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劳务清包公司怎么开成本税
扩展阅读
怎么画钻石水彩 2025-07-28 21:53:34
裱画的工具哪里有买 2025-07-28 21:45:46

劳务清包公司怎么开成本税

发布时间: 2022-11-02 22:25:01

‘壹’ 劳务公司如何纳税和开具发票

去税务大厅开具发票。

劳务公司属于经人事局批准的从事人事、劳务等中介活动的企业单位。主要提供服务业中的代理劳务,依法征收5%的营业税,作为一个公司,可能会涉及营业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

劳务公司代用工单位安排劳动力,实际上赚取的是代理费用,转付的工资社保等不属于劳务公司的收入,这些会转付给职工和社保局,并取得工资单和社保机构出具的缴款的凭据。发票开具服务业的发票。

(1)劳务清包公司怎么开成本税扩展阅读:

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是纳税人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分一项劳动支出是工资薪金还是劳务报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适用法律角度来看,工资性支出是指按《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支付的工资报酬。而劳务报酬一般是根据《合同法》的有关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居间合同等规定签订合同而取得的报酬。

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劳动法》的权利义务,和用工单位存在着雇佣被雇佣的关系,用人单位除了支付工资报酬之外,还应履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务报酬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其劳动具有独立性、自由性,其行为受《合同法》调整。

2、从管理方式来看,支付工资的员工都记载在企业的职工名册中,并且企业日常都进行考勤或签到,而支付劳务报酬的人员一般则不这样管理。

公司雇用的保姆不属于《劳动法》所规定的关系,比如一般公司禁止员工兼职,而保姆则一般同时为几家公司或客户服务,对某一客户按时收费。

3、从财务核算角度来看,工资报酬的支付一般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劳务报酬一般通过“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核算。

‘贰’ 工程劳务公司,如果仅包清工,如何纳税和开局劳务发票需要交那些税税率多少如何合理避税请指教!

是可以开劳务发票的。劳务发票指服务业统一发票务应税项目写明的是提供劳动,实际也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可以用进项税额抵扣。对于一般纳税人,劳务费发票的增值税税率是6%。

按照《劳动法》规定,双重劳动关系是不允许的。劳务合同中劳务提供者必须与他人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否则,他就没有劳务可以向劳动接受者提供。

在劳务作业分包中的劳务合同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合同、三方当事人,一个合同是劳务受包人与工人之间的劳动合同,另一个是工人与劳务接受者即劳务分包人之间的劳务合同。

(2)劳务清包公司怎么开成本税扩展阅读:

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范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建议在《建筑法》的修订上,充分肯定劳务分包的法律形式,明确建筑工程劳务分包中的劳务用工制度,严格禁止“包工头”承包劳务工程。

2、 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规范建筑工程劳务分包重视不够。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劳务的管理,重视劳务企业的发展,多渠道建立和发展劳务企业。

3、 劳务分包制度尚不规范,从事建筑行业的劳务工人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建议加强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劳务工人的维权意识,从各个方面健全劳务分包制度。

‘叁’ 施工企业清包工发票怎么开

方法如下:
1.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是指施工方不采购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或只采购辅助材料,并收取人工费、管理费或者其他费用的建筑服务。
2.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甲供工程,是指全部或部分设备、材料、动力由工程发包方自行采购的建筑工程。

‘肆’ 劳务分包公司,建筑业营改增后,提供开发票服务,该如何盈利如何操作如何纳税

一、专业分包管理

(一)影响分析

营改增后,分包商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将影响分包成本的进项税抵扣。如果分包商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总包方,不仅分包成本无进项税额抵扣,而且分包成本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增加总包方的税负。

此外,分包范围内如包含大量材料,因材料进项税抵扣率为17%,高于分包抵扣率11%。营改增后,总包应考虑此类分包价格的确定,双方可分享分包中材料进项税抵扣带来的税收红利。

(二)管理建议

营改增后,专业分包商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针对此类专业分包商管理,提出以下管理建议:

