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明朝交通工具怎麼說
擴展閱讀
軟體資源共享包括什麼 2024-05-22 08:40:09
手機mt4為什麼沒有石油 2024-05-22 08:17:29

明朝交通工具怎麼說

發布時間: 2022-06-12 23:41:02

1. 假如你是大明,你對班裡50名同學上學的交通工具做了一個調查,請用英文寫一篇短文,介紹同學們如何上學。

Hi,everyone!i`m Daming.I have done a survery about what kind of transport students like taking.

Five students go to school by car .They think they go to school by car quickest .Fifteen students go to school by bus .It is the most comfortable for them to go to school by bus.Twenty students go to school by bike . It can be shown in facts and figures that cycling is the most puplar, the most convenient, and most environmentally desirable form of transport in towns.Ten students go to school on foot .Walking to school is the cheapest, the most exercise.This is the survey summary。Thank you.

2. 明代馬車出行都有哪些禮儀規范

《明史·輿服志》《明史·禮志》記載的比較清楚了。
親王象輅,其高視金輅減六寸,其廣減一尺。轅長視大輅減一尺。輅座高三尺有奇,餘飾同金輅。
郡王無輅,只有帳房,制同親王。
百官乘車之制:洪武元年令,凡車不得雕飾龍鳳文。職官一品至三品,用間金飾銀螭綉帶,青縵。四品五品,素獅頭綉帶,青縵。六品至九品,用素雲頭青帶,青縵。轎同車制。庶民車及轎,並用黑油,齊頭平頂,皂縵,禁用雲頭。六年令,凡車轎禁丹漆,五品以上車止用青縵。婦女許坐轎,官民老疾者亦得乘之。景泰四年令,在京三品以上得乘轎。弘治七年令,文武官例應乘轎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內外鎮守、守備及公、侯、伯、都督等,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違例乘轎及擅用八人者,奏聞。蓋自太祖不欲勛臣廢騎射,雖上公,出必乘馬。永樂元年,駙馬都尉胡觀越制乘晉王濟熹朱〈車尞〉棕轎,為給事中周景所劾。有詔宥觀而賜濟熹書,切責之。惟文職大臣乘轎,庶官亦乘馬。又文臣皆許乘車,大臣得乘安車。後久廢不用。正德四年,禮部侍郎劉機言,《大明集禮》,公卿大臣得乘安車,因請定轎扇傘蓋品級等差。帝以京城內安車傘蓋久不行,卻其請,而命轎扇俱如例行。嘉靖十五年,禮部尚書霍韜言:「禮儀定式,京官三品以上乘轎,邇者文官皆用肩輿,或乘女轎。乞申明禮制,俾臣下有所遵守。」乃定四品下不許乘轎,亦毋得用肩輿。隆慶二年,給事中徐尚劾應城伯孫文棟等乘轎出入,驕僣無狀。帝命奪文棟等俸。乃諭兩京武職非奉特恩不許乘轎,文官四品以下用帷轎者,禁如例。萬曆三年奏定勛戚及武臣不許用帷轎、肩輿並交床上馬。至若破格殊典,則宣德中少保黃淮陪游西苑,嘗乘肩輿入禁中。嘉靖間,嚴嵩奉詔苑直,年及八旬,出入得乘肩輿。武臣則郭勛、朱希忠特命乘肩輿扈南巡蹕,後遂賜常乘焉。皆非制也。

3. 交通工具 英語怎麼說

交通工具的英文是transportation

1、讀音:英 [trænspɔː'teɪʃ(ə)n; trɑːns-]美 [,trænspɔr'teʃən]

2、解釋:n. 運送,運輸;運輸系統;交通工具;尤其指大眾交通工具

3、例句:

The boxes were ready fortransportation.

這些盒子等待運輸。

(3)明朝交通工具怎麼說擴展閱讀:

transportation近義詞

traffic

1、讀音:英 ['træfɪk]美 ['træfɪk]

2、解釋:n. 交通;運輸;貿易;[通信] 通信量

3、例句:

The traffic was terrible.

交通狀況糟糕。

carriage

1、讀音:英 ['kærɪdʒ]美 ['kærɪdʒ]

2、解釋:n. 運輸,輸送;(舊時載客的)四輪馬車;〈英〉火車客車車廂;運費

3、例句:

Visitors can marvel at the enormous range of locomotives and original wooden carriages.

