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時工具有哪些
計時工具有日晷、漏壺、秒錶、懷表、沙漏等。
1、日晷:是一種由視太陽位置告知每天時間的裝置,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
2、漏壺:是指計時用的漏,刻是指劃分一天的時間單位,通過漏壺的浮箭來計量一晝夜的時刻。
3、秒錶:由暫停按鈕、發條柄頭、分針等組成,是利用擺的等時性控制指針轉動而計時。
4、懷表:屬於機械鍾表,動力系統是發條,計時單位是小時、分鍾、秒,分別採用了12進位制和60進位制。表端有一條鏈子可以固定在身上。
5、沙漏:由兩個玻璃球和一個狹窄的連接管道組成。通過測量上方玻璃球中的沙子穿過狹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時間,來對時間進行測量。
人們每天都要通過鍾表來掌握時間,合理安排一天的學習與生活。在一些比賽項目中,也常通過計時來決定每個人的成績。現如今的計時也有按照勞動時間多少、技術熟練程度來計算的意思。人類社會早期對時間沒有精確的計量,只能用太陽出山雞叫3遍月掛樹梢等模糊概念計時。直到進現代,一些地方還沿用吃晚飯時一袋煙的功夫等提法。
㈡ 有給機械表上發條的小工具嗎
你的意思是上條時不方便擰,打滑?用氣門芯橡膠管1厘長足夠,套在表發條把上或一小塊很薄的自行車內胎膠,上條擰起來就不會打滑了。
㈢ 三種古代人們晚上計時的工具和方法
古代人們晚上計時的工具有:刻漏、沙漏、水運渾天儀、水運儀象台、大明燈漏。
計時的方法分為兩大類,一類利用流體力學計時,有刻漏和後來出現的沙漏;一類採用機械傳動結構計時,有渾天儀、水運儀象台等。
1、刻漏又稱漏刻、漏壺。
漏壺主要有泄水型和受水型兩類。早期的刻漏多為泄水型。水從漏壺底部側面流泄,格叉和關舌又上升,使浮在漏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下降,由漏箭上的刻度指示時間。後來創造出受水型,水從漏壺以恆定的流量注入受水壺,浮在受水壺水面上的漏箭隨水面上升指示時間,提高了計時精度。
2、沙漏
因刻漏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後來周述學加大了流沙孔,以防堵塞,改用六個輪子。宋濂(1310~1381)著《宋學士文集》記載了沙漏結構,有零件尺寸和減速齒輪各輪齒數,並說第五輪的軸梢沒有齒,而裝有指示時間的測景盤。
3、水運渾天儀
一具依靠水力而使其運轉,能模仿天體運行的儀器,並可以測定時間。這個渾天儀改進了漢代科學家張衡的設計,注水激輪,令其自轉,晝夜一周,除了表現星宿的運動以外,還能表現日升月落,當然比張衡的水運渾象儀更加精巧、復雜了。
4、水運儀象台
是一套比較復雜的齒輪傳動系統。 在樞輪的上方和圓周旁有「天衡」裝置──擒縱機構,這是計時機械世界史上繼一行之後的重大創造的繼續,它把樞輪的連續旋轉運動變為間歇旋轉運動。
5、大明燈漏
1276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製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復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鍾、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
(3)開鍾發條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星象定時:
這種方法比用動物報時的方法更加古老,它是根據月亮和星星的晚上位置變化來確定晚上時間階段的。
根據月亮有「初一升初二長,初三初四見月亮」「二十八九月亮一扭」開始計算時間,一般由「十五月中天」,「二十二三,月亮落在正南」等計算夜間時間,到了冬天還有「參落正南」——半夜之說(參指三星)。
另外,根據北斗星在每個季節的晚上轉動位置則更是古代晚上報時和研究四季的重要方法。北斗星在春分和秋分、冬至和夏至的黃昏6點和早6點位置和晚上12點的位置——卯時、申時和子時是十分准確的,北斗七星正好在正東西和正南北方位。
夜行的人們經常根據季節看北斗七星的位置判斷夜間的時辰應該是什麼時間,所以古人有「斗轉星移」一整套夜觀天象之術。
㈣ 發條鬧鍾的使用方法
1、鬧鍾是帶有鬧時裝置的鍾。既能指示時間,又能按人們預定的時刻發出音響信號或其他信號。鬧鍾的機芯結構主要有機械式和石英電子式兩大類。其他如晶體管擺輪游絲式、音叉式等類型已很少用,通常置於檯子上使用的稱台式鬧鍾,主要為旅行使用的稱旅行鬧鍾。日用機械鬧鍾的走時日誤差一般在120秒/日以內,石英電子鬧鍾的走時日誤差一般在0.2秒/日以內。
2、機械鬧鍾是用發條儲存能量,是一種高錳鋼材料;經過許多級別齒輪增加角速度,注意齒形不是漸開線,是擺線,為了減少摩擦力,適合在小力矩下高效率傳動;經過往復擺動的擒縱機構,一種有固有振動周期的結構實現定時要求,就是恆角速度;擒縱機構用的像發條的游絲是恆彈合金,是一種彈性元件,其機械特性受溫度影響比較小。
㈤ 如何拆卸機械鍾發條
我看鍾表工們不是不會修,是不願意修,因為他們看這鍾可能很舊很老了,要修,麻煩多多,可又收不了你多少錢。
你既然想自己來修理這個老擺鍾,我就提供一些意見給你吧。
這樣的老擺鍾,不一定有很大的損壞,有時是年代久遠,沒有保養而停擺的.你首先打開鍾蓋,仔細檢查一下。
檢查的項目如下:
鍾的游絲有沒有亂、發條有沒有斷、齒輪有沒有崩齒、輪軸有沒有斷、軸承孔有沒有變形擴大等,如沒有上述的問題,那麼鍾就可能是久未保養,缺油停擺了.
