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漢面窩怎麼做麵糊怎麼調
武漢的面窩在當地應該是大家過早時常吃的早點之一,但是有多少人會做了?
由大米和黃豆分別磨成面漿後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放入蔥花、薑末、食鹽、胡椒粉,用特定的面窩勺子在油鍋中炸制而成的。所以麵糊就成為面窩好不好吃的關鍵。
武漢面窩怎麼做?麵糊怎麼調?
以上我們給大家介紹了炸制面窩的面漿是如何調配的、面漿調配好後是如何使用面窩勺子下油鍋將面窩炸製成型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武漢的面窩。
簡單來說面窩就是由大米和黃豆分別磨成面漿後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放入蔥花、薑末、食鹽、胡椒粉,用特定的面窩勺子在油鍋中炸制而成的。
『貳』 武漢的面窩用什麼樣的米做最好,具體做法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看看網友怎麼說,網友一:面窩是以前的碎米,角子米,很沒看相的米,沒人願意買,所以混合黃豆、綠豆、包穀米一起泡發,打成面漿,經過多次嘗試,結合武漢人的口味習慣,定型就是大米黃豆混合漿,濃稠度得看天氣,感覺和經驗都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材料含水量不一樣,配比都是有加減的。網友二:炸面窩最好用糙米。我炸8斤米黃豆3兩糯米4兩左右。泡米是關鍵一定要泡透泡軟,手拿米輕輕一捏就碎,這樣才算泡好了。磨出來的米漿在炸面窩時才好起瓢就是往上升。不粘瓢。漿的濃稠度清 一 點為好沒稱過。姜胡椒粉適量,有點鹹味就行了。自己試著把就行了。面窩瓢一定要在熱油中泡一會兒。防止粘瓢。
『叄』 面窩怎麼做,詳細一點,原料的比例是多少
面窩的做法步驟
1將大米、糯米和黃豆泡上一個晚上;
2准備好薑末、小蔥末和白芝麻;
3將泡好的大米、糯米和黃豆加入少量的水磨碎成米漿;
4在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鹽、小蔥末和薑末,攪拌均勻備用;
5燒鍋油,油熱後將面窩工具放入油中潤一下;
6在底部撒些芝麻;
7再舀勺米漿放入其中,表面再撒些芝麻;
8放入鍋中炸,並將中間的孔用勺扒開;
9兩面炸成金黃色後撈出擺盤;
10再配上碗「雞蛋米酒」,就這是武漢人最常見的早餐。
『肆』 武漢的面窩,是用什麼米做出來的
談起武漢,武漢的美食總讓人流連忘返。然而武漢並非只有熱乾麵這一具有特色代表的美食,其中武漢的面窩也是相當出名的,但是它所稱面窩其實不是用面做出來的,而是用米——大米、糯米和黃豆磨成的米漿。接下來小編來帶大家認識一下武漢的面窩。
現在大家知道了面窩不是面炸制食品,而是由米漿製作而成。大家對武漢這一特色小吃還有什麼獨特的見解呢?來和小編一起探討一下吧。
『伍』 武漢的面窩,是用什麼米做的
哈嘍!大家好呀,最近一直特別的想做武漢特色小吃面窩,武漢的面窩是用大米跟黃豆攪成糊狀加上調料之後入鍋炸製成的,今天終於要動手製作面窩了,面窩外面脆裡面軟糯好吃,出鍋之後趁熱吃超級好吃,這不又多了一種早餐選擇,而且當成主食吃也是非常的不錯的,下面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面窩的製作過程吧!
5、重復炸制麵糊用完之後,面窩就可以出鍋了,這個分量炸制的面窩溝家裡六個人吃好幾頓了,最好是現做現炸會更好吃哦!
香噴噴的面窩就做好了,大米的香味加上黃豆的香味結合起來太好吃了,去試試吧!以上教程供參考哦!
