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套防护服大概多少钱
大概3000左右吧,一套防护服。防护服的用途:1)医用防护服具有良好的透湿性和阻隔性,能有效抵抗酒精、血液、体液、空气粉尘微粒、细菌的渗透。2)使用方便,穿用舒适、手感好、抗拉力强、透气防水、无交叉感染等。3)能具有效保护穿着者免受感染威胁。按防护功能分健康型防护服,如防辐射服、防寒服、隔热服及抗菌服等;安全型防护服,如阻燃服、阻燃防护服、电弧防护服、防静电服、防弹服、防刺服、宇航服、潜水服、防酸服及防虫服等;为保持穿着者卫生的工作服,如防油服、防尘服及拒水服等。
共2张
防护服
防护服的结构,具有抗渗透功能,透气性好,强力高,高耐静水压的特点,主要应用于工业、电子、医疗、防化、防细菌感染等环境下的使用
除满足高强度高耐磨等穿用要求之外,常因防护目的、防护原理不同而有差异,从棉、毛、丝、铅等天然材料,橡胶、塑料、树脂、合纤等合成材料,到当代新功能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如:抗冲击的对位芳香族聚酰胺及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制品,拒油的含氟化合物,抗辐射的聚酰亚胺纤维,抗静电集聚的腈纶络合铜纤维,抗菌纤维及经相关防臭整理的织物。
解释
protective clothing 防护服
必须穿防护服
fanghufu
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保护人体的工作服。
种类
目前我国工业用防护服主要以国外品牌为主,高端产品(诸如气密性、液密性防护服)主要由美国杜邦公司、法国斯伯瑞安、美国诺斯等几家公司从国外进口,国内生产企业正处于崛起阶段,如朝美日化、深圳优普泰、江苏唐工纺、上海赛利特等。
医疗防护服种类很多,其中,卫生部、各省卫生厅、各级疾控部门、医院广泛使用的一次性防护服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TYVKE®胶条服,并在SARS、禽流感、汶川地震、奥运安保、H1N1甲型流感大量集中采购。
新用途
视频 防护服没口袋咋办?抗疫医护人员自制 “限量版”包包
8492次播放 | 01:47
+ 关注
军队人员执行特种勤务时着用的制式工作服,亦称特装。其作用是保证特种勤务人员 在有害人体环境中工作的安全。各国军队特种工作服的范围和种类不尽相同。
型号为M293032用途:
防止或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防止或减弱进入室内电磁波的辐射强度;
减少静电的产生,防止人体产生的静电对仪器设备的影响,更加有益健康!
军队人员执行特种勤务时着用的制式工作服,亦称特装。其作用是保证特种勤务人员 在有害人体环境中工作的安全。各国军队特种工作服的范围和种类不尽相同。前苏军的特种工作服主要包括装甲兵、空勤、地勤、伞勤、海勤人员及其他军事专业人员着用的普通工作服、专用工作服、伪装服和防护服。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工作服只包括空勤、地
B. 一场疫情大家都变穷了吗
大白话,捞干货!
所处层次不同,看消费数据,最穷的人变得穷了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全世界都是这样。
消费起不来,通胀的误区。放水是不得已的事情。
关键词:消费,差距,通胀,资产
第一,不是都变穷了,是最穷的人变穷了。幸存者偏差。
这次疫情应该说是史无前例的,无论从规模上,时间上,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有见过的,那么这场疫情对我们的经济,对我们 社会 到底有多大影响呢?
我们就看一看疫情之后的经济数据,疫情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最主要的变化。第一是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贬损的太多,我们的基建投资其实也是不错的。但是我经常说不要被假象蒙蔽了,经济依然非常的不好看。最关键的一个最让人担心的数据,那就是消费。
消费数据起不来,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最穷的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了。提问者说,感觉周围人都差不多,那你的阶层应该是不错的,你身边要么是有技术,要么就有稳定的现金流,要么就是体制,有固定工作的可能还好。但是那种打零工或者没有稳定工作的人,他的影响可能非常大。
消费数据有个特点,也就是经济上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原理,其实不用理解那么深,你就记着钱多的人花不完,钱少的人不够花。
一个富人一年挣1000万,他其实只要别太奢侈,正常的吃喝玩儿,一年花个50万,100万了不起了。
而穷人呢他可能一年就挣5万块钱,他就把这些钱基本上全部都消费掉了,即使是最基本的消费,即使是紧巴巴的,他也基本上都花完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数据基本上代表了底层的现实情况。
第二,由于经济危机,贫富差距变大了。
这次疫情所造成的危机,不光是经济危机,还有 社会 危机。过去的经济危机往往是需求端的问题,也就是说人们没钱了,买不起了。而这一次疫情,由于病毒让大家出不了门儿,上不了工,对生产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头部的房价,国际上大城市的房价竟然在暴涨,我们看到纽约的房价涨了,韩国首尔的房价涨,而且涨幅还很大,我们国家先是深圳,然后是上海。不光是涨价,而且豪宅更凶,让很多人高呼看不懂了,这是为什么呢?
