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具制造的生产成本由哪些部分组成
塑胶模具制造的生产成本由原材料、人工费、分摊的制造费用(如折旧、水电费、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机物料消耗等)部分组成。
成本组成:1,钢材。模架多少钱(米思米,盘起等都可以问到)。自己计算的话就是体积x密度x钢材价钱。
2、模仁材料。如:p20、skd系列、s136等。有好有坏,有进口有国产,质量x价钱可以算出。
3、标准件。如:顶针、中托司、开闭器等(米思米,盘起等都可以问到)。
4、设计费。这个嘛,不解释。
5、加工费。这个就比较难算了。如:你估计这个模具cnc加工需要几个小时。铣床加工需要几个小时,火花机加工需要几个小时,钳工配模需要几个小时等等。这些加工费基本上都有个市场价。
② 如何减少模具维修时间,降低成本
首先制作模具时,就要选择好的模具钢材,使用好的模具钢材可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想要减少模具的维修时间,就要提前把一些易损件提前做好备件。一旦模具的易损件需要更换,就可以很快的用早已备好的备件更换好,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③ 决定模具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模具成本的因素有:制作模具的材料、制作费用、模具的复杂程度、模具的精度高低。
就是说,做帆制作模具的材料越好,费用越高。模具的结构越复杂、精度越高,模具或答的制作成本纯团雹也就越高。
④ 如何降低注塑模具的加工成本
1) 塑料模具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模具功能的高低。模具的结构越复杂、模具的功能越多、使用模具生产制作的自动化程度越高,相应使得模具生产成本越高。
2) 塑料模具精度的高低。模具精度和刚度应该与客观需要的产品制件的要求和生产纲领的要求相适应,模具的精度和刚度要求越高,模具生产成本也就越高。
3) 塑料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费用中,特别是模具工作部分零件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反映在模具寿命上 相差较大。材料费在模具生产成本中约占25%-30%,所以,应当正确地选择模具材料,应使所使用的模具材料与模具寿命要求相协调,同时,应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材料的效能。
4) 塑料模具加工设备。模具发展趋势要求模具加工设备向高效、高精度、高自动化、多功能方向发展。一方面设备的价格较高,另一方面维护设备的费用提高,同时,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提高,从而使得模具成本提高。所以,模具生产企业要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5) 塑料模具的标准化程度和企业生产的专门化程度。提高注塑模具质量是重要课题这些都是制约模具成本和生产周期的重要因素。
⑤ 为什么修改模具的费用高
因为如果要修改一副老模具,修改一个地方就会动许多地方,也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凯唯道理,这样成本也郑孙改就高了,所喊判以费用就高了
⑥ 影响模具成本因素的演讲稿
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影响模具成本的主要因素。
影响模具成本的主要因素,无非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模具材料费用,内部因素是制造费用。其费用之和也就构成模具的主要生产成本。
1.1 外部因素 模具材料费用,它不受企业本身所控制,而是根据市场价格来变化的。在2004和2005两年中,由于原材料价格增速较快,那么在模具成本估算上,就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此种情况,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①批量采购模具材料以备材料涨价之用,以稳定自己的客户;②面对材料日复一日的上涨,只能是水涨船高,可以提高模具成本价格,将合理的材料上涨成本添加到模具成本价格中;③采用阶段稳定价格战略,根据材料涨势预期涨幅值,那么在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内模具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如何减少外部因素对模具成本的影响,使之保持相对稳定,虽然目前没有更好的方法,但有一点值得注意:提高模具材料的使用率,如设计模具时,排样可以采取多排,混合排,模具定位装置力求准确,批量大的冲压件可以定制专用宽窄的材料等措施。增强节约意识,提高材料热处理水平,同时提高模具寿命,解决好生产数量与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之矛盾。只有这样随着模蔽顷具材料使用率的提高,相对抵消了一部分模具材料的涨幅,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虽然,外部因素是不确定因素,但毕竟原材料涨幅的空间是有限的,那么模具材料费用涨幅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其伍岩成本就可控。下面根据近几年材料走势用图1表示。
