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沒工具怎麼吃飯
擴展閱讀
中草葯檢測成本多少 2025-05-29 04:22:43
塗抹工具蒙版在哪裡找 2025-05-29 04:15:26

沒工具怎麼吃飯

發布時間: 2025-05-27 11:27:02

『壹』 外國人用哪些餐具吃飯

非洲大部分地方,吃飯很隨意,沒有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飯。 吃飯時,大家圍坐一圈,一個飯盒和一個菜盒放在中間。每個人用左手按住飯盒或菜盒的邊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飯和菜,送入口中。此時,你會無所適從,甚至抓得滿手沾飯,而非洲人自己抓飯、吃飯時個個動作干凈利落。 客人吃飯時應注意的是,切勿將飯菜撒在地上,這是主人所忌諱的。飯畢,長者未離席時,晚輩要靜坐等候;子女離席時 ,須向父母行禮致謝;客人則應等主人吃完後一道離開。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吃飯時有著嚴格的禮儀,甚至連牛羊雞鴨的每個部位歸誰吃都有規定。如在馬里,雞大腿當年長的男人吃,雞胸脯肉歸年長婦女吃;當家的人吃雞脖、胃和肝;雞的頭、爪和翅膀由孩子們分食。又如在波札那,在公眾大型宴會上,賓客和男人吃牛肉,已婚的婦女吃雜碎,兩者分開煮,分開食,不得混淆。

『貳』 在沒有筷子以前人用什麼吃飯

筷子的歷史非常悠久,《韓非子-喻老》:「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箸,即筷子。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而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所以在筷子發明之前的上古時期,沒有文字記載,只有通過邏輯推理對當時人們用什麼吃飯略知一二。

根據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說明當時人們在吃飯的時候,已經發現吃飯不方便之處,於是尋思製造工具方便進食,身邊直接可利用的就是樹枝,後來逐漸將樹枝加工改造成筷子,這就像古代原始人狩獵,用樹枝、石頭作為工具,後來逐漸加工改造,形成槍,矛,弓箭,石頭被磨尖,石頭里的礦物金屬被提煉,變成槍頭,矛頭。
所以一開始,吃飯的時候就是用筷子一樣的條形物來夾食物的,或者直接用嘴去吃,原始人的嘴是向前凸出的,就像當時吃竹筒飯的時候,把竹筒掰成一片一片,直接就著嘴巴去吃(啃)。
另外,原始人一般以狩獵為生,所以還用不著筷子,直接燒烤獵物,用手撕著肉來吃,後來農耕技術發展後,筷子的使用才漸漸普及起來。

『叄』 沒有筷子以前,人們是怎麼吃飯的

以前沒有筷子,人們直接撕咬食物或者用手抓飯,漸漸人類的祖先學會使用工具用兩根粗細長度差不多的樹枝來吃飯,這是早期筷子的雛形。

以前沒有筷子,人們用樹枝或者木棍來夾著吃,這是筷子的早期雛形。人們吃飯就用粗細差不多的樹枝去夾食物,有些食物不可以用手去抓了,祖先就想到了用樹枝或者小木棍夾著食物來吃飯。這樣的工具能幫助人類更好的適應生活,有了思考能發明工具。吃飯是一件大事,祖先利用智慧在不停的發明工具去適應原始生活,祖先再這樣的過程中漸漸進化成現代人類的長相,大腦也不斷被開發。所以在沒筷子的時候人們用樹枝來吃飯。

『肆』 外國使用刀叉吃飯,那麼他們沒有鐵器之前用什麼吃呢

大約在13世紀以前,歐洲人在吃東西時還都全用手指頭。

在使用手指頭進食時,還有一定的規矩:羅馬人以用手指頭的多寡來區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齊下,有教養的貴族只用三個手指,無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這一進餐規則一直延續到16世紀,仍為歐洲人所奉行。

餐巾:希臘和羅馬人一直保持用手指進食的習慣,所以在用餐完畢後用一條好毛巾大小的餐巾來擦手。更講究一點的則在擦完手之後捧出洗指缽來洗手,洗指缽里除了盛著水之外,還漂浮著點點玫瑰的花瓣;埃及人則在缽里放上杏仁、肉桂和桔花。將餐巾放在胸前,其目的是為了不把衣服弄臟,西餐中常有先喝湯的習慣,一旦喝湯時弄臟了衣服,便常會讓人整個的一餐都吃得很不愉快。餐巾發展到17世紀,除了實用意義之外,還更注意觀賞。公元1680年,義大利已有26種餐巾的折法,如教士僧侶的諾亞方舟形,貴婦人用的母雞形,以及一般人喜歡用的小雞、鯉魚、烏龜、公牛、熊、兔子等形狀,令人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