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大陸哪裡有賣日本田宮正版模型的,求詳細地址
基本上模型店賣的都是正版。盜版的都不叫田宮,蠢毀明帶告比如叫「正德福」、「西西利」、「戰神」什麼的,號手很久以前也做過。反正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余氏。
❷ 有誰知道中國3大電動工具生產基地
江蘇啟東、浙江永康 浙江餘姚市 --中國3大電動工具生產基地
其中啟東為江蘇省電動工具出口基地,永康為全球最大電動工具生產基地,餘姚市為我國最大電動工具配件生產基地 第3大電動工具
啟東簡介: 啟東市近日被江蘇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省財政廳正式授予「江蘇省電動工具出口基地」稱號。這在全省是第一家。
據統計,目前啟東活躍在全國各地從事電動工具銷售的隊伍達六七萬人,年銷售額近200億元,在北京、上海、濟南、沈陽、西安等地還涌現出了由啟東人唱主角的電動工具一條街、電動工具市場。2007年,全市165家電動工具生產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6億元、出口6000萬美元。
永康:「2002年,『五金之都』永康電動工具產量分別超過日本和德國這兩個世界電動工具生產大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工具生產基地。」羊年伊始,筆者就從永康市電動工具行業協會負責人口中得知了這一喜訊。
從「吃不飽」到「吃不了」,從為人「跑龍套」到自己「唱主角」,從托牌掛靠到「亮出」自有品牌———經過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電動工具行業已成為永康經濟一朵靚麗的奇花。據統計,2002年,該市電動工具產量(整機)達2025萬台,首次突破2000萬台大關;產值達21億元,首超20億元大關,分別較上年增長35%和30%。
電動工具是永康的經濟支柱之一。過去由於粗製濫造、假冒偽劣盛行,永康電動工具曾聲名狼藉,被戴上區域性質量問題帽子。知恥近於勇。近年來,永康電動工具行業不折不扣貫徹落實「質量立市」戰略,自覺投入以趕超日本、德國產品為目標的「整治行動」,不惜投入巨資,以高新技術改造自己。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至2002年3年間,永康電動工具行業實施科技進步項目達100多個,投入資金20多億元。
目前,永康電動工具行業已形成三大特色。一是一批企業迅速崛起,家庭作坊式生產方式退出舞台,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廠房超過2萬平方米的企業由原來的幾家增加到20多家,員工突破千人的企業也有五六家;二是產品質量迅速提高,截至2002年底,永康電動工具行業中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已有25家,有30多家企業的1200多個產品取得世界多個國家的質量「通行證」;三是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1998年永康50家納稅大戶中,電動工具廠家僅4家,2002年已超過20家,其中納稅額超千萬元的電動工具企業有五六家。
餘姚發展歷程: 從小五金起家,經歷了從小到大、從配件到整機的發展過程,具有扎實的基礎。近年來,我市通過大力加快電動工具行業的集聚、整合與升級,培育優勢龍頭企業等一系列措施,促進了電動工具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據悉,目前全市現有電動工具企業300多家,其中有規模以上企業32家、億元以上企業8家;年生產電鑽、電刨、電鋸等8大系列800多個品種的電動工具產品近2000萬台,年產值近60億元,銷售收入近50億元,出口交易值達20億元;各種配件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50%,產值達30億元。去年4月,我市被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電動工具製造業基地」,成為繼江蘇啟東、浙江永康之後的第三大中國電動工具產業基地。
