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板管理的主要目的和機理是什麼
看板管理:它是採用逆向思維的方法,從結果入手,即從最後一道生產工序開始往前推進,每一道工序都把後一道工序看成自己的用戶,按照用戶的需要進行生產,而用戶 把自己需要詳細的寫在一塊醒目的板上,這樣就可以用看板來控制整個生產過程。
什麼是看板管理
JIT生產方式是以降低成本為基本目的,在生產系統的各個環節全面展開的一種使生產有效進行的新型生產方式。JIT又採用了看板管理工具,看板猶如巧妙連接各道工序的神經而發揮著重要作用。
1.看板管理的概念
看板管理方法是在同一道工序或者前後工序之間進行物流或信息流的傳遞。JIT是一種拉動式的管理方式,它需要從最後一道工序通過信息流向上一道工序傳遞信息,這種傳遞信息的載體就是看板。沒有看板,JIT是無法進行的。因此,JIT生產方式有時也被稱作看板生產方式。
一旦主生產計劃確定以後,就會向各個生產車間下達生產指令,然後每一個生產車間又向前面的各道工序下達生產指令,最後再向倉庫管理部門、采購部門下達相應的指令。這些生產指令的傳遞都是通過看板來完成的。
2.看板與MRP的關系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當前的看板方式呈現出逐漸被電腦所取代的趨勢。現在最為流行的MRP系統就是將JIT生產之間的看板用電腦來代替,每一道工序之間都進行聯網,指令的下達、工序之間的信息溝通都通過電腦來完成。
目前國內有很多企業都在推行MRP,但真正獲得成功的卻很少,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在沒有實行JIT的情況下就直接推行MRP。實際上,MRP只不過是一種將眾多復雜的手工操作電腦化的軟體,雖然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但是並不能處理JIT所提出的一些觀念和方法。因此,MRP僅僅是一個工具,必須建立在推行JIT的基礎之上。如果企業沒有推行JIT就去直接使用MRP,那隻會浪費時間和金錢。
看板的機能
看板最初是豐田汽車公司於20世紀50年代從超級市場的運行機制中得到啟示,作為一種生產、運送指令的傳遞工具而被創造出來的。經過近50年的發展和完善,目前已經在很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機能。
1.生產及運送工作指令
生產及運送工作指令是看板最基本的機能。公司總部的生產管理部根據市場預測及訂貨而制定的生產指令只下達到總裝配線,各道前工序的生產都根據看板來進行。看板中記載著生產和運送的數量、時間、目的地、放置場所、搬運工具等信息,從裝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
在裝配線將所使用的零部件上所帶的看板取下,以此再去前一道工序領取。前工序則只生產被這些看板所領走的量,「後工序領取」及「適時適量生產」就是通過這些看板來實現的。
2.防止過量生產和過量運送
看板必須按照既定的運用規則來使用。其中的規則之一是:「沒有看板不能生產,也不能運送。」根據這一規則,各工序如果沒有看板,就既不進行生產,也不進行運送;看板數量減少,則生產量也相應減少。由於看板所標示的只是必要的量,因此運用看板能夠做到自動防止過量生產、過量運送。
3.進行「目視管理」的工具
看板的另一條運用規則是「看板必須附在實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順序進行生產」。根據這一規則,作業現場的管理人員對生產的優先順序能夠一目瞭然,很容易管理。只要通過看板所表示的信息,就可知道後工序的作業進展情況、本工序的生產能力利用情況、庫存情況以及人員的配置情況等。
4.改善的工具
看板的改善功能主要通過減少看板的數量來實現。看板數量的減少意味著工序間在製品庫存量的減少。如果在製品存量較高,即使設備出現故障、不良產品數目增加,也不會影響到後工序的生產,所以容易掩蓋問題。在JIT生產方式中,通過不斷減少數量來減少在製品庫存,就使得上述問題不可能被無視。這樣通過改善活動不僅解決了問題,還使生產線的「體質」得到了加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板操作的六個使用規則
