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往槍管里捅的工具叫什麼
擴展閱讀
赤鐵礦金屬資源是什麼 2025-05-02 08:50:21
貼瓷磚縫隙的工具叫什麼 2025-05-02 08:48:42
手機淘寶的價格在哪裡看 2025-05-02 08:48:07

往槍管里捅的工具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5-18 02:18:23

『壹』 槍管里塞東西兩個軟體弄成球怎麼把它給弄出來

一般是彈殼變形卡在套筒里,再拉一次套筒抽殼即襲皮絕可。 彈頭很少卡在槍管里,如果卡主可能是槍管里的膛線受損導致彈頭的飛行軌道發生偏移使彈頭握盯卡在了槍管中。可以使用通條捅出來。 一般武器都配有維護工具,通條必不可少拍姿。

『貳』 後膛槍是什麼

後膛槍是指子彈從槍械後面裝進去的槍,該火槍的發明人是德萊賽,後膛槍最早出現在19世紀上半葉,早前的火槍,彈葯都是由槍管前面裝進去的。

早前的火槍,彈葯都是由槍管前面裝進去的,而後膛槍子彈從槍膛後面裝進去的。

(2)往槍管里捅的工具叫什麼擴展閱讀:

發明過程:

1814年,回到故鄉的德萊賽在他自己的工廠開始了後膛槍的設計。

1836年,德萊賽完成了整把從後面裝彈葯的針發槍的設計。在當時,步槍都是從槍口裝彈葯的,從後面裝彈葯無疑是十分「非主流」的做法。但是,普魯士政府認識到了這種「非主流」步槍的優越性,於是政府馬上就收購了這一發明,並把它作為最先進的秘密兵器,進行秘密研製。

1841年,德萊賽解決了針發槍的幾項跨越性的關鍵技術後,德萊賽步槍立即被普魯士軍隊採納,並以M1841的名稱列裝。

1848年,德萊賽針發槍的秘密被公開。但對於這種優秀的步槍,很多人都持反對態度。據說,一位普魯士將軍非常討厭後裝槍,他在死時留下遺言,要求在他的墓地上用前裝滑膛槍放一陣槍聲,否則他死不瞑目。

一個瑞士軍事代表團訪問普魯士時,檢閱了普魯士後裝槍部隊的瑞士將軍邊走邊嚷嚷道:「用嘴吃東西才是高貴的(指前裝槍),瑞士射手從來不會卑賤到使用從尾部裝填的『灌腸槍』(指後裝槍)來射擊。

由於1860年美國內戰、普魯士絕鍵-丹麥戰爭中後膛槍的出色表現,1864年,英國成立了一個委員會負責挑選一種新步槍,替換過時的恩菲爾德M1853。委員會首先決定採用美國人雅各布·斯奈得(Jacob Snider)的設並嫌巧計作為過渡方案,將前膛裝填的恩菲爾德改裝為後膛裝填並者猛改用金屬彈殼彈葯。

『叄』 戰爭時期的拼刺刀,扎什麼部位可使敵方馬上喪失戰鬥力

刺刀由於抗戰中中日慘烈的白刃戰而引人矚目。雖然中國人用刺槍的 歷史 非常悠久,但刺刀畢竟不是刺槍,他是一種隨著熱兵器發展起來的獨特冷兵器。

早在「排隊槍斃」年代,刺刀戰術就是重要的作戰技能。那時的刺刀與現在的有些不同,戰法上更接近槍陣,直來直去的捅人。這個時候的刺刀實際是有長槍兵陣型的,包括前排蹲後排壓最後伺機開槍等等,受西班牙陣影響非常大。

不過歐洲軍隊同期已經總結出了刺刀殺人最有效的部位,他們認為按重要度應該分為:1.咽喉 2.胸口 3.小腹

咽喉是必死的部位,被扎中喉嚨的人除了掙扎中絕望中前的窒息做不了任何事。如果槍刺夠准,直接扎進頸椎,那麼敵人立時就會高位截癱。哪怕敵人警覺的躲過了,脖頸兩側的大動脈如果被劃傷也是秒殺的局面。

胸口盛放著人類最重要的器官——心和肺。心臟被扎中的話人在醫學上直接可以宣布死亡。肺部則關繫到呼吸,刺刀造成的氣胸同樣致命。與喉管一樣,再堅強的敵人在窒息的情形下都是毫無戰力的。