❸ 皮雕工藝從哪個時代開始,盛於哪個年代
起源就很早了,蠢皮談在皮上雕刻圖案古代就有,現代這種旋轉刀植鞣革印花工具的模式的皮雕,據漂的視頻里說起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後流傳到美國,然後二戰住日美軍業余時間打發活動就是皮雕,傳到了日本,日本再傳到台灣,再由早期一批台灣皮雕藝人傳到國內。我個人認為兩個盛行時代,一是史東門在世的時代,你可以查一下,美國西部的牛握帶仔文化與復古時代,追求個性皮具,皮雕開始盛行,多種唐草風格的創立,例如史東門,謝麗丹,亞利桑那帶碰,第二個就是在日本的時代,日本的機車文化,帶來了財布,唐草皮雕,以及紋身類圖案皮雕的盛行,以及craft社做的手縫與皮雕工具,掀起了另一個盛行年代
❹ 什麼是皮雕畫,皮雕畫是什麼風格。
牛皮皮雕畫工藝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古老而遼闊的大草原,祖祖輩輩放牧牛羊的草原人創作了大量精緻而有價值的藝術作品。皮雕畫用的『畫紙』是用優質的整張牛皮,並全部為手工繪制,經過傳統工藝精緻而成,再在皮上彩繪,而且具有立體感,也可依據客人的要求定製。皮畫最可以追溯到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時期,經過漫長的演變,如今皮畫除保持古樸韻味外,更加溶入現代民族工藝技法,成為一種難得的饋贈佳品和高雅的室內裝飾品。蒙古皮畫,精選草原天然優質牛皮經過特殊描繪、著色、層染、拋光、定形,半浮雕凹凸壓制純等一系列工藝,幾十道工藝,純手工製作完成。充分利用和展示了天然皮革所具有線條流暢,構描圖別致,立體感強,色彩柔和等特點,給人以全新的藝術享受。從沒有任何一種工藝品,像皮畫一樣,觀賞起來有如此的視覺沖擊力!也從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典雅高貴卻能輕易擁有,永久珍藏,就像人們第一眼看派段到時,不由的感嘆,皮畫這個東西實在太美了!與普通的畫相比,皮畫有如下特點:1、色彩艷麗沒有經過染色的真皮是淡黃色的,有些略微泛紅,在上色的過程中真皮本身對顏料特殊的融合使得原本的色彩更加鮮明。2、生動逼真經過立體裝裱後的面圖案線條進行了雕刻,產生了特有的浮雕效果,並且畫面隨內容需要跌宕起浮,與艷麗的色彩相配合,使得造型生動逼真。3、質感強烈皮畫精選牛皮等上等全皮(未經過分層)製成,皮質細膩柔軟,色調柔和,視覺舒適,質感無與倫比。4、高貴典雅立體皮畫為室內裝飾極品,盡顯主人的高貴氣質與非凡藝術品位。畫中濃縮的草原風情,讓您在欣賞時能感受到濃郁的草原氣息,置於家中,盡顯您的高貴與品位
皮雕名片
皮雕:以皮革為雕刻材料分類的一種雕刻工藝。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天然皮革進創作,也有部分人造皮革製品。
目錄
起源皮雕藝術的起源概況
歐洲皮革工藝的歷史詳解
用料
生產方式
雕刻步驟起源皮雕藝術的起源概況
歐洲皮革工藝的歷史詳解
用料
生產方式
雕刻步驟
展開編輯本段起源
皮雕藝術的起源概況
皮雕藝術的起源概況:皮雕藝術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歐洲中世紀時期,就有利用皮革的延展性來做浮雕式圖案的器具。皮雕作品雕刻精美,工藝細致,在歐洲中世紀之後一度是皇宮貴族身份和名望的象徵。這種皮雕工藝長期的私下傳授,並沒有公開和流行。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同時皮雕由西班牙傳入美洲。一直到20世紀以後,皮雕才成為美洲人的喜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佔領軍傳入日本,近幾年才傳入中國。
