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培根新工具如何獲得
擴展閱讀
怎麼辨別真品的價格 2025-05-05 08:09:25

培根新工具如何獲得

發布時間: 2022-04-26 01:41:44

❶ 誰有培根的《新工具》全本pdf電子書下載百度網盤資源

《新工具》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w6n1_EkCxwNz6uEvhbh8GQ

提取碼:dbw1

《新工具》是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創作的哲學著作,原名《新工具或解釋自然的一些指導》,是《偉大的復興》的第二部分。最初於1620年出版。

❷ 你知道《新工具》都有什麼內容嗎

《新工具》,弗蘭西斯·培根著。1620年出版。中譯本《新工具》,1934年首先由上海辛墾書店出版,沈因明譯。後於1935年和1984年兩次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印行,許寶騤譯。共291頁,約21萬字。《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代表作,是著名的未完成的巨著《偉大的復興》的第二部分,也是他寫作《偉大的復興》之宏偉計劃中唯一完成的一部分。它是培根針對亞里士多德的《工具篇》而寫的。共分為兩卷,用拉丁文以箴言的形式寫成。在第一卷里,培根對認識論原則提出了許多閃光的寶貴思想,對舊的經院哲學體系作了比較系統深刻的批判。他的主要哲學思想,也基本上都在這一卷里提了出來。但在培根的本意中,所有這一些主要地是為他在第二卷准備提出來的新的認識方法掃清障礙的,目的是使人們樂於和易於接受他提出的科學方法。可以說,第一卷是《新工具》的緒論,是培根要建設新方法前的破壞部分。他的真正的論題,他的主旨,還是第二卷中對方法論問題的闡述。事實上,也正是在第二卷里,培根才第一次把邏輯與科學方法結合了起來,進而使邏輯成為一種主要的發現工具的。在培根看來,認識方法的這種意義和需要是由認識的主、客體雙方的特性決定的。首先,在客體方面,培根認為人類認識的對象是無限復雜的。宇宙恰似一個迷宮,它所呈現的許多道路是模糊不清的,所呈現的許多事物的性質是不規則的和糾纏不清的。在這種使人迷離恍惚的環境中,事物的本質與現象、真象與假象交錯,人類要清楚地認識自然是不容易的。在這種情況下,僅憑人類的機智而不藉助任何方法的指導,要獲得成功顯然是非常困難的。其次,在主體方面,培根認為,人類認識有產生謬誤的根源,若不加以根除,則我們「只能變化錯誤而不能廓清錯誤」。他指出,圍困人們心靈的假象共有四類,即「族類的假象」、「洞穴的假象」、「市場的假象」和「劇場的假象」。

❸ 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新工具》中培根批判了經院哲學所堅持的亞里士多德那一套科學推理程序,提出了自己的實驗歸納方法論。培根所表達的基本思想對觀察和實驗具有重大意義,奠定了近代歸納學說的基礎,構成了自那時起科學家一直所採用的方法的核心。《新工具》堪稱近代最有影響的邏輯學、哲學著作之一。

❹ 培根的成就有哪些

弗蘭西斯·培根是莎士比亞的同時代人,他是一位政治家,但他的政治事業並不成功。培根之所以名垂青史,主要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思想家。他是近代英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人類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傑出人物之一。

1561年1月22日,培根出生於倫敦一個高級官員的家庭。少年培根智力超人,12歲時便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攻讀神學、形而上學,同時學習邏輯、數學、天文學、希臘和拉丁文。但大學中教授的大部分學問卻使他在精神上感到窒悶,他開始尋求一條革新之路。當時,英國思想界正受到文藝復興以後在歐洲興起的新文化新思潮的強烈沖擊。培根極其敏銳地感受到了時代的這一脈搏。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已經產生了改造當代學術的抱負。以後他為這一目標進行了畢生的奮斗。

1576年,培根大學畢業後開始修習法學,希望將來成為一名律師或法官。由於父親友人的推薦,培根被派赴巴黎擔任一名外交事務秘書,供職於英國駐法使館。但在這里,他只待了三年。1579年2月,培根因父病辭職回英國,不久其父病故。

父親的去世給培根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轉變。因為根據長子繼承法的規定,父親幾乎沒有給這個最小的兒子留下任何財產。培根從此由一個貴公子突然淪為一個窮人。在此後的十幾年中,他不得不借債謀生。由於負債累累,培根此後一生都難以從中擺脫出來。這一點對他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造成了他以後生活中的許多不幸。但在父親去世後的十幾年中,培根堅持自修完成了他的法學教育,終於獲得了律師的資格,並且成為一名國會議員。只是他的收入很少,甚至不足補償所欠債務的利息。