看板是JIT生產方式中獨具特色的管理工具,看板的操作必須嚴格符合規范,否則就會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概括地講,看板操作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六個使用原則:沒有看板不能生產也不能搬運,看板只能來自後工序,前工序只能生產取走的部分,前工序按收到看板的順序進行生產,看板必須和實物一起以及不把不良品交給後工序。
看板的種類
看板的本質是在需要的時間,按需要的量對所需零部件發出生產指令的一種信息媒介體,而實現這一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看板總體上分為三大類:傳送看板、生產看板和臨時看板,如圖3-2所示。
圖3-2看板的種類
1.工序內看板
工序內看板是指某工序進行加工時所用的看板。這種看板用於裝配線以及既使生產多種產品也不需要實質性的作業更換時間(作業更換時間接近於零)的工序,例如機加工工序等。典型的工序內看板如表3-1所示。
表3-1典型的工序內看板
2.信號看板
信號看板是在不得不進行成批生產的工序之間所使用的看板。例如樹脂成形工序、模鍛工序等。信號看板掛在成批製作出的產品上,當該批產品的數量減少到基準數時摘下看板,送回到生產工序,然後生產工序按該看板的指示開始生產。另外,從零部件出庫到生產工序,也可利用信號看板來進行指示配送。
3.工序間看板
工序間看板是指工廠內部後工序到前工序領取所需的零部件時所使用的看板。表3-2為典型的工序間看板,前工序為部件1#線,本工序總裝2#線所需要的是號碼為A232-60857的零部件,根據看板就可到前一道工序領取。
表3-2典型的工序間看板
4.外協看板
外協看板是針對外部的協作廠家所使用的看板。對外訂貨看板上必須記載進貨單位的名稱和進貨時間、每次進貨的數量等信息。外協看板與工序間看板類似,只是「前工序」不是內部的工序而是供應商,通過外協看板的方式,從最後一道工序慢慢往前拉動,直至供應商。因此,有時候企業會要求供應商也推行JIT生產方式。
5.臨時看板
臨時看板是在進行設備保全、設備修理、臨時任務或需要加班生產的時候所使用的看板。與其它種類的看板不同的是,臨時看板主要是為了完成非計劃內的生產或設備維護等任務,因而靈活性比較大。
看板使用實務
看板的使用方法
看板有若干種類,因而看板的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如果不周密的制定看板的使用方法,生產就無法正常進行,我們從看板的使用方法上可以進一步領會JIT生產方式的獨特性。如圖3-3所示,在使用看板時,每一個傳送看板只對應一種零部件,每種零部件總是存放在規定的、相應的容器內。因此,每個傳送看板對應的容器也是一定的。
1.工序內看板的使用方法
工序內看板的使用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看板必須隨實物,即與產品一起移動。後工序來領取中間品時摘下掛在產品上的工序內看板,然後掛上領取用的工序間看板。該工序然後按照看板被摘下的順序以及這些看板所表示的數量進行生產,如果摘下的看板數量變為零,則停止生產,這樣既不會延誤也不會產生過量的存儲。
2.信號看板的使用方法
信號看板掛在成批製作出的產品上面。如果該批產品的數量減少到基準數時就摘下看板,送回到生產工序,然後生產工序按照該看板的指示開始生產。沒有摘牌則說明數量足夠,不需要再生產。
3.工序間看板的使用方法
工序間看板掛在從前工序領來的零部件的箱子上,當該零部件被使用後,取下看板,放到設置在作業場地的看板回收箱內。看板回收箱中的工序間看板所表示的意思是「該零件已被使用,請補充」。現場管理人員定時來回收看板,集中起來後再分送到各個相應的前工序,以便領取需要補充的零部件。
4.外協看板的使用方法
外協看板的摘下和回收與工序間看板基本相同。回收以後按各協作廠家分開,等各協作廠家來送貨時由他們帶回去,成為該廠下次生產的生產指示。在這種情況下,該批產品的進貨至少將會延遲一回以上。因此,需要按照延遲的回數發行相應的看板數量,這樣就能夠做到按照JIT進行循環。
用看板組織生產的過程
