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行車要購買什麼小件
根據自己用自行車的需求來定
『貳』 山地自行車的必備工具有哪些
修車工具——細繩子、輕便打氣筒、活扳手、片扳手、 十字頭螺絲刀、 一字頭螺絲刀、尖嘴鉗、平嘴鉗、內胎銼、舊內胎、剪刀、粘胎膠、弧形槽、不同型號的六角螺絲刀等,以及備用件滾珠、內外胎、閘皮、車條、氣門芯等(有的東西,不需要每人都帶)
服裝類——內衣褲(透氣好)、輕便鞋、襪子(不要絲襪)、防風手套、帽子(太陽帽、綁匪帽)、頭盔、緊身長褲(高彈透氣)、運動外衣一身(化纖面料)、沖鋒衣(可選)、針線包、拖鞋、口罩、墨鏡等——專業騎行裝備更好
騎遠門的話,常用葯品護膚品——感冒葯、服瀉葯、創可貼、紫葯水、棉棒、正紅花油、21金為他、補濕噴霧、防曬用品、潤膚霜、片裝水分面膜、潤唇膏、醋、雲南白葯,高原反應葯等
『叄』 你買的什麼牌子的自行車維修組合工具型號是什麼
買ParkTool的工具吧,非常好用。
『肆』 山地自行車隨車工具什麼牌子好
各有各的好。
選擇隨車工具可根據價格和性能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
大概的隨車工具主要包括內胎和換胎工具、16合1多功能修車工具、打氣筒、車燈、便攜工具包。
『伍』 自行車旅行如何選擇裝備
一般騎車出行,如果道路稍微遠一點的話,最少最少得帶5000塊錢吧;
裝備:一部好車子;簡易修車工具[扳子、剪子、螺絲刀、補胎料+膠水、打氣筒等]、帳篷和卧具、防水大背囊(別背著放在後托架上)、挎包、水壺、通訊器材、指南針、地圖、瑞士軍刀、備用葯品、車燈、手電筒、專用車手服+頭盔+風鏡+手套+雨衣等等(說的並不全面)。
要多長時間才能到目的地——就看你離雲南多遠了;不過長途騎車,每天都不要騎行的過遠。首先要照顧自己的體能而不能超勞,每天的騎行距離最好限制在100公里以內(個人意見)——特別提示:在每天的出行前,應該預先明確天黑之前的落腳地在哪兒——只有預先給自己選好「驛站」,才能有效的避免因為估計不足或者體能不夠而露宿荒郊野外(不過要是帶著帳篷就不怕了,但在野外露宿的安全系數要低許多。)
怎樣才能在旅行的途中增加收入——這個就看情況了,給中途的店面打鍾點工等等,不過掙錢並不太容易。再補充一下:如果你選擇穿越城市走,那麼就可以隨身帶個本子,然後去中途各地的郵局收集郵戳,可以作為紀念。
還應該帶著換洗的衣服、鞋子。不過,最好別一個人獨自出遊——有些危險,還是結伴的好。並且可以帶防身的刀具(但不是匕首,結實鋒利一點的水果刀就成,切記刀刃的長度最好別超過橫著的四個手指)。還可以帶一把裁紙刀(要那種鐵護鞘的,也能防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路遇歹徒,你還能見義勇為呢。
如果隨身帶著銀行卡,卡上有足夠的錢的話,身上的現金帶1000也就差不多了——但要每天用完及時的補充,身上零用的現金最好別帶的太少(如果臨時找不到刷卡的地兒,就麻煩了)。
想出去長途旅行是好事,但在出行前——你要預先儲備體能,從現在開始就應該鍛煉身體,把體力儲備充足,避免到時候體力不支。
其實長途騎車很消耗體能的,不過遠行前儲備體能的鍛煉不能過激——要循序漸進,現在是冬天,就別在室外進行長距離的騎車了——以免因為過量出汗而傷風感冒。如果自己家裡有騎車健身器,就先用它訓練——如果沒有的話,舉舉啞鈴也是儲備體能的好方法。
對了,我忘記寫食品了——火腿腸、壓縮餅干、八寶粥、水果等等;還有給自己帶充足的水是最主要的,隨用隨補充。一般是帶兩個水壺——一個小的,卡在車子斜梁的水壺架上,隨取隨喝;再帶一個大的,裝滿水之後備用,留著往小水壺里補充水——並且大水壺里的水也應該及時的得到補充,以確保有足夠的水。