歐洲皮革工藝的歷史詳解
歐洲皮革工藝的歷史得遠溯至古老而遙遠的史前時代。西元前1450年左右在埃及的浮雕物上發現了皮革加工的情形。現存最古老的皮革製品-皮帶鞋(涼鞋)是從古墳里發現的。此乃當時神、王所使用最高級的飾物之一。古希臘羅馬時代以後,由探測羅馬文明而得到的線索顯示:在著名的義大利古都龐貝城的廢墟遺跡中,發現有皮革工廠已大量地製造衣料、武器、鞋等日常用品,而且裝飾技巧已相當發達。到了中世紀,歐洲的公會制度發達起來。皮革製造業者也產生了同業公會。業者有了保障,於是技術進步而生產亦更加地興盛起來。刻花和壓擦的技巧,這時已桐羨嫌經被使用了,皮革也被使用於書本的裝訂,人們把文字寫在羊皮上,稱為羊皮紙,而書的裝訂最有名的是基督教的僧院。當時華麗的作品,大多數被保存在歐洲各地的博物館,11至15世紀,中國與波斯即已發明很復雜的皮革藝術,其中不乏壓印與雕刻的製作。此手藝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各國。之後,16世紀起至17世紀以義大利為中心興起的文藝復興時期,皮革工藝里被融入了繪畫的裝飾,做出了美麗的書冊等。18世紀產業革命興起,產生了皮革製造科學的研究,開啟了工廠提高生產量的方法。尤其到了19世紀發明了鉻皮,也改良了機械類,奠定今天皮革工業的基礎。另一方面,美國的印地安人依其獨特的製革技術,製作了馬具、衣物等物。西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同時,歐洲文化傳入美洲,而皮革工藝也經由西班牙人傳局手入。正統的歐洲風格的皮革工藝,因為採用了新大陸的嬌嫩植物加入藤蔓花紋圖案而產生變化,各種技巧也逐漸地應運而生,成了西部牛仔的馬具和皮帶的裝飾。將美麗的圖案雕刻在皮革上的皮雕藝術,即西部式[Western]皮藝技法,在西部開拓時代可說是已開花而極優美的皮革工藝。但是這種皮雕技術被長期的私下傳授,並沒有公開,一直到20世紀以後,皮雕才成為美洲男性間的喜好。日本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佔領軍將Western的技法傳入日本,達到目前的流行。我國則在近年間亦逐漸萌芽了。所謂皮雕,就是以旋轉刻刀及印花工具,在皮革上刻劃、敲擊、推拉、擠壓,從事創作,以製作出各種表情、深淺、遠近等感覺及效果,或是平面山水畫或綴以裝飾圖案的形物,使圖案紋樣在皮革表層雕琢出凹凸的層次及紋飾;因此,在皮革上雕出凹凸不同層次的平面作品,統稱皮雕。運用的技巧與竹雕、木雕等技法類似。最早皮革工藝是由歐洲傳到美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引進日本。而台灣的皮雕工藝,不論是材料、使用工具,甚至是相關資訊皆來自於日本。這門技藝大約是50年代傳入台灣,由於當時台灣經濟起飛,生活品質提升,因而帶動藝術風潮,皮雕也因此而蓬勃發展。
編輯本段用料
皮雕時,皮質的選用相當重要,不同的皮革將能展現風格回異的魅力。一般而言,羊皮柔軟細致,多半用作皮包或服飾配件的素材;豬皮堅厚,常用作手提袋及一般皮件;而牛皮具有細致的紋理和毛細孔,其柔軟及強韌的特性,是皮雕材質之最佳選擇。
編輯本段生產方式
皮雕一般可分為兩類:一種是使用雕刻刀直接在皮革上雕出圖案紋樣;另一種則是將圖案紋樣製成鋼模,將鋼模直接敲印在濕潤的皮革上,直接印壓出圖案紋樣;此種方式可以大量生產皮雕作品。
編輯本段雕刻步驟
