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品質常用工具有哪些
擴展閱讀
服裝店防盜哪個產品好 2025-05-15 23:03:12
22分的鑽石多少克拉 2025-05-15 22:48:58
石油怎麼加工成汽油的 2025-05-15 22:38:28

品質常用工具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18 09:15:57

『壹』 品質工具有哪些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又稱為初級統計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圖、因果圖、相關圖、排列圖、統計分析表、數據分層法、散布圖等所謂的QC七工具。

質量管理的五大工具有 APQP(產品質量先期策劃);PPAP(生產件批准程序);FMEA(潛在失效模式及後果分析);SPC(統計過程式控制制);MSA(測量系統分析)

『貳』 我們檢驗產品的過程中要使用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不同類型的產品以及不同的質量特性有不同的測量工具。
常規基本量檢具有:捲尺、卡尺、千分尺、高度尺、塞尺、螺紋規等。
精密測量工具有:投影儀(影像測量儀)、三坐標測量儀、氣動量儀等。
其它還有:拉力計、硬度計、粗糙度儀、膜厚儀、色差儀、百格刀、色卡色板、工具顯微鏡、天平秤、雜訊計、萬用表、PH試紙等。

『叄』 品質管理的檢驗工作日常的測量工具都有哪些

那是要看你做哪行業的啊,每個行業所用的工具都不同,經常用到的有:卡尺、直尺、捲尺、電子稱、彎度表、厚度表、QC筆等等。

『肆』 簡述全面質量管理七大工具用法。

質管理七大手法即:QC七工具,是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又稱為初級統計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查件表、柏拉圖(又稱排列圖或帕累托圖)、層別法、特性要因圖(又稱魚骨圖,石川圖)、散布圖、直方圖(又稱品質分布圖)、管制圖。
1、查件表:是QC的基本功。
是以簡單的數據、容易理解的方式,製成圖表或表格,必要時記上檢查記號並加以統計整理,作為進一步分析或檢查核對用的工具;
2、柏拉圖:是把握重點的利器。
是根據收集的數據系統的層別分類,計算出比例並從大到小排列,製成累積值的圖形,是識別重點的有效工具,對重點影響項目改進,效果會比較明顯;
3、層別法:撥開迷霧見本質。
將得到的數據資料和調查對象人員、設備、產品等進行分類,層層對比,分析發現真正問題所在;
4、特性要因圖:尋找原因的捷徑。
即採用由結果到原因層層倒推法,從人、機、料、法、環方面逐一分析,最後找出關鍵原因;
5、散布圖:查看數據分布的工具。
當兩組特性值或數據中的一組發生變時,對另一組數據產生的影響,兩組數據值稱為相關。用圖表的形式表現其關系,就是散布圖;
6、直方圖:品質穩定性的分析工具。
是根據收集的數據畫成以組距為底、以次數為高的直方矩形圖,能一目瞭然的預測並監控產品品質狀況;
7、管制圖:及時發現問題的工具。
通過日常的監測來判定製程是否處於穩定的狀態的圖表就是管制圖。可以及時發現品質問題,並通過相應的調整手段,使製程處於穩定狀態。

『伍』 簡述常用的質量管理七大工具用法

質管理七大手法即:QC七工具,是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又稱為初級統計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查件表、柏拉圖(又稱排列圖或帕累托圖)、層別法、特性要因圖(又稱魚骨圖,石川圖)、散布圖、直方圖(又稱品質分布圖)、管制圖。
1、查件表:是QC的基本功。
是以簡單的數據、容易理解的方式,製成圖表或表格,必要時記上檢查記號並加以統計整理,作為進一步分析或檢查核對用的工具;
2、柏拉圖:是把握重點的利器。
是根據收集的數據系統的層別分類,計算出比例並從大到小排列,製成累積值的圖形,是識別重點的有效工具,對重點影響項目改進,效果會比較明顯;
3、層別法:撥開迷霧見本質。
將得到的數據資料和調查對象人員、設備、產品等進行分類,層層對比,分析發現真正問題所在;
4、特性要因圖:尋找原因的捷徑。
即採用由結果到原因層層倒推法,從人、機、料、法、環方面逐一分析,最後找出關鍵原因;
5、散布圖:查看數據分布的工具。
當兩組特性值或數據中的一組發生變時,對另一組數據產生的影響,兩組數據值稱為相關。用圖表的形式表現其關系,就是散布圖;
6、直方圖:品質穩定性的分析工具。
是根據收集的數據畫成以組距為底、以次數為高的直方矩形圖,能一目瞭然的預測並監控產品品質狀況;
7、管制圖:及時發現問題的工具。
通過日常的監測來判定製程是否處於穩定的狀態的圖表就是管制圖。可以及時發現品質問題,並通過相應的調整手段,使製程處於穩定狀態。