JIT是拉動式的生產,通過看板來傳遞信息,從最後一道工序一步一步往前工序拉動。圖3-4所示的生產過程共有三道工序,從第三道工序的入口存放處向第二道工序的出口存放處傳遞信息,第二道工序從其入口存放處向第一道工序出口存放處傳遞信息,而第一道工序則從其入口存放處向原料庫領取原料。這樣,通過看板就將整個生產過程有機的組織起來。
代替看板發出生產請求的其它目視化方法
看板的形式並不局限於記載有各種信息的某種卡片形式,在實際的JIT生產方式中,還有很多種代替看板發出生產請求的目視化方法,如彩色乒乓球、空容器、地面空格標識和信號標志等,詳見表3-3內容。
㈡ ERP中的看板是表示什麼意思,它是起什麼作用的
我們用的是台台階ERP,也有電子看板
1.看板管理的概念
看板管理方法是在同一道工序或者前後工序之間進行物流或信息流的傳遞。JIT是一種拉動式的管理方式,它需要從最後一道工序通過信息流向上一道工序傳遞信息,這種傳遞信息的載體就是看板。沒有看板,JIT是無法進行的。因此,JIT生產方式有時也被稱作看板生產方式。
一旦主生產計劃確定以後,就會向各個生產車間下達生產指令,然後每一個生產車間又向前面的各道工序下達生產指令,最後再向倉庫管理部門、采購部門下達相應的指令。這些生產指令的傳遞都是通過看板來完成的。
2.看板與MRP的關系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當前的看板方式呈現出逐漸被電腦所取代的趨勢。現在最為流行的MRP系統就是將JIT生產之間的看板用電腦來代替,每一道工序之間都進行聯網,指令的下達、工序之間的信息溝通都通過電腦來完成。
目前國內有很多企業都在推行MRP,但真正獲得成功的卻很少,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企業在沒有實行JIT的情況下就直接推行MRP。實際上,MRP只不過是一種將眾多復雜的手工操作電腦化的軟體,雖然能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但是並不能處理JIT所提出的一些觀念和方法。因此,MRP僅僅是一個工具,必須建立在推行JIT的基礎之上。如果企業沒有推行JIT就去直接使用MRP,那隻會浪費時間和金錢。
看板的機能
看板最初是豐田汽車公司於20世紀50年代從超級市場的運行機制中得到啟示,作為一種生產、運送指令的傳遞工具而被創造出來的。經過近50年的發展和完善,目前已經在很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機能。
1.生產及運送工作指令
生產及運送工作指令是看板最基本的機能。公司總部的生產管理部根據市場預測及訂貨而制定的生產指令只下達到總裝配線,各道前工序的生產都根據看板來進行。看板中記載著生產和運送的數量、時間、目的地、放置場所、搬運工具等信息,從裝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
在裝配線將所使用的零部件上所帶的看板取下,以此再去前一道工序領取。前工序則只生產被這些看板所領走的量,「後工序領取」及「適時適量生產」就是通過這些看板來實現的。
2.防止過量生產和過量運送
看板必須按照既定的運用規則來使用。其中的規則之一是:「沒有看板不能生產,也不能運送。」根據這一規則,各工序如果沒有看板,就既不進行生產,也不進行運送;看板數量減少,則生產量也相應減少。由於看板所標示的只是必要的量,因此運用看板能夠做到自動防止過量生產、過量運送。
3.進行「目視管理」的工具
看板的另一條運用規則是「看板必須附在實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順序進行生產」。根據這一規則,作業現場的管理人員對生產的優先順序能夠一目瞭然,很容易管理。只要通過看板所表示的信息,就可知道後工序的作業進展情況、本工序的生產能力利用情況、庫存情況以及人員的配置情況等。
4.改善的工具
看板的改善功能主要通過減少看板的數量來實現。看板數量的減少意味著工序間在製品庫存量的減少。如果在製品存量較高,即使設備出現故障、不良產品數目增加,也不會影響到後工序的生產,所以容易掩蓋問題。在JIT生產方式中,通過不斷減少數量來減少在製品庫存,就使得上述問題不可能被無視。這樣通過改善活動不僅解決了問題,還使生產線的「體質」得到了加強。
看板操作的六個使用規則
