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微型工具哪個好
擴展閱讀
保險產品條款哪裡下載 2025-05-01 22:13:35
新手怎麼算櫥櫃價格 2025-05-01 21:49:58
10萬石油期貨賺多少 2025-05-01 21:45:34

微型工具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2-04-21 01:32:44

⑴ 微雕工具的微雕工具分類

【一】 微雕刀具種類
微雕刻刀的種類有很多,每個微雕大師所用的刀具都有所不同。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山微畫雕創作的作品其刀具大多需要自製更為精密細微的刀具。常用到的有鐵筆、尖刀、平刀、園刀、三角刀等等,而且這些刀具甚至需要由細到微有幾套系列。傳統的微雕刀都是固定刀頭,使用起來多有不變,行意軒在此基礎改進推出新式微雕刀,體積不僅更小巧舒適,刀頭更可以靈活更換,方便攜帶。

郭月明所用的的刀具基本可以分為二大類∶一類是「方刀」、俗稱「三棱刀或三角刀」,主要用於石料、骨料、金屬、瑪瑙等硬物雕刻;另一類是「彎刀」俗稱「彎勾斜面刀」,主要用於發雕和針空雕刻。行意軒的微雕刀可以達到細如發絲,開發了最寬的鑿有 0.4-0.6 毫米,最窄的鑿只有發絲的七分之一。
電動微雕工具:手持式微型電動工具因其體積小轉速高,運轉平穩已經為很多微雕藝人所採用,有微型電動打磨機、微型電動角向磨光機、微型電動往復銼等系列,其中市場上JSDA的JD9500打磨時還帶有吸塵功能。jyibuws
【二】 刀具打磨材料
微雕的刀具打磨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首先是「初磨」一般在高標號的油石上完成,當刀具打磨到一定時候就可以用天然油石拋光。(注意油石選擇與刀具材質有關)
第二步是「精磨」要求在高倍放大鏡或顯微鏡下二次拋光,選用3000號以上的拋光砂紙。(如果在顯微鏡下就根據微雕作品的要求打磨到合適的程度即可)
【三】 微雕顯微鏡
微雕顯微鏡應該用立體顯微鏡,注意醫用的顯微鏡不合適,簡單來說就是微雕操作要求觀察物體時光源是有上向下的。而大多醫用的顯微鏡的光源是由下向上。專業體視立體顯微鏡。目鏡10倍,物鏡4倍。雙目鏡雙物鏡組成兩條獨立的光路,實現觀察物件的立體視覺,這也是立體顯微鏡與普通生物顯微鏡的區別。