还是我上以文中说到的情况,就是因为经济不行,政府需要放水,就让富人的钱更多,富人们的钱花不光,没办法只能去买最核心的资产,核心的资产往往都是金融资产,这些资产并不是让大家来消费的,而是今天买了博一个明天更高价格的,那头部的豪宅涨价也就不足为奇。
为什么经济危机就会造成这种情况,不放水不行吗?不放货币不行吗?答案是不行,我下一问会讲到。
第三,在经济不行,消费不振,生产能力下降,经济危机的时候,放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经济不行,最大的特点就是消费不振,就是东西卖不上价钱,像这次疫情很多人没了收入,出去买东西都买不了,而且人群不能聚集,经济的需求这一端就锁死了,需求没了,厂子生产的这些东西也没人要,厂子也会破产。
这就是所谓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我之前总结过,它是一个向下的死循环,逻辑是这样的,越没钱越不买,越不买东西越降价,东西降价,企业就会破产,企业破产,工人们有没收入,人们没了收入就会更买不起东西,这样下去经济就完蛋了,就像美国1929年大萧条的那样,旷日持久,很多年都缓不过来。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只有放水,只有降低利息,只有增大货币供应量,只有减少偿债成本,才能救经济。
为什么?因为现代经济已经不是靠古代的那种储蓄投资了,投资基本上都是靠借债,都是靠银行发债务,然后从银行借钱去投资,平时的时候一切安好,大家都能还的上债,到了疫情的时候,东西卖不上价钱。
债的期限到了,人们挣不到新钱,还不上债。一个人还好,如果所有人都还不上债,那就是一次债务危机,就是一次金融危机。我说过金融危机,说白了就是借钱还不上。
如果债务太高,那么人们就只能挣了新钱,还了旧债,然后就没有剩余了,经济的生产与购买就都没有了,这时候怎么办呢?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放水。放水的意思就是增大货币供应量,或者降低偿债成本,或者像美国,日本那样直接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也就是所谓的现代货币理论。
你不是没钱吗?你不是买不起东西吗?好了,我用各种方法给你钱,我降低你之前借钱的利息,那你不就能还的上钱了,你就有钱了吗?我通过财政的方法应钱发到你手里,你不就又能买了吗?或者我通过新增贷款的方式提供更多的贷款给你,你不就也有钱。
我们国家现在处在一个产能很大,各种工业产品商品非常多的时代,必须要靠大的基建,大的固定资产投资才能消耗这些产能,而这些产能被消耗之后,厂子里就又能开工,工人们就有了工作,穷人们的钱基本上就是靠这种开工之后拿到的一个辛苦钱,所以分到的份额自然就很少。
但是无论你怎样花样放水,最大的缺点是这个钱不能均匀的分到每个人手里。富人天然有钱,富人拿到钱之后花不完多出来的钱就得去买资产,而穷人拿到钱,他可能会做储蓄,也可能把它都花光了。这样以来,贫富差距就只能越变越大。
所以疫情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并不是让所有人都变穷,而是让一部分人变穷,一部分人变富,而少量的最富的人就会变得特别的富裕,来钱特别的容易。大部分的穷人呢,你只能去挣一个辛苦钱。
结论。如果看我们的经济统计,消费指数,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变穷了,而是最穷的人变穷了。提问者觉得自己身边没有变穷,只是因为你所处的阶层不一样。
经济危机的时候导致了贫富收入分配的变化。由于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原理,穷人把钱都花光了,而富人手里囤积了更多的钱,得到了更多的贷款。这购买资产之后,资产涨价,这一上一下就发生了财富的转移,贫富差距拉大。
当经济发生通货紧缩,人们没钱买不起的时候,只有加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偿债成本,才能让企业还了旧债,借新钱经济才能运转下去。
这种方式由于钱不是均匀的分到人们手里的,就会造成巨大的贫富差距,拥有资产和核心技术的人更加的富裕。穷人只是靠工厂做工提升的劳动力资本,所以这个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一场疫情下来,可以说不少人变穷了。
首先是打工人的失业和生意人的破产,而后是物价的大幅度上涨,而工资增长却出现停滞或缓慢增长。
1.失业和破产。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半年以来3000多家影视公司破产,12000多家教育培训机构消失,11000多家 旅游 公司倒闭,5万家小餐馆关门转让。当然,还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破产。以医学整形行业为例。孩子她妈做医学整形咨询有3年了,她说,过去的一年全市约一半的医学整形医院倒闭,未倒闭的多数都运营艰难,其中不少都得靠员工降薪的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勉强支撑。
大量中小企业的破产,让不少人失业,没有了养家糊口的职业;让不少以往风光无限的生意人、老板丧失了多年经营的产业。 我市约一半整形医院倒闭的直接原因就是能有整形消费能力的富人大量减少。
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不少原来生意不错的各种门店要么关门了,要么被新的取代。我希望那些新的门店能长久运营下去,生意兴隆。
做服务生意的邻居告诉我,这一年以来,凡是服务行业,能不受疫情影响,和从前一样好赚钱的已经很少很少了。服务行业的老板们能够维持基本的收支平衡,就算不错的了。用邻居的话来说,“不倒闭、不关门就是胜利!”