图示说明:1995年到2000年材料费用基本上是稳定的,2001年到2005年上升趋势较快,说明国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对原材料需求加大,其涨价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上不难看出,材料费用,是模具成本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模具材料费用测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模具成本的高低。
1.2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也是影响模具成本的重要环节,如加工制造费用,通常被称为工费,它与企业内部核算密切相关宏橘陆,包括机床使用费,煤水电费,员工的工资费等其它一系列费用。
1.2.1 机床使用折旧费 随着先进制造机床的使用,为在短周期内制造高质量的模具提供了新的平台。但它的使用费也相当可观,普通机床与加工中心的加工费用差别很大,据测算一个五轴加工机床每小时加工费大约300元,一个普通机床每小时加工费也就在30元左右,根本就不在一个挡次上。降低这类机床的使用成本,使之合理,需要通过竞争来实现。例如:一个引进价值百万的机床,让它发挥在加工高精度尺寸,一般普通机床不能加工的模具上,如果同是普通尺寸,那么高精度机床肯定没有优势,并因为它的要价太高而失掉客户。
1.2.2 其它费用 企业的煤水电费是相对稳定的费用,一般在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比重虽然不是很大但必须包含进去。降低能耗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不能让煤水电费来干扰模具成本。
员工工资费用也是模具成本的一部分,企业机构不能过于庞大,闲杂人员太多,那样也会加大模具成本。
模具设计是控制模具制造成本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在模具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①不能随意提高模具加工精度,不适当地加大安全系数;规定的公差、表面粗糙度超过模具适用性的要求;成型加工的产品质量水平超过用户所要求的水平;设计者过分地追求稳健及技术完美性,导致功能过剩且成本偏高[1]。②对中小批量的产品,设计模具时要简单实用,对大批量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要做到互换性好,能采用镶拼结构,不使用整体。③模具工作部分用模具钢材料,非工作部分用其它材料以便降低模具材料费用。④设计人员在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上下功夫,提倡合理使用模具,不能任意加大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数量,造成模具磨损加快,员工因体能下降而引发模具损伤。降低了模具使用寿命。
同时企业要在管理上要效益,节能降耗,狠抓全面质量管理,提倡设计合理,与节能降耗挂钩的模具,尽量使用新材料、新工艺,精简机构,经常开展经验交流和培训,学习和掌握最新技术,提高员工素质,保证模具成本不增和少增的前提下,是模具的质量和寿命不断提高,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⑦ 如何提高模具寿命降低模具成本
提高模具寿命和降低模具成本,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矛盾的,而且不知道楼主你说的是冷冲模还是塑料模,以下是笼统经验措施:
1、从模具工艺的设计则含开始在保证产品尺寸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工艺设置
2、模具结构中可以保证其尺寸情况下减少不必要的结构
3、模具关键部位使用好的原材料,好的原材料注意范围,知识参与工作部位
4、根据产品闭知的量大小选择合适的标准件
5、有时候钳工组立、设计错误和加工错误造成的孙态笑返工也是模具开发成本的一项,所以控制磨具返工也是一项措施
希望对你有用
⑧ 如何降低模具成本-降低模具成本的方法
如何降低模具成本-降低模具成本的方法
如何降低模具的成本大家知道吗?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降低模具成本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制品的合理设计
我相信有很多人不会认同我的看法。制品的设计合理与否,怎么可能是影响模具成本的最大因素。大家看看,第一脚,就把球踢到我们整车厂来了,但是大家仔细想想,假如制品设计得不合理,对模具企业来说,是怎么一个情况,那是一场灾难。我从事模具40多年,这样的事经历得多了,有时为了实现制品上的一个倒扣,而产品工程师和模具设计师没有很好的沟通,模具的成本就会成倍地增加。
有幸参与了上海一家汽车公司的一款适合残疾人用的小轿车内饰件的设计。其中有个零件叫中隔板,按原来的设计,这个零件很大,模具的制作成本在400万人民币左右。配套的注塑机在4000吨以上。后来我建议将它分割成2件。2套模具的制作成本加起来也没有超过200万。配套的注塑机都选用了1500吨的机型。最后是皆大欢喜。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所以,一个产品设计师,要尽量多地了解模具的知识,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尽量适合模具工程的进行,不要无端地增加模具的制作难度和成本。在满足整车装配的前提下,和模具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是减少模具成本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这里面还有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哲学问题。有些产品工程师认为,模具成本是你们模具公司的事,和我无关。