⑵ 製作微型盆景需要哪些工具

製作盆景需要的工具在微型或大型盆景方面區別不大,大致都需要:剪刀、適當粗細的鐵絲、鉗子等。
盆景的製作與養護管理所需的用具,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栽種與翻盆的用具1.小鏟鍬:主要用於填滿盆土及鏟取青苔覆蓋盆土等用。2.竹扦:用於換盆時剔除根部舊土,理順根系,或栽盆 時撳實根間的土。3.篩子:主要用於篩選盆土,包括大、中、小篩孔三種, 根據栽種需要選用不同篩孔的篩子。篩子以金屬絲做成的較好,也可用竹篩。4.鐵絲網:用於墊盆底,網眼較細。小型盆景中也可用 塑料紗墊置盆底。5.棕刷:用於清理盆面及工作台。二、整姿造型的用具1.金屬絲:以燒過的銅絲為最好,軟硬適度,不易傷枝, 也可採用鐵絲或鋁絲。一般須備用多種金屬絲,規格約在14 ~24號之間,根據攀扎枝條的粗細及硬度而定。2.手鋸:包括手鋸和鋼鋸,手鋸用於鋸截粗乾和粗根; 鋼鋸用於鋸截松質石料。3.棕絲:一般捻成粗細不同的棕繩,根據所攀扎的枝條 粗細而選用。4.剪子:包括芽剪、根剪、彈簧枝剪和普通剪刀。芽剪主要用於剪芽;根剪主要用於修根;彈簧枝剪主要用於剪枝或剪根,普通剪刀用於修剪較細枝葉和剪斷棕絲 (攀扎加工 時用)。各種剪刀都要求堅固和銳利。5.鉗子:又稱金屬絲剪,用於金屬絲攀扎,包括老虎鉗 和尖嘴鉗等,以便截斷金屬絲或扭彎加工之用。6.刀子:包括各種雕刻刀和嫁接刀。雕刻刀有直口、斜 口、圓口等多種,大小規格也不相同,主要用於雕刻樹乾和雕刻松質石料的皴紋;嫁接刀主要用於嫁接和切削枝條用。7.鑿子:主要用於加工山石皴紋及鑿洞,也可用於加工 樹干。須備有多種不同規格的鑿子,以適應整姿造型不同的需要。8.錘子:主要用於加工山石盆景,包括尖頭錘、平頭錘 及平口錘。尖頭錘用於加工松質石料的皴紋和鑿洞;平頭錘用於敲打鑿子;平口錘如同斧狀,用於加工大塊石料的基本 輪廓外形,各種錘子也最好有多種規格大小,以適應不同加 工的需要。三、養護管理的用具1.水壺:包括長嘴水壺和噴水壺。長嘴水壺除了用澆水 外,也可用於施肥;噴水壺則主要用於淺盆和微型盆景噴水以及噴灑葉面水。水壺以輕便為好。2.噴霧器: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根據需要而選擇。 主要用於噴灑防治病蟲害的葯劑溶液,也可對剛上盆的樹木盆景進行噴霧,以增加濕度,促進成活。3.施肥用具:包括勺子和小水桶。

⑶ 建築工地所用的小型工具有哪些

你是不是想開五金呀!或是第一次包工程?說到小型工具那就多了。我幫你分類一下鋼筋班:比如電焊機,有分三相、兩相。切割機,彎曲機、彎箍機、調直機、切斷機。木工班:鉅台、手持切割機、木工錘、翹棒。泥水班:平板振動器、插入型振動器,平鍬跟尖鍬,打夯機、摸光機、砂漿機````要視工程須求采購。還有搞基礎時用到的污水泵、潛水泵。還有電工工具、機修工具多呀!

⑷ 用什麼工具開發中小型管理軟體比較好

開發中小型管理軟體肯定要控製成本,快速低成本開發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建議選擇一款快速開發平台來開發。
快速開發平台是應用軟體開發的趨勢,因為現在業務變化快,技術更新迅速,用傳統代碼級開發周期長,根本跟不上變化,等軟體開發好後,說不定業務早發生了新的變化。另外,由於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傳統開發需要大量高素質開發人員,對軟體公司是很大的負擔。如何解決以上問題,快速開發平台這樣的產品就顯得很重要了,快速開發平台可以大大提高開發速度,節省人力、財力,而且可以在企業業務發生變化時可以快速調整功能模塊。有些快速開發平台,比如天縱智能開發平台,本身就帶有開發好的全套企業管理標准應用系統,可以在上面修改成自己公司的管理軟體,無需從頭開發,大大節省了開發時間和成本。
綜上所述,可以斷言快速開發平台將會在未來成為企業或軟體公司構造管理軟體的主要方式。

⑸ 小型玉石雕刻工具那種適合家庭(業余愛好)者使用

牙機!買一個牙機就夠啦~雕一些不需要修型的小料子沒問題的。入門的牙機可以選擇韓國世新最便宜那款,450左右。

然後再添一些牙機上用的磨頭即可,比如勾砣、棗核、磨棒一類(不同店鋪名稱可能有區別)。
加工玉石需要加水,需要准備一套輸液的工具。工作時會濺水,周圍會比較臟,如果沒有專門的工作室,最好去陽台加工……

