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边际治理成本具体怎么算
扩展阅读
脚膜算哪个产品分类 2025-05-06 08:18:24

边际治理成本具体怎么算

发布时间: 2023-06-26 06:22:29

㈠ 边际成本怎么计算

问题一:边际成本如何计算 边际成本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
例如劳动者数为1的时候 边际成本=(40-10)/(28-0)=15/14

问题二:什么是边际成本率?要怎么样算呢? 求边际成本 也即求总成本关于生产量的一阶导数 你们求导数是否学过如果学过就好处理了,具体如下:A的生产函数应该是:TCA=Q平方A+QA+5;则d(TCA)/dQA=[平方A+QA+5]/dQA=(Q平方A+QA+5)’=(Q平方A)’+(QA)’+(5)’=2QA+1其中(Q平方A)’表示对Q求导 =2QA(QA)’表示对Q求导=1(5)’ 对常数求导=0例如:Q(x次方) 求导=xQ[(x-1)次方]

问题三:什么叫边际成本?求解释,通俗一点的。 经济学的解释网络里都有,通俗点的话可以举个例子来说。
比如现在你生产汽车,原本一天生产两辆,现在增加产量,一天生产三辆,那么成本肯定会增加吧,假设成本增加10万,那么这10万,就是边际成本。即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带来的成本的增量,叫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涉及到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的问题了。还是举生产汽车的例子吧,假设你原来一天生产两辆汽车,现在一天要生产三辆,那么除了购买生产汽车本身所需要的原材料(比如各种汽车配件神马的)之外,你很可能还需要购买更多厂房和机床,需要雇佣更多工人,因为你原来的工厂规模、设施、人手都不足以生产三辆汽车,要生产三辆汽车就要多花很多钱,这时候边际成本自然较高。可如果你原来一天生产100辆汽车,现在一天要生产101辆,那么你只需要购买必需的原材料和配件,不需要扩大厂房和人手了,边际成本自然较低,这就是规模生产的好处之一。
不知道我这样解释你能不能理解:)

问题四:边际成本怎么算? 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就是当利润为0状态时的销售收入和成本。
如某公司固定费用10000元、产品售价10元/件、成本为5元/件。
则:边际收入为:10000/(10-5)×10=2000件×10元=20000元。
边际成本为:2000件×5元=10000元。
这时:边际成本+固定费用=边际收入
边际贡献率,本列为(10-5)/10=50%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实际上是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递减的增加,从而边际成本下降,也就是说的是规模效应。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问题五:短期总成本与边际成本的计算 短期总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是求导的关系
所以 SMC=dSTC
本题中 SMC=0.1*3Q2-2*2Q+15*1+0

问题六:知道定价和需求弹性,怎么算边际成本 TR=PQMR=P+dP/dQ*Q,E=(dQ/dP)*(P/Q)得,MR=P(1+1/E)即,MR=20*1/2=10

问题七:边际成本怎么算? 边际成本 = 总成本的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递增。建议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出版社)里面有详细讲解。

问题八:边际成本的区别 边际成本和单位平均成本不一样,单位平均成本考虑了全部的产品,而边际成本忽略了最后一个产品之前的。例如,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包括生产第一辆车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辆车上进行分配)。而边际成本根本不考虑固定成本。边际成本法是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用于计算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对制成品和在产品、存货计价,计量企业获得的利润。在边际成本法下,企业所有的成本都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按照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工会定义;边际成本法是一种会计制度,在此制度下,成本单位仅包括变动成本,某一时期的固定成本全部由边际贡献毛益中销记。这样处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理由是:每生产一件产品,变动成本都会起变化,而固定成本则不管产量多少都支付。因此,贡献毛益首先用于弥补固定成本,如补偿有余就是利润,补偿不足就是亏损。作为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边际成本在中国的会计工作实践中运用还不是很广泛,会计职能的发挥也受到一定限制,中国目前还没有注册管理会计师,而英国在1972年就开始了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的资格考试。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以及适应中国加入WTO的要求,会计必须与国际接轨。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是“总结过去”的话,那么管理会计就是“决策未来”。