皮雕首重雕工之美,其基本步驟如下:1.選用適當大小的皮革材料,在雕刻前用水適度濕潤皮革,使其膨脹變軟,增加皮革的可塑性。當濕潤的皮革幾乎恢復原來的顏色時,便可開始圖案轉繪。必須注意的是皮革若過於乾燥,就不易切割;若是過於濕潤,則不易留下切割的痕跡。2.設計雕刻的圖案紋樣,並將圖案描繪在透明紙上。3.將圖案紋樣運用圓頭鐵筆依圖案紋樣線條,轉繪到濕潤的皮革上。先描出其輪廓,再描繪其他細部圖樣,運筆要堅定、有力,如此便能將圖案紋樣完美的描繪在皮革上,必須隨時檢查線條有無遺漏。4.順著皮革上轉繪圖案紋樣的痕跡,使用旋轉刻刀劃出彎曲的圖案輪廓線條。使用旋轉刻刀時,刀刃面向執刀者,刀身向外傾斜約45~60度,切入大約皮革1/2~1/3的深度,向執刀者面前刻劃線條,一次刻劃完成較佳。有時左手要拉住皮革的一端,配合曲度旋轉,才能刻出理想之曲線。5.使用打敲工具及印花工具,在圖案紋樣上敲打出基本輪廓及陰影,並依設計敲打背景紋樣,製造出圖案紋樣的立體感。6.利用旋轉刻刀刻劃裝飾線條,將皮雕作品再次修飾,讓畫面豐富生動。7.依設計選用染色方法,使圖案紋樣栩栩如生。常見的皮革染色法有油染法、糊染法、防染法、水晶染法、乾擦法、蠟染法、壓克力染等。若不上色的話,經過表面處理後,更可保持皮革本身的特性。8.待圖案雕刻、染色製作完成後,確認無塵埃附著後,使用皮革亮油以劃圈方式輕輕在皮革表面擦拭,增加光澤,塗上一層後不要再重復擦拭。皮革亮油有保持皮革品質、外觀及保護皮革的功能。9.完成作品。利用皮革絕佳的可塑性,每一件皮雕作品均可融入作者的視覺美感及創意巧思,因此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我也是在網路找到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呵呵
❺ 長春哪有賣皮雕工具的
長春沒有。最近的是沈陽。緣皮功坊。可以在網上買呀。不是一樣么。
❻ 日本萬代在中國的加工廠位於哪裡共有幾家
北京,在深圳也有,還有上海,有三四家吧,望採納。
❼ 皮雕的雕刻步驟
皮雕首重雕工之美,其基本步驟如下:
1、選用適當大小的皮革材料,在雕刻前用水適度濕潤皮革絕則滑,使其膨脹變軟,增加皮革的可塑性。當濕潤的皮革幾乎恢復原來的顏色時,便可開始圖案轉繪。
必須注意的是皮革若過於乾燥,就不易切割;若是過於濕潤,則不易留下切割的痕跡。
2、設計雕刻的圖案紋樣,並將圖案描繪在透明紙上。
3、將圖案紋樣運用圓頭鐵筆依圖案紋樣線條,轉繪到濕潤的皮革上。先描出其輪廓,再描繪其他細部圖樣,運筆要堅定、有力,如此便能將圖案紋樣完美的描繪在皮革上,必須隨時檢查線條有無遺漏。
4、順著皮革上轉繪圖案紋樣的痕跡,使用旋轉並臘刻刀劃出彎曲的圖案輪廓線條。使盯賣用旋轉刻刀時,刀刃面向執刀者,刀身向外傾斜約45~60度,切入大約皮革1/2~1/3的深度,向執刀者面前刻畫線條,一次刻畫完成較佳。有時左手要拉住皮革的一端,配合曲度旋轉,才能刻出理想之曲線。
(7)日本皮雕工具在中國哪裡有擴展閱讀:
皮雕藝術的起源概況:皮雕藝術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歐洲中世紀時期,就有利用皮革的延展性來做浮雕式圖案的器具。
皮雕作品雕刻精美,工藝細致,在歐洲中世紀之後一度是皇宮貴族身份和名望的象徵。
這種皮雕工藝長期的私下傳授,並沒有公開和流行。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同時皮雕由西班牙傳入美洲。一直到20世紀以後,皮雕才成為美洲人的喜好。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佔領軍傳入日本,後由日本傳入中國台灣,近幾年才傳入中國內陸,在國內開始蓬勃發展。
❽ 在哪裡可以學習到手工皮具知識,哪裡有比較多比較詳細的教程。貼吧太
手工客、布流行、玩藝兒上面比較多手工皮具教材方面的分享的,你可以去看看的。
想學習製作手工皮具皮雕的
手工皮具皮雕培訓主要教的是一些皮雕的理論和認識一下普遍的皮雕工具,比如印花器啊,旋轉刻刀和皮雕專用的染料等等。真正的皮雕製作或只需要一把錘子幾把刀便可,但皮雕的製作卻並非看上去那麼簡單。高級別的手作人可以使用雕刻刀直接在皮革上雕出圖案紋樣,但這種級別的藝術家少之又少。級別低點的,也能先在皮面上畫好圖案再雕面生動,如何讓染色使圖案紋樣栩栩如生,這些都要事先反復推敲,製作時精益求精刻。但設計圖案、選擇皮質、拓圖、雕刻、染色等一餘仔襲道道工序,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過五關斬六將的靜靜打磨。比如拓圖時要先描出其輪廓,再描繪其他細部圖樣,戚笑運筆要堅定、有力,才能將圖案紋樣完美地描繪在皮革上。