⑹ 電磨機小型手持木雕玉石拋光雕刻工具微型打磨機電動筆迷你小電鑽是交流電好還

這種產品品種很多,各不相同,如果是串激電機,那麼就是交直流通用的。

⑺ 持續集成的工具都有哪些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持續集成工具很多
例如 CruiseControL,hudson ,jenkins,還有apache的Continuum 等 開源的持續集成工具,
CruiseControl :簡稱 CC ,持續集成工具,主要提供了基於版本管理工具 ( 如 CVS、VSS、SVN) 感知變化或每天定時的持續集成,並提供持續集成報告、 Email 、 Jabber 等等方式通知相關負責人,其要求是需要進行日構建的項目已編寫好全自動的項目編譯腳本 ( 可基於 Maven 或 Ant) 。由於該工具配置以及部署很麻煩 且版本很久沒有更新
hudson 但是由於被oracle收購 很多以前開源的東西 以後很可能被ORACLE私有化
Hudson是Jenkins的前身,是基於Java開發的一種持續集成工具,用於監控程序重復的工作,包括:
1、持續的軟體版本發布/測試項目。
2、監控外部調用執行的工作。

⑻ 小型電動工具大全

電動工具在生活中使用是非常普遍的,這些工具比傳統工具相比工作效率更高,所以,電動工具在生活中的使用變得越來越普遍,在生活中或者建築中很多地方都有用到電動工具的。小型電動工具主要包括電動扳手和電動螺絲刀、電鑽等,在裝修中小型電動工具的電刨、電錘和沖擊電鑽等應用也十分的廣泛,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小型電動工具大全。


小型電動工具大全:

1、電鑽:主要規格有4、6、8、10、13、16、19、23、25、32、38、49mm等,數字指在抗拉強度為390N/mm的鋼材上鑽孔的鑽頭最大直徑。對有色金屬、塑料等材料最大鑽孔直徑可比原規格大30~50%、配磨光機。

2、電動扳手和電動螺絲刀:用於裝卸螺紋聯接件。電動扳手的傳動機構由行星齒輪和滾珠螺旋槽沖擊機構組成。規格有M8、M12、M16、M20、M24、M30等。電動螺絲刀採用牙嵌離合器傳動機構或齒輪傳動機構,規格有M1、M2、M3、M4、M6等。


3、電錘和沖擊電鑽:用於混凝土、磚牆及建築構件上鑿孔、開槽、打毛。結合膨脹螺栓使用,可提高各種管線、機床設備的安裝速度和質量;電錘的沖擊原理是靠內部活塞運動產生沖擊動力,沖擊鑽的沖擊原理是齒輪磨合產生沖擊動力,所以電錘的沖擊力更大。

4、混凝土振動器:用於澆築混凝土基礎和鋼筋混凝土構件時搗實混凝土,以消除氣孔,提高強度。其中電動直聯式振動器的高頻擾動力由電動機帶動偏心塊旋轉而形成,電動機由150Hz或200Hz中頻電源供電。


5、電刨:用於刨削木材或木結構件,裝在台架上也可作小型台刨使用。電刨的刀軸由電動機轉軸通過皮帶驅動。

6、電磨:俗稱磨頭機;電磨;電動砂輪機,用砂輪或磨盤進行砂磨的電動工具。


以上是對小型電動工具大全的具體介紹,小型電動工具主要是通電運行,在運行過程中用手握持,一般來說手應無明顯感覺,如果出現不正常的顫動,或者換向有火花,需要認真檢查,所以,要保障換向火花應該保障不要超過3/2級才好。還有就是使用小型電動工具的時候,從進風口處往裡看可以在換向器表面應不會有弧光,而且在運行時應該不會出現不正常的雜訊,所以,在使用小型電動工具的時候要格外謹慎。

⑼ 美國研製出的納米鑷子主要有什麼作用

美國哈佛大學前不久研製出一種新型的微型工具,它成功地抓住了直徑約500納米的聚苯乙烯原子團,人們稱它為納米鑷子。這種鑷子終有一天將成為微細工程的得力工具,如用來撥弄生物細胞,製造納米機械,進行顯微外科手術,也可以從大量纏住的導線上取下20納米線寬的半導體導線等等。這種鑷子的工作端是一對由電控制的納米碳管。由於納米碳管不僅強度高,而且導電性好,因此也可用於測量,例如測量納米組織的電阻。

