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PP软件运营 维护成本有哪些
APP软件运营 维护成本有哪些
简单点来说,要视手机APP的需求及质量而言,价位一般在几千到十几万左右,更高端的价格更高。
四、APP开发公司的所在地
需要注意的是,同样实力的APP开发公司,在不同的城市也会导致APP的成本费用高一些,如在北京、深圳和上海等地的开发公司开发成本费用就会比较高,因为当地开发人员的薪资和其他支出相对更高。
B. 关于公司运营成本的详细清单
一.这种资料通常涉及到其他企业的商业机密,有职业道德的人不太可能会给你;
二.一个企业的运营成本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决定,比如:
1.行业自身的因素,行业原材料的价格水平,销售水平等等;
2.员工的人数,员工的基本工资,保险是按员工的工资作为基数来计算的,员工的工资水平不一样,涉及到的计算基数也不一样,因此是无法给你具体数字的,但可以给你一个具体比例;
3.单位通常需要为员工负担的保险为:
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10%,失业保险1.5%,工伤保险0.5%,如果员工是北京户口的,还有生育保险0.8%,以员工的基本工资为计算基数,最低的缴费基数目前为1203元;
三.即使给了你数字,对你不一定具有参考价值,建议你在同行业中寻找相关的资料.
创业是艰难的,祝你创业成功!
C. 企业的运营成本一般包括哪些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的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4、制造费用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成本构成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3)微软运营成本有哪些扩展阅读
运营成本的控制:
一、采购成本的控制
1、精选供应商,建立战略级关系
2、设立成本,主导价格管控
3、缩短采购环节,跳过中间环节
4、加强BOM对照,找准降低点
5、提前介入研发,赢得控制时间
二、生产成本的控制
1、提高标准件的比重
2、外包非核心部件
3、采用新材料
4、整合工艺流程
5、提升生产效率
三、企业控制库存
1、减少不赚钱的产品
2、减少产品的品类
3、将仓库的面积缩小1/3
4、建立预警机制,减呆防呆
四、营销成本的控制
1、削减约束性支出
2、策略性支出与业绩挂勾
3、采用低成本的推广策略
4、有效优化客户结构
D. 微软系统是怎么赚钱的
微软主要的收入是通过操作系统、office应用套件与其它软件获得的。
根据微软对外公布的数据,Windows在三大重要产品的收入中占25%,Office占据高达32%的收入。服务器和相关工具共占26%。鉴于微软收购了诺基亚的设备部门,发展硬件是必然,因此除了Office外,微软或许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硬件产品上。
(4)微软运营成本有哪些扩展阅读:
微软系统特点有以下三点:
1、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机操作性优异。
操作系统是人使用计算机硬件沟通的平台,没有良好的人机操作性,就难以吸引广大用户使用。手机领域,诺基亚手机能够占据手机市场半壁江山,手机操作系统互动性良好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其迅速的衰败也是因为操作系统的落伍。
Windows操作系统能够作为个人计算机的主流操作系统,其优异的人机操作性是重要因素。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友好,窗口制作优美,操作动作易学,多代系统之间有良好的传承,计算机资源管理效率较高,效果较好。
2、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的应用软件较多。
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优秀的操作系统,由开发操作系统的微软公司控制接口和设计,公开标准,因此,有大量商业公司在该操作系统上开发商业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的大量应用软件为客户提供了方便。这些应用软件门类全,功能完善,用户体验性好。
3、windows操作系统对硬件支持良好。
硬件的良好适应性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有一个重要特点。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对于硬件生产厂商宽泛、自由的开发环境,激励了这些硬件公司选择与windows操作系统相匹配,也激励了windows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和改进,同时,硬件技术的提升,也为操作系统功能拓展提供了支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Windows操作系统
E. 运营成本包括哪些
运营成本包括哪些?运营成本也称经营成本、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营业成本是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各种直接费用。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运营成本
营业成本:
商品和提供劳务的营业成本,是由生产经营成本形成的。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的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
直接工资包括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其他直接支出
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4.制造费用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成本构成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运营成本核算:
账户设置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其他业务支出
“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用于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等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其他业务支出”账户下,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F. 一般来讲,公司的运营成本都包括哪些
运营成本 也称经营成本、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一般包括房租、水电、材料、人工……工业企业的经营成本包括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及期间费用等。
G. 系统成本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启动成本和运营成本,人力成本对吗
系统成本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启动成本和运营成本及生产成本其中包括人力成本在内。
一;启动成本;
1、项目本身的费用。
这里所指是付给所选定项目的直接费用。比如,你要面授或者函授某一个技术的费用,购买某种机器设备的费用,某一个项目的加盟费用。假如你是直接到项目方考查,还需要算上你的差旅费用。
2、房租,房屋装修费用及流动资金。
在预算这些费用时,要根据当地市场行情计算,房租一般至少要算入3个月的费用,因为现在租房至少也是一季度付一次,有的是半年或者一年付一次。房屋装修费用视其项目而定。
假如是开餐馆,要按照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规定装修,否则不能通过,领取营业执照就比较困难。像加盟店一类的装修,假如是经销产品,还要算进货柜橱窗的费用。流动资金根据具体情况计算。
3、经营设备、工具等购置费用。
主要是指项目在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辅助设备和工具。比如,学习中国丸子后,还需要添置冰柜、锅、燃气等辅助工具;泡沫塑料颗粒加工,在买回机器后,还需要考虑配电机,解决生产动力电等。
