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triz理論有哪些主要方法和工具
擴展閱讀
利用社會資源做什麼好 2025-05-14 10:45:20
怎麼查詢中石油價 2025-05-14 10:42:22

triz理論有哪些主要方法和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5-03 09:22:07

Ⅰ TRIZ理論培訓中尋找資源的工具有哪些

TRIZ理論培訓中尋找資源的工具主要有九屏幕圖、技術矛盾、功能分析、物場分析等。


①九屏幕圖

九屏幕圖是系統思維的一種方法,是尋找資源的一種非常好的工具,它按照時間和系統層次兩個維度進行分析,可以考慮系統內的資源、超系統的資源、系統的過去及系統未來的資源等。通過九屏幕圖的分析,能夠將之前忽略的很多資源得以發現和找到。


②技術矛盾

技術矛盾也是尋找資源的工具,通常在定義技術矛盾時,會確定矛盾的時間和區域,通過矛盾區域的確定,可以首先考慮在操作區域內尋找各類資源,這樣更為有效、方便地得到解決問題的資源。

③功能分析

可以使工程師進一步分清系統層級,梳理清楚組件之間的關系、分析清楚組件執行何種功能、歸類執行相同功能的組件,尤其是出現有害作用的功能和有用功能不足的組件。通過功能分析,能夠清晰地認識系統的運行狀態與執行的功能,確定需要執行何種功能的資源來解決問題,並在已有的系統內或超系統中尋找。

④物場分析

可以使工程師系統內存在問題的物質―場關系,為尋找物理資源和能量資源找到了突破口。

Ⅱ TRIZ理論的主要內容

創新從最通俗的意義上講就是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TRIZ理論的強大作用正在於它為人們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了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工具。
現代TRIZ理論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創新思維方法與問題分析方法
TRIZ理論中提供了如何系統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對於復雜問題的分析,則包含了科學的問題分析建模方法——物-場分析法,它可以幫助快速確認核心問題,發現根本矛盾所在。
2.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針對技術系統進化演變規律,在大量專利分析的基礎上TRIZ理論總結提煉出八個基本進化法則。利用這些進化法則,可以分析確認當前產品的技術狀態,並預測未來發展趨勢,開發富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3. 技術矛盾解決原理
不同的發明創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規律。TRIZ理論將這些共同的規律歸納成40個創新原理,針對具體的技術矛盾,可以基於這些創新原理、結合工程實際尋求具體的解決方案。
4. 創新問題標准解法
針對具體問題的物-場模型的不同特徵,分別對應有標準的模型處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轉換、物質與場的添加等等。
5. 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ARIZ
主要針對問題情境復雜,矛盾及其相關部件不明確的技術系統。它是一個對初始問題進行一系列變形及再定義等非計算性的邏輯過程,實現對問題的逐步深入分析,問題轉化,直至問題的解決。
6. 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工程學原理而構建的知識庫
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領域的數百萬項發明專利的分析結果而構建的知識庫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豐富的方案來源。

Ⅲ 什麼叫TRIZ理論

TRIZ理論 概述:

TRIZ理論是由前蘇聯發明家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創立的,在他的領導下,前蘇聯的研究機構、大學、企業組成了TRIZ的研究團體,分析了世界近250萬份高水平的發明專利,總結出各種技術發展進化遵循的規律模式,以及解決各種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創新原理和法則,建立一個由解決技術,實現創新開發的各種方法、演算法組成的綜合理論體系,並綜合多學科領域的原理和法則,建立起TRIZ理論體系。

TRIZ具有系統的創新方法和工具,其理論體系包括九個部分:八大進化法則;最終理想解;40個發明原理;39個工程參數和矛盾矩陣;物理矛盾的分離原理;物場模型分析;發明問題的標准解法;發明問題標准演算法(ARIZ);物理效應和現象知識庫等。