至於為什麼是下腹不是上腹,這是因為下腹部臟器富集,不像上腹部充滿了不算致命的小腸。如果不小心殺入了肥厚的隔膜,非常容易造成刺刀被卡住的情形。

一戰開始,刺刀的形制變得更科學,也更具殺傷力。尤其是一戰的刺刀,考慮到頻繁的白刃戰需求,劍刃被做得又長又鋒利,殺出的傷口極大,動輒就是流血不止的場面。

刺刀戰術在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成熟的「劈」、「挑」動作,融入了刀劍的攻賣氏清擊方法,而非單純的槍頭刺擊,更像是長刀和戟的使用法門。

許多國家對應那長長的劍刃,開發出了45度下劈的和45度上挑的打法。45度下劈主要用於招架後的反擊,對方武器殺過來,你呈45度架開,然後他必然出現空檔,順勢一刀壓下去就能兜頭一刀。

上挑則是刺發的改變,因為人們發現刺刀這玩意兒指望它固定往哪個致命部位殺不現實,實際目標就是頭、胸、腹三個。腹部因為有壓力,刺進去後往上順勢一提,對方往往肚腸當場就流一地。所核扒以說,只要技術高,肚皮也是致命部位。據說蘇聯老毛子就極為擅長這種拼刺。

抗戰中的鬼子因為矮小,所以實際他們強調的就是刺擊胸腹。鬼子的三八刺刀加上槍非常長,自小就進行的軍訓讓他們非常精於此道。

根據一些老八路的說法,鬼子拼刺根本不像電視里那樣單對單,他們有伍長打頭,五個人為一個戰斗小組,伍長指揮,左右擋格,後方的趁機殺出。而且鬼子兵沒有電視上那麼神經,他們的刺刀使的非常精準,扎了人就拔,傷口都不算太深,卻足夠讓你倒下。

這點讓人不禁想起那些拿水果刀的 社會 人,三寸長的水果刀一不當心就扎死個人。這「刀砍傷,劍刺死」的說法亦是中國古人的總結。

最後我還是總結一下刺刀殺傷人體比較致命的部位。

1.脾臟。

脾臟在醫院里俗稱「豆腐做的」,這東西有時候可能讓三歲小孩一拳擊碎。現實中的脾破裂都很難搶救,何況是戰場上挨了刺刀。幾分鍾就會因為大出血死亡。

2.腎臟

腎臟按傳統的說法是藏精納氣的地方,格鬥中狠狠打擊腎臟甚至能造成長時間虛弱和劇痛。刺刀扎住這個地方比拳擊還厲害,而且破碎的腎臟是無法挽回的,必死無疑。某些特種部隊摸哨的做法就是背後一刀捅腰子,這是非常致命的部位,而且左右兩邊目標很大。

3.肝臟

肝臟造成的大出血非常迅猛,被扎中肝臟可能沒有腎臟那麼痛,但絕對能在幾分鍾內感覺到何為生命的流失。美軍有醫務兵回憶太平洋戰場上被狙擊手穿了腰子的戰友:「他喊著所有人的名字,說該死我中槍了。我剛撕開嗎啡,一切就都停止了。」

4.肚皮

腹部有壓力,腸子也非常滑膩。往往肚皮被刺刀挑上一個小口,就有可能讓腸子爭先恐後的擠出來。

5.咽喉

咽喉部位的氣管擔負著呼吸的重任。如果咽喉被刺傷,處於窒息狀態下的人類什麼也幹不了。頸項後方是寬大的頸椎,刺刀會使神經斷裂,人會瞬間失去對身體掌控。咽喉兩側的大動脈直接關繫到腦部供血,割破後活不了30秒。

6.心臟

心臟是人體血液的馬達,提供給人類血壓以及整體循環的動力。醫學上心臟停止的人等於死人。雖然法律認同的是腦死亡,但失去心臟供血的大腦最多活30分鍾。刺刀殺入心臟,這個人會哼都哼不出幾聲就在狂飆的血霧中倒地。

7.肺臟

肺部其實是泡泡結構,捅傷一處完全不足以致命。但肺部因為氣壓原因,很容易在穿刺傷中形成氣胸。氣胸一樣引起窒息,只是效果也發展的很慢。刺刀殺傷肺部應該算是後果最輕的臟器損傷了。

8.眼窩、太陽穴

眼窩和太陽穴直接連著大腦,相比厚厚的顱骨,眼窩只是一團晶狀體而已,眼底的骨頭也非常薄,根本擋不住刺刀。太陽穴被稱為人體的雞蛋殼,這個地方比雞蛋殼也的確硬不了多少,一刀進去徹底歇菜。