看板是獨具特色的管理工具,看板的操作必須嚴格符合規范,否則就會陷入形式主義的泥潭,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概括地講,看板操作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六個使用原則:沒有看板不能生產也不能搬運,看板只能來自後工序,前工序只能生產取走的部分,前工序按收到看板的順序進行生產,看板必須和實物一起以及不把不良品交給後工序。
看板的種類
看板的本質是在需要的時間,按需要的量對所需零部件發出生產指令的一種信息媒介體,而實現這一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看板總體上分為三大類:傳送看板、生產看板和臨時看板。
㈢ 什麼是看板電子看板有什麼功能
看板就是表示出某工序何時需要何數量的某種物料的卡片,又稱為傳票卡,是傳遞信號的工具。看板作為目視化管理工具之一,可直接應用於生產現場生產中,通過看板可把工廠中潛在的問題暴露出來,讓任何人一看就知道異常情形的所在。看板(Kanban)的作用
1、領取信息(搬運指示信息)、生產指示信息
�8�5�6�1符合現場實際進度的『什麼時候生產(搬運)多少比較好』的自動生產(搬運)指示信息
2、『製造過剩』『搬運過剩』的防止
�8�5�6�1如果適當的規定了看板枚數的話、那麼生產量,搬運量必然 會被控制在適當的量
3、清楚生產的先後順序
�8�5�6�1按看板摘下的順序進行生產指示就可以
4、目視管理的工具
�8�5�6�1掌握自工序的能力,自工序的庫存狀況,自工序人員配置適當程度,後工序作業進展狀況
5、為防止不良品,出現不良品的工序感到難過的體系
6、問題點顯在化的工具
�8�5�6�1工序間的庫存越少�1�0問題點越容易顯在化
http://www.gztaiyou.com/html/20129595028.html
㈣ 何謂看板管理其實施的基本規則有哪些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看板管理是豐田生產模式中的重要概念,指為了達到准時生產方式(JIT)控制現場生產流程的工具。 准時生產方式的看板旨在傳達信息:「何物,何時,生產多少數量,以何方式生產、搬運」。 看板的信息包括:零件號碼、品名、製造編號、容器形式、容器容量、發出看板編號、移往地點、零件外觀等。及時生產方式的看板在生產線上分為兩類:領取看板和生產看板。
看板的功能
看板最初是豐田汽車公司於20世紀50年代從超級市場的運行機制中得到啟示,作為一種生產、運送指令的傳遞工具而被創造出來的。經過近50年的發展和完善,目前已經在很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機能。
生產及運送工作指令
生產及運送工作指令是看板最基本的機能。公司總部的生產管理部根據市場預測及訂貨而制定的生產指令只下達到總裝配線,各道前工序的生產都根據看板來進行。看板中記載著生產和運送的數量、時間、目的地、放置場所、搬運工具等信息,從裝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 在裝配線將所使用的零部件上所帶的看板取下,以此再去前一道工序領取。前工序則只生產被這些看板所領走的量,「後工序領取」及「適時適量生產」就是通過這些看板來實現的。
防止過量生產和過量運送
看板必須按照既定的運用規則來使用。其中的規則之一是:「沒有看板不能生產,也不能運送。」根據這一規則,各工序如果沒有看板,就既不進行生產,也不進行運送;看板數量減少,則生產量也相應減少。由於看板所標示的只是必要的量,因此運用看板能夠做到自動防止過量生產、過量運送。
進行「目視管理」的工具
看板的另一條運用規則是「看板必須附在實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順序進行生產」。根據這一規則,作業現場的管理人員對生產的優先順序能夠一目瞭然,很容易管理。只要通過看板所表示的信息,就可知道後工序的作業進展情況、本工序的生產能力利用情況、庫存情況以及人員的配置情況等。
改善的工具