⑽ 能搬動原子的機器是什麼

平常我們看到一輛卡車,它能裝運幾十噸的貨物,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所能達到的力量。正是有了各種大型機械,我們人類才能開山洞、築大壩、架大橋、建高樓,才能有我們今天豐富多彩的物質文明。可是這些機器盡管力量很大,它們也有不足。如果你讓這些機器每次搬運幾個原子它們可能無法做到,因為它們本身比原子大得太多了。然而,蓬勃發展的納米技術正在努力建造這樣的機器。

你可曾想過利用納米機器將可以一次一個原子地製作鑽石嗎?從表面上看,這樣的說法不現實:某一項技術的用途多得令人難以置信,它可以治療疾病,延緩衰老,清除體內廢物,增加人類的食品供應,分解各種廢物,為你打掃房間,消滅害蟲。而且,這只是開始。然而這恰恰就是納米技術支持者預測能夠實現的現實,甚至是可能在21世紀上半葉結束之前就變成現實的預言。

盡管有關納米技術的想法聽起來很難理解,但它確實屬於主流科學,遍布全世界的實驗室都在設法使其發揮作用。事實上,早在1959年,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擁有最高智慧的理論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發表了一個題為《底部有很大空間》的談話,在談話中他提到也許有一天人們會造出幾千個原子組成的微型工具。

這樣一台機器的好處有很多。它可以使用分子甚至是單個原子作為基本構件,建設規模最小的建築工程。這就意味著人類可以從零開始製造幾乎任何東西。因為化學和生物學說到底就是分子結構的改變和原子重排,而製造只不過是聚集大量原子並使它們組成有用物品的過程。

事實上,每個細胞都是活生生的納米機器的例子。它們不僅可以將養分轉變成能量,還能根據DNA上的信息製造並輸出蛋白質和酶。

但是,由於細胞各自具有固有的功能,使用生物技術製造納米機器很受限制。而納米技術的預測者們卻有許多雄心勃勃的想法。設想中的一種納米機器可以把天然碳分子逐個排列,製成完美無缺的鑽石;另一種機器可將有毒物質的分子逐個分解;一種可以在人體血液中運動的裝置,它能發現並分解血管壁上沉積的膽固醇:還有一種裝置可將剪下的雜草改造成麵包。事實上,世界上從電腦到汽車的每一件實物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組成的,而納米機器原則上可以製造出所有這些物品。

當然,從理論到實踐是一個相當艱巨和困難的過程。但是,納米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已經證明,可以利用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等工具移動原子個體,使它們形成在自然界中永遠不可能存在的排列方式,比例為百億分之一的世界地圖,或一把琴弦只有50納米粗的亞顯微鏡吉他。他們還設計了由幾十個分子構成的微型齒輪和發動機。

納米技術的專家期望在25年內超越這些科學的預測,製造出真正的、實用的納米機器,這些機器具有可以操縱分子的微型「手指」和指揮這些手指如何尋找、如何改造所需原材料的微型電腦。這些手指完全可以由碳納米管製成。碳納米管是1991年發現的一種管狀的碳結構,其強度是鋼的100倍,直徑只有頭發的5萬分之一。

納米機器中電腦也可以由納米管製成,納米管既可以用做晶體管,也可以用做接晶體管的導線。電腦也可以由DNA製成,通過改變這些DNA的結構,可以使其執行人為的指令。如果配備了適當的軟體,並具備充分的靈活性,納米機器人可以製造任何東西。