二;运营成本也称经营成本、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营业成本是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各种直接费用。营业成本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三、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利用情况的货币表示,是衡量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生产成本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表账户。为了具体反映每一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实际生产成本,该两个明细账户可按产品种类进行三级明细核算。
生产成本的构成: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生产成本的分类,按照生产成本计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1、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耗费、直接人工工资和其他直接费用。
(1)直接材料费用,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材料费用。
(2)直接人工费用,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等。
(3)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外的,与生产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费用。直接费用应当按照其实际发生数进行核算,按照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2、间接费用,即制造费用。间接费用是指应有生产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各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以及其他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企业一定期间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发生的生产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定当期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构成企业一定期间的生产成本总额,对于当期选择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按照生产成本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
1)外购材料费用。指企业为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费用。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燃料。
3)外购动力费用。指企业为进行生产而耗用的从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工资费用及职工福利费用。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以及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5)折旧费用。指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计提的折旧费用。
6)利息支出。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7)税金。指企业应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
8)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目的费用支出。
生产成本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发生了哪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用以分析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占全部费用的比重,考核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
H. 微软这几年是怎么活下来的
那么微软这几年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
1.
从1997年开始到2004年的7年时间里,微软就一直深陷反垄断案危机中。从美国到欧洲,从日本到韩国,几乎整个世界的司法部门都在跟微软作对。
从浏览器到播放器再到服务器,各地司法部门动辄上10亿的罚款着实让微软吃不消。微软的法务部门也因此被戏称为欧盟的取款机。
为了不让自己“垄断”的身份坐实,1997年深受其苦的比尔·盖茨甚至专门给垂死的苹果投了1.5亿美金,帮助乔布斯研发全新的MacOS系统,同时还帮助这个老对手适配office软件产品。
据说当时刚回到苹果的乔布斯,亲自给盖茨打电话威胁:“如果不投资,我们就告你侵犯专利”。
随后苹果也很讲义气,在微软深陷win98、win2000服务器系统垄断之时,适时推出了自己的服务器产品。使得欧盟不得不把垄断调查的重点转向了多媒体播放器上。
经历如此多危机之后,在鲍尔默的带领下,微软重新进行了产品布局。开始将目光全面转向企业市场,特别是office软件、服务器系统产品服务上。在消费者市场上,微软只关注新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然后只收取专利费用,不与第三方公司直接竞争。
甚至在核心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都做得三心二意,每一版新系统出来都还要分一个家庭版、企业版。
从此,竞争对手苹果经常在自家发布会上,讽刺微软Windows系统所使用的技术老旧过时、不思进取。而微软的表现也确实如此,从2004年之后推出的Windows Vista、Windows 8两个隔代产品,无论是代码质量还是接口完成度亦或者是产品体验,都属于是半成品水准。摆明了微软就是觉得PC市场一直在萎缩,然后用一些半成品收集用户反馈,再来优化产品。
.NET这一服务软件开发者的框架技术产品,从2002年发布到现在15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个试验品。过于不稳定的Win10系统,简直让用户怀疑微软到底是靠什么起家的?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微软一直在削弱消费市场对公司财报的影响,早就一心投入到企业服务市场上了。
2.
微软近些年的盈利重点一直在office软件身上,靠着专业的office办公软件,微软早早拿下了全球的企业办公市场。服务器系统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Azure云计算是微软营收的另一个重点。
今天,微软发布的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微软2017财年Q3季度总营收为221亿美元,净利润达到48亿美元。其中智能云服务营收达到了68亿美元;以Office办公业务为代表的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营收贡献了80亿美元;个人计算业务营收萎缩到了88亿美元,是唯一下跌的版块。
整体算下来C端消费者市场的营收只占到了总营收的7.6%,而在这一部分业务里,Xbox游戏机、游戏、搜索广告、office软件、云服务等产品服务还占据了大量的份额。
这么算来,在大家生活中影响最为深刻的Windows操作系统对于微软来说,早已不是重点项目了!而关于大众消费市场,微软则是靠着抢先布局的专利储备,每年向Google、三星、苹果、亚马逊、华为等一众厂商收取的专利费,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更吊诡的在于:微软每年收取Android手机厂商的专利费,仅三星一家就达到了10亿美金,这仅仅是2013年的数据!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三星每卖出一台Android手机需要向微软支付12-13 美元左右的专利费用,HTC则是10美元,其他包括LG、华硕、联想、亚马逊,以及制造Linux、ChromeBook设备的厂商也需要向微软缴纳相应的专利费用。
微软的专利从通讯录更新、文件同步、软件菜单、浏览器,甚至覆盖到手机打电话连接的基带芯片处理器等,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专利向每一个后来者收取专利费用。这些费用只需要法务团队与财务部门进行配合审计,运营成本极低,基本全都是净利润。每年几十亿美金的专利费用,在200亿美金的净利润里非常扎眼。
在各家手机、平板什么是所有电子设备厂商身上薅的羊毛足够让自己活得很滋润。根据 2011 年的数据,微软收取的 Android 专利费是旗下 Windows Phone 销售收入的 5 倍。
3.