參觀者可能對形形色色的火車頭以及最初的木製車廂感到驚奇。





4. 各種交通工具的英文怎麼說

ambulance / 5AmbjulEns/ 救護車
bike / k/ 自行車
bicycle / 5sikl/ 自行車
motorcycle / 5moutEsaikl/ 摩托車
cart / ka:t/ 二輪馬車
carriage / 5kAridV/ 四輪馬車
car / ka:/ 小汽車
jeep / dVi:p/ 吉普車
tractor / 5trAktE/ 拖拉機
lorry / 5lRri/ 重型卡車
truck / trQk/ 卡車
bus / bQs/ 大客車
coach / kEutF/ 大客車
van / vAn/ 廂式貨車
taxi / 5tAksi/ 計程汽車,出租汽車
subway / 5sQbwei/ 地鐵
railway / 5reilwei/ 鐵路
train / trein/ 火車
locomotive / 5lEukEmEutiv/ 火車頭
express / iks5pres/ 快客列車
boat / bEut/ 小船
ship / Fip/ 船
yacht / jRt/ 遊船
vessel / 5vesl/ 大船
warship / 5wR:Fip/ 軍艦
aeroplane / 5ZErEplein/ 飛機
plane / plein/ 飛機
aircraft / 5ZEkra:ft/ 飛機
airplane / 5ZEplein/ 飛機
jet / dVet/ 噴氣飛機
spaceship / 5speisFip/ 宇宙飛船
space shuttle / / 太空梭
helicopter / 5helikRptE/ 直升飛機

5. 交通工具用兩個字怎麼說

代步

交通工具狹義上指一切人造的用於人類代步或運輸的裝置。如:自行車,汽車,摩托車,火車,船隻及飛行器等。其中也包括馬車,牛車等動物驅動的移動設備,從這一點來說,黃包車、轎子、輪椅也可以算是交通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工具也在不斷變化。

代步,指用運載工具代替步行。

代步出處:

《藝文類聚》卷七一引漢李尤 《天軿車銘》:「 輪以代步,屏以從容。」

釋義:用車輪來代替走路,用屏風來遮擋臉面。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周圍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給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陸地上的汽車,海洋里的輪船,天空中的飛機,大大縮短了人們交往的距離;火箭和宇宙飛船的發明,使人類探索另一個星球的理想成為了現實。也許不遠的將來,人類可以到太空中去旅行觀光,每一個人可以到另一個星球去考察學習。

(5)明朝交通工具怎麼說擴展閱讀:

交通工具消極面

一、污染環境

由於運行交通工具需要消耗大量化石燃料,這些化石燃料燃燒後釋放到空氣中,使全球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加。還有就是城市空氣污染,汽車尾氣的排放要佔到80%,外加汽車噪音等,對人類身心健康帶來了極大傷害。

二、資源枯竭

普通轎車一年耗油1800升,我國機動車燃油消耗每年超過一億噸,而且仍在逐年遞增。地球的不可再生資源是有限的,人類不久將會面臨石油等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美國為了爭奪石油資源,不惜在中東開戰,搞得生靈塗炭,人民深受痛苦。

三、生態環境

修建公路、鐵路需佔用大量農田,破壞了周邊生態資源,人類可耕作的土地日漸減少。許多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由於大量開采,地上及地下水資源均收到污染,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原本美好的家園,清澈的河水,一去不復返。

四、負面影響

大量汽車的生產,常常使交通陷入癱瘓。尤其城市上下班的高峰期,如果堵車,更是寸步難行,這對人們乘車的初衷無疑是種諷刺。在古代,人們死於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很小,而今,我國每年死於交通事故的人數就達十萬人。

