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当前位置:首页 » 生产成本 » 把美元当成本币意味着什么
扩展阅读
中国石油官网专业怎么填 2025-07-29 03:55:17
exc工具选项在哪里 2025-07-29 03:55:05

把美元当成本币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7-21 11:21:31

‘壹’ 人民币和美元的外汇市场上,把人民币看成本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币升水是不是代表汇率上升既然在直

直接标价法下,升水代表本币贬值。反之,在间接标价法下,升水表示本币升值。
正如你所说,人民币采用的是直接标价法,升水即人民币贬值。
未来便于你记忆,我这样说一下,直接标价法下,是单位外币等于多少多少本币,这样升水就说明这个数值变大,即单位外币可兑换更多的本币,即本币贬值。反之在间接标价法下,是单位本币兑换多少多少外币,则升水以为着单位本币兑换更多的外币,即本币升值。
希望能够帮到你。

‘贰’ 美元化的成本与收益

美元化对放弃货币主权的经济体而言,其成本与收益大体上可以用货币联盟理论加以分析。从成本方面看主要有如下两点。
第一,美元化经济体将失去独立的货币政策。在此,独立的货币政策有两种相关但又不同的含义,其一为广义的政策独立性,即某经济依据经济运行实际来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包括利率升降、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和汇率变动等;其二为狭义的政策独立性,即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如不必为了捍卫固定汇率而提高利率。在中央银行制度下,通常这些政策可以被用来对付经济周期和外部冲击,比如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付失业,运用汇率工具可以在一定期间内平衡国际收支和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独立的货币政策的丧失,将使得美元化经济体在遇到“不对称冲击”(asymmetric shocks)时,亦即经济变化对美元区内各不同成员的影响往往各异时,无法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应对。这里,问题的核心在于与容易处理的货币冲击(monetary shocks)相对应的所谓“实质冲击”(real shocks),后者同对一组商品的需求向另一组商品之需求的转移有关。对甲经济某种商品的需求转移到乙经济将对前者的就业造成威胁。扩张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减轻甲经济的失业压力,但却会加剧乙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紧缩的货币政策其影响恰恰相反。此时,汇率政策便是一个很好的调整机制,即甲经济相对于乙经济的货币贬值,将会在降低甲经济的失业的同时减轻乙经济的通货膨胀之压力。但美元化使汇率政策不复存在。(Mundell 1998a)。与之密切相关的一点是,实施美元化或建立美元区后,其统一的、并且主要是以美国利益为优先考虑的货币政策,可能因发展不平衡和周期因素而损害美元化经济体的利益。
第二,它们将失去一笔往往是进入中央财政的铸币税(seigniorage)。所谓铸币税,原指铸币成本与其在流通中的币值之差,现通常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而得到的收入。在纸币制度下,当不存在通货膨胀时,铸币税来自于随经济增长而来的对货币需求的增加。当存在通货膨胀时,铸币税也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顺带补充一句,靠印发钞票获得铸币税的作法仅在短期内有效,从长期看其效果将被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所抵销)。在货币局体制下,铸币税来自于货币局用储备货币购买的有价证券所带来的收益(通常为购买美国政府债权所得到的利息),与维持货币正常流通所带来的成本之差。按照一般的估算,这类可被称之为狭义铸币税通常仅占一国GDP的0.2%(Krugman 1998)。从广义上看,美元化经济体损失的铸币税还应该包括它们所拥有的、被用来实施美元化的外汇储备。这笔储备资产或来源于经常项目盈余,或来源于资本项目盈余,且构成未美元化经济体对美国或其他接受美元的经济体的债权。一旦实施后面将提到的单边美元化,不仅以储备资产之利息表现的狭义铸币税消失了,而且这笔至少理论上可动用的储备资产本身-广义铸币税-也荡然无存了。
美元化经济体从美元化中得到的好处,尤其是对那些与美国在贸易与投资方面联系密切的经济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汇率风险将消失或极大地降低。由此而来的积极影响,首先表现在交易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上面。交易成本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因货币不同而引起的成本,其中包括货币兑换的手续费,因汇率风险的存在而阻碍的贸易机会之收益,以及为规避汇率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所引发的成本。目前,全球数万亿美元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中的相当部分,都是为了对付各国货币间的浮动汇率而存在的。另外,尽管美加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已有10年之久,尽管两国在地理上为近邻,尽管它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但加拿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易竟然是加拿大城市与美国城市之间交易的20倍。之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据认为当首推货币的不同和其间浮动的汇率。最后,稳定的币值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具体讲是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规模不大的美元化经济体将因此获得了融入美国市场以及世界市场的更加便捷的途径,并表现为它们将吸收更多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美元区内的分工和贸易亦会获得长足发展,从而为真正的自由贸易区(如美洲自由贸易区-AFTA)的建立奠定基础。
第二,美元化势必为美元化经济体带来更为严格的金融纪律,从而有助于将“政治化”了的经济“非政治化”,进而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在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当政者经常为了自身的短期政治利益需要而滥发纸币,进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并最终严重损害了经济的持续增长。美元化的主要积极结果之一,便是迫使当政者接受更为“硬”的预算约束,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由此我们得到的一个推论是:许多政治家之所以反对货币本位体制,基本原因就在于在美元化或欧元化过程中他们的权力将大为削弱,在于一旦如此其所犯的政治错误便会被立刻揭露出来,从而迫使他们为其不当的财政与管制政策承担责任。

