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合同履约收入和成本如何暂估

合同履约收入和成本如何暂估

发布时间: 2023-03-20 00:19:53

A. 暂估成本,怎么估会计分录

具体分录如下:

1、购进商品(有发票)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附件:后附发票、入库单、验收单

2、购进商品(无发票)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附件:后入库单、验收单(按不含税采购金额进行暂估)

3、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附件:后出库单或发货单、成本结转明细表。

4、下月收回发票
借:库存商品 (红字)
贷:应付账款 (红字)
附件:后入库单(红字)

5、同时: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附件:后附发票、入库单

(1)合同履约收入和成本如何暂估扩展阅读:

货到单未到的情况,因为实物已经验收入库,但是发票还没收到就不知道价款和税金是多少,一般这种情况是不做帐的,等发票到了一起做;但是如果等到月底单还没到就需要暂估入库来保持账实相符(有些单位月末盘存)。

B. 合同执行价格超过概算,如何暂估资产价值

如何确定暂估金额?五大方法解决!导读:暂估价是指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提出的,用于在工程中支付必然发生但暂时不能确定的材料、设备或专业工程等费用的金额。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暂估价工程内容设置对于缩短经济文件编制周期、建立完整计价体系、实现高效招标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程中,也出现了盲目确定暂估价工程内容与范围,随意估算暂估价金额等情形。过多的暂估价工程内容增加了分包工作量,延误了工程进度。后期对暂估价工程内容的大幅变化或相应工程祥余和价款的毁卖频繁调整,导致实际结算金额与暂估价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工程管理人员如何有必要结合工程实际实施条件,站在全过程管理角度确定对暂估价工程内容。1、经验值法经验值法是指以近期已完成且暂估价工程内容结算金额与暂估金额差异不大的同类工程为参照,并按照同类工程暂估价单方造价直接估算本工程暂估金额的方法。对于最终结算金额与相应暂估价差异较大的,可在分析差异原因并适当修正后,直接确定本项目暂估价。该方法适用于例如专业内容一致、建设规模相似、建造工艺与难度相当的工程,相似度越高则估算准确性越高。2、指标值法指标值法是一种通过以一定数量相同或相似类别项目作为样本基础,在对暂估价内容单方造价数据进行综合,形成指标数据后再估算确定本工程暂估金额的方法。相比经验值法,一定数量相同或相似项目单方造价指标数据集中反映了宏观造价水平,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同类项目指标测算与积累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为确保指标准确性须尽量选择相似度较高的项目进行测算,另一方面须重点关注样本项目结算金额与暂估金额平均差异水平,通过测算,反映出不同类型暂估价工程内容造价指标变化情况与浮动区间,结合差异原因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选定参照指标。3、反推法反推法是以造价控制“红线”即“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为基础,在确定项目造价控制目标值前提下,结合项目环境与条件,在对暂估价工程内容的可能变化做出估量并预留一定比例暂列金额后,最终确定暂估金额的做法。
4、成本法成本法是从对暂估价工程内容所涉及成本费用组成角度确定暂估金额的方法,该方法着重考量了费用组成的完整性。暂估价包含了实施并完成该项工程内容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用、措施项目清单费用,还包括规费、税金费用等。5、询价法询价法是针对暂估价材料、设备或其比重较大的专业工程,通过面向市场询价的方法,该方法找出不同市场条件下,材料与设备及安装费用真实价格水平,并进一步结合市场价格波动对未来时点材料、设备及安装价格进行预测,还可能结合市场信誉和占有率等评价指标对材料设备价格的影响,从而提出暂估金额,但须注意较大工程规模或批量采购条件下对单价的影响。与上述方法相比,询价法从市场规律出发,体现出了材料、设备价格的时效性特征。

5.9
网络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如何确定暂估金额?五大方法解决!
如何确定暂估金额?五大方法解决!
导读:
暂估价是指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提出的,用于在工程中支付必然发生但暂时不能确定的材料、设备或专业工程等费用的金额。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暂估价工程内容设置对于缩短经济文件编制周期、建立完整计价体系、实现高效招标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程中,也出现了盲目确定暂估价工程内容与范围,随意估算暂估价金额等情形。过多的暂估价工程内容增加了分包工作量,延误了工程进度。后期对暂估价工程内容的大幅变化或相应工程价款的频繁调整,导致实际结算金额与暂估价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第 1 页
为此,工程管理人员如何有必要结合工程实际实施条件,站在全过程管理角度确定对暂估价工程内容谨盯。

C. 合同履约成本怎么处理

1、“合同履约成本”核算企业为履行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所发生的、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按照本准则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的成本。企业因履行合同而产生的毛利不在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合同,分别“服务成本”“工程施工”等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发生上述合同履约成本时,

借:本科目,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对合同履约成本进行摊销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

贷:本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本科目期末

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结转的合同履约成本。

2、“主营业务成本”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期末,企业应根据本期销售各种商品、提供各种服务等实际成本,计算应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

借:本科目,

贷:“库存商品”“合同履约成本”等科目。

综上,可以理解为合同履约成本是个过渡性科目,最后还是会转入主营成本等。

确认为合同履约成本的条件: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或持续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D. 合同履约成本怎么算

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履约成本,企业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不属于其他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范围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明确由客户承担的成本以及仅因该合同而发生的其他成本;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企业应当在下列支出发生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这些支出为履行合同发生,但未反映在合同价格中。与履约义务中已履行部分相关的支出。无法在尚未履行的与已履行的履约义务之间区分的相关支出。

E. 合同履约成本怎么算

合同履行费用的负担,有约定的由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没有约定的一般由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双方对履约费用的负担不明确,可以补充约定;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由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但因债权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债权人承担。

法律分析:合同履行费用的负担由约定承担,没有约定的一般由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双方对履约费用的负担不明确,可以补充约定;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由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但因债权人原因增加的履行费用由债权人承担。因此,合同履行费用的负担应当按照约定承担,没有约定的一般由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具体合同义务的履行需要必要的准备,没有必要的准备,往往无法履行具体的合同义务。现代民法典的发展充分重视了准备行为在合同履行中的地位,赋予了合同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权利。从理论上讲,这种表述通常被称为英美法中的提前违约制度,但另一方面也说明立法者对合同履行动态过程的重视。因此,履行合同义务的准备也是合同履行制度的自然内容。要理解合同履行制度,就不能忽视这个阶段。我国民法典将合同履行单列一章,主要强调合同履行制度的重要性,更有利于人们关注合同履行。同时也认识到,合同的履行是合同终止的最重要、最正常的原因。合同的履行是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履行合同义务的每一个行为都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合同履行的完整过程,这就是合同的完整履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百一十条【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救济方式】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对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没有约定的,,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