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企业加油费做成本票可以有多少
扩展阅读
石油卡挂失了怎么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体产品哪个好 2025-05-12 14:24:51

企业加油费做成本票可以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6-10 06:07:42

⑴ 油票抵税能抵多少

可以抵扣大约17%-20%的税
拓展资料
1、如果取得的是增值税发票,进项税可以抵销销项税的。增值税率17%。除去税金部分可以进入费用账户,冲减利润,递减企业的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率25%。微利企业20%。
2、如果是一般的加油发票,可以进费用账户,冲减利润,递减企业的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率25%,微利企业20%。
3、油料发票是 17%的进项税,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可以完全抵扣。开出的11%的发票是销项,全额计税,金额相同的情况下,还不用交税。如果反之,自己开出的是17%的税票,收到的是11%的进项税发票,金额相同的情况下,需要缴纳6%的税款。不过这也不多。如果有很多进项发票,都可以抵扣。抵扣发票不是1:1的,也不是相同税率抵扣相同税率的。一切进项税合理发票合理业务,都可以抵扣。
4、不是任何发票都可以抵扣,收到专用发票或海关增值税发票,运输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是一般纳税人企业才能抵扣,小规模纳税人是不允许抵扣的。
5、吃饭的发票是酒店给的定额发票,交通费发票,只能作为报销用,都不是能抵扣的。
6、国税地税发票有很多种,不过能抵税的就只有“增值税专用发票”。要记住一定是“增值税发票”而且是“专用发票”,别和“增值税普通发票”搞混了,普票一般是不能抵的,只能连上税金全额入成本或费用。
7、一般纳税人收取的普通发票允许抵扣的项目有:
(1)购进免税农产品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按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13%)计算。
(2)一般纳税人外购或销售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费,根据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的运费金额,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抵扣。
(3)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的废旧物资,可按照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抵扣进项税额。除此之外一般纳税人收取的其他普通发票均不得抵扣进项税。
8、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行业不同,有17%、13%、6%、4%的税率。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税额进行抵扣进项税额。

⑵ 公司每个月报销1200元油费,但需要等额发票,发票不够该怎么办

我真是服了,你的工作有这么好的福利待遇,那么月薪肯定是这个福利的好几倍,你的也属于职场精英了,连处理这种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吗?

其他什么都不说,一个月开支起码要几千元吧,你把能开票的支出都开票不就完事了啊。

生活中难道只有加油和电话费可以开票吗?公司要求的只要是公司抬头的发票就可以了,一个月光是吃饭和逛超市的消费,开个2000元的票还不轻松。

人啊,除了工作能力,一定也要重视自己的生活能力,尤其是这种生活中的基础常识,千万不要忽视了。

工作能力决定了你的成长速度,但是生活能力决定了你的成长高度!智商不足可以学习,情商不足真的是一言难尽啊,多多练习自己的情商吧,这个真的很重要。

这个现象在国企很常见。接下来将对邮票和话费分别支招。

一、油票。

公司的邮票报销都需要有公司的抬头,因此,伪造是不可能的。除了题主自己加油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1、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找朋友、亲戚帮助,请他们加油的时候帮你代开发票。

2、客运站找一个开客车的师傅,给他点好处,让他每月给你开一定量的发票。

3、每月找一天到加油站蹲守,请前来加油的人帮你代开发票。(除了单位有报销外,一般人加完油直接走了,因此,这个办法伤面子,但是很有效)。

4、如果可以使用打车票进行报销,那么可以找出租车司机进行购买打车发票,一般收取发票金额的12%。

二、电话费。

题主没有电话费可以报销450元,自己只使用199元,还可以报销151元。

由于电话费报销必须是自己电话号码产生的费用,因此用别人的号码开发票这条路走不通。

但是,可以利用一下方法使得自己收获剩余151元的利益。

1、可以开通咪咕视频会员,用电话费开通,可以享受最近大片。

2、开通亲情网、V网等业务。这样,家人、朋友和你互打电话全部免费,变相给予家人朋友福利。

3、下载中信书店,用电话费开通砖石会员,花费电话费98元。每月可以免费购买两本书。

综上所述,希望能够帮助题主解决问题,毕竟公司福利也是工资的一部分,白白浪费可惜了。

每月缺票的额度1200元左右。

每月需要报销1650元,若如你所说,你每月能解决500元左右的票,缺票的额度1200元/月左右。

单位这样处理,也有单位的道理

可能给你节省个税了。 若你个税税率适用3%,则每月节省50元个税,如果适用10%税率,则每月节省165元的个税,以此类推。

可能单位节省社保费用了。 若你的工资未超过你所在地的社平工资三倍的话, 你每月1650的报销费用,可为单位节省社保费用442.20元(1650*26.8%)/月,全年节省5306.40元。当然,公积金也节省了,看你单位公积的比例是5%-12%期间的哪个比例了。

单位也不容易,也要互相理解啊。

自己钱自己想办法,除非自己不要了。

每月都找票报销,确实够烦人。但再烦人也得找,除非自己不要了。剩余每月1200元的发票,你可以试着这么找:

