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会计中 主管告诉你冲成本是什么意思
前言:
财务会计比较常见的晋升路线:会计→成本会计→主管会计→财务经理,其中,成本会计是一道槛!做好了,从会计转为成本分析、经营分析及管理会计是很有优势的。那么,如何掌握好成本会计?实现从传统会计到管理型会计的华丽大转身呢?下面与大家交流这些与成本核算有关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二成本核算准备:
熟悉成本相关的概念:成本对象、成本归集、成本分摊、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严格说是一种管理工具)。
成本核算注意要点:熟悉企业生产过程、了解公司产品结构、没有百分百准确的成本、成本核算的阶段是发现异常、防止成本核算成为利润调节的工具。
1、人工智能推动全球企业财务管理转型
2、战略管理与财务协同
3、CFO领导力能力提升
4、公司治理与企业制度
5、新时代企业人财融合管理
6、国企混改智慧
7、财务管理体系创新与业务融合
8、持续动态下的财务管控——智能化财务管理
9、全价值链降本增效管理创新
10、企业上市与资本运作
11、基于大数据下的企业内控与风险防范
12、移动课堂与标杆企业考察
13、沙盘模拟与实战演练
14、华为简单高效的管理实践与企业文化
15、儒家智慧与企业制胜之道
16、世界500强高管座谈
三成本核算流程:
1、确定成本核算方法:
1)、多数企业采取的是品种法;
2)、严格以销定产的企业能够做到分批法;
3)、生产周期长有半成品的企业适合分步法;
4)、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喜欢用作业成本法;
5)、SAP支持标准成本法。
2、定义成本对象:
1)、有系统支持,一般以最终的物料为成本对象;
2)、若多产品差异不大,也可能是大类;
3)、如果是手工计算,则通常会按照核算能明细的程度设置成本对象。
3、归集费用:
1)、直接材料,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比如:主材、包装物等;
2)、间接材料,无法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通常先通过成本中心归集,在制造费用核算;
3)、直接人工,一般先归集到车间,在生产成本科目核算;
4)、间接人工,一般先归集到间接生产部门,在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5)、间接费用,比如维修费、检验费、折旧费等,先归集到部门,在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4、间接费用分摊:
1)、确定间接费用分摊比例:间接人工以工时分摊;折旧以机器工时分摊;间接费用通常以产量分摊。
2)、间接费用分摊到成本对象。
5、结转生产成本至存货
四成本核算外的因素:
事实上,成本核算本身并不难,可能成本核算之外的对企业的完整认识才是真正能实现华丽大转身的因素。
1、了解公司产品结构
成本核算最先需要确定的是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对象,了解产品结构是为了找到最适合企业成本核算的方式。
如:明明是重复制造企业,非用采取分布法核算,估计实施起来也很困难。明明销售定义为两种产品,定价也完全不一样,但财务说:我没办法分开核算,那可能就是财务失职了,同样的,若产品设计本身就只有小差异,比如包装盒的颜色不一样,或者使用不同的标签,财务非得分开核算成本,那也显得多此一举了。
2、熟悉生产流程
财务是估计的艺术,这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运用不当首先会导致产品成本不准,然后相应地影响产品定价甚至是营销策略,最糟糕的情况,可能会将原本盈利的产品淘汰反倒是留下了不盈利产品线。
只有对生产流程非常熟悉,才可能对每个环节产生的成本了如指掌,在对间接费用进行分摊分配时,才可能选择最合理的分配方式,从而得到相对更准确的成本数据。
比如说:两类产品,虽然最后的规格和包装很类似,但因为不同客户的要求,生产工艺完全不一样,若财务不考虑差异,在分摊间接费用时仍是按量分摊,显然就有明细差异了。再比如说,明明是两条独立的生产线,财务的折旧非要放在一起分摊,可能就有调节利润的嫌疑了。
3、成本管理的价值
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其实不是为了计算出成本,更应该在于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
比如,若突然某一成本项数据明显高出以往均价,是不是应该及时提醒生产关注该生产环节;再比如说,原料价格上涨导致整体成本上升,是不是应该及时反馈业务部门调整价格策略或者调整产能?更往前说,是否可以基于历史数据提前预估产品成本呢,从而指导销售和生产。或者能借助成本分析模型,发掘出降低成本的方法。
好了,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以上仅是个人体会,具体还是请在实际业务中,学习中去领悟和体会吧。
来源:网络。本文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对版权有异议,请后台联系,议定合作或删除。
高端课程推荐:
财务管理领军人才预备班(上海,6月12-16日)
系列课程:
Ⅱ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计划成本(Planned Cost):是指根据计划期内的各种消耗定额和费用预算以及有关资料预先计算的成本。它反映计划期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标准,是计划期在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标。计划成本与定额成本是不同的,计划成本是按计划期内平均定额水平计算的,而定额成本是按现行定额计算的;计划成本反映平均水平,定额成本反映当时应达到的水平。
实际成本
存货应以取得时的实际投入和实际应支付的金额作为其入账金额。入账成本除购买价格外,还包括如包装费、运费、保险费、挑选整理费、仓储费、流转税(增值税除外)等存货的附带成本。但在商品流通企业,商品品种繁多,企业购入商品时发生的附加成本可能与几种存货有关,还可能涉及销售费用,很难将一笔购货附带成本合理且准确地分配到特定的存货中去,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记入“销售费用”处理。对于存货的领用或发出,采用个别计价、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等成本流转假设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
Ⅲ 指导性成本计划什么意思能说的土一些吗
指导性成本计划
即选派项目经理阶段的预算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目标。它是以合同标书为依据,按照企业的预算定额标准制定的设计预算成本计划,且一般情况下只是确定责任总成本指标。
Ⅳ 汽车报价有个底价跟指导价各是什么意思
指导价是厂家定的价,原则上要求四儿子店全部按指导价卖,里面包括除了成本以外的厂家的利润和四儿子的利润,有时候厂家为了提高销量,也会降低指导价(比如吉利),或者提高指导价(比如宝马),这时候是全国统一的;底价就是四儿子店的报价,有时候区域经销商也就是四儿子店为了完成厂家定的年终销量任务,或者推销滞销车型会自行采取让利措施,但是对于畅销车型,四儿子店通常会加价或者加装饰,一般四儿子店的底价是售车价。对了,提醒一下,网上的最低价是不可信的,不是骗子就是要加装潢的钱,算下来比当地四儿子买的还高。建议慎重。
纯手打,不容易,请设为最佳,谢谢。
Ⅳ 成本价是 什么意思
成本价就是商品取得的价值。如果是自己生产的商品,其成本价包括转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资、应该分摊的折旧费、生产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维修费等;如果是购进的商品,成本价即商品的购进价值。某些时候也称出厂价。
Ⅵ 目标成本 是什么意思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保证目标利润实现,并作为合成中心全体职工奋斗目标而设定的一种预计成本,它是成本预测与目标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在这里引用“合成”概念,意在说明预算要经多部门、众多员工的追求。也就是将成本水平控制作为工作的目标,目标成本的表现形式很多,如计划成本、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等,一般情况下要比实际成本更加合理和科学。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