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新手如何選擇拍攝工具
擴展閱讀
鑽石怎麼邀請白銀好友 2025-07-26 19:36:26
購房成本如何提升 2025-07-26 19:36:18
石油的安全指什麼 2025-07-26 19:35:36

新手如何選擇拍攝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6-09 20:26:25

A. 攝影新手,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數碼相機

很多新手攝影愛好者都想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數碼相機,但在選擇上不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一款;本文將為新手攝影愛好者提供一些選擇數碼相機的經驗。

特別是購買單鏡頭反光相機的人,往往都想要統一的遠攝鏡頭。因為相機中有很多必要的附件設備,這必然導致預算會高一些。

總結

你買相機時想要什麼樣的相機?你想拍什麼樣的照片?這意味著。你什麼時候拍照?因此,還是確定你拍攝照片的類型。

B. 新手攝影買什麼相機好

1、我們作為新手買單反相機的時候要先了解自己的情況,既然是新手,那麼一些技術性的功能,我們就不必選擇了,只要買適合自己的就可以,這點是我們購買單反相機的一個前提。
2、新手買單反相機的時候,大家可以選擇那些大變焦的單反相機,因為這樣的功能就足夠一個新人使用了,這樣的相機無論是你進行人物、風景的攝影都能兼顧,也省去了換鏡頭的麻煩。
3、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拍攝風景的攝影愛好者,而且你是一個新手的話,那麼我們選擇的單反相機應該是小變焦廣角鏡頭的最佳了,這類單反相機變焦不會十分的大,畫質也不錯。
4、如果一些攝影愛好者,比較喜歡進行人物的單獨攝影,那麼建議這類新手可以選擇焦距較大的鏡頭,這類單反相機口碑不錯的是是100mm左右,大家可以自己試試就明白了。
5、當然現在很多人喜歡進行風景和人物一起拍攝,這類新人朋友們,大家要是選擇單個鏡頭那麼是不可能有好的表現,那麼我們只能多配幾只鏡頭,逐一加進去就可以了。
6、我們作為新手,要想選擇適合自己的單反照相機,那麼大家還要進行功能選項,大家可以挑選防抖和模擬,兩種不同的功能,這樣可以避免新手期間,不成熟的技術,盡量有一個完善的畫面。
7、另外作為新手,建議大家挑選具備翻轉屏的單反相機,這樣機也可以比較簡單的進行實時取景,而且你還能拍視頻,同時角度要求也降低不少,技術含量卻不變,那麼你的單反就更強力了。
8、單反相機的購買,我們還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一定要注意品牌相機的售後部門的情況,目前有的單反相機,在全國的售後部門不全,如果你所在市區沒有單反相機的售後部門,建議千萬不要購買!
一般來說新手入門就要選擇一款不要太貴的相機,因為單反相機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不是貴的就好。

C. 哪些入門級相機適合攝影初學者使用

D. 作為一名攝影初學者,怎麼選擇單反相機

1、預算

預算在選擇相機中占第一比重……原因是,沒有錢,甚麼都買不到……
認真的說,很多人在選擇相機時並沒有定下預算,走到店鋪被sales說了兩下,就心動買了貴一碼的器材,倒頭來卻不一定買到合適自己的器材。店鋪的sales會因為某一牌子的回佣比較高,而大力宣傳某一品牌,消費者在這樣的推銷手法下往往被誤導購買高價而又不合適的器材。結果一台高級單反,買回家後用了兩次後就放到櫃中永不再用。因此,為自己定下一個預算,在預算中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器材。預算多與少並不與相片質素有很大關系,我們大部份人都不是億萬富豪,不能無上限去買最好的器材,何況最好的器材也不一定最合適自己。在預算上,量力而為即可,預算不足,可考慮二手或上一代器材。
現今攝影器材更替率太快,一台數碼相機只要有足夠保養可用三至五年或更長,因此不必擔心買上一代器材會令相片質素有所影響。在攝影界,機身往往是不保值,能經歷時間考驗的只有優質光學的鏡頭。因此,如果你選擇可換鏡相機作為你的相機時,我建議保留部份的預算設在鏡頭上,機身用上一代的型號會令你的相片有更佳的質素。
2、決定自己對攝影的投入程度
在選擇器材時,我多會問他們買相機是為了學攝影還是拍一下生活照。學攝影也分很多種,有人會認真地走去工作室打燈拍模特拍高速,亦有人只學一點皮毛放上網路分享時享受被點贊。兩個不同的攝影心態在器材選擇上可能會有很大的分別。