看板的改善功能主要通過減少看板的數量來實現。看板數量的減少意味著工序間在製品庫存量的減少。 如果在製品存量較高,即使設備出現故障、不良產品數目增加,也不會影響到後工序的生產,所以容易掩蓋問題。在JIT生產方式中,通過不斷減少數量來減少在製品庫存,就使得上述問題不可能被無視。這樣通過改善活動不僅解決了問題,還使生產線的「體質」得到了加強。
板的種類
看板的本質是在需要的時間,按需要的量對所需零部件發出生產指令的一種信息媒介體,而實現這一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看板總體上分為三大類:傳送看板、生產看板和臨時看板。 1. 工序內看板 工序內看板是指某工序進行加工時所用的看板。這種看板用於裝配線以及即使生產多種產品也不需要實質性的作業更換時間(作業更換時間接近於零)的工序,例如機加工工序等。 2. 信號看板 信號看板是在不得不進行成批生產的工序之間所使用的看板。例如樹脂成形工序、模鍛工序等。信號看板掛在成批製作出的產品上,當該批產品的數量減少到基準數時摘下看板,送回到生產工序,然後生產工序按該看板的指示開始生產。另外,從零部件出庫到生產工序,也可利用信號看板來進行指示配送。 3. 工序間看板 工序間看板是指工廠內部後工序到前工序領取所需的零部件時所使用的看板。典型的工序間看板,前工序為部件1#線,本工序總裝2#線所需要的是號碼為A232-60857的零部件,根據看板就可到前一道工序領取。 4. 外協看板 外協看板是針對外部的協作廠家所使用的看板。對外訂貨看板上必須記載進貨單位的名稱和進貨時間、每次進貨的數量等信息。外協看板與工序間看板類似,只是 「前工序」不是內部的工序而是供應商,通過外協看板的方式,從最後一道工序慢慢往前拉動,直至供應商。因此,有時候企業會要求供應商也推行JIT生產方式。 5. 臨時看板 臨時看板是在進行設備保全、設備修理、臨時任務或需要加班生產的時候所使用的看板。與其它種類的看板不同的是,臨時看板主要是為了完成非計劃內的生產或設備維護等任務,因而靈活性比較大。
看板使用實務
(1)看板的使用方法 看板有若干種類,因而看板的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如果不周密的制定看板的使用方法,生產就無法正常進行,我們從看板的使用方法上可以進一步領會JIT生產方式的獨特性。在使用看板時,每一個傳送看板只對應一種零部件,每種零部件總是存放在規定的、相應的容器內。因此,每個傳送看板對應的容器也是一定的。 1、工序內看板的使用方法 工序內看板的使用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看板必須隨實物,即與產品一起移動。後工序來領取中間品時摘下掛在產品上的工序內看板,然後掛上領取用的工序間看板。該工序然後按照看板被摘下的順序以及這些看板所表示的數量進行生產,如果摘下的看板數量變為零,則停止生產,這樣既不會延誤也不會產生過量的存儲。 2. 信號看板的使用方法 信號看板掛在成批製作出的產品上面。如果該批產品的數量減少到基準數時就摘下看板,送回到生產工序,然後生產工序按照該看板的指示開始生產。沒有摘牌則說明數量足夠,不需要再生產。 3. 工序間看板的使用方法 工序間看板掛在從前工序領來的零部件的箱子上,當該零部件被使用後,取下看板,放到設置在作業場地的看板回收箱內。看板回收箱中的工序間看板所表示的意思是「該零件已被使用,請補充」。現場管理人員定時來回收看板,集中起來後再分送到各個相應的前工序,以便領取需要補充的零部件。 4. 外協看板的使用方法 外協看板的摘下和回收與工序間看板基本相同。回收以後按各協作廠家分開,等各協作廠家來送貨時由他們帶回去,成為該廠下次生產的生產指示。在這種情況下,該批產品的進貨至少將會延遲一回以上。因此,需要按照延遲的回數發行相應的看板數量,這樣就能夠做到按照JIT進行循環。 (2)用看板組織生產的過程 JIT是拉動式的生產,通過看板來傳遞信息,從最後一道工序一步一步往前工序拉動。生產過程共有三道工序,從第三道工序的入口存放處向第二道工序的出口存放處傳遞信息,第二道工序從其入口存放處向第一道工序出口存放處傳遞信息,而第一道工序則從其入口存放處向原料庫領取原料。這樣,通過看板就將整個生產過程有機的組織起來。 (3)代替看板發出生產請求的其它目視化方法 看板的形式並不局限於記載有各種信息的某種卡片形式,在實際的JIT生產方式中,還有很多種代替看板發出生產請求的目視化方法,如彩色乒乓球、空容器、地面空格標識和信號標志等。
