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如何理解相機只是創作的工具
擴展閱讀
什麼是高消費用品 2025-05-14 07:56:11
石油管套長多少米 2025-05-14 07:53:08

如何理解相機只是創作的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5-27 01:06:30

① 攝影師王進

說到王進先生的影像創作,他總喜歡在新鮮的環境拍攝,不喜歡一成不變,追求多變是他創作靈感的源泉。海濱的拍攝是他的酷愛,他熱愛大海,海的寧靜,海的波瀾,海的澎湃……多變的大海,給他帶來無數的創作靈感和創作激情。他喜歡將自已融入海天之間,聽著美妙的海浪聲,感受著海風的撫慰,通過他的鏡頭與模特去共同創作他的佳作。他喜歡他所擁有的專業團隊:富有創意的化妝師,敬業的助理,以及優秀的後期人員……。他珍愛他所有的攝影器材,他使用過的相機從135到大畫幅,到數碼,但對於他來說相機只是他創作的工具。王進先生說,「相機壞了可以再買,但靈感是買不到的。」他總喜歡不尋常的用光方式,總是親手製作各種不同的燈具,已達到他所要的效果。

② 關於單反的意義

如果僅是拍到此一游的照片,用比較好的手機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一方面單反拍出來照片的清晰度是手機無法比擬的
另一方面單反可以控制拍照的整個過程,能夠拍出來各種效果

當然,如果對照片的要求不高,能在手機屏幕大小上看的清楚就可以,也不希望了解拍照過程中的各種方式的話,買單反的必要性不是很大。

③ 一直不明白,為什麼現在有照相機了,還要出去寫生還要用手畫速寫用手畫是不是浪費時間呢不明白。。

照相機只是工具而已 充其量算是個搜集素材的工具 而藝術家的創作還是要靠速寫來搜集素材的 速寫的是藝術家思想的表現 是充滿活力和個性的充滿靈感的表現 而相機拍攝是前篇一律的記錄 沒有取捨 沒有變化 更沒有個性了~速寫是創作的基礎 也是藝術家來記錄畫面的方法~
不過你速寫畫的好了 可以用相機搜集些資料當做繪畫的素材~ 但是相機永遠無法代替繪畫~

④ 我們在掌握攝影技術與藝術的過程中,如何讓理解他的幾個發展層面

有人說攝影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體,在學習攝影技術的同時我們要掌握的是,如何把學到的技術發揮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中。技術層面的東西只是你表達自己藝術創作思想的工具。就像相機是工具真正重要的相機背後人的大腦。
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必然是先從掌握技術層面開始的,技術層面的學習是掌握一項創造藝術的初始階段,更多的是為藝術創作的上層建築打下牢固的基礎。而真正重要的是後面藝術層面的創作,縱觀攝影史凡大師之作皆有其獨特的創作思想在裡面,而後人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其技法的創作忽視作品的內涵,這是不可取的。
攝影術的發明是一個從科學技術向藝術發展的過程,最先攝影只是一種通過光學物理成像加上後期化學葯劑反映記錄保留影像的工具,而後來隨著藝術家的介入使它有了自己的藝術靈魂。在學習攝影中不可停留在技術層面,更應過多的進行藝術上的創作。
(ps:總結了一下教科書上寫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想買單反相機,但實在不懂,想請懂行的大人指點下,謝謝!

一:你知道什麼是單反嗎,單反和普通數碼相機的區別是什麼?
如果你的回答是「不知道,我不想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我就是要買」。OK,我建議你起立,向後轉。該幹啥幹啥去。
人如果愛學習,網路是你最好的老師,如果不愛學,誰也教不了你。

二:你為什麼要買單反?你攝影的目的是什麼?
第一種回答:我想拍出好照片。
我想說的是,拍出好照片真的不一定非要用單反相機,也並不是拿著好單反相機就一定可以拍出好照片,我見過太多拿著無敵兔拍出的照片還不如別人用手機拍的。普通數碼相機真的可以拍出好照片,如果拍不出,請繼續練習。

第二種:我覺得單反相機顯得比較專業。
哦,那如果你是為了充門面的話,我無話可說。買吧,反正花的是你的錢。

第三種:我看好多玩攝影的都有美女拍,我想買個單反應該比較容易好泡妞吧。
我很遺憾的告訴你,這個真不是的。專業的大美妞是不會願意讓你拍的,一是你拍出的她不漂亮,再者她當模特是要收費的。更何況,很可能你這邊給白富美拍完靚照,人家拿著照片去勾引高帥富去了,你將是何其的悲催(摘自愛酒哥語錄)?要買單反泡妞的還是打住吧,你不如用心去打拚你的事業,事業有成的人,應該對美女更有吸引力吧。

第四種:我有錢,我是高帥富,我不在乎錢,我只是想耍酷。
好,買吧買吧,挑最貴的買,再多買些鏡頭,我還可以蹭蹭。

每五種:我愛攝影,我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現在的普通數碼相機已經阻礙了我水平的發揮,功能和性能都達不到我的要求,我要通過升級設備來提升作品的視覺效果。
好,這個可以有,請往下看。