對於一般拍攝生活照的用家,卡片機,甚至iPhone已經是最合適的器材,他們需要的,是一個隨身輕便,有自動曝光,不用大量後制,可輕易上載至網路的攝影工具。近期Casio的「自拍神器」如此高價,原因只為在機身內置美膚濾鏡。在攝影器材中,這般的自拍相機實際只值三數千的價錢,能炒至天價,很大的原因在於一般消費者不會花時間去研究攝影技巧如何令相片拍得更好,只希望手中器材能以最簡單的方法,提供最佳的相片。這就是為何在一些中高階的器材上,我們仍能找到自動模式的原因。

至於一些有心鑽研攝影的朋友,一台有手動模式的相機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學習攝影至今,我有98%以上的相都是以手動模式去進行拍攝,不過現今大多較進階數相機已有齊APSM四大曝光模式。半自動及手動曝光模式可令攝影師對相機有更大的操控,更容易達到心中的結果。
3、決定將會拍攝的題材
拍攝的題材對於器材的選擇有很大的影響。生活照、街頭snapshot、風景、商品、人像、運動、生態、藝術創作……不同的題材對器材有著不同的需求。最廣泛拍攝題材的相機為單鏡反光機,在絕大部份的情況下,單反都可以滿足拍攝題材對攝影器材的需求。然而,單反的大小與重量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有見及此,近年無反光鏡相機興起,已經逐步取代中低階單反市場。可無反相機仍為市場新興的相機類型,支援自動曝光及對焦的優秀鏡頭仍然很有限,加上操控性與單反比仍有距離,因而對拍攝廣泛題材的攝影師,單反仍為主流選擇。

對於拍攝題材對相機機身的選擇,更多的消費者只為拍攝生活照,旅遊照及snapshot等。對於此一類用家,我建議選擇輕便的相機。對影像質素稍為有要求的用家,可考慮高階的消費級及m43系統。比起泛用型的單反,輕便易攜的設計令用家有更大的興趣去使用相機。相機的出勤率愈高,能拍到好照片的機率也就愈高。
4、拍攝的格式
格式在這里所指的是相機感光元件的類型。現今相機種類五花八門,在135畫幅以下,可分為數碼及菲林兩大類。數碼及菲林為兩種完全不同的成像介質,一為光電信號傳換,一為化學作用,數碼對類比信號,線性曝光對非線性,可調對不可調ISO,訊噪對粒子,即可檢視對沖制……兩者在本質上有根本的分別,雖然在便利性上數碼攝影是遠超菲林攝影,但兩者並不可互為取代。菲林的立體感,色調等,又遠遠勝於數碼相片。雖然如此,新手在選擇第一台相機時,我還是會建議購買數碼相機,數碼攝影的實時可覆視與簡易後期製作會令新手進步更快。不過,如果你對菲林攝影情有獨鍾,選擇菲林機作為你的第一台亦無不可。
感光元件除數碼菲林的分類外,亦會以大小作區別,以下是以大到小作區分的主流格式。