如果是穿行城市,就可以在路邊買瓶裝水——不過,水壺必須帶。長途騎車的話——給自己帶點食鹽還有白砂糖,可以加在水中補充電解質。可以把白糖和鹽加在另外的一個小飲料瓶子里,注意要清淡些不能過咸和過甜。每天就喝上幾口,出汗多就多喝幾口——但是平時的飲水還是要以淡水為主,糖鹽水只是一種補充體能的水。還要帶點糖塊,吃塊糖可以補充體能,還可以防止因為低血糖而造成虛脫。
我今年夏天出去了一次,一天騎車才走了80多公里——就沒帶水壺,結果中途喝掉了6瓶純凈水,外加3瓶橙汁。結果因為天氣熱,喝的水都順著汗跑了,中途沒有去一次廁所。晚上回家,我才去的廁所,結果排出少量的尿都是深黃色的。然後我就又多喝了點水,讓自己重新出了點汗和又去了三次廁所,直到排出的尿變成清色——到這時候,身上才舒服了一些。
在長途騎行時最關鍵的除了飲水就是排尿,每天必須得把尿及時的排出來。如果中途因為出汗多沒能及時的排尿——那麼晚上到了「驛站」和宿營地,必須讓自己把尿液排出來。就是在晚上休息時,在臨睡前多喝點水(但不能喝的過多),然後讓自己排完兩到三次尿後再睡覺。因為如果每天因為出汗多而沒及時排尿,就會因為排尿不足導致體內的毒素淤積而傷害腎臟和秘尿系統。
『陸』 組合工具的必備工具說明
我們按照上述的八種工具來詳細的說明一下:
先說備用內胎,在你扎胎的時候,你沒有備用內胎,那麼你只能是補好現在被扎的內胎,然後繼續前進,如果你使用備用輪胎你就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和體力,換下被扎的內胎,留到你回家或者是夜間住宿的地方修補,當然如果你很不幸的話,遇到第二次、第三次扎胎,你就要在路上來修補它們了。備用內胎在選用的時候,你需要注意它的規格是否符合你的自行車,氣嘴是否可以符合你的便攜氣筒,不同規格的車輪、外胎會有不同規格的內胎來和它相兼容,只要你按照你自己的自行車內胎來購買,那就不會有錯了。氣嘴的選擇上,在其形式上,有三種,一種是法式的,第二種是英式的,這種形式的氣嘴是我們最常見的,普通的自行車都是這樣的氣嘴,配備橡膠的氣門芯,另一種是美式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汽車嘴,不同的氣嘴配備不同的車輪、不同的氣筒,所以你要選擇的氣嘴形式也要和你的車輪相符合。再有就是氣嘴的長度,因為不同的車輪,車圈的高度是不同的,這也就需要配備不同長度的氣嘴。一般我們在市場上常見的內胎主要是台灣的正新和建大輪胎,當然還有米其林這樣的國外品牌。只要選擇到可以符合你自己使用的內胎就完全可以了。
翹胎棒,為什麼是兩個呢?因為在你扒外胎的時候,外胎和輪圈的邊緣結合得很緊密,需要用其中一個把外胎翹開固定,下一步再用另一根來繼續後面的工作,這樣你就可以順利、輕松的將外胎扒下來了。翹胎棒,一般來說,其材質優工程塑料、金屬(鋼)兩種,工程塑料的優點是重量輕,缺點是沒有金屬的力量大;鋼制的翹胎棒,自然是重一些,但是從力量的角度來看,更占優。翹胎棒的作用是獨立的,後面的內容會介紹一種可以替代它的。
冷補膠片,這種膠片是用於冷補的粘結,所以叫它冷補膠片,這是一種廠家處理完善的產品,你可以不用打磨它,因為它是干凈的,不需要再打磨,它的結構分為三層,第一層是保護紙,起到隔離的作用,在你使用它之前,這張紙是用來隔離其它異物的,在你使用之後,你不要撕開它,因為它可以很有效的隔離冷補膠片和外胎襯里之間的粘合的。第二層就是冷補膠片自身了,它在隔離層的保護之下保持自身的清潔,本身也是橡膠,具有一定的彈性、韌性。第三層,錫紙,和第一層的保護紙一樣,其作用也是隔離、保護冷補膠片,使用的時候,當你在准備粘結的時候,將這一層的錫紙輕輕的撕掉就可以了。