‘叁’ 为什么盈余国家不能把美元兑换成本国货币

购买 美元资产就是让美元回归美国! 因为大部分国家的国家内都是使用本国货币的!包括美国~如果用美元兑换成本币!就会造成本币的需求升高,就是会导致升值! 升值为什么会阻碍进口 就不用说了吧! 而国家购买美元资产(大部分是美国国债),收益率很低.但是有多少的外汇,就有同等价值的本币!这就造成本国内的货币流通量大增!就造成了股市和楼市的繁荣 也可以说是泡沫!毕竟不是实体经济! 而外汇储备!停留在外国政府手中!就是帮助美国锁定了流动性!所以对美国政府来说不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就是国际货币的优势!!而且美国政府可以通过贬值来减少债务!!

满意请采纳

‘肆’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给美国带来的利益:

首先,它使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但其偿还债务却是不对等的或者干脆是不用负责任的。因为它向别国举债是以美元计值的,它可以让印钞厂毫无节制得加印美元,即便造成美元贬值,也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又可刺激出口,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此外,由于美经济实力雄厚,投资环境比较稳定,在美投资能带来较多利润,因此,许多人都想在美投资。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资金的到来,使其利率下降,弥补财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压缩。另外,在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般要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而美国却不必这样做。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当美国出现外贸逆差时,美政府可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而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正是战后的美国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额财政赤字却依然能保持经济状况稳定的主要原因。

再有,还可以使美国获得巨额的铸币税。铸币税原是中世纪西欧各国对送交铸币厂用以铸造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所征的税;后来指政府发行货币取得的利润(等于铸币币面价值与铸币金属币价的差额)。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美元代行国际货币职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当一张毫无价值可言的纸币被国家印制出来时,铸币税就等于这张纸币所能购买到的社会产品价值,中间的差额即为美国的“铸币税”。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1994年公布,全世界美钞流通量为3500亿元,l/3在美国境内流通,2/3在外国流通。纽约联储局报告称,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亿美元货币中,有大约55%到60%,即3,400亿到3,700亿美元左右是在美国以外地区流通的。根据联邦储备体系最近的估计,在所有流通的美元中,大约三分之二为美国境外持有。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美国货币总额已达将近7000亿美元。仅在1989到1996年3月间,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而美国印制一张1美元钞票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只需0.03美元,却能买到价值1美元的商品,美国由此得到每年大约250亿美元的巨额铸币税收益,二战以来累计收益在二万亿美元左右。

‘伍’ 美元做为世界货币,对美国来说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说美国经济霸权需要靠美元体系来维持

美元做为世界货币,对美国来说货币可以为经济服务,成为最大债务国还可以发行债券为经济服务.这次经济危机美国发行债券中国买单.
维持美元体系对与美国维持经济霸权有非常重要作用,目前来说可以缓解美国经济下滑,他国为美国经济危机买单!
本国货币为世界货币对本国来说在世界上有更多的话语权从而为本国经济服务!