i. 大畫幅
多為商業攝影,醫療影像,以濕版作攝影介質,筆者暫時仍未探索此一畫幅攝影器材。使用此類攝影器材, 因需有黑房技巧,非新手可輕易使用,本文對此不作詳述。
ii. 中畫幅
中畫幅是以一邊寬度為6cm的攝影格式,當中有數碼及菲林版本。此類型相機有部份可將機身,鏡頭及機背分拆的結構,亦有一體成型的相機機身。大部份數碼中畫幅格式都以數碼機背形式存在,主要對象為對解像力有高需求的商業用戶。一個二手數碼機背也要上萬元。但近來全畫幅高像素攝影技術成熟,中畫幅在商業攝影中的地位將可能日漸下降。
菲林中畫幅成本遠比數碼背要低。在消費者使用上,雙鏡反光相機(TLR), Hasselblad, Lomography Belair等有著各種各樣的相機設計。由於其格式較大,畫質相對會較細膩,亦有更強立體感。
iii. 全畫幅
全畫幅Full Frame(FF),大小為36 x24mm,其3︰2的比例亦相對接近黃金比例(1︰1.62)。自1934年Kodak推出後,在市場的日漸淘汰下,全畫幅成為了消費市場攝影的主流格式。全畫幅一詞對於新接觸攝影的朋友可能比較陌生,其實這就是平時常用36張菲林卷的格式。由於全畫幅格式占據消費市場近3/4個世紀,市面上接觸到的鏡頭格式因此多以全畫幅為標准。

全畫幅等效焦段特性
全畫幅單反其實早於2002年已經出現於市場,不過由於價格高昂,當時大多全畫幅用家仍選擇使用菲林拍攝全畫幅相片。直至今日,菲林仍為全畫幅最廉價的選擇。近年由於CMOS技術的進步,全畫幅數碼相機已降價至一般消費者能負擔的程度,Sony亦於無反市場開發出第一台全畫幅相機。全畫幅相機高ISO下的優異表現,使攝影師在在低光下能拍出更佳的相片。同時,由於菲林時代可換鏡頭相機多以全畫幅格式設計,一眾的老鏡頭於在全畫幅下始能發揮原來的威力。

對於新手而言,如果財力許可的話,全畫幅相機可謂一步到位。不過在畫質提升的同時,相機的重量與大小亦會同時增加,這亦是新手在選購相機時應留意的一個重點。
iv. APS-H
APS-H 是一個比較少見到的數碼相機格式,主流的有Leica及Canon 1D系列,其135格式轉換比為 X1.3,也就是原來50mm的鏡頭,在APS-H下視角就會變成135格式的65mm視角。這個格式為數碼感光元件由APS-C開發成全畫幅的一個過渡產物。市場上基本上沒有鏡頭是專為APS-H設計,多隻使用全畫幅及部份APS-C鏡頭。由於是過渡性的產物,相信在未來這一格式將會逐漸淡出,新手大可不必理會這類型產品。
v. APS-C
APS-C是自第一部數碼單反起就成為數碼攝影的其中一個主流格式,135格式轉換比為X1.5(Canon為X1.6)。這種格式的出現,是由於早期消費型數碼單反未能以低廉的成本及技術限制,做出當時主流的全畫幅格式。由於格式比較小,拍攝時只能利用全畫幅鏡頭的中央部分。針對此一問題,廠商開發出專為APS-C格式而設的鏡頭,成像圈只覆蓋到APS-C的感光元件,因此APS-C鏡頭在全畫幅下會有可見的暗角及成像圈。但APS-C鏡頭所需鏡片直徑比全畫幅小,製作成本也就較低,因而適合中低階用家。由於APS-C相機價格相宜,同時能提供非常優異的相片, 對學習攝影新手而言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vi. M43 / half size
M43格式,其大小為全畫幅的四分之一,對應135格式轉換比為X2。這一格式最初的原型來自菲林時代的半格相機(Olympus Pen)。在無反相機平衡相片質素及相機便攜性的前提下,Olympus及Panasonic兩間相機廠沿用當年Olympus Pen的設計概念,開發M43系統。對於新手而言,M43所代表的是輕便與質素的平衡。對於一些對重量及質素有要求的用家,M43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vii. 消費型感光元件
消費型感光元件所指的是消費型相機或手機所使用的感光元件,由於這類相機機身細小,其感光元件多隻有指甲大小。由於像素密度高,這類型相機在高感光度下表現一般較差。但近年CMOS在高感光度的表現有長足的進步, 高階消費型相機可接受ISO已達到1600甚至更高。對於一些不會換鏡頭,或是已有單反而需要一部隨身機的用家,此類相機會是最佳的選擇。
viii. 其他
除以上所述的格式外,在菲林及數碼亦有其他的種類。較為有名的有Nikon的CX無反系統,Pentax 超小型Q系統,Fujifilm的Instax及Polaroid即影即有格式等。Lomogrpahy亦有一種超小的110菲林。這類格式由於非主流攝影格式,雖然會有一批用家追捧,但對於有心學習攝影的用家,第一台相機還是用回主流的格式比較好。
5、換鏡與否
可拆與不可拆相機之間,最大的分別,在於相機的擴充性能。世界上不可能有一支鏡頭能有超廣角同時兼具遠攝能力 – 即使有,其代價就是較小的光圈跟較遜色的畫質。所有鏡頭都有其長短處,可換鏡頭的相機就正正是為了解決此一問題而產生。對於一般拍攝生活照的用家而言,多一個轉接鏡頭的代價是隨之而來的入塵,鏡頭開支,重量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縱然不可換鏡頭在格式上可能比不上可換鏡頭相機,但使用得宜,這類相機仍能拍出高質素相片。尤其現在已有部份廠商已開發出APS-C格式的相機,照片質素是甚至夠超越同一價錢的可換鏡頭相機。此類相機多因先天格式上的不足,多會在微距,變焦能力,光圈大小等方面下一番功夫,使這一領域百花齊放。