9.至於膽、胃、以及男人那啥就不說了,沒什麼可比性。

那麼答案呼之欲出了,氣管、太陽穴、眼窩、頸椎、心臟、肝腎脾臟、肚皮都是刺刀戰場上讓人現場趴窩的位置。
王司徒問答向來以厚道聞名,最近不咋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交流 。

實際上,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刺刀扎在什麼地方,都是致命的。畢竟50厘米長,還有兩個大血槽的厚背刺刀,扎在哪裡,人都會瞬間喪失抵抗力。

但是如果說最致命 ,那麼就是三個位置了,喉嚨,胸部和腹部。實際上,在實戰當中,主要是刺殺胸部和腹部。在主要部位當中,最主要的就是刺殺腹部,因為在這里沒有骨頭。刺刀不容易被卡在,也最不容易防範。

要想保持精準的刺殺能力,准確刺殺對手的胸部和腹部,就需要長時間的訓練。經過幾千次訓練,才能掌握快速,准確,有力的刺刀術。

在我軍練拼刺刀最多的時候,就是1939-1940年,很多部隊強化練拼刺刀,每天除了吃飯,一天要訓練幾個小時拼刺刀。而且,還不是在平地訓練,而是在坑窪不平的野地和山坡上,更接近實戰環境下,進行刺刀訓練。

在古代刺槍術實際上也是主要訓練刺殺胸部和腹部。長矛手一般同時配備長矛和盾牌,在盾牌掩護下,長槍手以基本一致的節奏對前方進行短促刺殺,並不是整個長矛全部扎出去,而是扎出去一定距離,進行短促快節奏的刺殺。

在真實戰斗當中,就是爆發白刃戰,基本上傷亡的絕大部分都是崩潰一方,自相踩踏造成的。真正死於刺刀或者長矛之下的人比例很低。絕大部分白刃戰,很快就會以一方徹底崩潰而結束。

戰爭時期的拼刺刀,也別管扎什麼部位了,因為對方也有刺刀,你認為胸部、脛部、腹部是對方最致命的部位,可也是對方最著意保護的地方,對方格擋防禦就是保護自己的要命部位,你越想盡快刺倒對方,卻越刺不到對方,往往進入纏斗狀態。

所以戰爭時期拚刺刀,不是撿對方要命的地方刺,而是撈著那兒刺那兒,大腿、肩膀、胳膊,那裡挨一刺刀都夠嗆,一刀刺中復一刺刀就要了對方的命。

所以戰場上的老兵拼刺刀,是選中一個對手猛沖過去,挺刺刀就是個突刺,不管這一刺刀有沒有刺中,都要擺脫這個對手,挺刺刀沖向另一個敵人,而絕不會和一個敵人纏斗在一起。

戰爭時期,我軍缺槍少彈,刺刀也不是人人都能配備,國產刺刀容易折斷,刺刀多數都是國外進口,很多時候甚至只能用傳統的大刀,其實大刀在和日軍的白刃戰中非常吃虧,因為日軍用的三八大蓋很長,在而且訓練有素,我軍士兵的作戰能力在戰爭前期確實不如日本兵,槍械又不行,非常吃虧。

真正的戰場白刃戰,遠比我們看到的影視劇要慘烈的多,我們這以前來了鬼子,讓沒有跑的村民去燒鄉親們的房子,一般情況下,只要你順著日本人的意思,燒了房子,他們也不會殺人,有一個因為拒絕燒房子,認為如果燒了,就沒臉見鄉親們,結果被日本人用刺刀殺了,腸子被挑了出來。

其實任何地方被刺刀扎了,都不會剩多少戰鬥力,有一口氣吊著,傷到了哪裡,戰鬥力一定會受到影響,當然 能不要對方的命,而讓對方喪失戰鬥力的就是傷到四肢。 傷到下半身的戰鬥力通常比傷到上半身戰鬥力要強,畢竟武器是用手來拿的,真正的喪失戰鬥力,就是讓對方沒有活命的機會。

日本的三八大蓋很長,彌補了日本人個子很矮的缺陷,他們也不會去一對一單挑,多數時候是組成小隊配合作戰。人體薄弱的地方就是大動脈,內臟器官,所以就是脖子和大腿的動脈,心臟,脾臟,救助不及時,基本一刀斃命, 頭部是協調全身和指揮人體行動的指揮中心,所以如果能重擊頭部,還是可以讓其短時間內沒有戰鬥力的。 一般 鬼子也不會僅僅是扎一刀那麼簡單,往往他們會把刺刀在身體里旋轉或者側面劃開,非常殘忍。

刺刀在現代實戰中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了,部隊中訓練拼刺主要就是為了培養士兵體能,增加士兵的殺氣和集體意識。而在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刺刀是不可缺少的軍械之一,士兵們幾乎人手一把,所以各國軍隊的訓練中都有拼刺這一科目,特別是日軍,他們必須保證入伍新兵有近百天的拼刺訓練。刺刀一般有50厘米長,扎敵人的哪個部位可以使其馬上喪失戰鬥力呢?