納米機器人

我們平時常見的機器和工具,最小能夠達到的程度,是以我們的肉眼可以看見的外形為依據的。1986年,美國福賽特研究所的德雷克斯勒博士在自己的著作《創世的引擎》中提出了分子納米技術的概念。他所說的分子納米技術,就是使組合分子的機器實用化;從而可以任意組合所有種類的分子,並可以做出任何種類的分子結構。僅就他提倡的分子納米技術來說,其後並未取得重大進展。他的觀點是,微型機器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廉價材料製造任何東西。這種觀點在專家的議論中出現,顯得太離奇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卻揭示了一個人類在21世紀中將會大規模進軍的領域——微觀機器人領域。

自機器人間世以來,人們已一致公認機器人是「解放人類的工具」。那麼,什麼樣的機器才稱得上是機器人呢?一般說來,機器人是指靠自身動力並有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聯合國標准化組織採納了美國機器人協會給機器人下的定義:「一種可編程和多功能的,用來搬運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機;或是為了執行不同的任務而具有可改變和可編程動作的專門系統。」

機器人是一個總稱,它種類繁多,按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代;第一代指只有「手」的機器人,以固定程序或可編程序工作,不具有外界信息的反饋。這種機器人也稱「示教再現型」機器人。第二代對外界信息有反饋能力,具有觸覺、視覺、聽覺等功能,叫「感覺型」機器人,又稱「適應型」機器人。第三代具有高度的適應性,有自行進行學習、推理、決策、規劃等功能,這種機器人被稱為「智能型」機器人。

微型機器人又稱為「明天的機器人」,它是機器人研究領域的一顆新星,它同智能機器人一起成為科學追求的目標。發展微型和超微型機器人的指導思想非常簡單:某些工作若用一台結構龐大、價格昂貴的大型機器人去做,不如用成千上萬個非常低廉的細小而極簡單的機器人去完成,這正如一大群蝗蟲去「收割」一片莊稼,要比使用一台大型聯合收割機快。微型機器人的發展依賴於微加工工藝、微感測器、微驅動器和微結構四個支柱。這四個方面的基礎研究有三個階段:器件開發階段、部件開發階段、裝置和系統開發階段。現已研製出直徑20微米、長150微米的餃鏈連桿,200微米×200微米的滑塊結構,以及微型的齒輪、曲柄、彈簧等。貝爾實驗室已開發出一種直徑為400微米的齒輪,在一張普通郵票上可以放6萬個齒輪和其他微型器件。德國卡爾斯魯核研究中心的微型機器人研究所,研究出一種新型微加工方法,這種方法是X射線深刻蝕、電鑄和塑料膜鑄的組合,深刻蝕厚度是。10~1000微米。

微型機器人的發展,是建立在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的基礎上的。微驅動器、微感測器都是在集成電路技術基礎上用標準的光刻和化學腐蝕技術製成的。不同的是集成電路大部分是二維刻蝕的,而微型機器人則完全是三維的。微型機器人和超微型機器人已逐步形成一個牽動眾多領域向縱深發展的新興學科。

微型機器人可以在原子級水平上工作。例如,外科醫生能夠遙控微型機器人做毫米級視網膜開刀手術,在眼球運動的條件下,進行切除彈性網膜或個別病理細胞,接通切斷的神經,在病人體內或血管中穿行,發現癌細胞立即把它們殺死以及颳去主動脈上堆積的脂肪等。用微型機器人胃鏡可以放進胃內對胃進行全面檢查。

微型機器人的作業能力達到了分子、原子級水平,已遠遠超過了藝術家在頭發絲上作畫的程度了。微型機器人還可以用於精密製造業的加工,用它製造存儲量更大的電腦存儲晶元,以及加工精度極高的「超平面磨床」等。

應用微型機器人技術,可以便各種各樣的航天測量變得更為輕巧,磁帶錄音機之類的家用電器也會變得更加小巧和多用,電視屏幕可以做得既大又薄,其上各點的光亮度,可以用微型機器人自動控制。微型機器人也將使機械學發生一場革命。