這樣你就可以把鍾的零件拆下來,鍾的機械件不算復雜,即使從來沒做過也不怕拆卸,只是拆時要記住零件的位置就是了.然後把零件用汽油清洗一下,在所有軸承孔里和叉擺和齒輪的接觸面加上鍾油(鍾油在鍾表零件店應該有售),然後重新裝上試試能不能走時。
如果上述所作的檢查發現如下的問題,有些你是可以自己處理的:
1.油絲(擺絲)亂,如果亂得不是太厲害的話,你是可以自己用鑷子把它重新理好的,動作要細致,整理好後的油絲,應該是一圈一圈保持一定距離的,即使在擺動時也保持著這樣的距離,不會相碰。當然如果油絲是太亂的話,你就得找鍾表工給你修理了.
2.發條斷。如果發條只是斷開兩截,你是可以自己把它接上的。方法是把斷開的發條兩截相互接觸的地方用酒精燈退火,退火時不能太急,要慢慢的離火不能太近,退好火後在兩截准備接觸的地方各鑽兩個小孔,用鉚釘鉚好固定(鉚釘可以用小銅條或鉛條),然後用小銼刀把接觸面銼平滑,斷了的發條就接上了。
3.軸承孔變形擴大.如果變形和擴大不是太厲害的話,你可以用一支前端稍尖的金屬棒在軸承孔的邊緣輕輕的敲打,讓邊緣向軸承孔中央擠,以縮小孔的變形和擴大。
4.齒輪崩齒,軸承斷。這兩項故障技術難度都較大,當然我們有這方面的專業技能是完全可以把它修復的,補齒,接軸承。如果你有很好的鉗工技術,或許可以嘗試自己修復一下的,不然的話,就只能找鍾表工了。
我很佩服你敢於企圖自己修復老擺鍾,我也相信這老擺鍾對你意義重大,所以向你提出這么點意見,希望你能修好這個對你意義非凡的老擺鍾,等著聽你的好消息。
㈥ 老式時鍾上發條的把手叫什麼
叫發條鑰匙
㈦ 老式發條鍾使用方法
有個上發條的鑰匙,表面上有兩個擰發條的孔,用專用的發條鑰匙(每個上發條的鍾都會配一個)順時針擰,直到擰不動了為止,兩個發條都要擰滿,然後用手指播分針調對時間,最後擺動一下鍾擺就ok了!
㈧ 生活中常見的計時工具有哪些寫三種
生活中常見的計時工具有:
1、懷表:英文名稱是POCKET WATCH,意思是佩帶在胸前、懷里的表。它表端有一條鏈子可以固定在身上,可以是裝在西裝背心口袋裡的袖珍鍾。
2、手錶:或稱為腕錶,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計時/顯示時間的儀器,手錶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膠、尼龍布、不銹鋼等材料,製成表帶,將顯示時間的「表頭」束在手腕上。
3、鬧鍾:是帶有鬧時裝置的鍾。既能指示時間,又能按人們預定的時刻發出音響信號或其他信號。鬧鍾的機芯結構主要有機械式和石英電子式兩大類。
4、掛鍾:指掛在牆上的時鍾。最早是由塔鍾演變而來,大約在16世紀歐洲出現龐大體積的塔鍾建築,限於當時的製造技術,鍾表一般體積較大。
5、秒錶:是一種常用的測時儀器。又可稱"機械停表"。由暫停按鈕、發條柄頭、分針等組成。它是利用擺的等時性控制指針轉動而計時的。
㈨ 手錶用來擰發條的工具叫什麼
手錶用來擰發條的工具叫表把。
手錶,或稱為腕錶,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計時/顯示時間的儀器。 手錶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膠、尼龍布、不銹鋼等材料,製成表帶,將顯示時間的「表頭」束在手腕上。
手錶的製作及生產都基於一個簡單而機智的發明,這就是「彈簧」,它能夠收緊並儲存能量,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釋放出來,以推動手錶內的運行裝置及指針,達到顯示時間的功能,手錶內的這種彈簧裝置被稱為主彈簧(Mainspring)。手錶構造手錶由表頭、表帶(表扣)組成。 其中表頭的零部件包括:機芯、表殼、底蓋、鏡面、字面(常說的表盤)、指針、把的(調時間的,也叫按的)、令(部分表種要求)。
手錶工作原理,手錶是用來指示時間的一種精密儀器,該儀器的原理是利用一個周期恆定的、持續振動的振動系統作為標准。如果知道了振動系統完成一手錶次全振動所需要的時間(振動周期),並計算出振動次數,那麼,振動這么多次之後所經歷的時間就等於振動周期乘以振動次數。即時間=振動周期×振動次數
擺軸游絲機械手錶採用擺輪游絲作為振動系統,擺輪1固定在擺軸2上,擺軸的上、下軸頸被套在軸承里,可圍繞軸承旋轉。游絲部件3的一端固定在擺軸上,另一端被固定在夾板上。由於游絲的彈性變形使擺輪的運動由轉動變成往復運動。擺輪游絲系統在擺動時受到軸承的摩擦力、空氣阻力及游絲的內摩擦等運動阻力手錶的影響,擺動的幅度(振幅)將逐漸衰減,最後直至停止不動。為了使其不衰減地持續振動,就必須定期地給擺輪游絲系統補充能量,也就是說,手錶中一定要有一個能源裝置。將能量周期性地補充給振動系統是通過一個特殊的機構一一擒縱機構來實現的。擒縱機構還同時用來計算擺輪游絲系統的振動次數。所以,擺輪游絲系統和擒縱機構是機械手錶的關鍵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