第一步:了解皮雕,刀線基礎練習,邊線印花器基礎練習。初步掌握刀線的基礎能力,熟練使用邊線印花器。為之後的完整皮雕製作打好基礎
第二步:完整皮雕小紋樣練習,學習更多印花器組合方式運用,了解植鞣皮染色工藝。初步獨立完成一塊完整的皮雕小紋樣,掌握其他基礎印花器的用法,了解並掌握基本的染色方式。
第三步:完整皮雕紋樣雕刻,錢包製作的完整過程:製版-下料-組合-縫線-後期處理。
目的:初步掌握完整皮雕圖案的雕刻方式,熟練使用常用印花器,了解其他基礎工具的使用技巧,了解並掌握基礎的手工皮具製作過程。完成第一件手工皮雕皮具作品。
復古的皮雕做的比較好的,你可以看一下杭州浮革的的手工皮雕的魅力讓人迷戀,每一件皮雕作品均可融入作者的視覺美感及創意巧思,因此每件手工皮雕作品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皮雕浮雕工藝是一種在頂級植鞣牛皮上雕刻浮雕圖案的手工藝術。
花豎兄款系列
❾ 想問一下,中國古代有皮雕工藝嗎,是何時出現
中國古代皮雕工藝有是肯定的,原始社會人就開始用獸皮禦寒做衣;皮幣,在古代作為一種貴重的禮物。《管子·五行》:「出皮幣,命行人修春秋之禮於天下諸侯。」漢武帝於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發行皮幣,用宮苑中的白鹿皮製成每張一方尺,飾以彩畫,值四十萬錢,是一種通用貨幣,見《漢書·食貨志下》。在古代皮革的使用可見一斑。作為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皮影戲就是皮雕的一種,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戰國,興於漢朝,盛於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所以,很有可能歐洲的皮雕工藝、皮雕的創作源泉就來自我國皮影戲。
❿ 皮影戲會在哪個專題館看到
皮影戲會在成都專題館看到。成都的中國皮影博物館組建於2006年,是目前世界上皮影藏品數量最多的一座專題博物館。
館內收藏有影人、皮影雕刻工具、影卷、演奏樂器、民間藝人演出影像資料。還設有制皮基地、皮影雕刻班和皮影表演隊。使皮影這門活態的民間表演藝術採用博物館的形式得到系統、完整和妥善的保護。
中國皮影藝術發祥於我國陝西、山西、河南交匯的黃河流域,起源距今大致2千年,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布幕觀看一種平面偶凱虧殲人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
造型生動而形象,誇張而幽默,雕功流暢,著色盯沖艷麗,通體透剔和四肢靈活的工藝製作效果,形成了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
皮影戲史料記載
皮影戲在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根據史料和近代民間皮影藝術流傳的實際狀況,可空弊以推斷和證實皮影藝術起源於兩千年前的西漢,發祥於我國的陝西,而成熟於唐宋時代的秦晉豫。
極盛於清代的河北。南宋末年,閩南移民將皮影戲引入廣東潮汕地區,並逐漸吸收了潮汕地區的民間音樂、民間戲曲和民俗,特別是吸收了潮劇的說白、唱腔和表演藝術風格,形成了潮俗皮影戲。
當時很多官第王府豪門旺族鄉紳大戶,都以請名師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養影班為榮。在民間鄉村城鎮,大大小小皮影戲班也比比皆是。
一鄉一市有二三十個影班也不足為奇。無論逢年過節、喜慶豐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壽,都少不了搭台唱影。連本戲連續劇要通宵達旦或連演十天半月不止一個廟會可出現幾個影班搭台對擂唱影,熱鬧非凡,其盛狀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