但是,假如生产关系重新组合一下,注塑公司和模具公司是一家的,那会怎么样?事实上,这是一个社会大趋势,现在运作的比较好的公司,都是注塑公司和模具公司结合为一体的,单纯靠制作模具而存在的公司,几乎都不能生存了。所以,产品设计不合理,就会直接增加模具成本。
制品的设计变更
模具企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项目中,模具刚刚设计好,模架刚刚订购回来,客户的设变通知就来了,假如是小小的'变化,不影响模具总结构,那倒也无所谓,有时情况比较严重,因为制品形状的改变,模具上要增加机构,甚至连模架都要重新订购。这个成本就增加大了。
所以要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现在有很多快速成型的手段,在做模具前按3D将手板做出来,进行整车装配,及时修正产品的3D,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产品设计变更引起的成本增加。记得我以前参与北京吉普切诺基213的研发,在深圳注塑出来的样板,要到北京去试装配,光飞机上就折腾了几十个来回,这个成本到底算材料费还是加工费,真不好说。
模具设计是否完善
这里要分二种情况来分析:
第一是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和可加工性。
一般的模具企业,设计团队中肯定有老的、有经验的设计师,也有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工程师,我们不可能要求年轻的工程师刚来企业就能够独立设计出高水平的模具,就是有丰富经验的模具工程师,假如闭门造车搞出来的模具结构,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肯定会有一些考虑不周的细节。
一个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集体评审。我记得70年代我买到过一本德国的模具书,好像叫先进模具结构80例什么的,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书中提到了做模具的流程,一定要经过对模具结构的多次的集体评审。这对我的模具生涯是影响最大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这个问题现在我相信大家都有共识。
现在有很多模拟手段,譬如模流分析、模具结构动态分析,试出的产品和设计的产品3D比对分析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模具设计的不合理产生的成本增加。
第二种情况是设计浪费,假如模具用户明明只要模具生产500件样品,是用来开发市场的,但是假如我们按寿命30万模次的模具去设计,这个成本就大了,属于设计浪费。
尽量减少模具的试模次数
很多模具企业,对模具加工费的计算,是以模具接到订单到模具合格后出厂时的天数来计算加工费的,假如模具经过多次试模还不能够交付使用,除了按合同要罚款外,模具在工厂内的天数越多,加工费也越多。当然,试模的费用也是非常可观的所以,多次或者是不可控制的试模次数是模具成本管控的一大盲区。
我们来分析一下模具试模次数多的原因
第一是模具设计时没有经过充分的集体评审,模具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使得模具在试模后还要经过多次改进,使得模具成本超过预算。
假如经过几次改进,可以搞定,那是比较幸运的,有很多案例是不如人意的,甚至模具要报废重新做,这个成本就无法控制了。还有一些情况是模具设计很好,但是模具的加工不到位,使得试模次数无端增加,直接增加了模具成本。这个问题是没有异议的,所以很多模具企业都加大了测量设备的投入。
第二是试模时没有选对最佳的成型工艺和注塑机的机型,明明模具做得很好,但是注塑出来的产品不理想。无端增加了试模次数,直接增加了模具成本。这是一些小型模具厂的通病。
第三是对塑料的物理性能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连收缩率也没有搞准确,这样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所以,在设计模具前就一定要搞清楚塑料的物性,方可有效地减少试模次数。
模具材料和标准件采购
要选择稳定的,信誉好的供应商。假如由于贪便宜,和草率采购,使模具出问题,那是非常可惜的。这样的情况事实上是很多的。虽然可以追究供应商的责任,但是损失最大的还是模具企业和模具用户。
产品合格
假如说,我们用了10万元人民币,要求做一套轿车杂物盒的模具,所用塑料是PA+30%GF,注塑周期30秒,模具寿命为30万模。结果模具制作好了,样品的尺寸和物理性能也达到了,可是因为注塑时取件困难,注塑周期用了60秒,而且模具生产了10万件就不能用了,为了赶上整车的配套,必须再投模具。
按原来的模具情况,一下子要投3套模具。同样是花那么多钱,我的认为是这套模具的成本是原来预算的3倍或者是6倍。有不同的看法吗?
总结
合理的产品设计
尽量少的设计变更
完善的模具设计和加工的流程
产品工程师和模具工程师的良好沟通
;⑨ 行家须知影响模具加工成本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影响模具加工成本的原因有:模具钢材,模具钢材的贵贱、模具加工精度的高低、模具结构的正宽册复杂程度、模具的大小、使用加工机床的精度高低、模具制作周期的长短等,都是影响模具举宏制作成巧银本的主要因素。
⑩ 塑料模维修保养占生产成本多少合理
材料包含以下种类:模架,钢材,铜搜运材,配件(含顶针,顶世核梁管等)氏吵,水嘴,油嘴,气缸,油马达,电动马达,热流道及其他;
模架价格比例/整个模具材料费用=40-45%
如模价为RMB20,000,
则模具总材料价格为=20000/0.45=44,4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