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成本报告怎么编
扩展阅读
穿越火线一天有多少钻石 2025-05-16 03:20:58
中石油怎么办车队卡 2025-05-16 03:06:02
穿越火线128钻石能买什么 2025-05-16 02:52:43

成本报告怎么编

发布时间: 2022-08-25 04:42:03

成本核算报告格式怎么写

成本核算报告实际上就是个成本项目表格如原材料(木材)、人工、动力、制造费用等项目的金额及汇总。可以从成本会计书上参考成本计算的表格。实际是产成品的成本构成表

❷ 成本分析报告怎么写

楼主你好!拙见
要正确进行成本分析,关键是定量分析。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定量分析的方法。
首先贵单位应制定对各种产品分别制定标准成本,该标准成本应当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略低于平时生产的平均成本,这样做是为了明确一个努力方向,该标准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该标准成本分别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四个项目制定,每一项都分解成二、三个因素标准来分别进行考核。
有了标准成本,月末就可以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了,方法如下: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为工资率差异和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两者相加就是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三者相加就是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❸ 怎么做成本分析报告

成本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问题的提出(给出要分析的主题,你想分析什么问题?);
——
数据的整理(围绕主题收集和整理数据);
——
数据的分析(确定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用数据来说明主题,从而找出问题的原因、发现规律、总结发展趋势);
——
分析的结论(对成本分析的结果要得出结论意见);
——
改进的措施;
——
意见或建议;
——
报告的分发。

❹ 如何写好生产企业年度成本分析

产品成本分析报告是企业对形成产品价格的各部进行具体分析,并最终形成产品定价的汇报材料。
成本分析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当期成本项目数据及其比例;
2)当期成本数据与历史平均(或上期)成本数据的变动;
3)成本数据变动率及其原因分析。
编写要点:
1.定价目标。
2.成本构成分析。成本构成通常由技术成本、安全成本、配送成本、客户成本、法律成本和风险成本等。
3.问题分析。
4.建议与意见。
理论上应该就这些了,您再根据您的行业做适当调整。

❺ 质量成本报表怎么写啊,谁有范本啊

质量成本报表可分为两类:一类汇总反映全厂质量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表1); 另一类是分别反映各个责任层次的质量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质分责任层次的内部质量成本报表,编制时,应分别按责任单位(即分级归口单位),分车间(表2)、分科室进(表3)行编报。 1、汇总反映全厂质量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 表1 质量成本表 200×年12月 单位:元类别项 目 预算控制数① 实际数② 差 异 金额③=②-① %④=③÷① 内部故障成本 1.不合格品返修费 2.返修产品复检费 3.废品损失 4.质量事故造成停工损失费用 5.降级损失 小计 外部故障成本 1.折价损失 2.赔偿费用 3.保修费用 4.“三包”管理费 5.退货损失 小计 鉴定成本 1.进料检验费 2.工序检查费 3.产品检验费 4.检测手段维护费 小计 预防成本 1.质量管理培训费 2.质量管理活动费 3.质量管理文件制定费 4.质量改进措施费 小 计 质量成本合计 本期产品生产总成本 质量成本率(百元) 2、分车间 表2 质量成本表 车间: 200×年×月 类别 项 目 预算数 实际数 差异数 差异原因 金额 % 内部故障成本 1.不合格品返修费 2.返修产品复检费 3.废品损失 4.质量事故造成停工损失费用 5.降级损失 小计 预防成本 1.质量管理培训费 2.质量管理活动费 3.质量管理文件制定费 4.质量改进措施费 小计 鉴定成本 1.进料检验费 2.工序检查费 3.产品检验费 4.检测手段维护费 小计 合计 3、分科室 表3 科室质量成本报告 科室: 200×年×月 类别 项 目 预算数 实际数 差异数 差异原因 金额 % 外部故障成本 1.折旧损失 2.赔偿费用 3.保修费用 4.“三包”管理费 5.退货损失 小计 内部故障成本 1.不合格品返修费 2.返修产品复检费 3.废品损失 4.质量事故造成停工损失费用 5.降级损失 小计 合 计 质量成本表的作用

