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哪个科目
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是计入到管理费用—工资科目。具体的分录为:
1、企业计提管理人员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实际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等。
管理人员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指挥或协调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其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成败兴衰。
孔茨认为,管理人员的职能提供了组合管理知识的一种有益的框架。新设想、研究成果或技术可以很容易的按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这五项分类归纳进去。
编制计划包括选择任务、目标和完成计划的行动。编制计划需要做出决策、选择行动路线,大到总体目标规划,小到日常行动计划。它是从所出的位置到达将来预期的目标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因此,计划的意义不仅指引进新事物,而且也指合乎情理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有了计划就能将不能成为现实的事物变成现实。虽然计划不能准确的预测将来,而难以预见的情况可能干扰编制出来的最好的计划。但是,如果没有计划,工作往往陷于盲目,或者碰运气。为完成任务创造环境时,最重要的和基本的因素莫过于使人了解他们所面临的目标和应完成的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如果想使集体的努力有成效,人们必须了解期待他们完成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和工作任务。
职工在企业里为实现企业目标而一起工作,必须担任一定角色,不论这些角色自己是否喜欢,他都要努力去担任好。他们明了自己的工作任务是构成集体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他们拥有必要的权力、手段和信息去完成它。组织工作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这部分工作旨在建立一个经过策划的角色结构,分配给机构种的每一个成员。所谓精心策划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必须做的一切工作都分配给具体的人,同时把这些任务指派给最能胜任的人。组织结构的宗旨是为了创造一种促使人们完成任务的环境。它是一种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虽然结构一定要规定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由此而制定的角色,必须根据现有人员的才能和积极性进行拟定。拟定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并非一件易事。要想使结构适应各种情况,面临许多难题,不仅要确定必须完成的工作,而且还要物色合格的人选。人事工作就是给组织结构设置编制、配备人员和保持满员。人事工作应包括指明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编造在职人员的花名册、招聘和遴选新人员、安置工作岗位、提升人员、编造选拔计划、工资报酬、培训或用其他方式提高在职人员或备用人员的素质,使他们能够高效益和高效率的完成任务。
⑵ 企业管理人员的薪水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为什么
摘要 当然是,就连所有员工的工资都属于固定资本,因为都应列入成本核算当中.
⑶ 管理人员工资计入产品成本吗
狭义的理解,在账务处理上,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计入期间费用(管理费用科目),不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即计入产品制造成本。
广义的理解,产品总成本既包括制造成本也包括期间费用及其他经营成本,那么,管理人员工资也是涵括于产品成本当中。
所以,从不同角度的理解是不相同的,需要根据前提条件再判断。
⑷ 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是属于“管理费用”还是属于“制造费用”
根据部门而定车间管理人员进入“制造费用”行政管理厂部管理人员“管理费用”财务的也进管理费用销售部管理人员“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是针对管理部门,管理费用是一种期间费用。所以办公室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计入管理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计入制造费用。
核算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管理费用在会计核算上是作为期间费用核算的,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账核算。期末"管理费用"科目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⑸ 管理人员工资做帐时应该计入制造费用还是管理费用
一、如果是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做账时应该计入制造费用,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工资做账时计入管理费用。
二、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三、工资及附加费、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师资费、外委培训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折旧费、办公费、医疗保险费等,这些都该计入到管理费用。
四、计算规则
工资及附加费 公司各部门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用.福利费用如实列支,不超过应付职工薪酬14%的准予扣除,超出部分进行税务调整。
工会经费 公司按应付工资2%计提的工会活动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按应付工资的2.5%计提的用于职工教育方面的费用.开支的范围主要有培训教材费,师资费,外委培训费,培训教师以及外委培训人员的差旅费,交通费等,培训领用的消耗品和零配件等。
住房公积金 公司为职工交纳的住房公积金,计提基数是岗位技能工资,计提比例公司为10%,个人为10%(其中个人部分从个人工资扣除)。
养老保险费 公司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计提比例公司为20%,个人为8%(其中个人部分从个人工资扣除)。
失业保险费 公司为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用医疗保险费 公司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其中个人部分从个人工资扣除。
折旧费 公司当月非生产,销售经营用各类固定资产(含房屋,围墙,道路,设备),办公设施,运输工具计提的折旧费用。
办公费 公司各部门因办公需要发生的费用开支及材料消耗,主要指办公用品,办公耗材,标牌,印章,设计用图纸费,对内业务宣传(如横幅及各种活动宣传用品)等。
差旅费 公司各部门发生的出差费用,含车船飞机费,住宿费,过路过桥费,会务费,补助,出差打的费,带车出差发生费用出国人员的出差费用,按合同规定的探亲费用以及配偶来公司探亲费用等。
交通费 公司各部门发生的市内交通费用,含加班,晨会交通费和班车费等。
(5)管理人员工资是什么成本扩展阅读
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注意:新准则规定车间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不再资本化计入制造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不再通过预提费用或者长期待摊费用,一律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⑹ 厂部管理人员工资应计入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
如果是车间管理人员,其工资是制造费用中的间接人工费用,所以计入制造费用。如果是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其工资归属费用类(管理费用)会计科目。
车间管理人员因为是一线管理,他们的工资应属于间接的制造成本,因此属于制造费用。间接人工费用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中不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或其他不能归入直接人工的那些人工成本,如修理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等。
管理费用包括的具体项目有: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绿化费、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
(6)管理人员工资是什么成本扩展阅读:
制造费用分配标准:
1、直接人工工时,各受益对象所耗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数;
3、机器工时,各受益对象所消耗的机器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标准产量,将各产品实际产量换算成标准产量,以各产品的标准产量数作为分配标准。
为了能及时分配制造费用,尽早提供本期成本信息,以及解决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负担水平波动的问题,企业可采用计划分配率的方法配制造费用。
⑺ 高层管理者的薪金属于可变成本吗
高层管理者的薪金属于可变成本。
他们的工资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但非月薪制的工人的工资是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发生较大便哈。管理人员的工资算管理费用,不算进成本科目,且管理人员的工资一般不应产量的波动而波动。
可变成本特点:
强调不同的制造成本在补偿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变动成本法认为产品的成本应该在其销售的收入中获得补偿,而固定性制造费用由于只与企业的经营有关,与经营的“状况”无关,所以应该在其发生的同期收入中获得补偿,与特定产品的销售行为无关。
⑻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工资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施工企业,施工人员工资应当分配计入工程成本,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当分配计入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工资均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工资科目进行核算。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工资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等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付款
进行工资分配时:
借:在建工程/工程成本-员工工资(施工人员的工资)
管理费用-工资(非施工人员的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工资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拓展资料:
筹建期间发生支出需要至少明确划分三大类:
第一类:计入资产成本(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及相关税费),包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需要资本化的利息。
第二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2018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计入期间费用(主要是管理费用),这就是以前统称的"开办费用"。
第三类:存出、存入押金定金,需要计入往来科目,作为未了事项追踪。
会计分录的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财务处理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会计分录做好了对以后的财务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分录主要注意以下几项:
1、会计分录的摘要一定要简洁明了,不能太复杂和难懂,这是做会计分录的第一步;
2、会计科目的使用一定要准确,不能乱用会计科目,更不要过渡使用会计科目;
3、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一定要保持连贯性和持续性,一个客户不能挂几个会计科目,不能随意使用会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