為了得到一個收入較高的職位,培根曾寫信給一個顯赫的親屬,請求幫助。培根在這封求職信中敘述他當時的處境說:「我現在31歲。這已是一個不小的年齡,但是我仍然一無所成……我有幸生逢在當今這樣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時代,我希望效忠女王和國家……然而我處境貧困(這並非由於我懶惰或揮霍所致),我的健康也受到了影響。」在這封信中,培根表述了他的求職方向和抱負,他表示:「我無意於功名利祿,陞官發財。我只希望能得到一個職位可以謀生,並有足夠的業余閑暇使我能從事我所熱愛的科學研究。我的榮譽感正激使我走向一個新事業。我已經作出了一些重要的發現。我想清掃那些無意義的哲學爭論,而探索一種可以通過觀察、思考和發現去達到真理的新途徑,使人類知識獲得進步。」培根早年的這一理想,後來通過寫作的兩部不朽名著《學術的進步》和《新工具》而得到了實現。然而,在求職問題上,這位親屬並沒有幫他的忙。但是青年培根作為一名議員和律師,在當時的一系列法律和政治事件中,已經具有優異的表現,因而名望愈來愈高。大約在1590年左右,他結識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年輕的寵臣和情人艾塞克斯伯爵。艾塞克斯機敏多才,他十分欣賞培根的才華。他支持培根的理想並同情培根的處境。為了幫助培根還債,他提供了一筆贈款。這筆錢雖然不夠彌補培根的巨大債務,但還是給了他很大的幫助。艾塞克斯還曾努力向女王推薦培根,但是由於培根在議會中曾激烈批評女王的政策,因此他在伊麗莎白時代始終受到冷遇和埋沒。直到1607年,培根46歲時,他才被新國王詹姆斯一世任命為司法部次長。在此以後,他一度官運亨通。

1613年培根擔任了法務部長。1617年,他出任掌璽大臣。1618年,他就任英國大法官,並被國王授予維魯拉姆男爵的稱號,1621年又晉爵為聖奧爾本子爵。但也正是在這一年,培根被捲入一件巨大的經濟案件。這個案子的背景直接牽連到國王詹姆斯一世,而培根作為法官,則被議會控告犯有受賄和包庇罪。議會任命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調查培根的案件,培根被確認有罪,但國王赦免了培根。出獄後國王本來還想授予他新職,已看破紅塵的培根辭而不就,從此閉門著書。培根晚年頗為凄涼,在學術上卻卓有成就。1626年初,他想發明一種冷凍防腐的方法,在風雪中做實驗受寒染病,一病不起,於同年4月9日去世。培根是以偉大的思想家流芳千古的。如果說達·芬奇的名字是文藝復興時代的象徵,那麼培根的名字就是近代新興科學與技術的象徵。所以馬克思把他稱做「近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我們常提到所謂「第三次浪潮」,就是說,農業的發明帶來了人類社會的第一次技術和文化革命,而科學、技術與工業的結合,帶來了人類歷史的第二次革命;最近十幾年來,由於信息技術與現代工業的結合,正在把人類推向社會與文化的第三次偉大革命。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早在300多年前,正是培根最早對人類發展作出了與此相仿的一種極其具有遠見的歷史的概括。當時歐洲的資本主義產業還只是在萌芽的初期,中世紀宗教的枷鎖還在嚴重地禁錮著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社會。而培根在《新工具》這部著作中卻指出:「農業的發明是人類的第一次革命,而依靠把科學應用於工業,正在導致人類文明的第二次革命。」

在評論培根時,黑格爾曾講過這樣一句話,他說:「培根所真正關心的是現實而不是理論。在這一點上,培根可以說是他的民族的典型。」這一評價是很深刻的。因為培根在學術上最關注的,是如何讓知識在實踐中產生效果,把科學的理論與工業相結合,轉化為改進人類物質生活的實用技術。這種想法,實際上標志著近代學術方向的一個根本轉變,也是中世紀脫離實際的抽象理論向注重應用技術的近代科學轉變的樞紐點。所以在哲學上,培根可以算作英國實驗主義和後來英國實用主義的始祖。也正因為培根哲學的這一特點,他才能在一個工業革命的前夜時代成為領導思想潮流的先驅。