利用TRIZ實現創新的過程為:首先分析待解決的問題,使用39個通用工程參數中和該問題相適應的參數來表達待解決的問題,將一個具體的問題轉化為TRIZ問題;其次確定該TRIZ問題是技術矛盾還是物理矛盾,如果是技術矛盾,就利用矛盾矩陣從40個發明原理當中找到相適應的原理,如果是物理矛盾,就利用分離原理來確定相適應的發明原理;最後,通過發明原理來找到具體問題的解決發案,並對方案進行評估,如果方案滿意可行,就執行該方案,如果方案不可行,就重復所有步驟,直到找到滿意可行的方案為止。

Ⅳ triz創新方法有哪些

1、技術演進模式。技術演進模式是TRIZ方法的基礎。它們可以用於估計一個產品經歷了什麼樣的演進階段,並將經歷什麼樣的階段。這些模式包括:理想性增長趨勢,系統完善性趨勢,能量迂迴趨勢等。

2、物一場建模。物一場建模用惟一的方式來建立創新問題的模型。一個基本物質場模型包括兩個物質和它們之間的一個場。這兩個物質通過場來相互作用。

3、創新問題的求解演算法。創新問題的求解演算法,是描述一個最小化初始問題,發現矛盾,建立物一場模型,考慮資源,定義理想狀態,考慮實現理想狀態的己知方法,解決矛盾,克服障礙的迭代的過程。

(4)triz理論有哪些主要方法和工具擴展閱讀:

現代TRIZ理論體系主要包括的內容:

1、創新思維方法與問題分析方法

TRIZ理論中提供了如何系統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對於復雜問題的分析,則包含了科學的問題分析建模方法——物-場分析法,它可以幫助快速確認核心問題,發現根本矛盾所在。

2、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針對技術系統進化演變規律,在大量專利分析的基礎上TRIZ理論總結提煉出八個基本進化法則。利用這些進化法則,可以分析確認當前產品的技術狀態,並預測未來發展趨勢,開發富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3、技術矛盾解決原理

不同的發明創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規律。TRIZ理論將這些共同的規律歸納成40個創新原理,針對具體的技術矛盾,可以基於這些創新原理、結合工程實際尋求具體的解決方案。

4、創新問題標准解法

針對具體問題的物-場模型的不同特徵,分別對應有標準的模型處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轉換、物質與場的添加等等。

5、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ARIZ

主要針對問題情境復雜,矛盾及其相關部件不明確的技術系統。它是一個對初始問題進行一系列變形及再定義等非計算性的邏輯過程,實現對問題的逐步深入分析,問題轉化,直至問題的解決。

6、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工程學原理而構建的知識庫

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領域的數百萬項發明專利的分析結果而構建的知識庫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豐富的方案來源。

Ⅳ TRIZ理論中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是什麼請具體說明

(1) TRIZ理論先引導我們將遇到的具體問題有非常清楚的定義,問題定義得越清楚,則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越大,如果這個問題還沒有弄清楚,則需要將這個問題研究透徹後再著手解決;
(2) 利用因果分析和功能模型分析對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其它突破問題瓶頸的其它路徑,或者找到問題出現的根源,然後將這個問題抽象成一個一般化的問題;
(3) 對於這個一般化的問題,根據TRIZ的工具,如標准解,發明原理,科學效應庫,技術發展趨勢等找到一般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遇到類似的問題,一般可以有哪些種解決方法;
(4) 將這些一般化的解決方案引入到我們的具體項目中,轉化成我們自己的解決方案。

TRIZ理論更注重問題的分析以及借用,從前人的解決方案中,從其它領域的類似的問題中去尋找答案。所以通過TRIZ理論所得到的解決方案通常是被證實可用的,所以可靠性高,易於操作,項目失敗的風險也比較小。

Ⅵ triz的主要方法和工具有哪些

TRIZ理論是如何解決具體問題的?

