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茶道用具都有哪些
茶道六用是泡茶必不可少的輔助用具,包括茶則、茶匙、茶夾、茶漏、茶針、茶筒,多為竹、木質地。
用途:茶則用來盛取茶葉;茶匙協助茶則將茶葉撥至泡茶器中;茶夾代替手清洗茶杯,並將茶渣從泡茶器皿中取出;茶漏可擴大壺口的面積,防止茶葉外溢;茶針用來疏通壺嘴;茶筒用來收納茶則、茶匙、茶夾、茶漏和茶針。
使用茶道具時要注意保持乾爽、潔凈,手拿用具時不要碰到接觸茶葉的位置,擺放時也要注意位置,不要妨礙泡茶。
茶道六用
❷ 必備的飲茶 茶具有哪些
泡茶所需的器具分為兩大類:主泡器具和輔助用具。主泡器具包括壺、公道杯、品茗杯以及濾網等;輔助用具為茶則、茶巾、茶倉等。另外,備水用具也是必不可少的。茶具中必備的有燒水壺、泡茶壺和品杯,其餘用具根據習慣和需要可繁可簡。
❸ 喝茶都有哪些工具
喝茶的工具有。茶壺,茶杯。茶缸子。
❹ 有哪些適合泡茶的好工具推薦
泡茶的主要器具為茶壺、茶杯、茶勺。
1、茶壺
茶勺是細長柄的,勺的容量比較小,長柄是為了能夠在深的茶葉筒內舀取茶葉;勺的容量小,是為了能夠掌握舀取茶葉的數量。茶勺的形狀多變,有時和茶則通用。
(4)喝茶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茶具挑選
1、美感
茶壺是自己使用的,所以在選擇茶壺的造型及外觀方面。只要依個人喜好、個人感受選擇便可,最重要是自己看得舒服滿意。
2、質地
泡茶用的壺,一般是以砂為主,因為砂器具吸水性且不透光,外型較瓷器渾親和,在上面提款也別具韻味,所以大致上砂壺比瓷壺受歡迎。至於茶壺的質地,主要是以胎骨堅、色澤潤為佳。
3、壺味
在選購新壺時,應嗅一嗅壺中味,新壺有些也許會略帶瓦味,這倒還可選用,但若帶火燒味或其它雜味,如油味或人工著色味則不足取了。
4、精密
壺的精密度是指壺蓋與壺身的緊密程度,密合度愈高愈好,否則茗香散漫。
❺ 現代茶藝所備飲茶時所需的各種器具包括哪些內容
(1)桌布;鋪在桌面並向四周下垂的飾物,可用各種纖維織物製成。
(2)泡茶巾:鋪於個人泡茶席上的織物,亦可用於覆蓋潔具、乾燥後的壺杯等。
(3)茶盤:擺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
(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織物;或用於抹乾泡茶分茶時濺出的水滴、托墊壺底、吸干壺底和杯底的殘水等。
(5)茶巾盤:放置茶巾的用具。
(6)奉茶盤: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的器具,用它恭敬端送給品茶者,顯得潔凈而高雅。
(7)茶匙:從貯茶器中取干茶的工具,或在飲用添加茶葉時作攪拌用。
(8)茶針:由壺嘴伸入流中防止茶葉阻塞從而使出水流暢的工具。
(9)茶箸:泡頭一道茶時,颳去壺口泡沫之具,形同筷子,也用於夾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時亦可用於攪拌茶湯。
(10)渣匙:從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與茶針相連,即一端為茶針,另一端為渣匙。
(11)計時器:用以計算泡茶時間的工具,如定時鍾和電子秒錶,但以可計秒者為佳。
❻ 喝茶的泡茶工具有哪些
喝茶泡茶的工具有茶盤,茶壺,茶杯,茶道六君子等,不同茶具用途可以參考經驗https://jingyan..com/article/6dad507521fb30a123e36e86.html
❼ 品茶的六道工具是什麼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後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
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沖,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烏龍入宮」
沸水沖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沖入,使開水有力地沖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准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