『陸』 品質五大工具:MSA、APQP、SPC、FMEA、PPAP分別是什麼

APQP&CP:產品質量先期策劃&控制計劃

PPAP:生產件批准程序

FMEA:潛在失效模式

SPC:統計製程式控制制

MSA:量測系統分析

以上五種是TS 16949中的五大核心工具

『柒』 常用的質量管理工具有哪些

一、質量管理(汽車行業ISO/TS16949)有五大工具:

1、PPAP: Pro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生產件批准程序

2、AQPQ: Advanced Proct Quality Planing ,先期質量策劃

3、FMEA: 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潛在失效模式及影響分析

4、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統計過程式控制制

5、MSA: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二、質量管理常用工具和方法:

1、因果圖(魚骨圖)

2、排列圖

3、直方圖

4、頭腦風暴法

5、樹圖

6、過程決策程序圖(PDPC)

7、網路圖

8、矩陣圖

9、親和圖

10、水平對比法


三、質量管理

1、質量管理是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並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控制、保證和改進來使其實現的全部活動,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質量管理及其實施方法有所介紹。

2、朱蘭對質量管理的基本定義:質量就是適用性的管理,市場化的管理。

3、費根堡姆的定義:質量管理是「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並考慮到充分滿足顧客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市場研究、設計、製造和售後服務,把企業內各部門的研製質量、維持質量和提高質量的活動構成為一體的一種有效的體系。」

4、國際標准和國家標準的定義:質量管理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的活動」。

『捌』 質量7大手法和8大工具都有哪些

五大工具

1、統計過程式控制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是一種製造控制方法,是將製造中的控制項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數據,通過過程能力的分析與過程標准化,發掘過程中的異常,並立即採取改善措施,使過程恢復正常的方法。

2、測量系統分析(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e);

是對每個零件能夠重復讀數的測量系統進行分析,評定測量系統的質量,判斷測量系統產生的數據可接受性。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e);

FMEA實際是一組系列化的活動,其過程包括:找出產品/過程中潛在的故障模式;根據相應的評價體系對找出的潛在故障模式進行風險量化評估;列出故障起因/機理,尋找預防或改進措施。

4、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Advanced Proct Quality Planning);

產品質量策劃是一種結構化的方法,用來確定和制定確保某產品使顧客滿意所需的步驟。

5、生產件批准程序(PPAP,Pro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一種實用技術,其目的是在第一批產品發運前,通過產品核准承認的手續,驗證由生產工裝和過程製造出來的產品符合技術要求。

七大手法

1、樹圖

樹圖就是以「目的—方法」或「結果—原因」層層展開分析,以尋找最恰當的方法和最根本的原因,因其形狀如大樹分枝,因此取名樹圖,目前在企業界被廣泛應用。

2、關連圖

關連圖就是把現象與問題有關系的各種因素串聯起來的圖形。通過連圖可以找出與此問題有關系的一切要圖,從而進一步抓住重點問題並尋求解決對策。

3、親和圖

親和圖也叫KJ法,是指把收集到大量的各種數據、資料,按照其之間的親和性(相近性)歸納整理,使問題明朗化,從而有利於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4、矩陣圖

矩陣圖是指從問題事項中找出成對的因素群,分別排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間行與列的相關性或相關程度大小的一種方法。

5、矢線圖

矢線圖即網路分析技術,是以工序之間相互聯系的網路圖和較為簡單的計算方法來反映整個工程或任務的全貌,指出對全局有影響的關鍵工序和關鍵路線,從而做出切合實際的統籌安排。