采纳哦

❻ 成本会计报表怎么编制

“成本会计”和“出纳”、“应收账款会计”、“应付账款会计”都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岗位。“现金流”循环中从现金变存货,再由存货变为现金,一般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可以说流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存货,都在至少三个月销售额以上。就是说企业的现金流中承上启下的就是“成本会计”。他要核算和控制的是从材料变为在产品,最终成为产成品的所有财税处理。“成本会计”可能是会计工作中最烦琐的工作。因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种类繁多,要核算清楚是工作量巨大。要了解每一个BOM,有差错要一颗颗料去查。每天就在做表,查差异。还要去了解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实际情况。 “成本会计“主要工作是核算和控制企业的所有存货成本。企业的从财务来说可以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只有成本最优。成本会计所有工作应该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成本方面的预算一般都是通过BOM的标准成本来实现的。BOM可以说是成本的核心。 成本会计的工作都要依赖其他部门的同事的协助才可以完成。举例来说一个新型号的产品上马。第一步是研发部门,设计好产品定好BOM。供应商开发部门的去询价,定样品。成本会计应参与到此流程中去分析产品的成本毛利等,为相关部门人员提供决策的依据。第二步是小批量试生产,制造工程部门的工程人员制定产品的工艺流程,测试和制定人工和机器定额等。成本会计应按业务的实质制定相关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和流程。第三步是批量生产。成本会计应该为此提供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查找到相关原因。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如返修率过高,应按相关工程人员的分析报告,将因为返修引起的所有成本做出分析,将工程人员估计的正常返修去除,按工程人员分析引起返修的工位分到部门或个人等。简而言之就是用数据来反映出返修的原因,提出分摊相关成本到相关责任部门或建议有权的管理人员出台相应措施来实现返修率的正常。返修率高看来只是小问题,但因为现分工精细化的今天,因为返工需要时间,客户对产品有交货期限的要求,可能会不能及时交货,客户就会撤销定单。就算来的及交货,但采购一般是按正常用量加上估计的返修或报废的量定购的材料。因为返修可能要用相应的材料,但企业没有库存,要向供应商要货。但供应商的货一样有交货期限,不可能马上就到,一样会引起企业相关成本的增加。这是一个不良的现金循环,会造成销售量的下降,相关材料的积压。对于现金循环来说,就会让企业的现金永久性的减少。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企业的成本会计是“现金流”回流的关键,只有企业生产出最优成本的产品,才可以从客户处取得现金,用于新的现金循环。 “成本会计”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一、 财税方面知识和能力:掌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所有与成本核算有关的知识。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相关税法中与成本有关的知识。掌握财务分析的日常在成本中的运用。掌握现金流相关知识。掌握数据库的运用。财务软件中成本相关的知识。精通电子表等相关工具。 二、 业务方面知识和能力:产品设计、生产的相关知识。生产工艺相关知识。财务分析能力,可以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成本分析。 三、 沟通能力相关知识和能力:成本与内部相关部门的沟通。如与研发部门沟通BOM中用料的成本分析,建议有综合成本最低的料。与生产部门沟通某产品的超定额用量问题等。 如何成为“成本会计经理”。当你对企业的成本了如指掌时,并可以按从企业的全局高度为成本管理提出有建议性的意见并带来实际的收益。可以解决一切非正常业务。如新的税法政策规定的相关规定。可以根据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变化结合业务实质,事前及时的更新和制定企业的成本流程。并可以很好的与内部部门等进行有效沟通。有能力激励和领导成本团队时。不论你的抬头是什么,你已经是一个“成本经理”了。举例说明如有企业通过网络、软件等为销售部门制定销售价格的策略等提供决策的依据。

❼ 成本分析报告怎么写啊,主要写哪些内容啊。

成本分析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当期成本项目数据及其比例;
2)当期成本数据与历史平均(或上期)成本数据的变动;
3)成本数据变动率及其原因分析。
以上个人观点,供参考。

❽ 成本报表的编制依据和注意事项

1.编报的目的主要服务于内部;过去在计划经济下的成本报表和新体制下的成本报表编报服务对象和目的是有差别。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成本报表与其他财务报表一样都是向外向上编报,为上级服务为主。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成本报表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满足企业管理者、成本责任者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有利于观察、分析、考核成本的动态,有利于控制计划成本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预测工作。
2.内部成本报表的内容灵活;对外报表的内容,由国家统一规定,强调完整性。内部成本报表主要是围绕着成本管理需要反映的内容,没有明确规定一个统一的内容和范围,不强调成本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往往从管理出发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侧面进行重点反映,揭示差异,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因此,内部成本报表的成本指标可以是多样化,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和不同管理目的对成本信息的需求,使内部成本报表真正为企业成本管理服务。
3.内部成本报表格式与内容相适应;对外报表的格式与内容一样,都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不能随意改动。而内部成本报表的格式是随着反映的具体内容,可以自己设计,允许不同内容可以有不同格式,同一内容在不同时期也可有不同格式,总之,只要有利于为企业成本管理服务,可以拟订不同报表格式进行反映和服务。
4.内部成本报表编报不定时;对外报表一般都是定期的编制和报送,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报送。而内部成本报表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服务,所以,内部成本报表可以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适时地、不定期地进行编制,使成本报表及时地反映和反馈成本信息,揭示存在的问题,促使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效率,控制费用的发生,达到节约的目的。
5.内部成本报表按生产经营组织体系上报。对外报表一般是按时间编报的,目前主要是报送财政、银行和主管部门。而内部成本报表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逐级上报,或者是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权责范围内进行传递,使有关部门和成本责任者及时掌握成本计划目标执行的情况,揭示差异,查找原因和责任,评价内部环节和人员的业绩。

编制成本报表的主要依据:1.报告期的成本账簿资料;2.本期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等资料;3.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资料;4.企业有关的统计资料和其他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