TRIZ自1946年開始創立以來,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創新發展理論
這個時期主要是創新和發展了TRIZ的理論,並在前蘇聯得以利用。但由於前蘇聯的封鎖,外界很少知道這個理論。這個時期的主要理論有40個發明原理,發明演算法,最終理想解,科學效應庫,物場模型,標准解和技術發展的趨勢等等。
第二階段:傳播階段
20世紀90年代,以前蘇聯解體為標志。前蘇聯解體後,大量的科學家到了美國和歐洲,創辦了一系列的公司(如Invention
Machine),開發基於TRIZ理論的軟體系統,並為一些公司提供咨詢服務。這個時候,前蘇聯以外的工程師們才開始接觸到這個理論,少量的公司在這個時候開始引入TRIZ理論,如1995年的P&G和1997年的Samsung。
第三階段:開始應用階段
從2005年開始,一些大公司開始引入TRIZ理論,並開始在內部推廣。如通用電氣,西門子,英特爾,波音,霍尼維爾,飛利浦,3M等等。中國的企業,如中興通訊和一些國有大企業也開始積極行動起來,利用TRIZ理論來培訓自己的員工,解決項目中的難題。
TRIZ理論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我們通常遇到的問題都是具體的問題,我們所要尋求的解決方案也是具體的解決方案。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所採用的一般做法是,迅速利用自己的經驗做一系列的試驗,以圖盡快解決這個問題。但事與願違,這種試錯的方法雖然在一些簡單的問題上效果比較明顯,在一些比較難一些的問題上卻要往往花很長的開發時間,需要消耗較多的資源。
(1)
TRIZ理論先引導我們將遇到的具體問題有非常清楚的定義,問題定義得越清楚,則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越大,如果這個問題還沒有弄清楚,則需要將這個問題研究透徹後再著手解決;
(2)
利用因果分析和功能模型分析對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其它突破問題瓶頸的其它路徑,或者找到問題出現的根源,然後將這個問題抽象成一個一般化的問題;
(3)
對於這個一般化的問題,根據TRIZ的工具,如標准解,發明原理,科學效應庫,技術發展趨勢等找到一般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遇到類似的問題,一般可以有哪些種解決方法;
(4)
將這些一般化的解決方案引入到我們的具體項目中,轉化成我們自己的解決方案。
TRIZ理論更注重問題的分析以及借用,從前人的解決方案中,從其它領域的類似的問題中去尋找答案。所以通過TRIZ理論所得到的解決方案通常是被證實可用的,所以可靠性高,易於操作,項目失敗的風險也比較小。

