1、理论销售价格总公式
商品理论销售价格=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利润+税金
2、商品理论销售价格公式的展开
(1)生产成本=进价—生产利润—生产税金
(2)流通费用=运杂费+包装费+保管费+利息+商品损耗+经营管理费
(3)利润=生产利润+商业利润
(4)税金=生产税金+商业税金
理论销售价格=进价+运杂费+保管费+利息+商品损耗+经营管理费+商业利润+商业税金
3、商品理论销售总公式的推导
(1)利息=进货成本×周转天数×日利息率
(2)商品损耗=(进货成本+利息)/(1-损耗率)×损耗率
(3)进货成本=进价+运杂费+包装费+保管费
(4)经营管理费二商品理论销售价格×经营管理费率
(5)商业利润=商品理论销售价格×利润率
(6)商业税金=商品理论销售价格×税率商品理论销售价格
拓展资料:成本
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
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H. 进价、售价和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公式:进价=售价-【售价*利润率】,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售价-进价)÷售价,售价=卖出去的价格,进价=买商品的价格。

例如:

买一台电脑花费3000元(进价)

卖出去的价格是3500元(售价)

3500-3000=500(利润)

需知:

进价:通常是指“含税进价”(注:电脑系统实际是以“未税进价”,来计算毛利的),进价决定的因素包括:“采购及销售人员的素质与谈判技巧,买卖双方的实力,供需的状况,付款条件,其他交易的条件与要求。

供应商的地区性营销策略,供应商的获利状况,及买方的市场定位,或进货数量,原材料价格,汇率”等等。“含税进价”在电脑系统上是指扣除“折扣”后的进货价格。

I. 请问:我的一件物品成本价格是2元,我想要卖出去 想赚百分之20的利润 这个是怎么算的啊求大侠教下我。

2元乘以0.2等于0.4元
根据资产、销售额、成本,税收等,进行综合计算,可以抽象为最简单计算公式:(产品销售总收入-产品总成本)/产品总成本*100%=毛利润率=20%。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主要是指毛利润。
毛利润率=总利润/总成本
假设,销售一款商品,生产商品成本价是10元,销售价是12元,这个时候的毛利润:
毛利润率=(12-10)/10=20%
这里属于毛利润,也是最简单、纯粹的商品毛利润,从甲卖给了乙。
而现实生活中,毛利润没有这么简单,它会含有其他运营成本和税收等。
假设,销售一款商品,生产商品成本价是10元,运费和管理费总共需要花1元,要保持20%纯利润,就要将销售价提高到13.2销售价。
纯利润率=(13.2-10-1)/11*100%=20%
上面两种情况,都是不用交税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是需要交税的,我们怎样保持这个利润呢?
假设,销售一款商品,生产商品成本价是10元,运费和管理费总共需要花1元,需要缴纳成本价20%的税,则需要将其销售价定为15.6。
扣税后的净利润率=(15.6-11-2)/13*100%=20%
当然现实生活中,计税和净利润算法负杂,即便是售价也会存在含税和不含税,计算公私更复杂,参考如下:
1、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拓展资料:
利润的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企业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本期给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受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少。

J. 利润成本售价之间的关系

1、售价==进价+进价×利润率;
2、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
3、原价=标价;
4、进价=售价÷(1+利润率)
5、利润=售价-进价(成本价);
6、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7、获利款=售价额_进价额
拓展资料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成本上讲也可以是做出某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当人们“舍鱼而取熊掌”时“鱼”便是人们的成本,当商家投资时,商家的付出货币等便是商家投资的成本。
一般定义
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
2、成本是为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3、成本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应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
4、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
版本定义
1、CCA中国成本协会发布的CCA2101:2005《成本管理体系术语》标准中第2.1.2条中对成本术语的定义是:
为过程增值和结果有效已付出或应付出的资源代价。
注:应付出的资源代价:是指应该付出,但还未付出,而且要付出资源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