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年存货总成本怎么算
扩展阅读
好莱坞钻石卡有什么用 2025-05-05 13:11:12
什么工具挖草最好 2025-05-05 13:08:48

年存货总成本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3-07-02 18:54:29

① 最低年库存总成本公式

年库存总成核差本=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存货总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与购买和维持改虚皮存货有关的成本,最低年库存总成本公式是,年库存总成本=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储存成本:因储存存货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存货资金占用费用(誉迅机会成本)、存储费用、保险费用、存货残损霉变损失等。

② 库存总费用的计算公式

库存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金额=(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是指企业的库存商品明细账用什么价格来记账,以及在库存商品的明细账上是否反映商品的实物数量。按照库存商品明细账所提供的核算指标来划分,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分为数量金额核算法和金额核算法。

数量金额核算法是同时采用实物计量和货币计量两种量度对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核算方法,它既可以提供库存商品的数量指标,又可提供库存商品的金额指标,数量金额核算法又可分为数量进价金额核算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两种。

③ 按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怎么算

第一年末的存货数量30000-20000=10000件

存货成本总金额:(5+180000/30000)*10000=110000元

第二年存货生产成本总额=(180000/24000+5)*24000=300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12.5元

第二年销售成本=110000+(30000-10000)*12.5=360000元

第二年存货成本总金额=4000*12.5=50000元

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

由于完全成本法是将所有的制造成本,不论是固定的还是变动的,都吸收到单位产品上,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

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但该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和企业的短期决策。

(3)年存货总成本怎么算扩展阅读:

完全成本法是从价值补偿角度计算成本的,不论是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都计入到产品成本中,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全部耗费,因而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便于编制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核算中确定盈亏的重要依据。

完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分配到了每一单位产品。因为只要是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耗费,均应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固定制造费用也不例外。从成本补偿的角度讲,用于直接材料的成本与用于固定制造费用的支出并无区别。

所以,固定制造费用应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一起共同构成产品的成本。而不能人为地将它们割裂开来。因此,完全成本法可以促进企业积极扩大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完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也被归集于产品而随产品流动,因此本期已销售产品和期末未销产品在成本负担上是完全一致的。

在一定销售量的条件下,产量大则利润高,所以,客观上完全成本法有刺激生产的作用。这也就是说,从一定意义上讲,完全成本法强调了固定制造费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完全成本法

④ 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公式

库存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金额=(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本期商品销售收入 -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 -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是比较均衡的,因此,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对于从事商业零售业务的企业(如超市、百货公司等),由于经营的商品种类、品种、规格等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价格标价,采用其他成本计算结转方法均较困难,因此广泛用这一方法。

(4)年存货总成本怎么算扩展阅读:

库存金额的作用:

1、聚敛功能

一般账户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在这里,股票市场起着资金 “蓄水池”的作用。

2、配置功能

资源的配置,一般账户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利用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从而使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能最有效的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调节功能

个人账户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股票市场一边连着储蓄者,另一边连着投资者,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储蓄者和投资者的影响而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库存商品核算

⑤ 存货总成本的计算公式

存货相关总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存货年需要量x订货的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购置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单位储存变动成本x平均储存量)
拓展资料:
存货成本是存货在订货、购入、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以及存货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般包括购置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以及缺货成本。
存货成本:
1.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中,存货的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2.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货的加工过程中袜薯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方法汾配的制造费用。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从事产粗穗品生产和劳务提供人员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3.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存货周转率又名库存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告凳者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是衡量企业投入生产、存货管理水平、销售收回能力的综合性指标。

⑥ 期末存货成本的计算方式

存货成本计算公式为:

存货成本=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信旦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应纳税额=销售额×

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

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税费,以及在上缴国家之前,由企业代收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等。

由于个人纳闷所得税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一般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取得的销售收入均为含税销售额。所以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必须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的销售额后才能计算应纳税额。

提前退休的个人所得税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6)年存货总成本怎么算扩展阅读:

期末存货成本四个基本特征:

1.期末存货成本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企业所有人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期末存货成本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所有人有权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或者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洞坦弯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期末存货成本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存货成本

⑦ 年库存总成本

1、年库存总成本=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
2、每次订240单位年库存总成本=3600*100+3600*3+3600/240*200+240*100/2*25%=376800
3、每次订400单位年库存总成本=3600*100+3600*2+3600/400*200+400*100/2*25%=374000

⑧ 每年相关总成本公式

相每年相关总成本公式:关总成本=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相关总成本=每次订货费用×+×(1-每日耗用量/每日送货量)×单位变动储存成本。

总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即T=(A/Q)*P+(Q/2)*C,其中,T-存货总成本,A-全年需求总量,Q-经济订货批量,P-平均每次订货成本,C-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

总成本TC

(total cost)是总固定成本(TFC)和总变动成本(TVC)之和。因此总成本曲线在总变动成本曲线之上,两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总固定成本的数值。总成本曲线的特性完全取决于总变动成本曲线的特性,所以,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曲线也是先递减地增加,后递增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