1、修订专业分包合同条款

建筑企业规范与分包商的结算管理要求,坚持“先开票、后付款”原则。在《工程施工合同》中明确分包商应提供发票的类型、适用税率以及发票提供时间等,如:分包商必须在验工计价确认后的一定时期内开具税率为1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总包方取得发票后,再向其拨付工程款项。

2、合理对专业分包进行拆分

专业分包包含材料、机械设备,如果专业分包的主要材料由总包方提供,总包方可以增加进项税、降低附加税而增加利润,但加大了总包对材料用量的管控难度。

因此,是否对专业分包中的材料进行拆分,材料是否由总包自行采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和权衡。对于一些大型设备可以考虑由总包方自行采购,可以加大总包方进项税抵扣,并且管理难度相对较小。

?案例说明:

①分包方采购材料款不含税成本为1000万元,取得17%增值税专票,与总包方签订合同不含税金额2000万元,开具11%增值税专用发票,附加税费为12%。

总包方综合成本:2000-2000*11%*12%=1973.6(万元)

②接上例,总包方采购材料设备不含税成本1000万元(与分包方采购的不含税成本相同),取得17%增值税专票;与分包方签订专业分包合同不含税金额1000万元,开具11%增值税专用发票;附加税费为12%。

总包方综合成本:(1000-1000*17%*12%)+(1000-1000*11%*12%)=1966.4(万元)

两种方案对利润的影响差额为7.2万元(1973.6万元-1966.4万元),即不含税价格*(17%-11%)*12%。因此,总包方是否自行采购材料设备,可综合考虑管理难度并通过测算与权衡后再行选择。

3、专业分包无法拆分

如分包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含量很高,总包方不能采用控制主要材料的形式进行分包,建议总包方考虑将材料抵扣税率17%与分包成本抵扣率11%的差额对利润的影响,在分包定价中考虑,适度降低专业分包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二、劳务分包管理

(一)影响分析

营改增后,劳务分包商属于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建筑企业,劳务分包商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将直接影响总包方的分包成本。

营改增后,按净价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如果分包商仍不开具发票给总包方,总包方的分包成本无进项税额抵扣且不能实现差额计税,增加总包方增值税税负。并且,因劳务分包成本没有发票,分包成本不得在总包方的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如果要求分包商开具发票给总包方,分包方可能要求总包方对其缴纳的增值税进行补偿,此种方式与营业税方式下相比,对总包方利润没有影响,只是由原来的税费负担变为分包成本的增加。

(二)管理建议

建筑业营改增后,为加强劳务分包成本的进项税抵扣管理,提出以下管理建议:

1、修改劳务分包合同

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的劳务分包合同,分包价格条款部分是净价(即不含税价),且无提供发票类型合同条款。建筑业营改增后,建议总包方修改合同条款,将分包价格条款改为含税价格,列明分包价款和增值税,增加要求劳务分包商提供增值税发票条款。

2、与劳务分包商谈判

建筑业营改增后,劳务分包商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总包方,但劳务分包方因提供发票而多增加的税收成本,会要求总包方为其承担。建议总包方制定劳务分包谈判策略,在总包方选择一般计税时,控制不含税价格,在总包方选择简易计税时,控制含税价格。

3、总包充分抵扣

如果总包方选择一般计税方法,可通过以下原则充分抵扣进项税:

(1)加强与分包商的结算管理,坚持“先开票、后付款”的原则,在分包合同条款中予以明确,确保及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时抵扣进项税,减少资金占用。

(2)对于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劳务分包商,总包方应与其协调,尽量采取纯劳务分包模式,由总包方自行采购劳务分包工程所需的材料、小型机具及设备租赁服务等,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总包方的进项税抵扣。

4、分包方清包工方式的选择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附件2第一条第七款规定: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务,是指施工方不采购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或只采购辅助材料,并收取人工费、管理费或者其他费用的建筑服务。即劳务分包在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以选择采用简易征收方式计税。