㈤ 看板管理的看板功能
看板最初是豐田汽車公司於20世紀50年代從超級市場的運行機制中得到啟示,作為一種生產、運送指令的傳遞工具而被創造出來的。經過近50年的發展和完善,已經在很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機能。
工作指令
生產及運送工作指令是看板最基本的機能。公司總部的生產管理部根據市場預測及訂貨而制定的生產指令只下達到總裝配線,各道前工序的生產都根據看板來進行。看板中記載著生產和運送的數量、時間、目的地、放置場所、搬運工具等信息,從裝配工序逐次向前工序追溯。
在裝配線將所使用的零部件上所帶的看板取下,以此再去前一道工序領取。前工序則只生產被這些看板所領走的量,「後工序領取」及「適時適量生產」就是通過這些看板來實現的。
防止過量生產
看板必須按照既定的運用規則來使用。其中的規則之一是:「沒有看板不能生產,也不能運送。」根據這一規則,各工序如果沒有看板,就既不進行生產,也不進行運送;看板數量減少,則生產量也相應減少。由於看板所標示的只是必要的量,因此運用看板能夠做到自動防止過量生產、過量運送。
目視管理
看板的另一條運用規則是「看板必須附在實物上存放」、「前工序按照看板取下的順序進行生產」。只要通過看板所表示的信息,就可知道後工序的作業進展情況、本工序的生產能力利用情況、庫存情況以及人員的配置情況等。
改善的工具
看板的改善功能主要通過減少看板的數量來實現。看板數量的減少意味著工序間在製品庫存量的減少。如果在製品存量較高,即使設備出現故障、不良產品數目增加,也不會影響到後工序的生產,所以容易掩蓋問題。在JIT生產方式中,通過不斷減少數量來減少在製品庫存,就使得上述問題不可能被無視。這樣通過改善活動不僅解決了問題,還使生產線的「體質」得到了加強。
㈥ "看板"是什麼意思啊
看板就是表示出某工序何時需要何數量的某種物料的卡片,又稱為傳票卡,是傳遞信號的工具。看板分兩種,即傳送看板和生產看板。傳送看板用於指揮零件在前後兩道工序之間移動。當放置零件的容器從上道工序的出口存放處運到下道工序的入口存放處時,傳送看板就附在容器上。當下道工序開始使用其入口存放處容器中的零件時,傳送看板就被取下,放在看板盒中。當下道工序需要補充零件時,傳送看板就被送到上道工序的出口存放處相應的容器上,同時將該容器上的生產看板取下,放到生產看板盒中。
㈦ 什麼是電子看板電子看板要怎麼應用到生產管理中
電子看板是目視化管理的一種表現形式,最初是豐田汽車公司於20世紀50年代從超級市場的運行機制中得到啟示,作為一種生產、運送指令的傳遞工具而被創造出來的。經過近50年的發展和完善,目前已經在很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機能。
上海央達電子看板可顯示計劃調度分配給工人和設備的任務;通過領料登記記錄物料在車間的流動歷史;通過任務進度錄入反饋信息到計劃調度;通過工時採集為財務系統提供了數據。
其實電子看板應用到生產管理中很簡單,只需要將生產流程有序的規劃好,在結合央達電子看板自身的功能特點既可有效運用,這個具體還得根據生產的特點以及規模等實際情況來運用。建議你可以咨詢一下生產廠家,他們會給你制定電子看板使用方案。
㈧ 物流專業中"看板"一詞具體是什麼意思
看板,是指為了達到JIT准時生產方式而控制現場生產流程的工具。
JIT生產方式(JIT,Just in time),其實是保持物質流和信息流在生產中的同步,實現以恰當數量的物料,在恰當的時候進入恰當的地方,生產出恰當質量的產品。這種方法可以減少庫存,縮短工時,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准時化生產JIT是二戰以後最重要的生產方式之一。由於它起源於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因而曾被稱為「豐田生產方式」,後來隨著這種生產方式的獨特性和有效性,被越來越廣泛地認識、研究和應用,人們才稱為JIT。
㈨ 什麼是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就是LED屏,然後顯示一些數據能夠讓管理人員進行實時的監控和管理,這種就是看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