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程施工,工程物资,在建工程这几个会计科目怎么区分
一、“工程物资”资产类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本科目可按“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明细核算。
2、主要账务处理。
(1)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2)领用工程物资,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本科目。工程完工后将领出的剩余物资
退库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3)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转作本企业存货的,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成本。
二、“在建工程”资产类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本科目可按“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等进行明细核算。
2、企业发包的在建工程,应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结算的进度款,借记本
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等科目。将设备交付建造承包商建造安装时,借记本科目(在安装设备),贷记“工程物资”科目。工程完成时,按合同规定补付的工程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3、企业自营在建工程的主要账务处理。
(1)领用工程物资、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的,借记本科目,贷记“工程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
(2)在建工程应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提供的水、电、设备安装、修理、运输等劳务,借记本科目,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科目。
(4)在建工程发生的借款费用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贷记“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等科目。
4、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三、“工程施工”成本类科目
1、本科目核算建造承包商企业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可按建造合同,分别“合同成本”、“间接费用”、“合同毛利”进行明细核算。
2、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进行合同建造时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及施工现场材料的二次搬
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临时设施折旧费等其他直接费用,借记本科目(合同成本),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发生的施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折旧费、财产保险费、工程保修费、排污费等间接费用,借记本科目(间接费用),贷记“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月)末,将间接费用分配计入有关合同成本,借记本科目(合同成本),贷记本科目(间接费用)。
(2)确认合同收入、合同费用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
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合同毛利)。
(3)合同完工时,应将本科目余额与相关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结算”科目对冲,借记“工程结算”科目,贷记本科目。
3、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完工的建造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B. 生产成本与原材料的差别是什么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核算也有原材料这一项
C. 请问原材料与工程物资有什么区别
原材料是指生产用于销售的产品而购入的材料,其购入的增值税是可以做为进项税进行抵扣的;而工程物资是指用于购建工程而购进的材料,其购入时的增值税不能抵扣,不单独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直接计入物资成本,最后转入所建工程的成本中。
因为建筑类企业应属于交纳营业税的企业,很少涉及增值税,所以,我认为应该计入工程物资。
D. 怎样区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简单地说可以按如下进行判断:
生产成本是指在生产制造环节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费用,直接成本费用计入生产成本科目(各明细科目中),间接成本费用先计入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期末再分配结转至生产成本科目。制造费用从属于生产成本,该生产成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在制品成本,制造费用科目期末一般没有余额(特殊情形下的借方余额通常是指季节性行业为准备下期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开支)。
管理费用是期间费用性质,通常指行政管理方面开支以及其他纳入管理费用核算的提取性质的支出,该科目期末没有余额。
E. 会计学中原材料与生产成本两个科目有和不同
“原材料”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燃料等的实际成本。是资产类科目。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是成本类科目。
F. 制造费用与原材料如何区分
原材料是存货,是在仓库里管理的。
制造费用是车间发生的费用,不一定与存货有关,可能是人工成本,水电费等。
原材料领用后,如果有一部分被车间领用,用作日常消耗,或辅助生产,可能进制造费用,分录: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但原材料绝大部分是被领用到车间生产产成品的,作为产成品的直接材料。此时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
贷:原材料
生产成本中的原材料是可以直接归集到产品成本对象上的原材料,而制造费用中的原材料是无法直接归集到产品成本对象上,或者原材料金额较小,或归集成本太高,而不直接归集到特定产品成本对象上的。
你举的例子中,把手估计是仓库按原材料管理的,有明细的入库、出库单,领用后,是可以归集到生产具体的产品上的。
而纸箱等领用,无法具体归集到底哪几个纸箱用到哪几个产品上了。所以就入制造费用,再按制造费用的分摊方法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去。
G. 关于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的区别
生产成本下设二级科目,有直接材料,就是本期耗用的原材料,如果公司有二级核算的话月末核算员就会给你送来生产线上的盘点表,并把工人耗料都总结在表上了,我们用的数据就是工人平时的耗料,在实际工作中再好的企业也记不清耗料,通常都是核算员用生产部门的领料减去生产线上的库存倒挤得出,财务拿到耗料表后配上价格就得出生产成本-直接材料了。生产成本就是耗用原材料,不是领用。有的企业太小或者线上没有库存也没有核算员,那领料就是耗料了。根据企业核算原材料的细化程度两都区别就出来了
H. 生产成本包括哪些
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动力、直接工资等。
1、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基本原料。它是用于生产过程起点的产品。原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自然形态下的森林产品、矿产品与海洋产品,如铁矿石原油等。一类是农产品,如粮、棉、油、烟草等。
2、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也称为消耗品,是维持企业经营活动所必需的产品,但其本身并不能转化为实体产品的一部分。如催化剂、染料、润滑油、照明设备、包装材料等。辅助材料是工业生产中的日用品,具有价格低、使用时间短、需要经常购买等特点。
3、备品备件
备品备件是一个通用词,所有与设备有关的零件都可以用作备品备件。按词面来说就是备用的物品和备用的零件。其实无论在维修还是制造,还是在各个领域,都需要提前准备一些物品和零配件,这些提前准备并会在不久的将来使用上的物品和零配件。
4、燃料动力
燃料动力费是指机械在运转或施工作业中所耗用的企业自制或外购的固体燃料(如煤炭、木材)、液体燃料(汽油、柴油)、电力、水和风力等费用。
5、直接工资
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广义的薪酬除了包括狭义的薪酬以外,还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满足。
I. 怎样区分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1、基本生产成本(base cost of manufacture).,是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
2、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用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被称为辅助生产费用。
为生产和提供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的辅助生产费用之和,构成该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
3、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 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9)原材料工程物资生产成本怎么区分扩展阅读:
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该账户应按不同的生产单位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
辅助生产车间如果只生产单一品种或只提供一种劳务而且制造费用数额较小,为了减少转帐手续,对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
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无余额。
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各项制造费用的生产单位,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应根据有关费用分配表及凭证登记“制造费用”账户及所属的明细账。由于制造费用的具体项目众多,这里只能按大类,选择有代表性的项目说明制造费用的归集。
小企业成本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一)对所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审核,确定哪些生产费用是属于生产经营成本,同时,又将其区分为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和非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将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区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二)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区分为应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与应当由其他月份负担的成本,通过“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将调整后的、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间接成本则计入相关的成本中心。
(四)将各成本中心的间接成本,依据成本分配基础向下一个成本中心进行分配,直至最终的成本计算对象。
(五)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该种完工产品成本。
(六)将完工产品成本结转至“产成品”科目。
(七)结转期间费用至本期损益。
J. 请问会计中的生产成本与原材料的区别是什么,还有两个的定义是什么
生产成本与原材料的区别:原材料是指放在原材料仓库物资数量与金额,而生产成本则是生产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数量与金额。
生产成本(proctioncost)亦称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活动的成本,即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原材料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基本原料。
(10)原材料工程物资生产成本怎么区分扩展阅读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及动力等)、直接工资(生产人员的工资、补贴)、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办公费、差旅费、劳保费等)。
为了核算生产成本,可设置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可以分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制造费用在未计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之前,应先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归集核算,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之中。
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减去期末在产品成本,便能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生产成本是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直接费用、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总和。企业原材料消耗水平,设备利用好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产品技术水平是否先进等,都会通过生产成本反映出来。换言之,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