为什么配合盖茨打反垄断案的乔布斯,最后能够带领开创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盖茨的微软面对苹果历年发布会上的讽刺,却能无动于衷?
事情显然不是如此!
微软仅仅是让给了苹果部分利基市场,稍大一点的市场从来就没松过口。这就像Intel与AMD的关系一样!从1998年鲍尔默升任微软总裁,2000年成为微软CEO以来,一直都在推动微软新业务——特别是硬件业务发展。鲍尔默看到消费电子硬件业务未来的前景,希望在此领域能有所作为。
而从2000年到2008年的时间里,作为微软董事长的比尔·盖茨,则一直忙着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豪宅。
面对移动互联网这么大的市场,微软从1996年就开始布局,一路追打,只是自己内部利益混乱,无法统一决策资源坚定的打进去。这就是微软难以根治的大公司病。
1995~2000年,整个IT行业陷入了发展方向问题,到底是向高性能计算方向发展,升级替代市场现有产品;还是打造迷你的掌上电脑,开拓全新领域?
微软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加强Wintel联盟合作,继续打造高性能计算机;一方面在1996年推出了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向工业计算机、掌上电脑领域进军!
1997年,Intel联手整个产业链力推RAMBUS的DR DRAM技术。由于Intel与RAMBUS的野心太大,想要将内存的传输速率从100MHz的水平一步提高到600MHz甚至是1066MHz,最后在1998年底因为过多的技术缺陷而失败。
同期,由于Intel与RAMBUS打出的专利费太高,台湾威盛联合多家内存、系统模组厂商推出了133MHz的SDRAM方案,成为替代方案。到2000年,Intel与RAMBUS开动专利战使得整个市场开始禁用威盛的产品,导致威盛错失发展良机,也为Intel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如此一来,妄想一步登天的高端计算设备计划泡汤了!
同期,苹果快速推出了PowerPC架构的iMac、iBook产品,向掌上电脑、轻办公市场发力。
另一边,微软也没有闲着,从1997年开始联合威盛旗下的HTC开发Windows CE掌上电脑产品。
2000年,经历过Kangaroo、iPAQ的成功之后,微软基于Windows CE开发出全新的Windows Mobile,开始进军智能手机市场。从此HTC占据了Windows Mobile设备市场80%的份额,直到2009年,HTC的Windows Mobile设备都在智能手机领域占有大量份额。
2006年,微软看到苹果iPod与iTunes绑定在Mac电脑上在市场上的巨大潜力后,推出了自家的Zune播放器产品。这是微软推出的第一款硬件产品,同时还推出了Windows电脑端音乐管理软件Zune,并将这一软件适配到了Windows Mobile上。
可是,Zune跟此前Dell的MP3一样,都未取得成功。
2002年,Dell为了打败苹果iPod,主动帮苹果在自家PC渠道里销售iPod。2004年Dell推出自己的MP3产品,性价比更高,但是长得太丑,最后以失败告终。
2010年,微软推出了Kin1/2两款Windows Phone产品。
但都失败了。
4.
至今,微软已经开发了20年移动产品,但微软却从未认真优化好相关的开发者服务!
虽然2002年,微软就已经发布了.NET技术框架,但15年来,这一款产品都是以实验性产品的形象存在!无论是Windows桌面系统,还是Windows移动系统,长年以来,微软操作系统的API接口一直未能统一,前向兼容性很差。
由此导致了Windows移动设备的开发者生态一直不完善,发展了十多年的Windows Mobile,应用数量用户体验还不如推出两年的iOS。
微软受制于投资人对风险的控制,一直难以全身心的进军硬件领域。由于软件销售的业务模式,使得微软商务部门相对强势,到处都是“总裁”。内部管理的制衡也是一个问题。
在鲍尔默时代,虽然给出了漂亮的营收财报,将盖茨的咄咄逼人风格改成了亲善和睦的形象,并力排众议收购Nokia,但也难以按照战略规划来重组产品研发策略。毕竟,鲍尔默还是从商务部门走出来的,还是难以很好把握好产品节奏。
就算鲍尔默曾经是盖茨的大学室友,曾经在数学考试上远胜盖茨。
从2014年,熟悉技术产品的纳德拉上台之后,控制好软件产品发展后,终于赢得了盖茨与投资人的认可,开始全面布局软硬件技术路线。
在WP、Windows RT、Win10经历了多年半成品的尴尬后,马上推出的Windows 10 Cloud系统,终于要迈出向合格的完成品转换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