三:你准備在攝影這個愛好上投入資金的大概數目?
攝影這門愛好,會因為你買了單反以後,投資成幾何倍數增大。不斷升級機身,成堆的各種鏡頭、濾鏡,電池,存儲卡,閃光燈,各種周邊等等,還有因此而升級電腦硬體,加大硬碟存儲空間。出去拍照帶來的交通費用、食宿費用等等,會不斷地增加,你要做好心理准備。
有的朋友說,我不買那些東西,我就買個機身加套頭就行了,我技術好,用套頭一樣能拍出好照片。
那你又何必?何必?何必買單反?單反的特點就是可以更換鏡頭,不同的鏡頭,不同的用處,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味道,要仔細、慢慢去玩味,去試驗。一個套頭用幾年,你真的不如買個好一點的卡片機,便攜、又實惠。
沒有花個三萬五萬的心理准備和家庭地位,還是先別急著買吧。別因為買了單反,苦了孩子、跑了媳婦。

四:你真的確定你熱愛攝影,並願意耗費時間、精力、金錢去研究,去搞創作?
攝影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手藝活兒,同一處風景、同一件靜物、同一個人,你可能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去琢磨、去試驗,體會不同的光線、環境、時機,很多次才能拍出滿意的作品,並不是你去了拿出相機咔嚓按下快門就可以完成的。那是照相,不是攝影。

五、你以前相機的說明書你認真看過5遍以上嗎?你對光圈、快門、ISO等等這些參數了解嗎?
相機是一個工具,它只能幫你拍出好照片,但不起主要作用,主要的是操控它的人。試問你連它的操作和用法都不知道,又怎能用好它,發揮它的長處和特點呢?
如果你的說明書基本沒看過,相機的菜單項不了解,對於各種拍攝模式的用法和特點也不清楚,更別提不同的光圈、快門組合對於一幅照片的作用是什麼,基本永遠使用AUTO檔,那你真的需要用單反嗎?單反操作和功能遠比普通數碼相機要復雜和強大的多,你用不到這些功能,買它不是浪費嗎?還是省點錢給孩子吧

六、你是否熟悉電腦的日常操作,遇到問題可以自主解決,有自學一些圖像處理軟體操作方法的意願和能力?
攝影發展到現在,隨著傳統膠片商的倒掉,已經全面進入數碼時代。數碼時代不但玩的是前期,後期一樣重要。有些人信誓旦旦的說:我不後期,後期的都是假的,我要拍攝出最真實的作品。你錯了,你真的錯了。後期不是做假,是錦上添花,是再創作。更何況,一件藝術作品是不應該完全真實的,要有它凌駕於現實之上,超凡脫俗的一面,除非你做攝影記者。
攝影後期,說來那是相當復雜,各種軟體、插件、濾鏡,各種不同的處理方法,各種效果,都要嘗試、對比,找出最佳的方法。現在有些同學,用美圖做出的大眼睛、尖下巴美女,那才叫一個假、一個惡心,那是不負責任的後期,那是愚弄大眾,那修出來的不是人,是ET!
毫不客氣的說,有些人連電腦系統的一般操作都還沒搞清楚,會有心思去用心地學後期嗎?
很多攝影愛好者很困惑,為什麼我和某某用同樣的相機、同樣的鏡頭,我拍出的照片沒他的好看?這裡面有攝影水平的因素,也有後期的因素,好的後期可以為照片添彩,而爛的後期,無異於畫蛇添足。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大師所謂的「我這是原片,沒有任何後期」的鬼話。不後期只憑原片就成為大師,這個時代不能說沒有,但非常少。
買單反、玩攝影,除了金錢的投資,時間、精力的耗費,還要做好心理准備的就是,對於後期軟體的學習和研究。

攝影玩到一定程度,技術水平具備以後,拼的就是創意、器材、時間精力、可遇不可求的時機(這個也是有充足的時間為前提的),以及對攝影瘋狂的熱愛和研究。
想清楚吧!朋友們,也許看完上面的,你會發現,你需要的真的不是一部單反相機,一部好一些的數碼相機真的是夠你用了。在這里推薦一款索尼的RX100(不是廣告),好用,便攜,不貴,能應對日常拍攝,樣子也很酷,很多大師正隨身帶著它。

單反毀一生,攝影窮三代。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如果你恨一個人,就送他一台單反吧 ?本篇來自--末日彩虹!