可換鏡頭的相機,不同的廠商大多會有自家的接環系統。Nikon F, Canon EOS, Sony Alpha, Sony E, Pentax K, Panasonic 與 Olympus 的M43,Leica M, 古典的M42等五花八門,各個系統均有自己的特色,很難定義誰比誰好。在這個基礎上,又大致可分為三類,分別為單鏡反光相機,無反光鏡相機及連動測距相機。在使用上,單鏡反光相機由於本身的設計,能輕易進行高速而精準的拍攝。無反相機由於科技的進步,現在已很接近單反的水平。相反連動測距相機由於光學結較構復雜,價格也一般較高。
不同廠商間的鏡頭一般是不可互通的,但可通過接環的方式,將法蘭距較長的鏡頭接到法蘭距較短的系統中。無反相機由於本身擁有非常短的法蘭距,因此被稱為「萬能插」,意即近乎所有他廠的鏡頭都可以接上無反相機上。一些打算雙修系統的用家,鏡頭互用的可能性亦應在考慮之列。
6、重量

雖然相機廠在開發時一直都致力將相機的重量減少,但不同類型的相機之間重量仍有很大的差異。重量與畫質往往是一個反比,愈能提高畫質的相機,重量一般會更重。對於年青人而言,一兩公斤的器材在短時間內可能不是甚麼大負擔,可對於一些年紀較大,或是肌肉關節出了問題的用家,100g的重量也有很大的影響。不是每個人都能聘用一個私家鏡僮搬運器材,這在實際操作上也會有很大的不便。
除此以外,很多有單反的用家,身邊仍有一部輕便的隨身機。單反雖然在操作,畫質等各方面占優,但其大小與重量並非長期旁身的理想拍檔。不少人買了台單反回家後,發現單反的重量及大小並不容易天天帶出街後,使將其放到一旁甚至變賣新購的器材。在我而言,如果不是在有需要的場合拍照(如活動,運動,高速快門同步等),無反相機已能完成大部份攝影創作。如果沒有這一方面的需要,我建議購買無反相機或是高級的不可換鏡相機,加上適當技巧絕對能拍出不亞於單反的作品。
7、牌子對相片的影響
牌子之間的罵戰,應該是自相機發明而來世人一直在爭執的問題。Leica vs Zeiss, Nikon vs Canon之類的討論,相信在網上隨便一找便有海量的討論。每個牌子之的差異,在數碼世界,很大程度是影響其成色。對於一些只拍jpg格式的用家,由於數碼化相片的過程必須經過信號轉換運算,當中廠家預設運算程序就對jpg相片有著極大的影響。但對拍攝RAW檔的用家而言,由於相片色彩調控能自己控制,廠家發色就不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因此,購買相機時,如不考慮後制相片,廠商對jpg調控是值得留意的。