㈡ 边际成本如何算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边际成本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例:生产某种产品 20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200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1000元。若生产 1001个时,其总成本200800元。

即:边际成本=(200080-200000)/(1001-1000)=80元。

㈢ 边际成本公式计算

边际成本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换做数学公式就是: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用MC表示为了便于你理解,举一个例子:假设一家咖啡店,生产2杯咖啡的总成本是3.5元,生产3杯咖啡的总成本是4.3元,那么我们就说“第3杯咖啡的边际成本为0.8元”,用上面公式计算就是:(4.3-3.5)/(3-2)=0.8元。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但是,考虑到机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也可能会增加。还是这个例子,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简写为MC或MPC。

㈣ 边际成本率计算公式

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边际成本率=总成本的变化量/产量变化量。
边际成本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边际成本递增的根本原因就是边际产品的递减原则。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
(4)边际治理成本具体怎么算扩展阅读:
1.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总成本的变化量( Changes in Total Cost)/ 产量变化量( 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2. 如何计算?
首先明确一下边际成本的概念:边际成本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换做数学公式就是: 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用MC表示
为了便于你理解,举一个例子:假设一家咖啡店,生产2杯咖啡的总成本是3.5元,生产3杯咖啡的总成本是4.3元,那么我们就说“第3杯咖啡的边际成本为0.8元”,用上面公式计算就是:(4.3-3.5)/(3-2)=0.8元
3.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划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高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
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指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㈤ 边际成本怎么算

[1]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总成本的变化量(Changes in Total Cost)/ 产量变化量(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如右下图)

分数表达式
理论上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这个总成本包括不变和可变成本)。
随着产量(Output)的增加,边际成本会先减少,后增加。
当产量很小时,可以理解为企业的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产量很小,随着企业雇佣更多的员工进行生产,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也开始变大,假设增加的第一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是10,那么增加的第二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可能是15甚至更高,第三个会是30。这对应生产函数(Proction Function)曲线的第一个阶梯,即边际产品(Marginal Proct)随着投入(Input)的增加以递增的比例(Increasing Rate)增加(就是说增长率不是常数而是递增的,从生产函数的斜率可以看出,斜率越大增长率越大),在这一阶段产量的增加速度超过成本的增加速率,从而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员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变得拥挤,这时候每增加的一个员工依然会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但是这个利用率的提高会慢慢减慢下来(生活中我们称之为窝工),这对应 生产函数的第二个阶梯,即生产函数的斜率逐渐从第一个阶梯时的最大值减少到0,当员工增加到某一程度,再增加一个员工时,这个员工对产量的贡献将会是0,即边际产量为0,在这一阶段时,产量的增加速率从最大值逐渐减小到零,而成本的增加速率(每个员工的费用,加上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大于产量的增加速率,从而边际成本增大。
即从边际成本曲线(Marginal Cost Curve)可以看出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递增。
而边际成本递增的根本原因就是边际产品的递减原则(Diminishing Marginal Proct)。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下,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成本总额的变动数。通常只按变动成本计算。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会计和经营决策中常用的名词。例如,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5 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50元。若生产101个时,其总成本5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因为,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总固定成本就会递增。由此可见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
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量售价)高于边际成本时,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量的收入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必然会出现亏损;只要增加一个产量的收入能高于边际成本,即使低于总的平均单位成本,也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对制订产品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为企业获得其最大利润的产量。

http://ke..com/link?url=_yxUf2W6IHwxxDASJ43Um6g1lmy196

㈥ 边际成本怎么算


1、边际成本(Marginalcost),是指在任何产量水平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资、原材料和燃料等变动成本。也就是说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量。
2、换做数学公式就是: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用MC表示。
举例说明,生产某种产品100个单位时,总成本为1000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100元。若生产101个时,其总成本10090元。即:边际成本=(10090-10000)/(101-100)=90元。
3、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