一、沟通财务

油票和通讯费发票不好找,问问财务能否用别的发票啊,比如招待、差旅、住宿、办公、市内交通等等。

和财务好好沟通,一般没问题的。当然,沟通的方式自己定。

二、财务定沟通不了,只能用油票和通讯费发票

油票 找别人要,提前找别人要。或者找加油站的小伙子帮忙。 这个事情也挺麻烦人的,也不能白麻烦人不是。

通讯费, 提高自己的套餐,找定额的充值发票。或者,把家里人的手机变更成你的,除非你只能固定一个号码,而且财务特别认真。

如果以上两个办法都解决不了,钱干脆别要了。

三、沟通财务账务处理

把找不到票的费用,通过财务以取暖费、降温费的形式发给你(当然,公司也同意如此处理),这个不能节省你的个税,但该费用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不计入社保缴费基数,能够节省单位的社保费用。

但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方法,上述“一、沟通财务”都沟通不了,这个方式沟通更难。

四、1200元计入工资,450元不要了

1650元(1200+450)公司承担的社保费用是442元,你请求公司把1200元计入你工资,按工资发放,由此公司承担的社保费用等由你那450元承担,你450元不要了。

这个理论上也可以,但单位能否采用,需要沟通。

五、采取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做法

许多注册会计师,也是因为个税和单位社保的问题,只发部分工资,其他大额部分,通过到税务局或邮局代开发票,或者成立个人独资企业来处理比你这1650元多多的费用。

还是那句话,是自己的钱,只能自己想办法,除非不要了。

找个加油站充值油卡开票不就好了?如果充值太多用不了的话,可以让朋友平常加油时帮你攒点发票

我也是苦逼业务一枚,公司报油费一千,没那么多油票,怎么办?去找亲戚朋友啊,现在加油站要票不要票一个价,一般用不到票的很少去跟加油站要发票,你提点水果到朋友家坐坐,能花几个钱,打声招呼人家就把发票给你留下了,怎么滴一个月也能有个大几百,听题主这意思,其他票也行,这就很好办了,住宿,采办,都可以要票的啊,总之一句话,朋友多了路好走

根据题主的描述,你们单位福利待遇不错。你每个月可以报销1200元的加油费和450元的话费,但你加油发票只有三四百元,话费每月199元。发票不足,该到哪里找发票?

不用多问,你们一定是国有企业。

就你的这个问题而言,我感觉解决起来并不困难。但问题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可小觑。

1、这加油费,电话费都是真实的吗?

加油费和电话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是公司的正常支出,才可以据实入账,现在却变成职工福利。不按实际发生额,而是制定一定的额度,让员工凭发票报销,没有发票的,找发票报销,成为一种职工福利。所以,违背了真实性原则。

2、税收风险。

既然违背了真实性原则,成为一种职工福利,由员工凭发票报销,实质上成为员工工资薪金的一部分,应当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正常情况下,你们公司没有这么做,所以,存在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风险。

既然违背了真实性原则,那么,对于公司来讲,这些不是实际发生,而是找来的发票,就被应当作为费用列支。所以,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被公司如果没有这么做,就存在少交企业所得税的风险。

有一种变相的做法,叫做私车公用。企业与个人签订私车公用协议,由单位支付一定的租赁费,然后报销一定额度的加油费,外出办事单位不再派车。这样费用报销也有依据。租赁费每次开票低于500元的,免征相关税收。

客观地说,这种做法的企业还真的很多,但不能认为大家都这么做就是合规、合法的。实质上,这种做法是违规的,而且这其中的风险因素还是蛮大的。

不言而喻企业这么 做的目的很明显 从企业的角度讲 ,即可以降低工资薪金总额,进而降低员工社保的基数;还可以加大增值税进项税发票的抵扣金额;另外,还让员工觉得是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得员工少缴纳个人所得税。

从员工的角度讲 ,利弊兼而有之。有利的方面,降低了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基数和税金,增加了员工的收入;而不利的方面,降低了员工缴纳社保的基数,员工还需要到处寻找可以入账的发票,甚至要发生一定的费用,使员工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一、这种做法的弊端,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涉税风险。

1、虚开发票的风险 。让员工以发票的方式替代一部分工资薪金的做法,是钻政策的空子,是擦边球。如果员工的实际消费没有达到企业额定的标准,员工势必到处找发票,甚至从第三方花钱买发票,与实际消费不符,非真实业务内容,则导致虚开发票行为的发生。如果被税务机关发现,会对企业追缴税款、滞纳金,甚至还会进行处罚。

2、增加企业的核算和管理难度 。如果公司允许在加油费和话费之外的发票可以在企业报销,那么企业的费用控制和管理将陷于混乱,且如果是招待费和广告费等有额度和比例限制的所得税税前控制标准,也会导致企业的招待费和广告费超标,而进行纳税调整。

另外,这种报销方式,也会增加财务部门的核算和管理难度,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3、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风险。 我们知道,企业承担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而企业这种以发票替代部分工资薪金的做法,势必造成员工工资薪金的计缴个人所得税的基数有一定的偏差,导致员工少缴个人所得税,进而存在企业代扣代缴个税的风险因素。



