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算工具有哪些至少寫出三種
計算工具有算盤,計算尺,計算機,機械計算器。
計算工具是指從事計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輔助計算的實物。人們從數學產生之日,便不斷尋求能方便進行和加速計算的工具。因此,計算和計算工具是息息相關的。
從事計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輔助計算的實物。指算手指可算是最方便的計算工具。兒童學算,總是先扳動指頭,成人表示數目也常常伸出手指。
中國古代有「掐指一算」之說,歐洲直到15世紀還盛行著指算,現代有些地方的人還用手指來進行簡單的計算,可見手指長期以來被用作計算工具。
古代的計算工具1900年,潛水員在安迪基提臘島附近發現一個青銅器具,上有齒輪和刻度盤,是公元前65年左右古希臘人用來計算天體運行的工具。義大利的龐培城,公元79年被火山岩漿湮沒,直到20世紀才大白於世,在遺物中發現羅馬時代的比例規。這些都是古代計算工具的實物。
② 現代計算工具有哪些
現代計算工具有算籌,算盤,計算尺,計算機,近代發明的機械計算器等。
計算工具是指從事計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輔助計算的實物。人們從數學產生之日,便不斷尋求能方便進行和加速計算的工具。因此,計算和計算工具是息息相關的。
計算工具分類:
古代計算工具:從事計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輔助計算的實物。
計算尺:計算尺對數發明(1614)以後,乘除運算可以化為加減運算,利用這一特點,可製成對數計算尺。
機械計算機:和計算尺同時,17世紀另一項重大發明是機械計算機。最早的設計者是W.席卡德。
現代計算機: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19世紀初。
③ 計算工具有哪些
計算工具有:算籌、算盤、計算尺、計算機、計算器等。
算盤(abacus)是一種手動操作計算輔助工具形式。它起源於中國,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在阿拉伯數字出現前,算盤是世界廣為使用的計算工具。
價值
由於算盤製作簡單,價格便宜,珠算口訣便於記憶,運算又簡便,所以在中國被普遍使用,並且陸續流傳到了日本、朝鮮、美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當今,已經進入了電子計算機時代,但是古老的算盤仍然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④ 除了算盤和計算器還有啥計算工具
除了算盤和計算機,還有其他很多計算工具。
手搖機械計算器,見圖:
4.各種對數表,函數表等,也是專用的速查計算器。
⑤ 計算工具有哪些怎樣操作
計算工具有機械計算機、現代計算機
機械計算機編輯
和計算尺同時,17世紀另一項重大發明是機械計算機。最早的設計者是W.席卡德,他在給天文學家J.開普勒的信(1623、1624)中描述了自己發明的四則計算機,不過實際並未製作成功。第一台能算加、減法的計算機的創制者是B.帕斯卡(1642),到目前為止還有幾台保存在巴黎。1671年左右,G.W.萊布尼茨發明能做加、減、乘、除的計算機。現德國漢諾威藏有一台,是長1米的大盒子。自此以後,許多人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經過L.H.托馬斯、W.奧德內爾等人的改良之後,生產出多種手搖計算機,風行於全世界。
現代計算機編輯
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19世紀初,法國的J.M.雅卡爾,發明用穿孔卡片來控制紡織機。受此啟發,英國的C.巴貝奇提出帶有程序控制的完全自動計算機的思想。1822年他造出一台「差分機」的模型,1834年又設計一台「分析機」,由於機械技術等困難沒有最後造成,然而已包含現代計算機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組成部分。
英國的G.布爾從1847年起開創了邏輯代數這一學科,為近代計算機的建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工具。
1880年美國的H.霍勒里斯與J.S.比林斯發明電動穿孔卡片計算機,使數據處理機械化,用於人口調查,獲得極大成功。他們開辦了造表公司,以後發展成為製造電子計算機的壟斷企業-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簡稱 IBM)。
德國的康拉德.楚澤在1941年、美國的H.H.艾肯在1944年分別採用繼電器,造出通用程序控制的計算機,基本上實現了100多年前巴貝奇的理想。