Ⅶ TRIZ培訓的九大經典理論體系是什麼

(一)TRIZ的技術系統八大進化法則。阿奇舒勒的技術系統進化論可以與自然科學中的達爾文生物進化論和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齊肩,被稱為「三大進化論」。 TRIZ的技術系統八大進化法則分別是:1、技術系統的S曲線進化法則;2、提高理想度法則;3、子系統的不均衡進化法則;4、動態性和可控性進化法則;5、增加集成度再進行簡化法則;6、子系統協調性進化法則;7、向微觀級和場的應用進化法則;8、減少人工進入的進化法則。技術系統的這八大進化法則可以應用於產生市場需求、定性技術預測、產生新技術、專利布局和選擇企業戰略制定的時機等。它可以用來解決難題,預測技術系統,產生並加強創造性問題的解決工具。
(二)最終理想解(IFR)。TRIZ理論在解決問題之初,首先拋開各種客觀限制條件,通過理想化來定義問題的最終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以明確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證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沿著此目標前進並獲得最終理想解,從而避免了傳統創新涉及方法中缺乏目標的弊端,提升了創新設計的效率。如果將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比作通向勝利的橋梁,那麼最終理想解(IFR)就是這座橋梁的橋墩。最終理想解(IFR)有四個特點:1、保持了原系統的優點;2、消除了原系統的不足;3、沒有使系統變得更復雜;4、沒有引入新的缺陷等。
(三)40個發明原理。阿奇舒勒對大量的專利進行了研究、分析和總結,提煉出了TRIZ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這40個發明原理,分別是:1、分割;2、抽取;3、局部質量;4、非對稱;5、合並;6、普遍性;7、嵌套;8、配重;9、預先反作用;10、預先作用;11、預先應急措施;12、等勢原則;13、逆向思維;14、曲面化;15、動態化;16、不足或超額行動;17、一維變多維;18、機械振動;19、周期性動作;20、有效作用的連續性;21、緊急行動;22、變害為利;23、反饋;24、中介物;25、自服務;26、復制;27、一次性用品;28、機械繫統的替代;29、氣體與液壓結構;30、柔性外殼和薄膜;31、多孔材料;32、改變顏色;33、同質性;34、拋棄與再生;35、物理/化學狀態變化;36、相變;37、熱膨脹;38、加速氧化;39、惰性環境;40、復合材料等。
(四)39個工程參數及阿奇舒勒矛盾矩陣。在對專利研究中,阿奇舒勒發現,僅有39項工程參數在彼此相對改善和惡化,而這些專利都是在不同的領域上解決這些工程參數的沖突與矛盾。這些矛盾不斷地出現,又不斷地被解決。由此他總結出了解決沖突和矛盾的40個創新原理。之後,將這些沖突與沖突解決原理組成一個山39個改善參數與39個惡化參數構成的矩陣,矩陣的橫軸表示希望得到改善的參數,縱軸表示某技術特性改善引起惡化的參數,橫縱軸各參數交叉處的數字表示用來解決系統矛盾時所使用創新原理的編號。這就是,著名的技術矛盾矩陣。阿奇舒勒矛盾矩陣為問題解決者提供了一個可以根據系統中產生矛盾的兩個工程參數,從矩陣表中直接查找化解該矛盾的發明原理來解決問題。
(五)物理矛盾和四大分離原理。當一個技術系統的工程參數具有相反的需求,就出現了物理矛盾。比如說,要求系統的某個參數既要出現又不存在,或既要高又要低,或既要大又要小等等。相對於技術矛盾,物理矛盾是一種更尖銳的矛盾,創新中需要加以解決。物理矛盾所存在的子系統就是系統的關鍵子系統,系統或關鍵子系統應該具有為滿足某個需求的參數特性,但另一個需求要求系統或關鍵子系統又不能具有這樣的參數特性。 分離原理是阿奇舒勒針對物理矛盾的解決而提出的,分離方法共有11種,歸納概括為四大分離原理,分別是空間分離、時間分離、居於條件的分離和系統級別分離等。
(六)物一場模型分析。阿奇舒勒認為,每一個技術系統都可由許多功能不同的子系統所組成,因此,每一個系統都有它的子系統,而每個子系統都可以再進一步地細分,直到分子、原子、質子與電子等微觀層次。無論大系統、子系統、還是微觀層次,都具有功能,所有的功能都可分解為2種物質和1種場(即二元素組成)。在物質-場模型的定義中,物質是指某種物體或過程,可以是整個系統,也可以是系統內的子系統或單個的物體,甚至可以是環境,取決於實際情況。場是指完成某種功能所需的手法或手段,通常是一些能量形式,如:磁場、重力場、電能、熱能、化學能、機械能、聲能、光能等等。物一場分析是TRIZ理論中的一種分析工具,用於建立與已存在的系統或新技術系統問題相聯系的功能模型。
(七)發明問題的標准解法。標准解法阿奇舒勒於1985年創立的,共有76個,分成5級,各級中解法的先後順序也反映了技術系統必然的進化過程和進化方向,標准解法可以將標准問題在一兩步中快速進行解決,標准解法是阿奇舒勒後期進行TRIZ理論研究的最重要的課題,同時也是TRIZ高級理論的精華。標准解法也是解決非標准問題的基礎,非標准問題主要應用ARIZ來進行解決,而ARIZ的主要思路是將非標准問題通過各種方法進行變化,轉化為標准問題,然後應用標准解法來獲得解決方案。
(八)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ARIZ)。ARIZ是發明問題解決過程中應遵循的理論方法和步驟,ARIZ是基於技術系統進化法則的一套完整問題解決的程序,是針對非標准問題而提出的一套解決演算法。ARIZ的理論基礎由以下3條原則構成:1、ARIZ是通過確定和解決引起問題的技術矛盾;2、問題解決者一旦採用了ARIZ來解決問題,其慣性思維因素必須被加以控制;3、ARIZ也不斷地獲得廣泛的、最新的知識基礎的支持。ARIZ最初由阿奇舒勒於1977年提出,隨後經過多次完善才形成比較完善的理論體系, ARIZ-85包括九大步驟:1、分析問題;2、分析問題模型;3、陳述IFR和物理矛盾;4、動用物-場資源;5、應用知識庫;6、轉化或替代問題;7、分析解決物理矛盾的方法;8、利用解法概念;9、分析問題解決的過程等等。
(九)科學效應和現象知識庫。科學原理,尤其是科學效應效應和現象的應用,對發明問題的解決具有超乎想像的、強有力的幫助。應用科學效應和現象應遵循5個步驟,解決發明問題時會經常遇到需要實現的30種功能,這些功能的實現經常要用到100個科學有和現象