6. 使用交通工具怎麼說

use (public)transport
使用交通工具

例句:
1.請盡量使用交通工具,並留意特別交通措施。

Please use public transport and pay attention to special traffic arrangements

2.它能幫助你購買食物和使用交通工具。

It will help you order food and use transport

望採納最佳答案 哦 謝謝

7. 古代交通工具有哪些

「 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是對古代幾種主要交通工具性能的總結。交通工具,總的說來,可分為畜力和人力兩大類,畜力交通工具有騾車、牛車、驢車、羊車、大車、驢、駱駝、馬等。人力交通工具有船、人力車、三輪車、轎和白橋、扛肩、擔挑、冰床等。
古代交通工具有:
1、騾車,又稱轎車,是用騾子駕轅的一種車。據陳育丞先生介紹,騾車是辛亥革(蟹)命前北京的一種主要載人工具。向有「京車」之譽。騾車由車身、車輪和車軸、車圍、套具四部分構成。車身有車轅、車前盤、車廂、車後尾四部分,主體是車廂。車廂有穹形頂棚,有門有窗。官用騾車車輪較高,輻條較細。車轂凸形,車軸稍長,俗名「陝西腳」。普通騾車車輪俗稱「笨腳」,跑車車輪特別沉重,以免翻車。北京騾車的車軸(軸承)很有名,車行時觸發出一種極清脆悅耳的響聲。車子跑快了時,遠遠聽去彷彿是京劇鼓板「單皮」在「放絲鞭」。只有北京的工匠具有製造這種車軸的技能。車圍有內圍、外圍之分。外圍用藍布,在距車底盤約半尺的地方向上翻卷,捲起的部分,改用雜色緞,鑲以黑緞邊緣,名為挽手。內圍,下部用雜色緞,鑲黑邊,名為卧廂。上部與車頂多為白色或淡藍色。夏天,外圍兩側各開大小不同的紗窗。紗窗之上加藍布遮陽,下熏黑綢飛瞻,名小帳子。車前也架遮陽,名大帳子,夕陽西下或晚上行車,大帳子已不需用,便撤去。夏天,為了車廂通風,撤去里圍,只留卧廂及車頂,周圍遮以熟羅簾子,以防日曬。雨天,車外加油布。冬天,車上罩以灰色或黃色的氆氌雪頂。套具則包括騾子駕轅時用的鞍子、夾板、籠頭、韁繩等物。鞍子較大者,稱為大鞍車,多是王公貴人、滿族命婦乘坐的。車夫三人,兩人拿轅,一人牽騾,皆步行。另有小鞍車,用途較廣,人人可坐。清末一些紈絝子弟多在小鞍車的製作和裝飾上爭奇斗勝。北京騾車所用的騾子,多來自陝西,人稱「西口」,以頸長、胸寬、腰瘦、脛細者為優。毛色則以「緞子黑」、「野雞紅」、「菊花青」、「墨里藏針」、「香青」等為上乘。北京車把式的技術是很高超的。在最繁華的大柵欄,路僅容兩車擊轂而過,北京的趕騾車者也既能避人,又能避車,絕少事故。過去北京的騾車,有自用的,也有營業性的。自用的,無需多說;營業的,就是專門拉送客人的。但只有「站口兒」一項。所謂「站口兒」,就是騾車營業者白天在固定的一處胡同口等待乘客賃坐。起初多自己趕車,待收入漸厚,便再拴一輛,可僱人執鞭代趕。

2、騾馱轎,是用兩頭騾子駕馱的一種轎。這種交通形式實質上是坐轎,但這種轎不是前後2人或4人或8人抬行,而是前後各有一頭騾子駕馱著轎桿而行,故稱騾馱轎。這種轎比一般轎略大,可坐2人。轎內備有寢具,可以躺卧,是適於長途旅行的一種交通工具。一般可日行百里。行途中有兩人趕騾,一人徒步,一人騎驢。

3、驢車,是由驢拉的車。過去,北京的驢車很多。後來騾車,馬車興盛起來,驢車日漸減少了。驢車也有自用的和營業的之分。自用的驢車,如糧店有自備驢車,外出送貨用。郊區農民有自用驢車,用以進城拉糞土或賣瓜果蔬菜等農產品。營業驢車是用以拉送乘客的。有「站口兒」和「跑趟子」兩種。「站口兒」者和營業騾車一樣,在一定的處所等候雇客,或送一程,或包車來回。 「跑趟子」又叫「跑海」或「趟子車」,即趕著驢車沿著一定的路線來回拉客。過去,在天橋到永定門,東四到朝陽門,西直門到海淀等路段,都有趟子車。趟子車由某地到某地,是有定價的。因這種車較簡陋,定價也很便宜。早到的乘客搶占前轅坐處,比較舒適。後來者便盤腿坐在車廂內,比較苦。最後上車者,只能坐在車尾,有被顛簸下來的危險。民國以後,這種驢車逐漸絕跡。