比起jpg,相機牌子更重要的是其系統。差不多每家廠商都有自己一套的光學系統,而系統間多是互不通用的,因而造就了每家相機廠的長處。Nikon的Creative Lighting System,准確的燈光系統是在業界中的翹楚;Canon 特色的人像發色,對於人像攝影師是不二選擇……等等。由於中途轉換系統所需資金不菲,因此自第一台相機而始,用家應該是決定使用該廠的系列,而非單一相機或鏡頭,這樣便可以減少可能因「中途轉會」所需的費用。
很多攝影新手對相機牌子有很大的迷思。但對於一個真正會攝影的用家而言一張相片不會因為拍攝的器材而提升本身的價值,一張好相片也不會因為用廉價器材而降低其藝術性。因此,在牌子上的討論,還是盡量少說為妙。
8、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有不少相機是有特定的功能,例如各式filter,wifi傳送,網路上傳,各式拍攝mode,拍片等,其實只是一個小陪襯,對相片的質素是完全沒有影響。所有這些功能對於一個會拍攝的人都是可有可無的功能,更大的部份是相機商的宣傳手法。選擇相機的時候,將這些華而不實的功能拋諸腦後吧。

E. 自媒體新手如何選擇電腦與拍攝設備

摘要 做自媒體的話,電腦主要用途就是剪輯視頻了。

F. 新手相機如何選擇

首先相機肯定單反微單最好,但是價格比較貴。因為它涉及機身和鏡頭。而單反微單又分半畫幅全畫幅。中等點的微單單反半畫幅套機(鏡頭和機身都有)大約在5-8k。而中等點的全畫幅則在1w-1.5w。如果拍攝對象為人的話建議佳能,如果風光建議尼康,如果視頻建議索尼。由於具體預算不清楚。沒法給你確定型號。
如果對於學生來說,不如直接買手機拍攝。另外手機可以接外置鏡頭。理論上來講,學好技巧才能拍好,器材只是服務於人。而最重要的是如何學好拍照。另外現在的手機照片列印一張20寸的放大是沒問題的。還有單反微單拍出的照片沒有後期修飾功能,所以往往直出不盡人意。需要配合後期才能達到最佳。所以不一定好器材就能拍的好。

下面分享一下我用手機拍攝的作品:



攝影技巧:留白(流出空間讓人浮想)
總結:攝影道路量力而行,不要被器材迷惑。多學習技巧,多總結,多看,多練,再去創作。(10年攝齡總結)回答滿意記得採納哦!

G. 初學者用什麼相機

初學者指的是很純很純的攝影小白,對光圈、快門、感光度一竅不通,也不懂RAW格式圖片、ACR/LR後期調色,更不懂曝光合成、景深合成等技術。如果是,那麼接下來將為您詳細解答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相機、鏡頭。

1、先不著急買相機、鏡頭,冷靜下來花幾天時間了解器材知識。
目前相機的三大廠商分別為佳能、尼康、索尼,建議您的第一台相機從這三大品牌里挑選。相機質量過硬是基本原因,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攝影器材是一個大系統,很多附件都是優先適配佳能、尼康,小品牌相機廠商幾乎不適配或者沒有。很常見的例子,如熱靴燈。
相機類型主要有:單反、微單、卡片機、旁軸相機等等;按感測器尺寸來說主要分為全畫幅、APS-C畫幅以及4/3畫幅等等。至於有效像素則不必擔心不夠用,目前市面上在售單反微單的像素對於攝影初學者來說已經足夠。
鏡頭按視角分為廣角鏡頭(焦距24mm以內)、標准鏡頭(焦距24mm-70mm)、長焦鏡頭(焦距70mm-200mm),按結構分為變焦鏡頭、定焦鏡頭、移軸鏡頭、魚眼鏡頭等等。