Ⅷ TRIZ理論有哪些主要方法和工具

一、TRIZ理論主要方法:

1. 創新思維方法與問題分析方法

TRIZ理論中提供了如何系統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對於復雜問題的分析,則包含了科學的問題分析建模方法——物-場分析法,它可以幫助快速確認核心問題,發現根本矛盾所在。

2.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

針對技術系統進化演變規律,在大量專利分析的基礎上TRIZ理論總結提煉出八個基本進化法則。利用這些進化法則,可以分析確認當前產品的技術狀態,並預測未來發展趨勢,開發富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3. 技術矛盾解決原理

不同的發明創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規律。TRIZ理論將這些共同的規律歸納成40個創新原理,針對具體的技術矛盾,可以基於這些創新原理、結合工程實際尋求具體的解決方案。

4. 創新問題標准解法

針對具體問題的物-場模型的不同特徵,分別對應有標準的模型處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轉換、物質與場的添加等等。

5. 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ARIZ

主要針對問題情境復雜,矛盾及其相關部件不明確的技術系統。它是一個對初始問題進行一系列變形及再定義等非計算性的邏輯過程,實現對問題的逐步深入分析,問題轉化,直至問題的解決。

6. 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工程學原理而構建的知識庫

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領域的數百萬項發明專利的分析結果而構建的知識庫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豐富的方案來源。

二、工具:

阿利赫舒列爾和他的TRIZ研究機構50多年來提出了TRIZ系列的多種工具,如沖突矩陣、76標准解答、ARIZ、AFD、物質——場分析、ISQ、 DE、8種演化類型、科學效應、40個創新原理,39個工程技術特性,物理學、化學、幾何學等工程學原理知識庫等。

常用的有基於宏觀的矛盾矩陣法(沖突矩陣法)和基於微觀的物場變換法。事實上TRIZ針對輸入輸出的關系(效應)、沖突和技術進化都有比較完善的理論。這些工具為創新理論軟體化提供了基礎,從而為TRIZ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條件。

(8)triz理論有哪些主要方法和工具擴展閱讀:

TRIZ方法應用領域:

在前蘇聯,TRIZ方法一直被作為大學專業技術必修科目,已廣泛應用於工程領域中。蘇聯解體後,大批TRIZ研究者移居美國等西方國家,TRIZ流傳於西方,受到極大重視,TRIZ的研究與實踐得以迅速普及和發展。

西北歐、美國、台灣等地出現了以TRIZ為基礎的研究、咨詢機構和公司,一些大學將TRIZ 列為工程設計方法學課程。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TRIZ理論和方法已經發展成為一套解決新產品開發實際問題的成熟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工程實用性強, 並經過實踐的檢驗,如今它已在全世界廣泛應用,創造出成千上萬項重大發明,為知名企業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TRIZ理論廣泛應用於工程技術領域,並已逐步向其他領域滲透和擴展。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由原來擅長的工程技術領域分別是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生物科學等領域發展。