4、牛車,過去,北京的牛車主要是慈善機構育嬰堂用以撿拾嬰屍的。牛車上有一個大木箱,後面開一洞口,洞上懸一幅黃色布匾,上書「陸地慈航」四字。每日拂曉,育嬰堂有人趕著牛車到處轉,遇到嬰屍多為被掐死的私生子便揀拾起來,從洞口放入牛車上的大木箱內。有的被揀回的嬰兒尚未斷氣, 還可以救活,也收養在育嬰堂內。

5、羊車,這是少數人家特地製造的一種小型輕便的敞車,由一頭山羊駕車。可以用來馱載一兩個小孩外出遊玩。

6、騎驢,驢是既易飼養又較馴服耐力的牲畜。騎驢代步,方便省事。從前,北京城內騎驢往來的人多有。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初一日,北京大風,有人騎驢從正陽門前過,被風倦起,落到了崇文門地方,人驢俱無恙。北京城內也有人家養驢營業,招客騎行。從新街口到西直門,交道口到安定門,東四到朝陽門等街上,多有這樣的營業驢。從宣武門到白雲觀,營業驢更多,以便人們到白雲觀趕廟會、進香或遊玩。所以,今宣武門東河沿街舊稱趕驢市。這里的驢似乎更有靈性,雇客付錢騎上去後,不用驢夫跟隨,驢就主動地馱著雇客快步跑到白雲觀,停蹄不動,待雇客下來。早在白雲觀的合夥驢夫拉到客後,用手一拍驢身,驢又自覺地跑回趕驢市。這大概是因為這種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來往於趕驢市與白雲觀之間,也就有了經驗了。驢,不僅可供人騎,,而且還能馱貨物。

7、駱駝,具有溫順、吃苦、耐勞的天性,用來馱運貨物,勝過驢騾。過去,北京西郊石景山一帶和南郊南苑一帶,有不少靠駱駝為生的駝戶。他們飼養幾頭駱駝,或馱腳,或跑買賣,掙錢糊口。馱腳的是為別人馱運貨物,掙份腳錢。跑買賣的是拉著駱駝到外地販運貨物,既掙腳錢,也賺貨利。舊日北京的駝戶主要是從門頭溝馱煤,從大灰廠駝灰,從西山裡駝木材等,到北京城裡送貨或販賣。拉駱駝按「把」而計,大把8隻,小把6隻,一般一個人拉一把。為了途中互相幫助,常常好幾把一起走。但民國以後,現代交通逐漸發達,對進北京城的駱駝隊也有新的限制,只准3隻為一把。如果6隻或8隻一把,前後有六七丈或八九丈長,影響城內交通。過去,北京的駱駝都是從口外販賣過來的。據陳琪先生講,他的太爺就因去口外販賣駱駝發了家。但是,拉駱駝主要在春、秋、冬三季,尤其冬天最忙。夏天,要趕著駱駝到口外去放牧。

8、人力車,又稱洋車或「膠皮」,南方多稱東洋車或黃包車,是清末由日本傳入中國的一種人力載客車。這種車的車形,大家在電影電視中都看到過,兩個車輪承托個一個半圓形或方形車廂,車身前有長長的兩根車把,一個人坐在車上,一個車夫拉著車跑。北京出現的第一輛人力車,名叫鐵皮車(車軲轆用鐵皮做成,故名),是日本人送給慈禧太後的御用車(現在頤和園內陳列著)。後來,北京便有人仿造,所以清末北京街市上多見鐵皮車。民國以後,車形多有變化,鐵皮輪換成膠輪,車廂多改為半圓形。黑色、棕色、黃色的都有。那時候,虎坊橋的「西福星」、崇外上三條的「東福星」、東華門大街的「懋順」、西四的「華馨」,還有「起順」、「雙和順」、「悅來」等字型大小都是製造人力車較有名車行。有錢有勢以及社會名流之家,往往自購人力車,雇專人包拉。大量的人力車都是一些車廠子的,窮苦的車夫租車拉客;像朝陽門大街的「馬六」車廠、「繁華」車廠,崇外上頭條的「五福堂」車廠等,都屬大型的,它們都擁有一二百輛車。一些小車廠僅有二三十輛或一二十輛車。舊日的北京城裡,人力車是主要交通工具。在十字路口、胡同口,常有三五輛或十來輛人力車在等座。尤其在戲園子、飯館子、澡堂子、東安市場、西單商場、旅店、火車站、天橋、公園、八大胡同(妓院)等處,候客的人力車更多。拉人力車的,分白天班和黑夜班,又有拉包月車和拉散座的分別。比較有名的人力車夫,還獲得「一溜煙兒」、「伊犁馬」、「花褲腰」之類的綽號。舊社會北京的人力車車夫是極為辛苦極為悲慘的。他們忍受著車廠主的殘酷剝削,又常常受到一些惡棍警察的敲詐勒索。每天早出晚歸,滿街奔跑,掙幾個錢僅能糊口而已。新中國成立後,人力車才完全取消。