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劳务分包,总包方需考虑分包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和选择一般计税方法对于总包进项税抵扣及相关附加税的影响。可要求劳务分包方分不同计税方法进行明细报价,总包方分别测算对应的影响,综合考虑并与劳务分包方谈判确定劳务分包方的计税方法。

‘伍’ 纯劳务清包需要给挂靠公司提供成本税发票吗

纯劳务清包不需要给挂靠公司提供成本发票,只提供工资表即可。

‘陆’ 清包工劳务公司开发票开劳务费还是工程款

清包工劳务公司开发票开工程款。劳务费发票和工程款发票的区别如下:
1、计税方法不同。工程发票的营增改后工程款增值税发票。一般计税方法,开具税率为1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选择简易办法计税,则只能开具“征收率”为3%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劳务费发票的开材料发票即将增值税专用发票是针对一般纳税人开的,对方可以抵扣进项税,而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开给一般纳税人也可以开给小规模纳税人,无论开给谁都不能抵扣进项税;
2、发证单位资质不同。工程款发票由承包商公司开具给承包单位,主要包括人工费、水电费、主要材料费、设备租赁费等。营业税:按项目结算金额计算缴纳营业税,营业税税率为3%;城建税:城建税按营业税计算缴纳。城建税税率:纳税人位于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位于县、镇的,税率为百分之五;纳税人不在市区、县城、镇的,税率为百分之一。附加教育费:按营业税计算缴纳,税率3%。印花税:按建筑安装工程合同金额的0.3‰计算支付。劳务费发票:劳务费用发票由劳务公司开具给发包单位。主要内容是劳务费用。劳务范围较大。提供服务性服务,按百分之五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建筑安装服务业还征收营业税,税率为3%;
3、票据功能不同。项目付款发票具有付款和兑换功能。一国货币购买外国货币的能力;信用功能。也就是说,票据当事人可以凭借自己的信誉,将将来获得的货币作为当期货币使用。结算功能。这就是债务抵消函数。劳务费发票没有融资功能。即财务资金或调度资金。票据的融资功能是通过票据的贴现、再贴现和再贴现来实现的。循环功能。转让汇票的权利,通过交付或背书而不通知债务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柒’ 工程公司清包工如何开票

施工方适用一般计税方法,适用税率11%,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第二十条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

‘捌’ 工程公司清包工如何开票

法律分析:施工方适用一般计税方法,适用税率11%,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 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第二十条 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

‘玖’ 清包工劳务公司开发票开什么

清包工劳务公司开发票开工程款。劳务费发票和工程款发票的区别如下:
1、计税方法不同。工程发票的营增改后工程款增值税发票。一般计税方法,开具税率为1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选择简易办法计税,则只能开具“征收率”为3%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劳务费发票的开材料发票即将增值税专用发票是针对一般纳税人开的,对方可以抵扣进项税,而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开给一般纳税人也可以开给小规模纳税人,无论开给谁都不能抵扣进项税;
2、发证单位资质不同。工程款发票由承包商公司开具给承包单位,主要包括人工费、水电费、主要材料费、设备租赁费等。营业税:按项目结算金额计算缴纳营业税,营业税税率为3%;城建税:城建税按营业税计算缴纳。城建税税率:纳税人位于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位于县、镇的,税率为百分之五;纳税人不在市区、县城、镇的,税率为百分之一。附加教育费:按营业税计算缴纳,税率3%。印花税:按建筑安装工程合同金额的0.3‰计算支付。劳务费发票:劳务费用发票由劳务公司开具给发包单位。主要内容是劳务费用。劳务范围较大。提供服务性服务,按百分之五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建筑安装服务业还征收营业税,税率为3%;
3、票据功能不同。项目付款发票具有付款和兑换功能。一国货币购买外国货币的能力;信用功能。也就是说,票据当事人可以凭借自己的信誉,将将来获得的货币作为当期货币使用。结算功能。这就是债务抵消函数。劳务费发票没有融资功能。即财务资金或调度资金。票据的融资功能是通过票据的贴现、再贴现和再贴现来实现的。循环功能。转让汇票的权利,通过交付或背书而不通知债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