⑥ 攝影是什麼啊

CCTV攝影大講堂 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iHxERVTzuNoGwXfCtU99AQ

提取碼: u5gx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⑦ 什麼是單反相機,他和普通相機有什麼區別

網路名片

尼康單反數碼相機結構剖面數碼單反相機就是單鏡頭反光數碼照相機,英文縮寫是SLR(Single Lens Reflex),該技術就是在膠片平面的前面以45°角安裝了一片反光鏡,反光鏡的上方依次有毛玻璃、五棱鏡目鏡等,五棱鏡將實像光線多次反射改變光路,將影像其送至目鏡,使觀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膠片上永遠一樣,也使取景范圍和實際拍攝范圍基本上一致。這種棱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

目錄

單反相機簡介
單反相機存在的問題
數碼單反技術
數碼單反相機工作原理
數碼單反相機主要特點
選擇數碼單反的幾個理由
1、圖像感測器的優勢2、豐富的鏡頭選擇3、迅捷的響應速度4、卓越的手控能力5、豐富的附件
如何選擇數碼單反相機
配套設備及其選購指南
1、鏡頭保養工具2、三腳架3、閃光燈4、增距鏡和廣角鏡5、存儲介質6、電池
如何學習單反相機的使用1、針對業余愛好者2、針對專業用戶
單反相機的主要配件1、UV鏡片2、液晶保護膜3、氣吹4、鏡頭布5、攝影包
單反相機9大品牌排行榜單反相機簡介
單反相機存在的問題
數碼單反技術
數碼單反相機工作原理
數碼單反相機主要特點
選擇數碼單反的幾個理由
1、圖像感測器的優勢2、豐富的鏡頭選擇3、迅捷的響應速度4、卓越的手控能力5、豐富的附件
如何選擇數碼單反相機
配套設備及其選購指南
1、鏡頭保養工具2、三腳架3、閃光燈4、增距鏡和廣角鏡5、存儲介質6、電池
如何學習單反相機的使用
1、針對業余愛好者2、針對專業用戶
單反相機的主要配件
1、UV鏡片2、液晶保護膜3、氣吹4、鏡頭布5、攝影包
單反相機9大品牌排行榜
展開 編輯本段單反相機簡介

單反相機
單反,就是指單鏡頭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這是當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統,大多數35mm照相機都採用這種取景器。在這種系統中,反光鏡和棱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確地看見膠片即將「看見」的相同影像。該系統的心臟是一塊活動的反光鏡,它呈45°角安放在膠片平面的前面。進入鏡頭的光線由反光鏡向上反射到一塊毛玻璃上。早期的SLR照相機必須以腰平的方式把握照相機並俯視毛玻璃取景。毛玻璃上的影像雖然是正立的,但左右是顛倒的。為了校正這個缺陷,現在的眼平式SLR照相機在毛玻璃的上方安裝了一個五棱鏡。這種棱鏡將光線多次反射改變光路,將影像傳送至目鏡,這時的影像就是上下正立且左右校正的了。取景時,進入照相機的大部分光線都被反光鏡向上反射到五棱鏡,幾乎所有SLR照相機的快門都直接位於膠片的前面(由於這種快門位於膠片平面,因而稱作焦平面快門),取景時,快門閉合,沒有光線到達膠片。當按下快門按鈕時,反光鏡迅速向上翻起讓開光路,同時快門打開,於是光線到達膠片,完成拍攝。然後,大多數照相機中的反光鏡會立即復位。編輯本段單反相機存在的問題
反光鏡的這一必要的翻起動作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其他問題: 一、拍攝照片的瞬間,取景器會被擋住。由於被遮擋的時間只是剎那間的事情,因此這對於立即復位的反光鏡來說並不是什麼主要問題。但是,又引出了一些偶然性問題。例如,在使用頻閃光拍攝時,將不能通過取景器看到頻閃裝置是否閃光正常。 二、反光鏡運動的雜訊。這在需要安靜的場所這可能會成為重要問題。由於測距取景式照相機中沒有突然阻擋光路的移動反光鏡,所以會產生這種雜訊。 三、相機的震動,即由反光鏡的翻起動作所造成的照相機整體的運動。假設用1/500秒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那麼不必擔心。這種震動不至被察覺。但是,如果以較低的快門速度拍攝一幅精確照片的話,比如在微弱的光線下使用遠攝鏡頭進行拍攝時,這種震動對成像就可能很成問題。 除此之外,使用SLR取景還存在另一個問題。比如我們想使用f/32這樣的小光圈進行拍攝,而光圈f/32允許進入鏡頭的光線是非常微弱的,這會導致取景器中看到的影像也很暗淡,可能會難以聚焦,甚至根本無法進行聚焦。 實際上,SLR的解決方案相當巧妙, 它會先使用鏡頭的最大孔徑讓我們完成取景和聚焦,按下快門時,鏡頭的光圈會立刻收縮到預置的孔徑,完成膠片曝光,在曝光完成的瞬間,光圈又會開到它的最大孔徑,准備下一次拍攝。編輯本段數碼單反技術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數碼單反相機。說白了,數碼單反相機就是使用了單反新技術的數碼相機。作為專業級的數碼相機,用其拍攝出來的照片,無論是在清晰度還是在照片質量上都是一般相機不可比擬的。這些都是單反技術成就了數碼單反相機的高性能。 單反,也就是單鏡頭反光。採用這種技術的照相機只有一個鏡頭,這個鏡頭既負責攝影也用它來取景。這樣一來就能基本上解決視差造成的照片質量下降的問題。而且用單反相機取景時來自被攝物的光線經鏡頭聚焦,被斜置的反光鏡反射到聚焦屏上成像,再經過頂部起脊的「屋脊棱鏡」反射,攝影者通過取景目鏡就能觀察景物,而且是上下左右都與景物相同的影像,因此取景、調焦都十分方便。在攝影時,反光鏡會立刻彈起來,鏡頭光圈自動收縮到預定的數值,快門開啟使膠片感光;曝光結束後快門關閉,反光鏡和鏡頭光圈同時復位。這就是相機中的單反技術,現在的數碼相機採用這種技術後就成為了專業級的數碼單反相機。 單鏡頭反光的取景方式基本上就意味著專業定位,這也註定了數碼單反相機的專業道路,即使是面向普通用戶和發燒友的產品也擁有大量過人之處。編輯本段數碼單反相機工作原理
DSLR,數碼單反相機,或稱為數碼單反相機,就是指單鏡頭反光數碼相機,即Digital數碼、Single單獨、Lens鏡頭、Reflex反光的英文縮寫DSLR,它的感光器件是CCD或CMOS。此類相機一般體積較大,比較重。 在單反數碼相機的工作系統中,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後,反射到上面的對焦屏並結成影像,透過接目鏡和五棱鏡,我們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與此相對的,一般數碼相機只能通過LCD屏或者電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攝的影像。顯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過處理看到的影像更利於拍攝。 單反相機工作原理圖
單反相機工作原理圖
在DSLR拍攝時,當按下快門鈕,反光鏡便會往上彈起,感光元件(CCD或CMOS)前面的快門幕簾便同時打開,通過鏡頭的光線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然後反光鏡便立即恢復原狀,觀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單鏡頭反光相機的這種構造,確定了它是完全透過鏡頭對焦拍攝的,它能使觀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膠片上永遠一樣,它的取景范圍和實際拍攝范圍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於直觀地取景構圖。 在單反系統中,反光鏡和棱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通過鏡頭的影像。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構造圖中可以看到,光線透過鏡頭到達反光鏡後,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並結成影像,透過接目鏡和五棱鏡,我們可以在觀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圖解 光通過透鏡 (1),被反光鏡(2)反射到磨砂取景屏(5)中。通過一塊凸透鏡(6) 並在五棱鏡(7)中發生全反射,最終圖像出現在取景框(8)中。當按下快門,反光鏡沿箭頭所示方向移動,反光鏡(2) 被拾起,圖像被被攝在CCD(4)上,與取景屏上所看到的一致。編輯本段數碼單反相機主要特點