微型和超微型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非常廣闊,它可以用於航海、農業;通信、航空航天、家庭和醫療等方面。例如:扔下成千上萬個微型機器人去咀嚼輪船底部的貝類和苔蘚,能節省航行能源。將成千上萬個微型機器人撒在土豆地內,讓它們去咬死害蟲,使土豆有好收成。飛行微型機器人載著濕度儀和紅外感測器在田野上飛翔,當發現農田有乾旱現象時,便降落在灌溉系統的閥門上,將乾旱信息傳輸給感測器,打開閥門,定量灌溉農田。

微型機器人可以攜帶攝像機和微型光纖,進入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去觀察環境,存儲或傳輸圖像。當地下電纜斷了以後,讓成千上萬個微型機器人沿著屯纜爬行,爬到斷頭時,便讓雙手搭在前端斷頭上,於是微型機器人便成為連接導線,永久留在電纜上。

微型機器人可以清潔、修理空間望遠鏡,檢查宇宙飛船熱屏蔽罩,給飛機機罩除冰。如果將大量的飛行微型機器人部署在其他星球上,機器人則可以發回各種所需的信息。

每天晚上可以放出微型機器人在商店和倉庫附近放哨,防止盜竊者進入。微型機器人還可以在住房隱蔽處除塵,進入家用電器內部檢查和維護。

微型機器人能力的評價標准有:智能,指感覺和感知,包括記憶、運算、比較、鑒別、判斷、決策、學習和邏輯推理等;機能,指變通性、通用性或空間佔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連續運行能力、可靠性、聯用性、壽命等。因此,可以說微型機器人是具有生物功能的空間三維機器。

盡管迄今尚未出現智能微型機器人,但是大部分的機器人研究機構的科學家都認為到2040年,智能微型機器人將達到人的智力水平,也許還能達到人的意識水平。然後,智能機器人會得到進一步改進。人與機器之間最終將建立一種共生關系,兩者合並為能夠大大擴展智力的「後生物體」。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專家馬文·明斯基預見到未來的智能機器人:人將把大腦的思維下載給計算機控制的機器替身,形成幾乎無限的信息和數據。這種狀況標志著人類一個新的開發階段的開始。

另有一種微型機器人,是由東芝公司和名古屋大學製造的。這個只有1.5厘米大小的微型機器人是靠液體壓力驅動橡皮製成的動作器而自由行動的,這種微型機器人不帶供給能源的纜線,可在內徑只有6毫米的細管內移動,且今後可能發展成為在血管中自行移動,是一種能治療或診斷疾病的微型機器人。

對於微型機器人,有的科學論著把其說成是一個模仿人,的動作的微型機器,其實不完全如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動機工程師阿尼塔·弗林研製成功了一台精密型機器人,它藉助自身的動力,能爬行、步行、跳躍、旋轉,而且還具有視覺銳利、聽覺靈敏、感覺准確的特點。現在科學家們正試圖研製超微型機器人。他們預言,到2l世紀這種超微型機器人如果研製成功,它可以像紅細胞那樣注入人體內,從溶解在血液內的葡萄糖和氧氣中獲得能量,並按照編好的程序,探試、辨識、過濾、清除人體內的病毒,保持肌體的健康。1994年8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專家們開始研製高4毫米的帶馬達的微型機器人。據他們估計,這種微型機器人由於非常微小,能進入人體做手術,再用十幾年時間,這種機器人就能試製成功,投人生產和使用。

將來的納米機器人可以合成你想要的任何東西,科學家設想在未來納米機器人的幫助下,我們甚至可以從網際網路上下載硬體。這是邁特公司納米技術權威詹姆斯·埃倫博根作出的預測。該公司是五角大樓資助的、設在弗吉尼亞州麥克萊思的一家研究中心。

埃倫博根對他提出的下載硬體的景象作了引人入勝的解釋:「人們可以想一想當今下載軟體是什麼情形,是以改變分子團磁性特徵的方式重置磁碟的物質結構。如果計算機的內容不超過分子團的體積,就可以通過重新排列磁碟上的分子製造晶元。」埃倫博根說,研究人員已經忙於研製體積只有針頭大小的計算機,「這種納米計算機的各個部件比我們現今用在磁碟驅動器上裝載信息的物理結構小得多。因此,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夠像今天下載軟體一樣從網路里下載硬體。」