一言蔽之,疫情之下,不少打工人失业,不少老板生意破产,这让不少人变穷。
2、物价大涨与工资增长的停滞或缓慢增长。
以猪肉为例谈谈物价的大涨。疫情之前,附近菜市场普通猪肉,五花肉、上肉15元1斤,排骨35元一斤;生长周期360天的一号土猪,五花肉19元1斤,上肉26元1斤,排骨55元一斤。疫情之后,还是那家菜市场,普通猪肉,五花肉、上肉32元1斤,排骨60元1斤;壹号土猪,五花肉48元1斤,上肉60元1斤,排骨100元1斤。
猪肉价格大致上涨了2倍。类似猪肉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几乎都上涨了2倍左右。 当然也有没涨价的,但是很少。
那天去买冬瓜,物价的上涨真是让我目瞪口呆。疫情之前,我记得冬瓜是1元1斤左右,可是,现在涨到了4.8元1斤,整整涨了4倍多。
相对物价,我们的工资要么不增长,要么增长极为缓慢。以往年末,不少企事业单位是有年终奖的。但是刚刚过去的年末,能有年终奖的企事业单位就很少了。
古人说否极泰来,我相信未来,当未来我们从疫情的阴霾里走出时,我们的经济将迅速发展。
希望生活艰难的人们咬紧牙关,保持对未来的信心!也希望 社会 对当下生活艰难的人们给予帮助。对失业者发放补贴让他们保有体面的生活;对生意破产的老板除了发放失业补贴,还要给予无息贷款,让他们重新创业,重新创造 社会 财富,他们重新富裕起来的同时,会带来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走出生活的艰难。
对于因疫情而穷的人,我们 社会 不能坐视不管,不能让他们自生自灭。一个 社会 的文明程度往往取决于对于弱者的态度。生活补贴、无息贷款,我们拿得出,因为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帮助因疫情而穷的人走出生活的困境,也是抗疫的重要内容。
我相信我们的 社会 !
不能一概而论。有钱的仍然享受富贵,没钱的更加艰难。
去年开春疫情递减期间,走路时听到一个三十六七岁的大男孩与他的朋友谈论,在疫情严重时,他夫妻俩都没活干,孩子小得吃奶粉,一罐奶粉八百,再加上两个人的买菜面油已经揭不开锅了,只得向岳父岳母借了两千块钱对付到开工。没有积蓄的年轻人没地方打工,变穷是分分钟的事儿。
突如其来的疫情警示我们每个人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传统不能丢。要有居安思危的防范意识。一旦有险情发生,还可以有缓冲的机会。
年轻人的铺张浪费不可取。自己没能力赚钱买车,也不要压榨父母手里的过河钱。否则遇到大灾大难还靠谁?拼爹的岁月随着疫情的突现,也日渐淡去。腑下身来干好身边的平凡小事,积累最重要
C. 2个月“抗疫”,我国一共花了多少钱在上面
2020年的开头,或许是很多人终身难忘的时刻,从武汉爆发的疫情迅速蔓延了全国上下。原本该热闹喜庆的春节,变得十分冷清。大家都关紧大门,待在家里不敢出去。为了抗击这一次的疫情,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没有国家的干预,疫情也不会这么快的得到控制,而2个月的“抗疫”下来,我国一共花了多少钱在上面?财政部晒出的账单你可能不信。
这次疫情之后,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看法,相信也会有所改变,我们国家的青少年未来追逐的理想与偶像,也会不一样。对此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D. 去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超7.5万亿!谁在买单抗疫花了多少
2021年全国医疗费用总额一经公布,就引起巨大震动,尤其是核酸检测超过100亿次,疫苗接种超过30亿次。那么7.55万亿谁支付的呢?它用在哪里?做了那么多核酸检测,打了那么多新冠疫苗,你花了多少钱抗击疫情?这大概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今年照常公布的7.55万亿总医疗费用受到了很多关注,这在疫情元年2020年尤为明显。 疫情前一年的2019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为658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67%。
与疫苗接种相比,核酸检测背后的医疗成本要复杂得多。例如,从人群的角度来看,应该接受检测的两个群体和愿意接受检测的群体的医疗费用支付者是不同的。前者由财政、医疗保险或社会承担,后者部分由个人承担。事实上,除了疫苗、核酸等公认的医疗费用外,中国还有数以万计的医疗机构在重建设施、采购和参与防疫所需的设备和物资,这些成本大部分来自财政补贴。
E. 疫情之下,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有什么变化
短期来看地方政府还应该继续坚持使用增量支出、转移支付、减税降费为主的传统财政政策,切实完成六保的工作目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持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
从长期来看,财政政策应当提质增效,不仅从总量上也从结构上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收益,把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财政政策上引导社会资金有保有压,保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保、环保、医疗、教育的资金投入,压缩一般性支出,压低公共产品供给成本。