數碼單反相機
單反數碼相機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可以交換不同規格的鏡頭,這是單反相機天生的優點,是普通數碼相機不能比擬的。 另外,現在單反數碼相機都定位於數碼相機中的高端產品,因此在關系數碼相機攝影質量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面積上,單反數碼的面積遠遠大於普通數碼相機,這使得單反數碼相機的每個像素點的感光面積也遠遠大於普通數碼相機,因此每個像素點也就能表現出更加細致的亮度和色彩范圍,使單反數碼相機的攝影質量明顯高於普通數碼相機。編輯本段選擇數碼單反的幾個理由
數碼單反相機的專業定位,決定了即使是面向普通用戶和發燒友的普及型產品也擁有大量過人之處,這是許多發燒友選擇數碼單反相機的根本原因。我們可以把數碼單反的專業特色歸結成如下幾個方面:
1、圖像感測器的優勢

CMOS 圖像感測器
對於數碼相機來說,感光元件是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大小直接關繫到拍攝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拍攝效果,最有效的辦法其實不僅僅是提高像素數,更重要的是加大CCD或者CMOS的尺寸。無論是採用CCD還是CMOS,數碼單反相機的感測器尺寸都遠遠超過了普通數碼相機。因此,數碼單反的感測器像素數不僅比較高(目前最低600萬),而且單個像素麵積更是民用數碼相機的四五倍,因此擁有非常出色的性價比,可以記錄寬廣的亮度范圍。600萬像素的數碼單反相機的圖像質量絕對超過採用2/3英寸CCD的8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的圖像質量。
2、豐富的鏡頭選擇
數碼相機作為一種光、機、電一體化的產品,光學成像系統的性能對最終成像效果的影響也是相當重要的,擁有一支優秀的鏡頭對於成像的意義絕不亞於圖像感測器的選擇。同時,隨著圖像感測器、圖像引擎和存儲器件的成本不斷降低,光學鏡頭在數碼相機成本中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對於數碼單反來講更是如此,在傳統單反相機的選擇中,鏡頭群的豐富程度和成像質量就是影友選擇的重要因素,到了數碼時代,鏡頭群的保有率順理成章地成了品牌競爭的基礎。佳能、尼康等品牌都擁有龐大的自動對焦鏡頭群,從超廣角到超長焦,從微距到柔焦,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配套鏡頭。同時,由於感測器面積較大,數碼單反相機比較容易得到出色的成像。更重要的是許多攝影發燒友手裡,一般都有著一兩只,甚至多達十幾只的各種專業鏡頭,這些都是影友用自己的血汗錢購買的,如果購買了數碼單反相機機身,一下子就把鏡頭盤活了,而且和原來的傳統膠片相機構成了互相補充的膠片和數碼兩個系統。
3、迅捷的響應速度
一般數碼相機最大一個問題就是快門時滯較長,在抓拍時掌握不好經常會錯過最精彩的瞬間。響應速度正是數碼單反的優勢,由於其對焦系統獨立於成像器件之外,它們基本可以實現和傳統單反一樣的響應速度,在新聞、體育攝影中讓用戶得心應手。目前佳能的EOS1D MARKⅡ和尼康D2H均能達到每秒8張的連拍速度,足以媲美傳統膠片相機。
4、卓越的手控能力
雖說如今的相機自動拍攝的功能是越來越強了,但是拍攝時由於環境、拍攝對象的情況是千變萬化的,因此一個對攝影有一定要求的用戶是不會僅僅滿足於使用自動模式拍攝的。這就要求數碼相機同樣具有手動調節的能力,讓用戶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調節,以取得最佳的拍攝效果。因此具有手動調節功能也就成為數碼單反必須具備的功能,也是其專業性的代表。而在眾多的手動功能中曝光和白平衡是兩個重要的方面。當拍攝時自動測光系統無法准確地判斷拍攝環境的光線情況和色溫時,就需要用戶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進行判斷,通過手動來進行強制調整,以取得好的拍攝效果。這也是數碼單反專業性的體現,如EOS10D能夠以每次100K為基準調整色溫值,幫助使用者得到最佳的效果。
5、豐富的附件
數碼單反和普通數碼相機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它具有很強的擴展性,除了能夠繼續使用偏振鏡等附加鏡片和可換鏡頭之外,還可以使用專業的閃光燈,以及其它的一些輔助設備,以增強其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比如大功率閃光燈、環型微距閃光燈、電池手柄、定時遙控器,這些豐富的附件讓數碼單反可以適應各種獨特的需求,而普通的數碼相機則大大遜色。編輯本段如何選擇數碼單反相機
