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暂估成本入账冲回如何会计分录
暂估成本入账冲回的会计分录是:
1、相关的会计分录:
①、企业在没有取得发票时暂估入账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②、企业在下月冲回暂估入账时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红字)。
③、企业在取得相关的发票时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2、企业进行暂估处理时,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待收到对应发票账单之后,做对应的冲销暂估处理并按照发票内容编制正确分录,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暂估入账的税务处理
1、增值税处理
一般纳税人不需要将增值税暂估入账,小规模纳税人应该包括增值税款。
2、企业所得税
如果企业在汇算清缴前,未取得暂估入账的成本发票,或者相关证明材料,则企业所得税不能扣除这部分暂估入账的成本。
Ⅱ 我在21年做了一笔费用暂估112万,22年想冲回怎么做
1.你给了3次业务的会计分录,后2次已经冲销。这里就只介绍第1次的会计分录。
2.如果没完成2021年结账流程,可以直接原路冲回。
借:主营业务成本112万(红字)
贷:应付账款112万(红字)
3.如果已经完成2021年结账流程,不可以直接原路冲回。可以参考以下方式。
(1)如果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冲销2021年度暂估成本需要做2次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112万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必须计算,可能没有金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冲销2021年度暂估成本需要做1次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112万
贷:主营业务成本112万
Ⅲ 跨年暂估入账结转成本后怎么冲回
跨年冲减暂估成本时,因为主营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的科目,跨年调整的时候需要用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跨年暂估入账结转成本后冲回有以下两点:
1、一般没有直接影响,只有当暂估价与实际价存在差异时,才影响成本(需要调整成本差异),暂估入库账务处理和结转成本属于不同会计处理步骤。
2、在跨年后,如常冲减暂估入库,对于已结转成本则无需冲回,当暂估价与实际价存在差异时,应对已结转成本部分的应负担成本差异进行调整。
按照取得发票等凭据后的实际金额进行入库的会计处理,结合实际情况再做判断。
(3)暂估成本费用怎么冲扩展阅读:
跨年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
首先,暂估成本是可以跨年的,在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有相关的规定对此说明分析。
对此,本文将会主要给您讲述的是跨年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涉及四个步骤,详细内容如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2011年34号)第六条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
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
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首先,跨年暂估成本肯定是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其具体的做账如下:
1、冲平暂估入账的凭证(红字),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
2、根据发票计入原材料,借:原材料;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3、将原材料转入上年的损益,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原材料。
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Ⅳ 暂估入账结转成本后怎么冲回
取得发票红冲暂估入库分录,
借:应付账款—暂估,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根据发票做购进分录,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等科目。
如果之前结转的成本有错误,还需要做相应的成本结转调整分录。
Ⅳ 暂估的费用怎么用长期待摊冲
暂估的费用使用长期待摊冲的方法:货已到,发票未到,可以先做估价(按不含税价格),按估价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先用红字冲销以前分录,然后,作“长期待摊费用”分录。
借:长期待摊费用--转让费
贷:银行存款等
20XX年摊销分录
借:相关成本费用科目
贷:长期待摊费用--转让费
摊销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从定义可以看出,改扩建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延长资产使用寿命的。对于“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而言,小企业准则规定是不能对折旧年限进行调整的,所以只能通过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并在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内分期摊销。
Ⅵ 主营业务成本暂估怎么冲账
暂估是企业这个月的存货已经入库了,但是发票还没有收到,不能确定这批存货的入库成本,到了月底需要将这批存货进行暂估入账处理,以便正确核算企业的库存成本。
暂估冲回一般是在收到发票的时候再进行冲回,如果当月没有收到发票就做了冲回,到月末还需要暂估一次,工作量就很大了。
暂估入账的账务处理如下:
1、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提醒:如果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就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2、暂估回冲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6)暂估成本费用怎么冲扩展阅读
暂估的注意事项: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材料暂估的会计处理应在材料到达时和材料发票到达时分别作会计处理,企业资产和负债同时得到反映,通过“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材料)可以及时了解到企业当时未达发票账单金额。
以便企业了解当时的负债情况,及根据做材料暂估的入库单据查明未达账单的单位,了解发票账单不能到达的原因,及时与对方单位进行沟通。
Ⅶ 去年的暂估今年怎么冲回来
法律分析:1、如果商品已在去年销售,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调整差额 如果商品已在今年销售,通过"主营业务成本"调整差额 如果商品未在今年销售,通过"库存商品"调整差额.
冲减原来暂估分录(金额与暂估一样,用红字或负数表示):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红字)
2、部分暂估物料去年销售今年收到发票
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冲减原来暂估分录: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红字)
(2)根据发票入库: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蓝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蓝字]
贷:应付账款-×××(蓝字)
(3)按实际成本与暂估成本的差额调整销售成本
A、若实际成本比暂估成本大的: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B、若实际成本比暂估成本小的: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必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
第三条 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第四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
Ⅷ 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 暂估成本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一、暂估入库:借方是原材料(暂估金额),贷:应付账款 —暂估 / 无票( XX 供应商)(暂估金额);
二、暂估回冲:
1 、红字冲回暂估入库:借方是原材料(原暂估金额,红字),贷方是应付账款—暂估 / 无票 XX 供应商(原暂估金额,红字);
2 、收到发票,做入库处理:借方是原材料(发票不含税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税额),贷方是应付账款— XX 供应商(发票含税金额)。
以上就是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的相关内容。
暂估成本是什么
暂估成本是企业当月购买的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没有收到对方开具的正式发票。因此,在计算本月底材料成本时,会计只能根据合同中的单价金额暂估入库,材料成本为暂估成本。暂估也是本月存货已入库,但采购发票没有收到,存货入库成本费不确定。因此,要使月底能够计算出准确的企业库存成本,需要把这部分的库存暂估入账,就成为了暂估凭证。暂估业务可以理解为货到票未到的业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已验收入库的购买商品,但未收到发票的,企业需要在月底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近期同类商品的购买成本、当月或近期同类商品的购买成本、当期市场价格或同类商品流通环节的平均成本率。本文主要写的是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的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