關於培根的評價,幾百年來幾乎沒有什麼異議,所有的近代思想史和科學史著作都一致公認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偉大學者和科學家之一。他留下的主要著作有:《大著作》、《小著作》、《文集第一編》、《文集第二編》、《文集第三編》、《哲學論文集》、《形而上學》、《關於亞里士多德的批判研究》等。英國人民對培根非常崇敬,把他與莎士比亞一起看做16至17世紀英國民族的驕傲。1662年英國建立了著名的皇家學會,這正是由培根的遺願設立起來的科學組織機構。

在培根居住過的牛津大學的聖芳濟院里有一塊碑石,碑石上的部分銘文是:「羅吉爾·培根,偉大的哲學家……通過實驗方法,他擴大了……科學王國的領域……在漫長的一生的孜孜不倦活動後,他安息了。」

❺ 如何理解培根的「新工具」

即歸納法。

培根提出了到達各種現象的一般原因的真實方法—科學歸納法。在《新工具》中,培根把實驗和歸納看作相輔相成的科學發現的工具。他看到了實驗對於揭示自然奧秘的效用。培根認為科學研究應該使用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歸納法。培根的歸納法對於科學發展,尤其是邏輯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培根在《新工具》中,闡述了他的科學歸納法。他認為,歸納法是從事物中找出公理和概念的妥當方法,同時也是進行正確思維和探索真理的重要工具。要獲得真正的知識,歸納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他說:「我們的唯一希望乃在一個真正的歸納法。」「歸納法就是為獲得真實證明的方法。歸納邏輯不是在知識問題上研究,而是對自然的權力之藝術的科學。」「他指出:「歸納法是發現個體事物發展變化的法則的工具,是獲得支配絕對現實的規律和能起決定性作用的形式的方法。培根提出的歸納法,不同於簡單枚舉歸納,是種排除式的歸納法。他曾這樣闡述:對於科學與技術的發現和證明有用的歸納法,則必須要用適當的拒絕和排斥的方法來分析自然,然後,在得到足夠數目的反面例證之後,再根據正面例證來作出結論。培根科學歸納法的特點在於,通過查閱存在表、缺乏表和程度表,利用排除法可以逐步排除外在的、偶然的聯系,提純出事物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總之,培根歸納法就是從觀察和實驗的事實材料出發,通過排斥法來發現周圍現實的各種現象間的因果關系。

培根歸納法的目的是要給人們帶來新的知識,它是一種認識的工具,而不是議論的工具。培根強調:「我的邏輯對理解力的教導,宗旨不在使它以心靈的纖弱卷須去攫握一些抽象概念(像普通的邏輯那樣),而在使它可以真正地解剖自然,可以真正地發現物體的性德和活動,連同其在物質中被規定下的法則。「我的解釋方法不限於涉及心的活動或思論(如普通邏輯那樣),而且還涉及事物的性質,所以我要對人心提供一種規則和指導,使它在每一情節都能恰當地把自己投在事物的性質上。」

顯然,培根關於歸納邏輯的職責的規定,是與傳統的邏輯大相徑庭的。培根不僅強調了歸納邏輯要研究思維純形式的方面,更為主要的,他強調了要研究思維反映客觀事物、把握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方法問題。培根的科學歸納法正是以個別的事實陳述為據,通過探詢和判明客觀事物的因果性必然聯系,作出關於事物現象運動變化的一般結論,從而提供關於事物形式(即規律)的認識。

❻ 新工具(培根著)txt全集下載

《新工具》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wiarYb0TTL49r9mKQZytHg

提取碼:xx85

人作為自然界的僕人和解釋者,他所能做.所能懂的只是象他在事實中或思想中對自然進程所已觀察到的那樣多,也僅僅那樣多:在此以外,他是既無所知,也不能有所成就的.