DSLR(數碼單鏡頭反光相機)對於一般家用玩家有必要嗎?數碼單反DSLR是專業用戶(記者、攝影師)和發燒級攝影愛好者的不二追求!DSLR和消費級DC相比,兩者的差距有一個不小的鴻溝:DSLR帶來更大的動態范圍(信噪比),可換鏡頭,更加優秀的成像畫質,更短的快門時滯,更快的操作和處理速度,更真實的取景,更快的連拍速度和更專業的操控等等……這些是消費級DC無法比擬的。 最大的問題是體積重量比消費級別數碼相機要大(重),附件如鏡頭閃光燈濾色鏡都使得數碼相機不是太方便攜帶。第二個問題就是數碼單反相機的CCD/CMOS晶元容易沾染灰塵的問題,奧林巴斯的E-1通過超聲波裝置可以清除CCD/CMOS晶元表面的灰塵,可是其他品牌的數碼單反相機對灰塵仍然是束手無策,嚴重影響成像質量和使用壽命。 因此索尼F828/美能達A2/富士S7000等准專業數碼相機雖然面臨普及型單反數碼相機的極大打擊,可是其因為「一鏡走天涯」的方便性仍然會有較強的生命力。 1. 測光與曝光 在這個方面,盡管在技術細節上存在一些「賣點」上的差別,可實質上可認為毫無差別,不必細究。 2. 對焦速度、快門時滯、連拍速度 這些指標對於新聞攝影、體育攝影、野生動物攝影、快照攝影都非常重要。對數碼單反相機來說,性能的提高是伴隨著價格的急劇上升的。 3. 機身壽命 一般單反相機快門壽命為五萬次,中高檔單反相機的壽命可達8-10萬次,專業單反相機壽命最長可達15萬次以上。實際使用中,如果經常使用高速連拍功能,快門壽命將會降低。LCD液晶屏的使用壽命大概在1000個小時。影響數碼單反相機壽命的部件還有反光取景系統,頻繁的高負荷的使用,容易引發反光取景系統的故障。 4. 機身可靠性 高級的相機會做防塵、防水處理,而且能抗撞擊(沖擊)。由於採用了金屬機身和特殊材料,這樣的相機價格也會很高昂。 5. 色彩空間 除了作為Windows和噴墨列印機標准色彩空間的sRGB,還可以選擇應用更加廣泛的Adobe RGB。根據攝影目的可以選擇最佳的色彩空間。 6. 閃光燈系統 對專業攝影師來說,閃光燈測光與曝光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各家廠商在閃光燈系統自動化方面都有各自的獨門絕招,沒有最好,也沒有最差,只有最合適。 7. 鏡頭群 數碼單反相機的優勢就在於可更換鏡頭,原廠的鏡頭系列支持及獨立鏡頭廠商的產品是否豐富到滿足您的需要,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8. 是否支持W/A讀寫加速技術 2003年秋季以後發表的數碼單反相機都會支持W/A讀寫加速技術,採用此技術,可以讀寫TF卡達到40倍速(25MB/S)以上的速度。 9. 傳輸介面 2003年秋季以後發表的數碼單反相機應該同時具備USB2.0和1394火線端子。某些相機還應該支持802.11b/g,藍牙等無線網路傳輸。 10. 感光靈敏度與雜訊抑制 更高的感光度,更好的雜訊抑制是我們所追求的。 11. 快門 最高快門速度和最慢快門速度(B門),是數碼單反相機快門的兩個關鍵指標。快門的可靠性以及精確度也是需要關心的。最高閃光燈同步速度,這也是衡量一部數碼單反相機是否高級的標志。 12. 手感、外形和重量 機身設計是否合心、是否合手,這往往是決定選購一部單反相機最重要的地方。在不考慮價錢的情況下,專業數碼單反相機的體積和重量也並不是每一個人能接受的。體積小巧、重量較輕的業余數碼單反相機更適合普通人使用。 13. 心理 最終起決定作用的往往還是心理作用,理性消費至關重要。 總結:數碼單反相機目前被少數幾個廠商壟斷生產,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在數碼單反相機這個領域是絕對真理。為了滿足高負荷、高強度的專業攝影用途,最好是選擇價格昂貴的數碼單反相機。如果只是平時愛好,玩玩而已的話選擇價格經濟的型號是上策。編輯本段配套設備及其選購指南
1、鏡頭保養工具
對於整部相機來說,鏡頭是最容易損壞的部件。要保護鏡頭,一片UV鏡頭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鏡頭紙、鏡頭刷、吹氣筒和鏡頭清潔液是清潔鏡頭的常用工具。 機身維護工具在整個機身的維護和保養方面,一個攝影包也是不可少的。除了放相機外還可以放電池、各種鏡片、存儲卡、鏡頭紙等物品。常見的品牌有LOWEPRO、JENOVA、PAULL等,外國品牌的一般價格比較貴,例如數碼相機常用的22cm×15cm×18cm規格的攝影包一般需要200元到300元左右,購買一個質量不錯的國產攝影包也是相當實用的,而且價格便宜多了。
2、三腳架