已總結出的40條發明創造原理在工業、建築、微電子、化學、生物學、社會學、醫療、食品、商業、教育的應用案例,用於指導各領域遇到問題的解決。

Ⅸ triz理論有哪些主要方法和工具

現代TRIZ理論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創新思維方法與問題分析方法 TRIZ理論中提供了如何系統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對於復雜問題的分析,則包含了科學的問題分析建模方法——物-場分析法,它可以幫助快速確認核心問題,發現根本矛盾所在. 2. 技術系統進化法則針對技術系統進化演變規律,在大量專利分析的基礎上TRIZ理論總結提煉出八個基本進化法則.利用這些進化法則,可以分析確認當前產品的技術狀態,並預測未來發展趨勢,開發富有競爭力的新產品. 3. 技術矛盾解決原理不同的發明創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規律.TRIZ理論將這些共同的規律歸納成40個創新原理,針對具體的技術矛盾,可以基於這些創新原理、結合工程實際尋求具體的解決方案. 4. 創新問題標准解法針對具體問題的物-場模型的不同特徵,分別對應有標準的模型處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轉換、物質與場的添加等等. 5. 發明問題解決演算法ARIZ 主要針對問題情境復雜,矛盾及其相關部件不明確的技術系統.它是一個對初始問題進行一系列變形及再定義等非計算性的邏輯過程,實現對問題的逐步深入分析,問題轉化,直至問題的解決. 6. 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工程學原理而構建的知識庫基於物理、化學、幾何學等領域的數百萬項發明專利的分析結果而構建的知識庫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豐富的方案來源.

Ⅹ 什麼是TRIZ

TRIZ意譯為發明問題的解決理論。

TRIZ理論成功地揭示了創造發明的內在規律和原理,著力於澄清和強調系統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標是完全解決矛盾,獲得最終的理想解。

它不是採取折中或者妥協的做法,而且它是基於技術的發展演化規律研究整個設計與開發過程, 而不再是隨機的行為。實踐證明,運用TRIZ理論,可大大加快人們創造發明的進程而且能得到高質量的創新產品。

1、TRIZ是發明問題解決啟發式方法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從全世界范圍內的專利中抽象出來的,TRIZ僅採用為數不多的基於產品進化趨勢的客觀啟發式方法;

2、TRIZ大量採用自然科學及工程中的效應知識;

3、TRIZ利用出現問題領域的知識。這些知識包括技術本身、相似或相反的技術或過程、環境、發展及進化;

4、TRIZ是面向人的方法,即TRIZ中的啟發式方法是面向設計者的,不是面向機器的。

TRIZ理論本身是基於將系統分解為子系統、區分有用及有害功能的實踐,這些分解取決於問題及環境,本身就有隨機性。計算機軟體僅起支持作用,而不能完全代替設計者,需要為處理這些隨機問題的設計者們提供方法與工具。

TRIZ 方法在工業中的使用

很難獲得關於 TRIZ 使用的案例研究,因為許多公司認為 TRIZ 為他們提供了競爭優勢,並且不願意宣傳他們採用的方法。

然而,一些例子是可用的:三星是最著名的成功案例,並投入巨資在整個公司內使用 TRIZ,直到並包括 CEO;「2003 年,TRIZ 為三星帶來了 50 項新專利,2004 年僅一個項目,即 DVD 拾取創新,就為三星節省了超過 1 億美元。如果您想在三星內部取得進步,TRIZ 現在是一項必備技能」。

Rolls-Royce、BAE Systems 和 GE 都是 TRIZ 的記錄用戶;Mars 記錄了如何應用 TRIZ 導致巧克力包裝的新專利。

TRIZ 還被 Leafield Engineering、Smart Stabilizer Systems 和 Buro Happold 成功用於解決問題並產生新專利。

TRIZ的各個發起人報道,汽車公司勞斯萊斯、福特、戴姆勒-克萊斯勒、強生、航空公司波音、美國宇航局、科技公司惠普、摩托羅拉、通用電氣、施樂、IBM、LG、三星、英特爾、寶潔、Expedia和柯達已經在一些項目中使用了 TRIZ 方法。

近十年來眾多德國工業公司對TRIZ工具的應用遵循了Advanced Innovation Design Approach的原則,該方法建議在創新過程的早期階段應用選定的TRIZ工具,以識別客戶需求,全面的問題定義和構思,新概念的開發和優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tr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