❼ 培根發明了什麼

培根沒有發明東西,他提出了到達各種現象的一般原因的真實方法—科學歸納法。在《新工具》中,培根把實驗和歸納看作相輔相成的科學發現的工具。他看到了實驗對於揭示自然奧秘的效用。培根認為科學研究應該使用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歸納法。培根的歸納法對於科學發展,尤其是邏輯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培根在《新工具》中,闡述了他的科學歸納法。他認為,歸納法是從事物中找出公理和概念的妥當方法,同時也是進行正確思維和探索真理的重要工具。要獲得真正的知識,歸納方法是不可缺少的。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第一代聖阿爾本子爵(1stViscountStAlban),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散文家、哲學家。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實驗科學的創始人,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又是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論科學的增進》以及《學術的偉大復興》等。
培根12歲入劍橋大學,後擔任女王特別法律顧問以及朝廷的首席檢察官、掌璽大臣等。晚年,受宮廷陰謀逐出宮廷,脫離政治生涯,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和著述活動,寫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學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偉大的復興新工具論》。另外,他以哲學家的眼光,思考了廣泛的人生問題,寫出了許多形式短小、風格活潑的隨筆小品,集成《培根隨筆》。1626年3月底,培根由於身體孱弱,在實驗中遭受風寒,支氣管炎復發,病情惡化。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❽ 培根《新工具》究竟是在何時傳入中國的

培根於1561年1月22日出生於倫敦一個官宦世家。父親尼古拉.培根是伊麗莎白女王的掌璽大臣,曾在劍橋大學攻讀法律,他思想傾向進步,信奉英國國敦,反對教皇干涉英國內部事物。母親安尼是一位頗有名氣的才女,她嫻熟的掌握希臘文和拉丁文,是加爾文教派的信徒。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較早,各方面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才智。12歲時,培根被送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深造。在校學習期間,他對傳統的觀念和信仰產生了懷疑,開始獨自思考社會和人生的真諦。
在劍橋大學學習三年後,培根作為英國駐法大使埃米阿斯.鮑萊爵士的隨員來到了法國,在旅居巴黎兩年半的時間里,他幾乎走遍了整個法國,接觸到不少的新鮮事物,汲取了許多新的思想,這對他的世界觀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579年,培根的父親突然病逝,他要為培根准備日後贍養之資的計劃破滅,培根的生活開始陷入貧困。在回國奔父喪之後,培根住進了葛萊法學院,一面攻讀法律,一面四處謀求職位。1582年,他終於取得了律師資格,1584年當選為國會議員,1589年,成為法院出缺後的書記,然而這一職位竟長達20年之久沒有出現空缺。他四處奔波,卻始沒有得到任何職位。此時,培根在思想上更為成熟了,他決心要把脫離實際,脫離自然的一切知識加以改革,把經驗觀察、事實依據、實踐效果引入認識論。這一偉大抱負是他的科學的「偉大復興」的主要目標,是他為之奮斗一生的志向。
1602年,伊麗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繼位。由於培根曾力主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合並,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贊賞。培根因此平步青雲,扶搖直上。1602年受封為爵士,1604年被任命為詹姆士的顧問,1607年被任命為副檢察長,1613年被委任為首席檢察官,1616年被任命為樞密院顧問,1617年提升為掌璽大臣,1618年晉升為英格蘭的大陸官,授封為維魯蘭男爵,1621年又授封為奧爾本斯子爵。但培根的才能和志趣不在國務活動上,而存在與對科學真理的探求上。這一時期,他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並出版了多部著作。
1620年,培根總結了他的哲學思想,出版了《新工具》一書。在書中他響亮地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他指出,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須掌握科學知識。他認為真正的哲學必須研究自然,研究科學。為此,他十分重視科學實驗,認為只有經過實驗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
《新工具》一書的出版,得到了全歐洲學者的極大贊賞,因為這種思想既是對反動的經院哲學的有力批判,也是對人們探索自然的鼓勵。

❾ 培根發明了什麼

培根提出了到達各種現象的一般原因的真實方法—科學歸納法。

在《新工具》中,培根把實驗和歸納看作相輔相成的科學發現的工具。他看到了實驗對於揭示自然奧秘的效用。培根認為科學研究應該使用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歸納法。培根的歸納法對於科學發展,尤其是邏輯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培根在《新工具》中,闡述了他的科學歸納法。他認為,歸納法是從事物中找出公理和概念的妥當方法,同時也是進行正確思維和探索真理的重要工具。要獲得真正的知識,歸納方法是不可缺少的。

(9)培根新工具如何獲得擴展閱讀

人物影響——

培根在哲學上最大的貢獻在於,提出了唯物主義經驗論的一系列原則;制定了系統的歸納邏輯,強調實驗對認識的作用。培根的《新工具》對於開創的的唯物主義經驗論哲學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以經驗觀察為方式的研究自然的方法,是建立在對客觀對象的深刻分析的基礎上的。這種對物質世界的客觀把握,對於英國唯物主義的形成有著深刻的促進作用。培根的把整體割裂開試圖把握本質的方法,給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帶來了理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