三腳架
三腳架號稱「世界上最實用的防震系統」,確實,在光線環境不盡如人意的時候,三腳架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對於擁有一部較為高端的消費級數碼相機的用戶來說,三腳架在不少場合都需要使用。在拍攝夜景、微距以及光線環境較差、容易手震的情況下非常實用。現在市場上的三腳架也非常豐富。對於重量較輕的數碼相機,選購三腳架的要求不是很高,30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一支不錯的三腳架了。
3、閃光燈
雖然現在的數碼相機基本上都有內置閃光燈,但是閃光量以及有效閃光距離還是無法跟外接閃光燈相比較的,而且外接閃光燈還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創意空間。另一方面,如果在拍攝中較常使用內置閃光燈無疑電池的使用時間會大幅度縮短。由於外接閃光燈是使用獨立電源的,因此在使用外置閃光燈拍攝時幾乎不會額外耗用相機的電源。在數碼相機中,專門生產的閃光燈的第三方廠商極少,因此基本上只能夠購買相機原廠配套的閃光燈了。
4、增距鏡和廣角鏡

增距鏡
不少用戶在使用了自己的數碼相機以後,往往感覺不是廣角不夠大就是長焦不夠長。如果你經常為自己相機鏡頭的局限性而感到苦惱,那麼建議你還是盡早選購一片合適的增距鏡或者廣角鏡。但不要盲目地買,如果你是經常使用長焦的,並不介意較小的廣角端,那麼選購一款合適倍數的增距鏡就可以了。反之就只購買廣角鏡。當然如果兩端都需要擴展的就要購買兩個了。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增距鏡和廣角鏡大都是第三方廠家生產的,價格由150元到1000元以上,原廠的則更貴。
5、存儲介質