20世紀初電子管的出現,為計算機的改革開辟了新的道路。由於軍事上的迫切需要,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有關單位研製成功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命名為「電子數字積分儀與計算機」,簡稱ENIAC。主要的設計者是J.W.莫克利和J.P.埃克特等,約翰.馮·諾依曼也曾參與工作,改進其設計。此機使用18000個電子管,佔地170平方米,功率150千瓦。1946年初正式投入運行。
早在ENIAC誕生之前,英國的A.M.圖靈就提出了「理想計算機」(後稱為圖靈機)的理論,探討了通用數字計算機製造的可能性。他並在1943年實際造出破譯密碼的計算機,在時間上還早於ENIAC,但由於軍事保密,外人未知其詳。
40年來,電子計算機(又稱電腦)高速發展,所使用的元件已經歷了四代的變化。第一代使用電子管,第二代使用晶體管,第三代使用集成電路,第四代使用大規模集成電路。1983年底中國第一台億次「銀河」計算機誕生,標志中國已進入研製巨型機的行列。
電子計算機的功能已遠遠不止是一種計算工具,它滲入人類幾乎所有的活動領域,正改變著整個社會面貌,使人類歷史邁入一個新的階段──電腦時代。
⑥ 計算工具的發展過程
1、手動式計算工具
人類最初用手指進行計算。人有兩只手,十個手指頭,所以,自然而然地習慣用手指記數並採用十進制記數法。用手指進行計算雖然很方便,但計算范圍有限,計算結果也無法存儲。
2、機械式計算工具
17世紀,歐洲出現了利用齒輪技術的計算工具。1642年,法國數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發明了帕斯卡加法器,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台機械式計算工具,其原理對後來的計算工具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3、機電式計算機
1886年,美國統計學家赫爾曼·霍勒瑞斯(Herman Hollerith)借鑒了雅各織布機的穿孔卡原理,用穿孔卡片存儲數據,採用機電技術取代了純機械裝置,製造了第一台可以自動進行加減四則運算、累計存檔、製作報表的製表機,
4、電子計算機
1939年,美國依阿華州大學數學物理學教授約翰·阿塔納索夫和他的研究生貝利一起研製了一台稱為ABC的電子計算機。由於經費的限制,他們只研製了一個能夠求解包含30個未知數的線性代數方程組的樣機。
(6)現代計算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1、超級計算機。發展高速度、大容量、功能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用於處理龐大而復雜的問題,例如航天工程、石油勘探、人類遺傳基因等現代科學技術和國防尖端技術都需要具有最高速度和最大容量的超級計算機。
2、微型計算機。微型化是大規模集成電路出現後發展最迅速的技術之一,計算機的微型化能更好地促進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因此,發展體積小、功能強、價格低、可靠性高、適用范圍廣的微型計算機是計算機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3、智能計算機。到目前為止,計算機在處理過程化的計算工作方面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但在智能性工作方面,計算機還遠遠不如人腦。
4、普適計算機。20世紀70年代末,詞彙表中出現了個人計算機,人類開始進入「個人計算機時代」。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我們已經進入了「後個人計算機時代」,計算機技術將融入到各種工具中並完成其功能。
5、網路與網格。有關專家作了初步論證:互聯網實現了計算機硬體的連通,萬維網實現了網頁的連通,而網格試圖實現互聯網上所有資源的連通。施樂PARC未來研究機構的負責人保羅·薩福預測了下一代網路:今天的網路是工程師做的,2050年的網路是生長出來的。
6、新型計算機。CPU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正在接近理論極限,人們正在努力研究超越物理極限的新方法,新型計算機可能會打破計算機現有的體系結構。目前正在研製的新型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運用生物工程技術,用蛋白分子做晶元;
⑦ 計算器的種類有哪幾種
①算術型計算器——可進行加、減、乘、除等簡單的四則運算,又稱簡單計算器。一般都是實物計算器。
②科學型計算器——可進行乘方、開方、指數、對數、三角函數、統計等方面的運算,又稱函數計算器。 可以是軟體,也可以是實物。
③程序員計算器——專門為程序員設計的計算器, 主要特點是支持And, Or, Not, Xor: 最基本的與或非和異或操作, 移位操作 Lsh, Rsh:全稱是Left Shift和Right Shift,也就是左移和右移操作。
④ 統計計算器-- 為有統計要求的人員設計的設計的計算器, 可以是軟體,也可以是實物。