6、PDPC法

PDPC法是英文原名ProcessDecision Program Chart的縮寫,中文稱之為過程決策程序圖法。所謂PDPC法是指為實現某一目的進行多方案設計,以應對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變化的一種計劃方法。

7、矩陣數據分析

矩陣數據分析法是指通過運用主要成分分析等計算方法,准確地整理和分析在矩陣圖上用數據定量化表示的各元素間關系的一種方法。是一種定量分析問題的方法。在品質管理新七大手法中,矩陣數據分析法是唯一一種利用數據分析問題的方法。

八大原則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組織依存於其顧客。因此組織應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並爭取超越顧客期望。

2、領導作用:領導者確立本組織統一的宗旨和方向。他們應該創造並保持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內部環境。

3、全員參與:各級人員是組織之本,只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幹為組織獲益。

4、過程方法:將相關的活動和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5、管理的系統方法:識別、理解和管理作為體系的相互關聯的過程,有助於組織實現其目標的效率和有效性。

6、持續改進:組織總體業績的持續改進應是組織的一個永恆的目標。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有效決策是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基礎上。

8、互利的供方關系:組織與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玖』 質量管理七大工具

1、控制圖是用圖形顯示某項重要產品或過程參數的測量數據。在製造業可用軸承滾珠的直徑作為例子。在服務行業測量值可以是保險索賠單上有沒有列出某項要求提供的信息。

依照統計抽樣步驟,在不同時間測量。控制圖顯示隨時間而變化的測量結果,該圖按正態分布,即經典的鍾形曲線設計。用控制圖很容易看出實際測量值是否落在這種分布的統計界線之內。

2、帕累托圖又叫排列圖,是一種簡單的圖表工具,用於統計和顯示一定時間內各種類型缺陷或問題的數目。其結果在圖上用不同長度的條形表示。

所根據的原理是十九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德.帕雷托的研究,即各種可能原因中的20%造成80%左右的問題;其餘80%的原因只造成20%的問題和缺陷。


3、魚骨圖也稱為因果分析圖或石川圖。它看上去有些象魚骨,問題或缺陷標在"魚頭"外。在魚骨上長出魚刺,上面按出現機會多寡列出產生生產問題的可能原因。

魚骨圖有助於說明各個原因之間如何相互影響。它也能表現出各個可能的原因是如何隨時間而依次出現的。這有助於著手解決問題。

4、走向圖有時也叫趨勢圖。它用來顯示一定時間間隔內所得到的測量結果。以測得的數量為縱軸,以時間為橫軸繪成圖形。

走向圖就象不斷改變的記分牌。它的主要用處是確定各種類型問題是否存在重要的時間模式。這樣就可以調查其中的原因。

5、直方圖也稱線條圖。在直方圖上,第一控制類別中的產品數量用條線長度表示。第一類別均加有標記,條線按水平或垂直依次排列。直方圖可以表明哪些類別代表測量中的大多數。同時也表示出第一類別的相對大小。

6、分布圖提供了表示一個變數與另一個變數如何相互關聯的的標准方法。例如要想知道金屬線的拉伸強度與線的直徑的關系,一般是將線拉伸到斷裂,記下使線斷裂時所用的力的准確數值。以直徑為橫軸,以力為縱軸將結果繪成圖形。

7、流程圖有時也稱作輸入-輸出圖。該圖直觀地描述一個工作過程的具體步驟。流程圖對准確了解事情是如何進行的,以及決定應如何改進過程極有幫助。這一方法可以用於整個企業,以便直觀地跟蹤和圖解企業的運作方式。

『拾』 什麼是七大手法和五大工具

七大手法和五大工具均是質量管理中常用的方法。

QC七大手法包括:檢查表、排列圖、散布圖、數據分層法、休哈特控制圖、魚骨圖、直方圖。

五大工具包括:統計過程式控制制、測量系統分析、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產品質量先期策劃、生產件批准程序。

(10)品質常用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質量管理中八大原則:

ISO標准簇質量八大原則

原則1: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原則2: 領導作用

原則3: 全員參與

原則4: 過程方法

原則5: 管理的系統方法

原則6: 持續改進

原則7: 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原則8: 與供方的互利關系

質量管理的發展與工業生產技術和管理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現代關於質量的概念包括對社會性、經濟性和系統性三方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