SD卡
現在數碼相機使用的存儲卡有CF卡、SD卡、MMC卡、xD卡以及記憶棒等等。對於家庭用戶來說,根據需要配備一張2GB或者4GB的存儲卡是比較適合的。而對於經常外出拍攝的發燒友來說,考慮現在的存儲介質價格便宜,當然要越多越好了。可能帶個百八十GB的存儲介質也很正常。畢竟誰也不想拍攝到興起時要在回放模式下一張一張挑著來心痛地刪除掉。現在市面上還有一種數碼相機存儲王,體積小巧,容量超大,單位價格也算是十分低的了,並且還可以直接讀取多種存儲卡,需要長時間外出拍攝的用戶可以留意一下。
6、電池
如果說數碼相機的存儲卡拍攝完了以後還可以通過刪除一些照片繼續然後拍攝的話,那麼電池的使用就沒有這么簡單了,數碼相機離不開電池,而且也非常耗費電池。從這看來,電池的選購比存儲卡的選購更需要費心。對於使用AA電池的數碼相機的用戶來說,煩惱可能會少些,畢竟現在市面上的可充電電池價格比較便宜,四電一充價格一般在6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對於使用專用鋰離子電池的數碼相機用戶來說,還是建議另外購買一塊電池,最好是原廠的。編輯本段如何學習單反相機的使用
1、針對業余愛好者
1.和相關影友交流,溝通,多參加外拍等活動; 2.上相關攝影論壇看照片,看交流貼,互學經驗; 3.購買相關圖書進行系統學習,比如《非常攝影手記——2天玩轉單反相機》(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3)。
2、針對專業用戶
1.到相關的攝影學校接受培訓; 2.拜名師學習。 任何一款相機,都有它的優點和特點,關鍵在如何熟練的用好它們,發揮它們的最大作用。先來說點單反相機的基本的設置和參數。 照片大小和格式:高級的相機都有無壓縮格式(RAW,TIIF),方便後期調整(專業軟體),不過文件很大,對一般人沒必要,我們常用的是JPG格式,保存方式(壓縮)有精細,一般,較差等,建議大家都用最好的方式保存(壓縮的少,畫面質量好)。至於照片大小可以根據需要(一般分大,中,小三種),要是想將來列印照片那就用最大的像素,一般網上交流用中就夠了(方便後期裁剪)。要是存儲卡太小,又想多照幾張,那就只好用小了。 感光度:這是一個膠片留下的參數,反應對光線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越低,畫面質量越好。需要的暴光量越多。感光度越高,需要的暴光量越少,快門速度就可以提高。可畫質就不好了,矛盾呀!為了畫面質量一般都是設置最低(ISO:50-100)。在光線太暗,又不能開閃光,快門速度很慢時,為了防止抖動,無奈之下才調高感光度,一般相機最高不要超過400,單反也不要超過800(和感光器面積有關)。 曝光模式:高級的相機一般都有自動,程序(P),快門優先(S),光圈優先(A),場景模式等,普通相機最少也有自動,程序,場景模式等。 自動就是常說的傻瓜型,不需要任何參數調節,只管隨便照。程序就可以調節一些參數(比如感光度,閃光燈),有的相機在程序下 還可以調整光圈快門組合。這些只適合初學者,好用方便。場景模式就是專門給初學者設置的,有肖像,風景,夜景等等,不同的環境用不同的模式,相機就會自動有不同的光圈快門組合,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有些攝影基礎的人,一般常用光圈優先,隨著景物光線的不同就可以隨時調節光圈(光圈對景深等特殊效果有很大關系),相機就會自動設置快門速度。 變焦:在其它設置好後,就可以拍照了。首先要用變焦,推遠(廣角,短焦距)或拉近(長焦),構成自己需要的畫面。一般相機都有3-5倍的光學變焦,高級的也有7-15倍的變焦。例如35-140mm就是4倍變焦。光學變焦就是靠鏡頭的內部鏡片移動來變化焦距。數碼變焦實用意義不大,等於是處理軟體的放大,對畫面質量有影響。 對焦:不要和變焦混淆,任何距離的景物要清晰成像,就必須對焦。一般相機都是自動完成,在你半按快門時自動完成,並用顏色或聲音提示你。在光線比較暗時,或反差小都對焦很慢,甚至對不上焦,這時就需要對焦輔助燈(一般都自帶,自動開啟)或手動對焦(高級相機有手動功能)。 對焦的模式一般有三種可選(多點對焦,中心對焦,點對焦)。多點對焦一般不建議用,雖說對焦快,可是容易跑焦。就是你想要中間的景物清楚,可是,不是前面的清晰就是旁邊的清晰,結果想要的模糊。 一般常用中心對焦,把中心對焦框對准想要照的景物,半按快門,等有對焦成功提示後,手不要松,移動相機角度到你想要得畫面,再全部按下快門拍照,就沒問題了。注意不要前後移動,改變距離。否則就要重新對焦。 點對焦更精確,主要是在景深很小,微距拍攝時用。有的相機還可以移動對焦點位置,在構圖完成後,不能移動相機的情況下,可以把對焦點移動到自己需要的地方。 測光:現在的相機都是自動設定暴光量,所以測光就關繫到暴光的准確。測光一般分三種(平均測光,中心測光,點測光) 平均測光又叫多點測光,一般風景都可以用,方便准確。中心測光是照特寫或逆光時用的,把中心對准主要景物,就可以保證中心的景物暴光准確,至於周圍的過暴(發白)或不足(黑)都不用管。點測光就是更小面積的測光,主要是微距或特殊要求時用,不好掌握。例如拍人物特寫,把測光點對准黑眼睛,結果臉部肯定過暴,假如對准鼻子的亮點,那其他肯定發黑。很多相機的點測光都和對焦點連動,就是為了主要景物的暴光准確對焦清晰。 還有其他一些不重要的參數:白平衡(自動),暴光補償(0),畫面風格(對比度,銳度,飽和度),連拍,延遲(自拍)等,看說明書設置,或出廠設置就可以了。 一張照片的成功與否,首先要保證對焦清晰,不模糊不抖動,暴光准確。其次才考慮構圖角度,景深控制等其他因素。熟能生巧,反正數碼也不花錢,多實踐,多拍照。無論是高級或普通相機,首先要學會,運用好半按快門。只有熟練掌握了手中的相機,才能在創作中充分利用相機的功能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得到滿意的作品。編輯本段單反相機的主要配件

