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按比例结转成本适用什么行业
扩展阅读
石油卡挂失了怎么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体产品哪个好 2025-05-12 14:24:51

按比例结转成本适用什么行业

发布时间: 2023-06-10 03:45:08

1. 房地产开发企业结转成本的方法有哪几种可以按预计销售收入比例分摊成本

对于房地产来说,结转成本是其最重要的步骤。只有结转了成本,才能知道房地产项目实现了多少收入,取得了多少利润。利润该怎样分配。而房地产成本的结转,因为涉及到房地产销售、认购协议、销售清单、施工、结算单等一系列的资料,和工程部、预算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工程量浩大。结算成本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准备好了,才能按照步骤一步步的进行结算。

结算第一步:整理销售资料,确认销售收入

就是把销售清单跟账面上的收款金额进行核对,看看销售清单的金额是否跟账面金额“预收账款”金额一致。销售清单应该包括房屋面积、房屋位置、销售单价、销售总价、已经收款、欠款金额等要素。核对一致后,确认一下销售收入和已经销售面积,算出平均单价。按照.确认的销售收入做凭证: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算第二步:整理工程施工清单和结算单。

这个步骤比较麻烦,因为施工比较多,结算单有的可能有,有的可能没有。一般应该把按照成本类别分别进行整理。也就是按照土地征用费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类别,列出清单。清单的要素一般有编号、名称、金额、增加减少金额、结算数。整理出来之后,分别算出各个类别的结算数。

结算第三步:整理好的清单跟账面金额进行核对。

各个类别的金额与账面同类别的科目余额进行核对,找出它们的差异原因,一般有以下原因造成金额与账面金额不一致。

  1. 款项已经支付,但是施工单位没有开具,由于在预付账款挂着,造成账面金额比金额要少。这样的话,督促施工单位在结算之前,把开具过来。

  2. 2. 施工单位还没有结算,也没有开具,造成账面金额比金额少。这样的话,可以按照国税发2008年41号文进行不超过10%的预提,进入到成本。

  3. 3. 施工单位质保金没有开具。这个可以督促施工单位把质保金开过来。4. 施工单位因为疏忽,多开了,但是没有付款,这样的情况下,一般要把成本冲回

  4. 5. 有一部分成本,由于金额较小,既没有签,也没有做结算。但是实际上已经发生。把这一部分成本按照类别,添加到清单里面。

  5. 最后,清单金额和预提之后的账面金额完全一致。

  6. 预提时候:

  7. 借:开发成本

  8. 贷:应付账款-预提

  9. 按照这个金额结转到开发产品。

  10. 借:开发产品

  11. 贷:开发成本

  12. 结算第四步:计算出开发产品成本单价,结转开发产品到产品销售成本。

  13. 这一步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结转产品面积,这个面积应该等于可销售面积+车库面积+开发商可以办理房产证的公共配套面积。开发产品单价=开发产品/结转产品面积

  14. 根据第一步算出来的销售金额,计算出来产品销售成本

  15. 产品销售成本=开发产品单价*已经销售面积

  16. 账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

  17. 贷:开发产品

  18. 这里面一定要注意,开发产品和主营业务成本是有区别的,开发产品归集的是全部成本对象,也就是说,开发产品是发生的全部的成本。而主营业务成本仅仅归集的是已经销售的产品的成本。只有在全部物业已经售馨,并且开发商没有自留物业的时候,两者才相等。

  19. 结算第五步:把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这一步跟其他行业的账务处理一样,不在赘述。

2. 餐饮行业不好取得发票 可以按收入的比例来结转成本吗

一般不可以这样操作。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的规定,餐饮企业日常经营发生采购原料支出,应获取正规发票来确认成本,但在企业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普通的零星采购或者通过个人采购,不一定能取得发票,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税收成本。
那么,针对零星采购我们如何确认成本呢?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自2018年7月1日起,对方为依法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其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或者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收款凭证应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
根据对公告的解读:当对方是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时,可以以收款凭证或代开的发票确认成本,而收款凭证就是俗称的白条。
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断标准是:个人从事应税项目经营业务的销售额不超过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的起征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的规定,小额零星经营业务可按以下标准判断:
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
按次纳税的,每次(日)销售额不超过300-500元。
(具体标准按照各省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对于个人销售货物,是按次缴纳增值税。只有餐饮企业每次从个人采购的货物低于起征点(300元-500元)时,收据才可以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只要每次从个人的采购额超过起征点,均需要凭借发票入账才可以正常税前列支。
因此,对于日常采购量较大的餐饮企业,建议通过大型市场采购取得正规发票或与对方协定应开具发票等,在极少数符合政策要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收款凭证。

3. 想问一下关于外账按比例结转成本的

一. 这个没什么规定的 销售额是你的销售收入,而医疗器械成本则是你在生产或采购固定资产·或医疗器械的采购成本发生的各项支出,两者之间没有什么配比关系。收入和成本也可以根据当月的市场行情还估算,但成本的估算要麻烦一些,毕竟要考虑到市场采购成本和发生的各项税费支出等问题。
二. 商品销售结转成本可以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结转,一般在商业企业中运用,当成本与价格之间也即毛利率比较均衡时,可以运用按销售额比例结转,然后调整成本差异;但工业企业是不能按销售额比例结转成本的,而必须先计算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进行分摊到产品的成本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及单位成本,然后在产品销售时再按产品单位成本结转产品销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