『陸』 如何製作面窩竅門
面窩做法一,
材料
"大米500g","黃豆150g","藕 1根","小蔥 1根","姜 20g","芝麻 20g","鹽 10g"
做法
1:大米、黃豆洗凈浸泡6小時。
2:藕洗凈去皮,刨成泥。
3:小蔥切末,姜去皮、切末。
4:將浸泡好的大米和黃豆加藕泥打成米糊。在米糊中加入大半蔥末、薑末、鹽稍微攪拌。
5:倒入麵糊,放入油鍋,大火炸至表面金黃。
6:脫離模具後翻面炸至金黃色,出鍋瀝油裝盤即成。
做法二,栗子面窩窩
材料
栗子,玉米面,白面,糖
做法
1、栗子煮熟,取肉,擀成面狀。
2、玉米面和白面1對1,加栗子面,用溫水和面。醒半個小時。做成窩窩狀。
3、冷水鍋開蒸,開鍋蒸10分鍾,燜5分鍾。熟了,好吃。
做法三,
材料
糯米粉200克,玉米粉100克,白糖50克,清水適量
做法
1.將糯米粉、玉米粉和白糖一起放入一個盆內,混合均勻,往和好的粉內一點點加入清水,將粉面和成團,並靜置15分鍾
2.將揉好的面團平均分成約40克重的小面團
3.將小面團握在左手掌心,捏成小窩窩頭
4.蒸鍋上刷一層薄油,將捏好的窩頭放入蒸鍋內,大火蒸10分鍾即可
做法四,
材料
主料:黃豆粉300克,
輔料:玉米面(黃)750克,
調料:白砂糖200克,蘇打粉15克
做法
1.將玉米面放入盆內,用八成熱的水燙好,晾涼;
2.再將黃豆面摻入,加入小蘇打,稍餳一會兒,加入糖揉勻;
3.將面團放在案板上,揉勻後搓成條,分成50克一個的劑子;
4.劑子放在手中揉成圓形,右手大拇指在圓球表面鑽上一個小洞,邊鑽洞,左手掌邊配合右手指轉動玉米面球,直至洞口由小漸大,由淺到深,把面球頂端捏成尖形,成窩頭形狀;
5.將小窩頭擺放整齊,上籠用旺火沸水蒸約20分鍾,即可食用。
『柒』 武漢面窩怎麼做 油炸面窩的做法
用料
主料
大米300克
糯米100克
輔料
黃豆
40克
調料
食鹽
1/2茶匙
姜
1小塊
細香蔥
2根
白芝麻
1湯匙
植物油
適量
武漢面窩的做法
1.將大米、糯米和黃豆泡上一個晚上,准備好薑末、香蔥末和白芝麻
2.將泡好的大米、糯米和黃豆加入少量的水磨碎成米漿,在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鹽、小蔥末和薑末,攪拌均勻備用
3.鍋中注入植物油,燒油鍋,植物油熱後將面窩工具放入油中潤一下,在底部撒些白芝麻
4.再舀勺米漿放入其中,表面再撒些白芝麻,放入鍋中炸,並將中間的孔用勺扒開,兩面炸成金黃色後撈出擺盤
5.再配上碗「雞蛋米酒」,就這是武漢人最常見的早餐
烹飪技巧
1、面窩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姜,加入糯米是為了口感更好;加入黃豆是為了增香;大米、糯米和黃豆都要充分浸泡後磨成細米漿;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鹽、小蔥末和薑末調味,攪拌均勻後靜置十分鍾;
2、炸面窩是專門的工具,先放入油鍋中潤一下,撒些芝麻,放入准備好的米漿;再撒些芝麻在表面上;放入油鍋時要注意用勺將中間撥一下,讓中間形成一個洞(我一個人,實在是無法拍照),炸至兩面金黃後撈出;
3、武漢傳統的吃法是配上一碗蛋花米酒,有干有稀,特別好吃。
『捌』 湖北面窩的正宗做法
材料
大米4600克,黃豆400克,精鹽100克,蔥花500克,薑末100克,芝麻50克,適當食用油(沒有人用芝麻油雜早點的)。傳統的面窩是沒有麵粉和糍粑的。