從物理意義上再生產一些硬體下載產品將需要新的磁碟驅動器。一種設想是用極為尖細的點束製造一種讀寫磁頭,以某種方式刺激原子和分子。利用十年來在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及相關技術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分別由斯坦福大學的卡爾文·奎特和康奈爾大學的諾埃爾·麥克唐納領導的兩個科學家小組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埃倫博根說:「一旦我們掌握了製造體積不超過鹽粒大小的計算機的技術,我們就會從根本上處於一種新的形勢。」體積如此微小的計算機將非常便宜,因而隨處都可使用計算機。嵌在內衣里的計算機將告訴洗衣機應當用什麼水溫洗滌內衣。圓珠筆筆芯中的墨水即將用完的時候,嵌在筆中的計算機將提醒你更換筆芯。嵌在鞋裡的計算機將向汽車發出信號,把主人走過來的信息通知汽車,讓汽車調整好座位和反光鏡並打開車門。

科學家設想了一個叫做「納米盒」的東西,來實現上面的下載硬體的想法。這是一種把納米製造技術與現今所謂的台式製造方法相結合的未來復印機。如果你需要一部新的蜂窩電話,你可以通過網路購買一種製作蜂窩電話的方法。它將告訴你插入一個塑料片,把導電分子注入「色粉」盒中。納米盒將把塑料片來回移動,記下分子的形式,然後通過一定方法指引分子自行組裝成電路和天線。下一步是,納米盒利用不同的「色粉」加上號碼鍵、揚聲器和麥克風,最後製造外殼。

不要指望在2020年以前能出現這種精巧的小裝置,下載納米級計算機電路的試驗最早不會早於2005年。在隨後的10年中,納米製造系統可能用於「寫物質」一初步生產納米晶元。

納米技術的一個分支分子電子學已經朝著實現這個目標取得了具體的進展。由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惠普實驗室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由分子自行組裝的所謂的邏輯門。惠普實驗室研究人員菲利普·庫克斯說,這個研究小組下一步的目標是縮小晶元上的線路,旨在生產出「單邊為100納米的晶元」。他還說:「目前的晶元生產成本之所以非常昂貴,是因為生產機械需要有極高的精確度。但是採用化學方法製造,我們可以像柯達公司生產膠片那樣,生產出長卷,然後只需切成小塊就行了。」

這樣的設想引起了華盛頓的興趣。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已經實施了一項分子電子學研究計劃。國會似乎急切地想大大增迦納米技術的研究經費。一項計劃將使納米技術的研究經費在今後幾年中翻一番。白宮可能也會表示贊成,因為白宮已經把納米技術列為11個關鍵研究領域之一。

邁特公司埃倫博根領導的研究人員在最近取得的新成果是設計出一種用於組裝納米製造系統的微型機器人。目前設計出的這種機器人的長度約為5毫米。但是,假設能利用納米製造技術使這種機器人的體積不斷縮小,它最終的體積可能不會超過灰塵的微粒。

體積微小的機器人能夠像納米技術的倡導者埃里克·德雷克斯勒設想的那樣,用於操縱單個原子。德雷克斯勒在1986年出版的《創世的引擎》一書中對納米技術的潛在用途作了一番引人入勝的描述。應該說是德雷克斯勒開創了納米技術時代,並啟發人們作出如下的種種設想:成群的肉眼看不見的微型機器人在地毯上或書架上爬行,把灰塵分解成原子,使原子復原成餐巾、肥皂或納米計算機等諸如此類的東西。

雖然用原子製造計算機仍然是一個相當遙遠的夢想,但是埃倫博根認為很快能取得研究成果。他說:「我敢打賭,分子電子學近期內能獲得突破。」這似乎是為納米技術下的一個大膽的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