二、获取加油费和话费发票的建议

尽管笔者反对企业的这种做法,但员工无法改变企业的做法,只能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做,在此给出两点建议:

1、关于加油费发票的问题。 不建议到处去找发票,或者去买发票,这样的风险相对较大。建议每月到加油站购买1200元的油卡,并开具等额发票。至于每月没有用完的油卡,如何使用你懂得。

2、 关于话费发票。 同样不建议到处去找发票,买发票。现在的电信业务内容很宽泛,可以在现有套餐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附加业务,加大消费额度。

以上的建议,未必是最优的方案,员工或许会实际少收入一部分,但可以降低一定的风险因素,减少到处找发票的压力。



总之,不建议企业采用这种方式,属于员工的工资薪金就应该以正常的方式支付给员工,不应该采取非正常方式,即给企业带来相关的风险,也给员工增加负担。

2020年10月11日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这种情况从税法的规定讲肯定是不合法的,这种做法目的就是为了偷逃个人所得税。

2.一般情况下,如果公司给员工每月发放交通补贴,随工资一起发放,依法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没有任何问题。

4.如果个人无法提供每月1200元的发票,个人建议千万不要购买虚假发票。

公司每月报销1200的油费和450的话费,这么好的福利,还纠结有没有发票啊。发票自己没有消费那么多,难道家里人,亲戚朋友加起来,一个月油费没有1200吗?

所以,对于这个福利那可以是要享受的。而且最好是要用报销的形式,如果当成交通补贴1200和通讯补贴450,计入当月工资,那无形中是增加了个人所得税。那实际到手的油费福利就没有1200了。

那么实际中要如何取得每个1200的油费发票呢?其实可以考虑去办油卡。现在大部分办油卡是不能开发票的,需要充值金额用完后,才给开发票。那么可以每月充1200的油卡,然后自己,老婆,父母,兄弟等家人需要加油时,都让他们用你办的油卡去加油。这样,次月基本上油卡里的充值卡就能用完,次月就能开具出油费发票了。

再者,也可以每次加油时,都记得要下发票。跟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多问问,要是加油票没咋用,请他们帮忙帮忙加油时收集下发票。到时请亲戚朋友们吃吃饭啥的,既解决了发票,也联络了感情。

所以,建议多想想办法,取得足额1200的发票,不建议放入工资里,无形中增加个税,也降低了到手的福利。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个事儿非常容易解决。发票不够的差额部分,找亲戚朋友帮忙,让他们在消费的时候开你公司抬头的发票就行了。

但是这种行为是有很大涉税风险的。

为什么公司本应通过发放工资的形式,却要求员工通过找发票的方式报销呢?是有背后原因的。

通过发票形式入账,增加进项税额抵扣,少交社保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同样的金额,如果以员工工资的形式发放,只能在企业所得税的税前进行扣除。而如果以发票的形式入账的话,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税费利益,少交很多税款。

一、增值税方面 :如果获取增值税发票的话,就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二、社保费方面 :社保费的缴费是以在职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作为依据的。如果以工资形式发放,社保费的缴费依据就会提高,公司的社保负担自然就水涨船高。

而假如以发票形式入账的话,虽然员工实际到手工资并不会减少,但是企业账上的员工工资不会提高,规避了一部分社保费的缴纳。

三、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方面 :道理与社保费一样,残保金的计算依据也是以在职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为准的。

所以说,为什么有些企业不以工资的形式发放,而要求员工获取发票来报账,有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以发票形式报账代替工资发放有什么风险?

以发票的形式入账,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属于打擦边球的行为,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偷漏税的风险。

虚开发票的风险: 就如楼主所说的,实际消费只有500元,但是却要求提供1600多元的发票,差额部分怎么办呢?只能找亲戚朋友来开了。

但亲戚朋友实际消费的双方与楼主所在的公司并没有任何关系,却把发票抬头开成了楼主的公司,实际上这是典型的从第三方取得虚开的发票。

另外,由于发放工资是不能够抵扣进项税额的,而以专用发票入账的话,就可以抵扣进项税了,少交了增值税,实际上是偷税的行为。

逃避社保费和残保金的风险: 将员工的工资通过发票的形式入账,降低了在职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标准,导致社保费和残保金的缴费依据下降,实际上也是违反规定的。

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有漏交的风险: 以发票形式入账,员工取得的这部分收入,从现金发放转化为了实物发放,导致个人申报收入低于实际收入,规避了这部分的个人所得税。

一旦税务机关查实,肯定会要求员工补缴个人所得税,并且要求任职单位补充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甚至可能对任职单位罚款。

由于企业的这种要求,员工被迫以发票的形式取得部分收入,实际上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总结

这种操作模式不仅给员工带来很多困扰,导致部分现金收入变成了电话费和油费等实物形式,还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很多涉税风险。员工应该建议企业尽早摈弃这种模式,通过正规的工资发放形式来列支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