特點
色澤金黃,呈圓窩式,中間薄焦酥,邊圈厚柔軟,味正,含有蔥、姜、芝麻香,膾炙人口。
製作過程
1.把大米放入清水盆中淘洗,去掉雜質,洗凈瀝出,仍放入盆內,加黃豆150克,用清水浸泡至水分滲透米內,瀝出(有電磨和傳統石磨之分),磨成細漿。
2.剩餘黃豆250克清水浸泡至滲透。磨成豆漿,留用。
3.把大米漿盛入容器內(通常為盆或桶),放入精鹽、蔥花、薑末攪拌均勻,再對入適量黃豆漿拌勻(促使米漿發酵起泡,通常開始炸制時開始加入)。 有人無法控制米漿的適當發酵,因此加入發粉來使面窩更為松軟,但由於鹼性發粉改變了面窩的風味,並不受人歡迎。
4.把食用油入鍋置旺火上,待油燒至八成熱 (160-180度),執鐵制圓形窩勺(中間凸出),先將芝麻撒入窩低,然後舀一勺米漿放入窩內,用勺邊順著劃一道勺印,呈空心窩狀,放入油鍋中炸,至一面呈金黃色時,翻出鐵勺中的米窩,用鐵火鉗夾實翻面繼續炸,待兩面呈金黃色時,用鐵火鉗鉗出即成。
製作要領
1.大米、黃豆浸泡時,夏季3小時,冬季6小時,春秋季4小時,具體依溫度而定;
2.米漿要加黃豆漿,加的時機要恰到好處;
3.油炸時油溫不宜太高,操作快速,變黃色即成。
其他做法
食材
主料
大米300g、糯米100g、黃豆40g
輔料
白芝麻適量、小蔥末適量、薑末適量、鹽適量
步驟
1. 將大米、糯米和黃豆泡上一個晚上。
2. 准備好薑末、小蔥末和白芝麻。
3. 將泡好的大米、糯米和黃豆加入少量的水磨碎成米漿。
4. 在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鹽、小蔥末和薑末,攪拌均勻備用。
5. 燒鍋油,油熱後將面窩工具放入油中潤一下。
6. 在底部撒些芝麻。
7. 再舀勺米漿放入其中,表面再撒些芝麻,放入鍋中炸,並將中間的孔用勺扒開。
8. 兩面炸成金黃色後撈出擺盤。
『玖』 面窉怎麼做
主料:
大米300克
輔料:
糯米100克
黃豆40克
配料:
薑末適量
小蔥末適量
白芝麻適量
鹽適量
步驟/做法:
1.將大米、糯米和黃豆泡上一個晚上
2.准備好薑末、小蔥末和白芝麻
3.將泡好的大米、糯米和黃豆加入少量的水磨碎成米漿
4.在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鹽、小蔥末和薑末,攪拌均勻備用
5.燒鍋油,油熱後將面窩工具放入油中潤一下
6.在底部撒些芝麻
7.再舀勺米漿放入其中,表面再撒些芝麻
8.放入鍋中炸,並將中間的孔用勺扒開
9.兩面炸成金黃色後撈出擺盤
10.再配上碗「雞蛋米酒」,就這是武漢人最常見的早餐
小竅門&溫馨提示
1. 面窩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姜,加入糯米是為了口感更好;加入黃豆是為了增香;大米、糯米和黃豆都要充分浸泡後磨成細米漿;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鹽、小蔥末和薑末調味,攪拌均勻後靜置十分鍾。
2. 炸面窩是專門的工具, 先放入油鍋中潤一下, 撒些芝麻,放入准備好的米漿;再撒些芝麻在表面上;放入油鍋時要注意用勺將中間撥一下, 讓中間形成一個洞(我一個人, 實在是無法拍照),炸至兩面金黃後撈出。
3. 武漢傳統的吃法是配上一碗蛋花米酒, 有干有稀, 特別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