9、三輪車,是30年代後期才出現於北京城內街巷上的。據任有德先生回憶,北京的第一輛三輪車是日本侵略者送給漢奸江朝宗的。後來三輪車逐漸增多,成為北京城內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三輪車靠車夫登踏而行,比人力車省力,而且可以拉兩個人。現在北京街頭上仍可見有載人三輪車。載貨的三輪車是平板,叫平板三輪。

10、手推車,是一種獨輪車。車輪在車身下面,居中。二車把在後,末端系有車襻。人推車時,車襻搭於頸後和兩肩,兩手分握車把,向前用力,推動車輪運轉。車輪車軸原為木質,較笨重,推車費力。車行時,車軸摩擦車耳,發出吱咯吱咯的響聲。後改進為膠輪軸承,推車省力,且無雜訊。手推車功用較廣,既可載人,又可運貨。舊日北京賣水的、賣菜的、掏糞的,以及農民運土運糞、運稼運糧,大都用手推車。

11、喜轎和白轎。過去,北京的平民百姓也用轎。一般結婚時用的轎叫喜轎,送喪時用的轎叫白轎。喜轎是結婚時新娘坐的,一般為紅轎,轎夫4人,前後各2人,有的地方除紅轎外,另有兩乘綠橋,是男方娶親太太和女方送親太太坐的。20年代後,流行新式婚禮,北京人結婚才漸漸改用馬車或汽車迎親。白轎是舊時有錢人家發喪時用的。老北京的風俗是,送葬的晚輩乘坐白轎。若是女人,限於已婚者,未嫁女子不能坐白轎。

12、扛肩、背負和挑擔。扛肩俗稱「窩脖兒」,是舊北京城裡的一種行業。干這行的人主要是為人搬家或代人送嫁妝。極少數「窩脖兒匠」為皇室扛運貴重陳設,這樣的「窩脖兒匠」專歸皇宮懋勤殿繩子庫管。窩脖兒需有一定技能,一般人「窩」不了那些又長、又高、又重、又易碎的物件。他們的「窩」法是,先將要搬運的物件放在一個一尺半長、一尺七八寬的長方木板上,並用軟線繩捆綁好。然後由二人抬起,放在「窩脖兒匠」的墊有一根下鋪棉布墊板條的肩上,「窩脖兒匠」一手扶物件,一手前後甩動,兩眼向前平視,邁大步急行。到達目的地後,仍需二人將肩扛物件接抬下來。除了肩膀能扛外, 「窩脖兒匠」還需有健步如飛和拆裝各式傢俱的技能。清末北京有名的「窩脖兒」范茂貴,僅用4天時間,就把60斤重的銅獅子「窩」到遵化馬蘭峪的慈禧太後陵墓去。背負就是背運東西,甚至背人。清末,北京多大雨,街路積水成河,沒膝沒腹的,一般人難以通行,遂有專門背人過街而掙幾文錢者。至於舊時北京賣菜的、賣魚蝦的、賣鮮花的以及煤鋪送煤、灰鋪送灰、飯館送酒菜等,多是擔挑。扛肩、背負、擔挑,都是以人力為主的交通運輸形式。

