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如何合理分配薪酬人工成本
扩展阅读
石油卡挂失了怎么找到 2025-05-12 17:44:33
社交媒体产品哪个好 2025-05-12 14:24:51

如何合理分配薪酬人工成本

发布时间: 2023-06-08 10:15:35

‘壹’ 员工在集团一个公司发工资又同时为集团内两个公司工作如何分配人工成本

最合理的是按照作业成本法进行分配,按照这个集团员工的工资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但是如果金额不大,简化核算就可以了,作业成本法很准确,但是比较麻烦。

‘贰’ 如何管控人工成本

导语:如何降低人工成本的方法还有很多,主要就是企业如何去将劳动力和工薪做到合理调节,只要能够做好岗位职责编制和薪酬体系设计,那么降低人工成本也就不成问题了。

如何管控人工成本

1. 精简人员,但是要充分掌握好劳动力要和生产要素的完美结合。

通过精简人员的目的是在于增效,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减员,实行优胜劣汰、择优上岗、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地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降低人工成本,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2. 有效进行薪酬设计,控制好工薪发放数量,做好合理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分配原则,只有充分地发挥工资的约束机制、调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得到投入产出的效益。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建立有效的工薪约束机制,才能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3. 设定好岗位,做好岗位职责分工,优化劳动组织。

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定员定额的'管理,通过减少活劳动投入,提高产出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

4. 提高生产效率,做好最佳投入产出效益。

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任何一个企业保证单位产品中活劳动消耗费用降低的重要途径。

5. 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才效益。

提高劳动者素质,重点就是提高其智力素质和技能素质。科技进步决定了产品质量和成本水平,而科技进步,要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所以这也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一种方法。

如何管控人工成本

(1)吸引人才不能完全依靠高薪政策。

很多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不惜一切代价提高薪酬标准,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吸引人才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优厚的薪酬外,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谐的人际关系、施展本领的舞台和空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味提高薪酬标准而在其他方面仍存在较大欠缺,那么高薪不仅不会带来预期效果,可能还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其次可能会引起薪酬内部不公平,对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带来严重影响。

(2)进行薪酬设计时要进行人工成本测算。

详细分析人力资源投入产出关系,如果高薪吸引了优秀人才,但却发挥不了作用,创造不出预期绩效,这样的高薪也就失去了意义。

(3)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

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较小,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员工的士气和绩效上,不必过分计较支付水平的高低。

(4)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较大,因此需要详细进行外部市场薪酬调查分析,给员工支付合适的薪酬水平,薪酬水平与行业薪酬水平要基本一致。

(5)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

一般情况下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但对这类企业而言,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此薪酬水平应该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应仔细研究公司产品或服务价值创造过程,分析各环节所创造的价值,给予员工合适的薪酬水平,平衡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

‘叁’ 成本核算中工人工资怎么分配

由于工资制度的不同,生产工人工资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也不同。在计件工资制下,生产工人工资通常根据产量凭证计算工资并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计时工资制,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属于直接费用,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如果生产多种产品,就要求采用一定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通常按产品实用工时比例分配法:

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100%;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分配率。

(3)如何合理分配薪酬人工成本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目的:

构建全面的企业成本管理思维,寻求改善企业成本的有效方法;

跳出传统的成本控制框架,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视角,更宏观地分析并控制成本;

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情况的变化改良现有的核算体系;

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关键有效的成本数字支持。

‘肆’ 请简述企业如何合理合法地控制薪酬成本

企业怎样合理的制定薪酬设计?众所周知,薪酬结构,即薪酬的组成部分,是对同一组织内部的不同职位或者技能之间的薪酬水平的排列方式。对于企业来说,设计一个好的薪酬结构可以在有效的激励员工的同时合理控制成本。但是薪酬结构的设计需要兼顾和平衡的方面有很多,如公平、合理、经济、激励、合法等,其中法律风险规避和防范是必不可少的。
薪酬水平不能低于法律底线
1、员工每月应发工资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2、加班费日工资计算基数不能低于最低月工资标准/21.75天3、平日加班、周末加班和法定节假日加班分别为正常工资的1.5倍、2倍、3倍核算4、要依法给员工购买相应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企业应承担本该承担的缴交费用,不能不交、少交或将本应企业自身承担的费用全额或部份转嫁给员工4、依法缴纳社保是企业和员工应尽的法定义务,其不受任何双方的个人意愿所左右和改变,因此,让员工写不购买社保的保证书或声明的做法是无效的,法律上并不承认5、员工依法享受各种带薪休假的工资待遇(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病假、产假等),企业不得不给或降低法定标准给付6、员工薪金所得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得逃税漏税。以上这些都应在工资结构或工资单上要有清晰的登记和注明。
薪酬结构要合理合法设计

薪酬结构无论怎么分割设计,工资实质就是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奖金)。在实践中,有两种极端情况是不太合理合法的,HR需特别注意不要这样做。1、将月薪统一打包,不分割为“固定工资+浮动工资”。这种做法看是省事,但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支付加班费、缴纳社保和支付各种带薪假工资等的支出成本,是不太合理的。2、以为薪酬结构设计越细越好。希望将固定工资部分中的基本工资定为0,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其它固定薪资项目,来减小基本工资的值,然后通过在劳动合同或企业规章制度中约定计算加班费、缴纳社保和支付带薪假工资等以此基本工资为基数,自认为天衣无缝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实质“掩耳盗铃”,属于错误的违法行为。

因为法律规定只要是每月固定发放的工资形式,不论其是何种形式,都属于固定工资的组成部分,无论你怎么细分都没用,分了也白分,算加班、缴纳社保和支付带薪假工资等都得以此固定工资的总和为计算基数。

怎样合法降低成本?怎么样即能降低加班费、缴纳社保及员工带薪假等的支出成本,又能合法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
进行薪酬结构设计分解时,尽可能地降低固定工资部分(要注意最低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可变的浮动工资(绩效奖金)的比例。

如有的企业给生产员工定为全是计件工资制,但每月保底工资和加班费计算基数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并在劳动合同或企业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又或者是以最低工资标准为保底月薪,并在此基础上再增加计件工资。这两种做法是可行和合法的。同样的,销售提成和绩效工资也可这样操作。

当然,也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并不能一味地为了压成本和费用,而降低了薪酬的保健和激励作用,否则就适得其反了,得不偿失。如办公室管理人员与生产车间员工都一刀切,固定工资都为最低工资标准,并以此计算加班费、缴社保等,就不太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