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治理成本提高包括哪些方面
国家治理成本反映着整个国家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国家的全球竞争能力。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加速重构,全球竞争出现新的重大变化,尤其是未来中美竞争将趋于长期化、常态化和激烈化。为此,亟须降低我国的国家治理成本,提升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和能力,平稳度过未来二三十年国家转型的关键期,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成本是影响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国家治理成本是一国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综合成本,体现着整个国家治理体系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国家治理成本种类较多,反映在治理体系运行的方方面面,但政府运行成本、资源配置成本、社会摩擦成本则是国家治理成本的主要部分,并对一国的发展和竞争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政府运行成本,亦即维持政府体系运转所消耗的各种人力和物资等成本或支出。资源配置成本,是指制度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所形成的成本。这一成本并非是实际的耗费或支出,而是通过资源配置效率体现出来的隐性成本,或者是与理想状况的资源配置相比的效率损失。社会摩擦成本,是指维持社会稳定和健康运转所耗费的资源以及资源损耗,既包括稳定社会运转所耗费的经济资源,也包括社会矛盾、危机等所带来的隐性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损耗。
国家治理成本,既不同于企业的微观实际成本,也不同于制度交易成本等,它属于宏观层面的国家治理体系运行的综合成本。除了体现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文明的社会性支出之外,一个国家治理成本较低,表明这个国家的治理体系运行高效、资源配置效率高和社会秩序稳定、和谐程度高。治理成本的降低,通常意味着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质量的提升。
从全球竞争来看,大国发展的逻辑与小国不同。内部的治理水平和状况,是决定大国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家治理的成本,一方面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和市场主体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它又必然通过各种形式转化给市场主体,并体现在国家竞争的各个层面,尤其是影响或转化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影响产品的创新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治理成本不仅影响该国的资本形成、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经济体的活力及其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影响该国聚集外部资本和技术的能力,决定着资源虹吸效应的大小。
因此,尽管各国的国情、制度千差万别,但高效有为的政府、竞争有序的市场和稳定和谐的社会,无不是当今每个国家的追求目标。现代国家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越是接近这一目标,其治理成本越低,相应的其全球竞争能力也就越强。相反,一个治理成本高昂的国家,则意味着政府、市场和社会运行的质量不高,并从不同的层面制约国家的竞争力。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重塑时期,大国提升竞争能力的重心必然转到降低国家治理成本上来。谁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谁将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
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是当前需解决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