(5)抗疫成本一共多少钱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严格区分疫情冲击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矛盾和问题,不因疫情之下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而垫高未来或正常年份的财政支出基数、颠覆来之不易的减税降费成果。
严格区分战时状态的抗疫目标与日常的宏观调控政策目标,不因疫情之下实施有别于常规的特殊操作而冲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偏离经济高质量发展轨道。
严格区分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与正常的风险防范要求,不因疫情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破戒之举而放松对于财政金融风险的应有戒备。
F. 国家给人民做一次核酸检测成本一次为多少
平均按每人算的话很贵的,需要的耗材一次性帽子,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鞋靴,面罩,护目镜,采集试管,拭子,仪器化验,人工等等,所以珍惜国家给的免费政策。
G. 十万买抗疫国债一年有多少钱
以利率2.41%计算,十万元有2410元/年。
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一期共发行500亿元,固定利率为2.41%;二期共发行500亿元,固定利率为2.71%;三期共发行700亿元,固定利率为2.77%。
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将以10年期为主,适当搭配5年期、7年期;抗疫特别国债利率通过国债承销团成员招投标确定,随行就市。个人可以在交易所市场或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开通账户,购买和交易抗疫特别国债。抗疫特别国债与记账式国债相同,不可提前兑取,但可在二级市场交易。
(7)抗疫成本一共多少钱扩展阅读:
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的相关情况:
1、由中央财政统一发行的特殊国债,不计入财政赤字,纳入国债余额限额,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并带有一定财力补助的性质。
2、根据通知,一期国债为5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二期国债为7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00亿元。
H. 截止2021年7月我国抗击新冠费用达到多少亿元
摘要 支出方面,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为118885亿元,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270.61亿元,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20155.61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预算数为35015亿元,比2020年执行数减少57.2亿元,下降0.2%,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820亿元,支出为35835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数为83370亿元,比2020年执行数增加31.33亿元,如加上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450.61亿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为83820.61亿元。
I. 世界上抗疫最成功的国家排名
中国。
世界10大抗疫国家排名如下:1中国、2俄罗斯、3德国、4法国、5巴基斯理、6伊朗、7土耳其、8巴西、9印度、10美国。
这10大抗疫国家,均受到新冠病毒的大规模进攻,有的损失最轻,有的损失最重。笔者把损失最轻的国家往前排名,而把损失最重的国家往后排名。排名越向前,就表明它的抗疫能力越强,这造成的损失最小;排名越向后,就表明它的抗疫能力越弱,由此造成的损失最大。
这10个抗疫大国,尽管它们各自制定的抗疫策略所实施的抗疫快速化、机动化、网络化、封锁化、时间化、统一化、调控化以及命令化等不相同,但它们拥有的资源、人力、医疗技术等在第一时间里基本控制疫情并逐渐消灭新冠病毒的做法是几乎相同的。
只要它们制定出高效的抗疫策略并及时地到达国家的深层结构中给予实施,就可使疫情损失最小。但有些国家的最高层,对国家与人民完全不负责任,不是积极制定出高效的抗疫策略并及时地送到自己国家的深层结构中给予实施。
而是使用政治去干扰而制定出低效的抗疫策略,这使人民不懂科学地打着“还我自由”的旗号进行游行示威,也不懂科学地不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