冷補膠水,用來粘結你的冷補膠片和打磨好傷處的內胎,一般都是在你購買盒裝冷補膠片的時候,盒子裡面附帶的,在你使用完之後,也可以單獨購買,一般都是鋁制管狀結構,攜帶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能過分的擠壓,如果出現泄漏可是糟糕的事情。使用的時候,根據打磨的面積大小擠出適量的膠水,然後用干凈的手指將其抹勻,等待晾乾之後,即可將冷補膠片的第三層錫紙撕掉,將其均勻的粘結在內胎的傷處。
打磨片,作用就是將你的內胎傷處打磨到適於粘結的程度,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粗砂紙,另一種是鋼制的,當然為了使用更加方便,你可以選擇自製,把鋼制的打磨片固定在某一個得手的物體上,例如:木頭塊。
便攜氣筒,雖然是便攜的,但是只要使用得當,也完全可以勝任充足氣的工作。便攜氣筒一般都具有全兼容的功能,也就是說可以對付美式和法式氣嘴,他們的轉換形式有推拉式和拆換式,常見品牌有法國的Zefal和德國的Sigma。材質主要是在氣筒筒身上,有工程塑料和鋁合金兩種。充氣方式上,有腳踩式和手揣式,你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來選擇。便攜氣筒的固定方式,多為水壺架側面安裝配套管夾,也有直接固定在車架上,最新款的還有使用橡膠帶捆紮固定的。
截鏈器,作用是可以拆開你的鏈條,當然也可以安裝。選擇的關鍵在於頂針,因為使用的時候,頂針承受的力量很大,需要具備足夠的硬度、韌性,一般的選擇會有台灣LIFU、日本SHIMANO、美國PARKTOOL。
組合工具,這是一種多功能的工具,將很多的小工具功能都集為一身,大大的減少了繁瑣性,更加便於攜帶,所以說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利器。它集合了常見尺寸的內六角扳手,一字、十字改錐,小尺寸扳手,輻條扳手,翹胎棒,更有甚者,提供了截鏈器功能。
好了,有了這些方便、上手的工具,我們的旅行就會順暢無阻了,心裏面是不是感覺到更踏實了呢?當然在你上路之前,最好先熟悉它、使用它,這樣才能發揮它的最大作用。
我們已經把車武裝好了,人呢?我們自己也要武裝起來,好!馬上就來。
『柒』 組裝山地車需要的工具,以及怎樣組裝山地車
你好,我是自行車俱樂部的,經常看朋友裝車。自己也有點心得了。
組裝車首先說工具:
必要工具:內6方,5元一套,得力牌的,不錯。
梅花螺絲刀,6元,鉗子13元,扳手12,長城牌的
翹胎棒,是我找人用鋁片做的,自己也可以想辦法弄。
調車條用的,調板。就是很常用的哪個調車條松緊的東東。
氣筒,我買的是西格碼的100元,但是買回來就後悔了,塑料做的,而且不好用,不如去土雜店買個10元的。
以上自己可以去5金商店買,下面是一些專用的工具
飛輪拆卸工具,要拆卸卡飛的就可以了,淘寶上買30左右,拆旋飛的工具不用要,要了也沒用,一是旋飛現在很少,二是到車店不用專門工具就能拆卸安裝,
中軸采卸工具,要同時能拆卸花鍵和方空中軸的,也叫拉馬,淘寶上35左右。其實就多了一個圓墊片。
鏈條拆卸工具,淘寶上25
其他工具就不用要了,要了也是多餘。總花費150左右,能弄套相當不錯的了。
另外再推薦你看看視頻,畢竟視頻更直接具體。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354281.html?page=1&mode=pic&ascending=1
這是我看過的一個視頻集錦。希望對你有幫助。
(單車團隊為你解答)
『捌』 如何挑選自行車從那幾個方面入手
用途、價格、性能要求、車身、顏色、其他裝備。主要就這幾方面。
『玖』 山地自行車必備裝備有哪些
其實都是要自己喜歡的,一般的裝備都是標配的,
我覺得質量好才是好的,
我個人喜歡美騎家的JAVA山地車神劍650B-27S-AL
感覺挺好的,裝備要求的是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