美元贬值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美元贬值将直接促成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给全球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历史经验表明,原油价格和黄金(218.75,-0.73,-0.33%,吧)价格均与美元汇率逆向而动。由于美元仍然是国际石油交易中的垄断性计价货币,美元贬值导致了产油国的石油收入下降,这种情况下,产油国一方面在油价攀升的同时依然限产保价,从而进一步抬高石油价格;另一方面为推进投资多元化,抛售美元资产而置换其他资产,从而加剧了美元贬值。黄金历来是人们对抗通货膨胀和国际储备货币贬值的强有力工具。黄金价格飙升时期,往往是通胀压力加剧,或者美元大幅贬值时期。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带动其他产品价格的上涨。比如,石油价格的上涨带来了各国开发生物燃料的热潮,随着玉米(1760,16.00,0.92%,吧)等作物被用于生产乙醇,玉米的价格不断提高,导致了靠以玉米为饲料的牲畜价格提高。大量耕地被用于种植玉米,使得种植其他农产物的耕地面积减少,于是推动了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
美元贬值和汇率波动不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外汇交易、汇率形成、债券发行、金融资产定价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垄断地位。美元持续贬值、波动频繁,首先会直接导致外汇市场交易增加和各种货币之间汇率关系的频繁调整,加剧了外汇市场的动荡;其次,美元贬值会造成美元计价资产与其他币种计价资产相对价值的变化,投资者将因此对不同币种计价资产价值和收益率进行重估,并相应地调整金融资产投资组合,从而导致金融投机交易增加和资金的无序流动,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再次,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美联储采取的降低利率和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做法使得全球市场上原本已经泛滥成灾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加,投机资本规模不减反增,全球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继续增加。
美元贬值对发达的经济体国家出口贸易有不利影响,可能触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比如说,美元贬值意味着欧元对美元持续升值,欧元国家的商品出口竞争力将受到影响。欧洲两家主要航空航天制造集团,达索航空公司和EADS也因为美元贬值使得其以欧元结算的生产成本上升,以美元售出产品的价格下降而宣布将把旗下部分流水线迁至以美元为主要货币的地区进行生产,以削减劳资开支,缓解因欧元对美元升值带来的成本增长压力,从而改变美元不断贬值带来的不利境地。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也不无担心地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解决美元贬值引起的汇率问题,可能引发“经济战”。特别是对美国国内市场依赖比较大的企业将面临沉重的打击,日本丰田汽车的股价在美元持续贬值的预期下曾跌到了14个月以来的最低价位。
美元贬值将给新兴经济体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首先,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损失就是外汇储备缩水。由于长期对美国贸易顺差,新兴经济体积累了大量的以美元资产为主的外汇储备。美元贬值就意味着它们财富的“蒸发”。其次,美元贬值也意味着新兴经济体长期依赖出口发展经济的模式不再可行。由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全球经济体都彼此联系在一起而无法“脱钩”。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美国消费需求的降低会使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减少、增长放缓。再次,美元贬值将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向新兴经济体寻找投资洼地。大量的外资流入将推动新兴经济体国内资产价格的飙升,滋生经济泡沫。而当美国经济复苏,美元不断走强的时候,资金又会大量从新兴经济体撤出流入美国;由于新兴经济体缺少完善的金融监管系统,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较弱,当大量资金撤出时,便会导致经济泡沫破灭,引发金融危机。
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美元贬值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宏观调控的难度。尽管从2005年7月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到现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累积幅度超过了10%。但是,由于美元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大幅度贬值,而人民币的汇率又主要是采取盯住美元的政策,所以相对于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而言,人民币则出现了贬值。包括欧盟、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承担美元贬值带来的一些后果。近期人民币加快了升值步伐,美元贬值毫无疑问成了“重要的推手”。
其次,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对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形成掣肘。一旦美国GDP骤然减速或者房地产市场加速下滑,那么美联储可能连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这将造成大量短期资本流出美国,而中国正是这些资本的理想目的地。而中国当前处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上涨的状况,理想的政策是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而一旦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利率,就会造成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息差进一步缩小或倒挂的局面,引来更多的资本流入。中美息差的缩小或倒挂也会给人民币汇率造成升值压力。
美元贬值将对中国的出口构成严峻的考验。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加大,汇率升值对出口的抑制作用将逐渐显露。此外,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政策进行了积极调整,特别是从2007年7月起降低了很多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直接压缩了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最近两年,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中国贸易顺差的持续增加,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在本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2008年的出口前景不容乐观。考虑到2007年前三个季度中,净出口对中国GDP的贡献率约为40%。如果出口萎缩,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从美国政策调整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来看,历史上,发达国家加息往往会造成国际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回流,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形成负面冲击。但是这一现象不会发生在目前的中国,当前大量“热钱”流入中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套取中美息差,而是冲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高收益率而来。因此中美息差的缩小或扩大并不会显着影响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格局。另一方面,如果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大幅升值,由此引发的国际资本流动可能会推高中国资产价格,加剧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上涨主要是内源性而非外生性的,流入中国的外资也大多是股权性的对冲基金,而非外债。因此无论是美元降息还是美元贬值都不会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在周期。但这一切均是以中国仍然坚持严格的资本管制为前提的,如果贸然开放资本账户,使得投机资本可以自由进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国内资本市场上将立刻“草木皆兵”。
在美元贬值的外力下,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改变中国经济内外失衡有积极作用。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美贸易的互补性很强,中美贸易顺差的局面一时很难逆转,中美贸易摩擦将继续存在。这需要两国高层不断加强谈判磋商。同时,尽管错过了人民币升值的最佳时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不能停下来。中国应该不断完善金融系统,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