2、了解相機基礎知識後,您才能更好挑選適合自己的機身。
很多網友推薦相機時常說「一步到位」,或者說直接買自己能買得起的最貴的相機,價格通常一萬起。可是經過我的觀察,身邊買了相機的朋友因為工作加班、家庭瑣事、朋友聚會等原因很難抽出時間來學習攝影,最後相機也是放在抽屜里積灰。所以我的建議是初學者第一台相機買APS-C相機,進可攻退可守。如果後續想繼續深入學習攝影,再升級全畫幅,萬一不想學攝影相機賣個二手損失也比較小。以佳能為例,如果您想要輕便的機身,不需要肩屏可以考慮購買800D,如果需要肩屏,日後可能會繼續購買全畫幅機身,那麼我推薦80D機身。

3、確定機身後,這樣買到適合自己的鏡頭。
鏡頭的選擇需要根據拍攝題材來決定。如果您喜歡拍攝風光,喜歡拍攝大場景,那麼建議您購買廣角鏡頭,如佳能16-35 f/4L;喜歡旅遊,拍攝旅途上的景點、美食、人文風俗等,那麼建議購買標准鏡頭,如佳能EF 24-105mm f/4L IS II USM;如果喜歡拍攝人像、花卉、鳥類,那麼可以選擇長焦鏡頭,如佳能EF 70-200mm f/4L IS II USM。不過,不建議攝影初學者購買以上鏡頭,一來價格相對較高,二來初學者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曝光、構圖技巧和提升審美,等入門後再升級鏡頭。所以我推薦套機鏡頭,比如佳能EF-S 18-55mm f/3.5-5.6 IS STM、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USM、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

H. 攝影初學者適合買什麼單反相機

1.尼康D3400

不是最貴的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但我認為它是最好的。

感測器: APS-C CMOS | 百萬像素: 24.2MP | 鏡頭卡口:尼康DX | 屏幕: 3英寸,921,000點| 連拍速度: 5fps | 最高視頻解析度: 1080p

特點,電池耐用,對焦非常好。

缺點,沒有觸摸屏,沒有麥克風

尼康的D3400建立在輝煌的D3300之上,直到最近我們的首選。D3400與其前代產品共享幾乎相同的設計和規格,增加了尼康的SnapBridge藍牙連接功能,可將圖像直接傳輸到您的智能設備,從而更輕松地共享圖像。24.2MP感測器可以解析一攬子細節,而D3400也是一款非常容易使用的相機。其巧妙的指南模式是一個有用的學習工具,可以提供重要功能的實時解釋。雖然沒有觸摸屏,但除此之外,這是我們最喜歡的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

2.佳能EOS 800D

最好的選擇之一,但有點貴

感測器: APS-C CMOS | 百萬像素: 24.2MP | 鏡頭卡口:佳能EF-S | 屏幕: 3英寸鉸接式觸摸屏,1,040,000點| 連拍速度: 6fps | 最高視頻解析度: 1080p

特點,感測器不錯,觸摸屏也非常好

缺點,塑料面板,價格偏高

EOS 800D)位於佳能入門級EOS DSLR系列的頂端。Rebel T7i的自動對焦採用全新設計的24.2MP感測器,可提供比舊款更高的高ISO性能,現在採用45點排列,並配備出色的實時取景AF系統。還有新設計的圖形界面,肯定會讓這款相機對新用戶更具吸引力,但4K視頻的缺失和外部材料的質量令人失望。也許是那裡最昂貴的選擇,但絕對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I. 新手如何選擇單反相機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攝影窮三代,蘋果毀一生」這句話。先不去辯別這句話的對錯,單純能讓人窮了三代還執迷不悔,就證明攝影一定有其獨特的魅力。

最後總結一下吧,如果你只是想拍著玩玩,對畫質有基礎要求、並且抱定信心將來絕對不升級相機的話。就挑選一款好的鏡頭,一個入門級的機身就好。如果你對攝影有興趣,並且想以後拍出好的照片。那麼還是聽從我的建議,直接購入全畫幅相機+好鏡頭,這樣算來,還是省錢的方法。如果還是狠不下心來,也可以考慮買一個二手的全畫幅相機,在二手市場,過去風光無限的5D2,機身僅僅4000元左右了,實在是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