⑧ 都是數碼相機了,為什麼照片還能賣這么貴,有的能賣上百萬照片又不是藝術品

好的照片就是藝術品啊,攝影也是藝術的一個門累,也是一種創作,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發現並捕捉到這個或精彩,或美麗,或震撼的瞬間。這跟是數碼還是膠片相機也沒關系,相機只是完成藝術創作、實現拍攝意圖的工具,照片的內容才是決定其價值的關鍵。

⑨ 數碼相機是不是和他人交流獲取信息的工具

答案是否定的。
人類信息交流的媒介是語言(包括聲音、文字及肢體語言)、影像等。信息的遠距離傳播工具是信函、報刊-書籍、電話-電報、影音記錄介質-影音播放設備、電腦-互聯網和手機與智能手機等。數碼相機只是製作影音記錄介質的工具,沒有直接遠距離傳輸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帶拍攝功能的智能手機與他人交流更方便些,通過微信、朋友圈可以發送大量照片。

⑩ 照相機是怎樣發明的

一個不透光的盒子,這就是照相機。照相機是用感光膠片反景物拍攝下來的攝影器材。它的發明經歷了漫長的歲月。
我國對光和影像的研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國的《墨經》一書就詳細記載了光的直線前進、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現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1031至1095年)一書中,還詳細敘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
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出現了供繪畫用的「成像暗箱」。
1839年8月19 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於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明了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隻由數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
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搖攝150°的轉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6年德國化學家肖特與光學家阿具在蔡司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產生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製造,得到迅速發展。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
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1913年德國人奧斯卡·巴納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機。
從1839年至1924年這個照相機發展的第一階段中,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
從1925年至1938年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二階段。這段時間內,德國的萊茲、羅萊、蔡司等公司研製生產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在此階段,照相機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學式取景器、測距器、自拍機等被廣泛採用,機械快門的調節范圍不斷擴大。照相機製造業開始大批量生產照相機,各國照相機製造廠紛紛仿製萊卡型和羅萊弗萊型照相機。黑白感光膠片的感光度、解析度和寬容度不斷提高;彩色感光片開始推廣,從而使攝影隊伍迅速擴大並走向專業化。
從1939年之後為照相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此階段的前半期即本世紀六十年代之前,黑白、彩色膠片的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光學工業製成了含有稀有元素的新型光學玻璃,如鑭、鈦、鎘等玻璃。從而更好地校正了攝影鏡頭的像差,使鏡頭向大孔徑和多種焦距的方向迅速發展。因而,出現了變焦、徽距、折反射式、廣角等多種攝影鏡頭。鏡頭單層鍍膜得到普遍推廣。照相機出現了計數器自動復零、反光鏡自動復位、半自動和全自動收縮光圈等結構。照相機的質量、產量開始飛速發展。
從本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今為第三階段的後期。這期間,日本的小西六攝影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調焦照相機--柯尼卡C35A型135照相機.接著日本又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台雙優先式自動曝光照相機--美能達XDG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開創了一台相機具有多種曝光功能的先例。
這期間,光學傳遞函數理論進入了光學設計領域,出現了成像質量高,色彩還原好,大孔徑,低畸變的攝影鏡頭。同時,鏡頭向系列化發展,由焦距幾毫米的魚眼鏡頭到焦距長達2米的超攝遠鏡頭,並有了透視調整、 變焦徽距、夜視等攝影鏡頭。電子技術逐漸深入到照相機內部,多種測光、高精度的電子鏡間快門、電子焦平面快門以及易於控制的電子自拍機等都紛紛出現。曝光補償、存儲記憶、多紀錄功能、電動上弦卷片、自動調焦等各種功能得到愈益精美的應用,高度自動化、小型、輕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估質的各種新型相機,伴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不斷問世,從而為攝影藝術的創作提供了十分精良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