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问在会计中,重置成本是什么意思啊
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重置成本分为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两种。
1、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评估对象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2、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
简单说,重置成本就是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再造一个资产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比如n年前你购一设备需要2万块,但现在由于技术成熟,当年2万块的现在只需3千块而已,这3000元就是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希望可以帮到你^=^
❷ 一般什么时候使用重置成本计量,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呢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的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可变现净值是指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价值。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是指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
现值,也称在用价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通俗地说:
历史成本:原来买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
重置成本:现在再买一个需要花多少钱 。
可变现净值:现在把它卖了,扣除费用和交的税,剩多少钱。
现值:将它投入生产,增加的净现金流量按资金成本折现后的价值。
公充价值:熟悉交易信息的双方或多方自愿接受的价格
。
至于书面解释,你看看会计书就知道了。
以房产为例:
房屋购入时的金额为历史成本
现在时点如果重新购置同类房产需支付的成本属重置成本
现在时点同类房产的评估价值即:公允价值
如果此房产在现在时点出售,可售出金额即可变现净值
净值:房产初始购入成本减去折旧后的净额。
历史成本是买物品时的价格,重置成本是指二次购入时的现时入帐价格,公允价值是指专家评估或是双方协商后都同意的价格,可变现净值是指过季的物品在当季变卖可得的价格,净值是指物品原购置成本减用旧后当值的价格。
(一)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二)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三)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四)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五)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五者的区别在于应用的情况不同:
(一)历史成本,一般购入资产均适用本计量方式。
(二)重置成本,适用于盘盈资产的价值确定。
(三)可变现净值,一般适用于存货减值的认定。
(四)现值,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融资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分期付款(一般大于3年)购买资产价值、分期收款(一般大于3年)销售商品收入的确定等
(五)公允价值
,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者投入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资产等。
❸ 重置成本在会计基础的第几章节
重置成本在会计基础的第一章节。
重置成本作为计量属性,是在财务会计的第一章出现,固定资产盘盈也出现了重置成本,采用重置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分为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两种。
1、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以现时价格水平重新购建与评估对象相同的全新资产所发生的费用。
2、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规格和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购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
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❹ 在会计里面,什么是重置成本它跟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重置成本: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的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负债按照偿付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
与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有什么区别:
历史成本:
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算。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
可变现净值: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算。
现值: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算。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算。
公允价值: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算。
这些都属于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是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相关金额,计量属性是指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如桌子的长度、铁矿的重量、楼房的高度等。
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❺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这几个如何解释 有何区别
1、历史成本一般指发票金额,比较定向
2、重置成本:按照当前的市价购买该项资产的价值,适用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当然用当时评估出来的市价乘以盘盈资产的成新率
3、可变现净值:期末存货采用可变现净值和成本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持有以备生产的存货对应的产品的市价-至完成该产品的发生的加工成本-销售产品发生的相关费用
4、现值:一般涉及到长期应收款项目时使用,按照预计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作为长期应收款项的入账价值;
5、公允价值:熟悉交易双方在自愿的情况下,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交易的价格。
区别,五者的区别在于应用的情况不同。
(一)历史成本,一般购入资产均适用本计量方式。
(二)重置成本,适用于盘盈资产的价值确定。
(三)可变现净值,一般适用于存货减值的认定。
(四)现值,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融资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分期付款(一般大于3年)购买资产价值、分期收款(一般大于3年)销售商品收入的确定等
(五)公允价值 ,适用于准则特别要求的资产价值确定,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者投入资产、债务重组取得的资产等。
❻ 重置成本是什么 能否举例说明
1、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采用重置成本计量时,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一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功能价值法、物价指数法。
2、重置成本示例可参考《驳船重置成本计算案例》,篇幅较长,难以赘述。
重置成本计算公式:被评估资产的价值=重置成本-累积应计损耗=重置成本-有形损耗-无形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损耗)。
(6)会计处理上哪些采用重置成本扩展阅读:
重置成本的优点:
1、重置成本表示企业现在获得该资产或劳务所须支付的数额。客观上它是现行投入价值的最佳计量。用它与现行收入配比计算利润富有意义。
2、以现行重置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可以将资产持有损益与营业损益区分开来,提供有意义的会计信息。
3、如果要持续取得这种资产,现行重置成本就表示资产对企业的价值。
4、以各项资产现行重置成本相加的总额,比以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历史成本相加的总数更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