13、船是主要的水路交通工具。古代的船也是多種多樣。遠的不必說,明代有黃船(御用)、馬船(由川滇轉送馬匹專用,永樂遷都北京後,專用運送官物)、快船(水軍征戰用)、海運船(備使西洋諸國)、供應船(為皇室捕漁用)、後湖船(在南京後湖,為樓座船,供游覽用)、戰船(征戰用)、糧船(又分遮洋船和淺船二種,均用於漕運)等等名目。② 清代則有糧船(漕運用)、戰船(又有外海與內河戰船的區分)、水驛船(用於水路驛站)、應差船(又有沙船、便民船、黃快船、樓唬船、宣樓船、大江差船等細目,備官府隨時差遣)、救生船(專於江河激流險灘處備搶險救生用)、浮梁渡船(藉以渡河用)等等類分。③ 但是,在北京地區能見到的,僅黃船、糧船、水驛船、浮梁渡船等而已。黃船,在上面的《御用交通工具》部分,曾談到龍舟,就屬黃船之類。《明會典》載:「國初造黃船,制有大小,以備御用。至洪熙元年(1425年)計三十七隻;正統十一年(1446年)計二十五隻。常以十隻留京師河下聽用。」④ 《養吉齋叢錄》所謂前明遺留於北京皇城西苑太液池中的「蓬島飛龍」一船,是否就是明代留用於京師湖中的黃船之一呢?頤和園內至今存有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雕造的石舫,光緒十九年(1893年)稍加改造,改名清宴舫。這個石舫雖然只具有象徵意義,並無實用價值,但通過它可以想見明清黃船的樣子。明初南京後湖(即玄武湖)船或許與其相仿。

14、糧船,是專門用於漕運的船。海運糧船叫遮洋船,河運糧船叫淺船或剝船。北京作為金、元、明、清的帝都,它的糧食供應和財源完全仰賴於東南。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大規模的漕運,就沒有北京作為千年帝都歷史地位。正因為如此,當年北京的糧船是很多的。永樂初,無論是海道運輸的遮洋船,還是運河運輸的淺船,都能由直沽(今天津)溯白河而至通州。後來只有薊州軍餉用遮洋船海運,北京和通州國庫里的糧食,全由淺船運輸。明萬曆年間,用淺船運達京、通倉的米糧達370萬石,而遮洋船運至薊州的軍糧僅24萬石。同時間內,全國造船共12143隻,其中淺船佔95%以上。據文獻記載,一隻四百料淺船,底長5丈2尺,頭長9尺5寸,梢長9尺5寸,底闊9尺5寸,底頭闊6尺,底梢闊5尺,頭伏獅闊8尺,梢伏獅闊7尺,梁頭14座,底板厚2寸,棧板厚1寸7分,釘1尺3釘,龍口梁闊1丈,深4尺,使風梁闊1丈4尺、深3尺8寸,後斷水梁闊9尺、深4尺5寸,兩 〓(上「廣」下「敢」)共闊7尺6寸。打造這樣一隻淺船,需用楠木7根,楠木短枋、連二枋、連三枋各一塊,榆木1根,雜木5根又3段,大小釘鋦700斤,艌麻200斤,油灰200斤,桐油30斤。⑤ 清代的運糧剝船大小有變。例如順治初年造的糧船,船底長5丈2尺,中間闊9尺5寸,龍口梁、使風梁闊均不過1丈4尺,斷水梁闊不過9尺,船體大小與明代淺船相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題准,各省糧船式樣改定為長7丈1尺,闊1丈4尺4寸,較以前增大。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因「各省漕船過於高大沉重,行走濡滯」為由,議准北河官設剝船1500隻,每隻身長5丈8尺,中闊1丈8寸,後闊8尺1寸,九艙,每艙深3尺,裝米300石,⑥ 又比康熙時船小了許多。

15、水驛船是水路驛站專用的船隻。樣式不見記載。明代於通州設有水驛,必定有水驛船無疑。

16、浮梁渡船,是以船作橋渡河涉江的交通方式。據《清會典事例》卷939記載:康熙十八年(1679年),「將順天(府)通州額設橋船五十內,撥給三河縣泃河六船。」這樣以來,通州的橋船尚餘44隻。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又「拆造通州橋船二十二,作為定額。」此後,通州則有22隻橋船。雍正元年(1723年),「古北口灤河設渡船四,交與汛官管理。」乾隆五年(1740年)題准,「直隸省古北口渡船朽壞,別設渡船二,增設橋船十四。」作為浮梁渡船,需要的是堅固耐用,無需精雕細飾,所以這種船如同運貨的馬車、騾車、大車一樣,樣式簡單,製作省力。
無論黃船、糧船、水驛船和浮梁渡船等,除順水時可藉助水力、順風時可藉助風力之外,主要還是船夫的纖拉和撐劃。也就是說,仍是一種以人力為主的水上交通工具。

17、騎馬。馬是古代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本次論文主要介紹馬。
歷朝歷代的驛站,都備有若干馬匹,以供遞送文書的人或過往官員騎乘。馬跑得快,跑得遠,將士出征離不開它。但在北京城內,文武大臣上朝,除了少數高官之外,都要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