(7)現代計算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較高級的科學計算器或工程型計算器支持三角函數、統計與其他函數。而最先進的現代計算器甚至可顯示圖型,並且包含計算機代數系統。
這種計算器可以編寫程序,且內含了代數方程式求解程序、經濟模型甚至游戲程序。這類計算器可顯示填滿顯示屏的單一數值。並可將數字以科學記數法表現至9.999999999*10。
如果用戶試圖輸入一過大的數值或運算產生過大數值的算式(例如輸入100!,即100階乘),則計算器僅顯示錯誤一詞。因為存儲器如此有限的計算器無法存儲如此巨大的輸入( 約等於9.3326215443944 * 10 ^157)。
錯誤也用以表示數學上未定義的函數或操作,例如除以零或對負數取平方根(除了某些昂貴的計算器擁有可處理復數的特殊函數,大部分科學計算器不允許復數的存在)。某些少數計算器可分別這兩種錯誤的不同,雖然用戶依然難以了解error 1與error2的差別何在。
⑧ 除了算盤和計算器,請你再寫出兩個計算工具怎麼寫
除了算盤和計算器之外,還有以下計算工具:
1、繩結
結繩計數法是指在遠古時期人們還沒有發明文字,於是來採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式進行數字記錄。最簡單的結繩用一個結表示1;進階一點,可以用繩結的大小或位置來表示不同的數位;心靈手巧些的,還能打出不同花式的結來表示不同的含義;或者選用多種材質、給繩子染色、拴上一些物件等等。
(8)現代計算工具有哪些擴展閱讀:
從事計算所使用的器具或輔助計算的實物。
指算手指可算是最方便的計算工具。兒童學算,總是先扳動指頭,成人表示數目也常常伸出手指。中國古代有「掐指一算」之說,歐洲直到15世紀還盛行著指算,現代有些地方的人還用手指來進行簡單的計算,可見手指長期以來被用作計算工具。
古代的計算工具1900年,潛水員在安迪基提臘島附近發現一個青銅器具,上有齒輪和刻度盤,是公元前65年左右古希臘人用來計算天體運行的工具。義大利的龐培城,公元79年被火山岩漿湮沒,直到20世紀才大白於世,在遺物中發現羅馬時代的比例規。這些都是古代計算工具的實物。
⑨ 從古到今有哪些計算工具
1、手指
指算手指可算是最方便的計算工具。兒童學算,總是先扳動指頭,成人表示數目也常常伸出手指。中國古代有「掐指一算」之說,歐洲直到15世紀還盛行著指算,現代有些地方的人還用手指來進行簡單的計算,可見手指長期以來被用作計算工具。
2、算尺
算尺(slide rule),或計算尺,即對數計算尺,是一種模擬計算機,通常由三個互相鎖定的有刻度的長條和一個滑動窗口(稱為游標)組成。在1970年代之前使用廣泛,之後被電子計算器所取代,成為過時技術。
3、算盤
算盤,又作祘盤,珠算盤是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盤起源於北宋時代,北宋串檔算珠。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
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准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
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葯鋪櫃就畫有一架算盤。由於珠算盤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即使現代最先進的電子計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盤的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剛剛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通過,珠算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我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項目。
4、機械計算機
機械計算機(英語:mechanical computer)由杠桿、齒輪等機械部件而非電子部件構成。最常見的例子是加法器和機械計數器,它們使用齒輪的轉動來增加顯示的輸出。更復雜的例子可以進行乘法和除法。1960年代曾出售一個計算平方根的模型。
機械計算機在二戰期間達到頂峰,它們構成了復雜投彈瞄準器的基礎,包括Norden以及類似的船舶計算設備,諸如美國的Torpedo Data Computer和英國的海軍部消防隊。
5、計算器
計算器是現代人發明的可以進行數字運算的電子機器。
現代的電子計算器能進行數學運算的手持電子機器,擁有集成電路晶元,但結構比電腦簡單得多,可以說是第一代的電子計算機(電腦),且功能也較弱,但較為方便與廉價,可廣泛運用於商業交易中,是必備的辦公用品之一。
除顯示計算結果外,還常有溢出指示、錯誤指示等。計算器電源採用交流轉換器或電池,電池可用交流轉換器或太陽能轉換器再充電。為節省電能,計算器都採用CMOS工藝製作的大規模集成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