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什么是成本计价
扩展阅读
摩托车如何改装工具车 2025-07-29 00:08:56
什么叫宽带钻石 2025-07-29 00:04:19

什么是成本计价

发布时间: 2022-04-14 14:32:25

Ⅰ 什么是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将取得资产时的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资产处置前保持其入账价值不变。历史成本原则的依据是,成本是实际发生的,有客观依据,便于查核,也容易确定,比较可靠;历史成本的数据也比较容易取得

Ⅱ 成本定价法是什么

成本定价法是以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固定成本和单位产品利润,来确定商品的价格。它是以盈亏平衡分析为基础定价的方法。

成本定价法有两种:

1、成本外加法:

以总成本加上利润,再除以预计销售量,来确定产品价格。这种定价方法,可为企业提供获得一定利润的最低可能接受的价格。

2、平均成本定价法:

根据单位平均成本的变化,确定不同生产水平的产品价格的方法。在产品成本的构成中,平均变动成本不随产量变化,平均固定成本则随产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从而使平均成本曲线随产量增大而成向下倾斜。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成本定价法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本价是什么意思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3)什么是成本计价扩展阅读:

1.按概念形成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应用成本。

2.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

4.按发生情况可分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6.按计量单位可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7.按计算根据可分为个别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包括的范围可分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产过程中的顺序关系可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

10.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11.按与收益的关系可分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

12.按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13.按与现金支出关系,可分为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

14.按与计划的关系,可分为计划成本和预计成本。

15.按数量变化关系,可分为边际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别成本。

16.按可否免除,可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按可否推迟发生,可分为可递延成本和预计成本。

18.按发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19.按形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发生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1.按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可分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称为沉没成本。

Ⅳ 关于成本计价方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最好不要用,因为原材料价值比较大 个别计价法 比较繁琐,如果每个月材料种类不多的话 可以用先进先出法资产价值比较接近市价,绝对符合新准则要求
建议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是比较真实

(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在期末时以期初存货的数量和本期各批购入存货的数量之和作为权数,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总成本)÷(期初存货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总数量)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无需计算单价,而是假定企业先购入的商品先出售,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因此期末存货的价值为最近批次购入的商品成本。

存货计价方法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比较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有完全不同的影响:

• 第一,从损益表来看,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较低,销售毛利高。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能够提高本期的利润。

• 第二,从资产负债表来看, 先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最大。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时,企业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存货”以及“资产总额”数据最高。

• 第三,由于本期的期末存货构成下一个会计期间的期初存货,与下期的购入存货一起组成下期可供销售商品总成本。因此,如果本期期末存货越大,意味着企业下期的可供销售总成本将越大,这样就会增加下期的销售成本,减少下期的利润。 因此,先进先出法实际的效果是推迟确认销售成本。

• 第四,加权平均法作为一种平均价格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价格波动趋势的影响

Ⅳ 什么叫成本价

成本价是指企业取得存货的入账价值,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存货应当以其成本入账,存货的取得主要通过外购和自制两种途径。

从理论上讲,企业无论从何种途径取得存货,凡与取得存货有关的支出,均应计入存货的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之中。

意义

成本价格是资本家之间彼此竞争的基础。对资本家来说,成本价格是至关重要的。精明的资本家无不把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突出地位上。其他条件相同,资本家在竞争中能否取胜,就在于能否降低成本,从而降低商品的售价去占领市场。

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规定的。只要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成本价格,他就能获得利润。在资本家看来,成本价格似乎就是商品本身所固有的内在价值,而剩余价值似乎不是商品的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倒是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它的价值的余额。

Ⅵ 什么是成本定价

定价成本是行业成本,或者是行业中劣等生产条件下的平均成本,或者是行业的边际成本,它的基本特性包括定价成本质的特性和量的特性,也可称为定价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

Ⅶ 什么是计价成本

你问 的是存货的还是半成品的,还是原材料的计价成本呢?
如果是存货的成本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先进先出法
(1)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先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相同。
(3)在先进先出法下,存货成本是按最近购货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的市场价格。
(4)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当物价下跌时,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5)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使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缺点是工作量比较大。
(二)后进先出法
(1)后进先出法是以较后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2)后进先出法以实地盘存制为基础计算的结果与永续盘存制不同。
(3)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本期发出存货按照最近收货的单位成本计算,从而使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可以减少通货膨胀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会计实务中实行稳健原则的方法之一;缺点是计算比较繁琐。
(三)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辩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种方法是假设存货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辩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方法。
(四)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五)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收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六)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价”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Ⅷ 什么是成本成本价

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成本也称生产费用。
成本价:产品成本+增值税款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