如果是拼刺高手,他們肯定會選擇刺敵人的咽喉,畢竟咽喉是必死的部位,不管刺刀刺得有多深,敵人都會在掙扎中死去,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力。 除此之外,刺敵人的胸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胸口有著人體的心和肺,肺部受到傷害的敵人則無法呼吸,被刺到心臟的敵人同樣會窒息死亡。

其實在戰場上,士兵拼刺時根本不會考慮刺敵人的什麼部位,畢竟刺刀那麼長,扎到人體的任何部位都會讓人失去戰鬥力。抗戰時期日軍拼刺水平高超,但是他們個子矮小,所以在與中國軍隊展開白刃戰時,通常選擇刺我軍的腹部,其次腹部沒有骨頭,方便士兵將刺刀迅速拔出。

在拼刺時,士兵除了用刺刀給對手造成傷害外,還得充分利用好槍托,這樣才能給對手造成更大的傷害。在抗戰時期我軍明知道拼刺是拼不過日軍,但是我軍有以求共死的勇氣,這也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從我一九六九一一一九七五在東南亞戰爭環境的經歷來看,同戰爭片中戰斗的場境是完全不一樣的!記得訓練時的口令是:突刺刺。要求是:盯住對方的眼睛。要領是:一,防上刺,瞄準敵氣管;二,防中刺,看準敵心臟部位骨縫;三,防下刺,直對敵下腹中央。在戰場上,面對面時,只能用一招,決容不得你來第二下,如果是你,你受得了哪一下?記住;我國戰爭片中的訓練和刺殺動作,只有在導演那裡才行得通,一槍打不準來第二槍,端著機槍跑著射擊,子彈象流水,那是導演拍肥腦瓜想出來的,你想想,一隻沖鋒槍配一百二十發子彈,一挺班用機槍三百發,怎麼謝擊?拼刺刀時,只有一下的機會,容得你胡來么?那一下,都可以讓你見姥姥,容得你遲疑嗎?!

對於人體的部位來說,腿以上脖子以下的軀干都是人的要害部位,一旦被刺中基本上就穿,而一旦刺穿拔出來,光是疼痛基本上就可以讓人失去戰鬥力。畢竟刺刀上的可是有放血的血槽的,如果被刺中後不立即堵傷口,那麼就會血流不止,當失去一定數量的血之後人就開始無力、慢慢休克甚至是死亡。而像電視劇劇中被刺刀或者其他武器射中之後口中吐血也是正確的,因為內臟破裂後會隨著呼吸管道流出。

刺刀,是作為火槍和長矛的結合體,是冷兵器和熱兵器在長時間的交戰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因為早期的火槍射速慢,所以火槍通常是作為輔助武器使用,一旦敵人沖到面前,火槍連燒火棍都不如。而長矛憑借長度稱為冷兵器時代的是王者,而當時的火槍長度夠長,那能不能在火槍上加把刀用於近戰防衛用呢?在實踐過程中有人將匕首塞進槍管里,刺刀的原型就開始出現了,後來刺刀在不斷演變,最終在19世紀演變成現在這種匕首型可拆卸的刺刀。

而刺刀並不是簡單的突刺,和長矛槍一樣需要進行專業的刺殺格鬥訓練,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練習力量,畢竟捅進去再拔出來需要的力度可不小。而在一戰和二戰時期拼刺所配合的是戰術是沖鋒,一旦發動沖鋒進攻接下的就是進入短兵相接的白刃戰,而這一點亞洲特別是東亞國家的軍隊用的比較多,因為該地區的武器自動化機械化程度還相對較低,其戰術層面相比於歐洲落後了一大個層次。

白刃戰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爭形式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但人們對於白刃戰的了解往往來自於書籍文獻和一些紀錄片,影視作品和集成視頻。雖然在很大程度上還原了白刃戰,但卻依舊無法描繪出真實戰爭狀態下慘烈的白刃戰。

白刃戰最常使用和最為激烈的地區當屬我國戰場,由於缺少槍支彈葯,很多情況下我國不得不採用拼刺刀的方式解決戰斗,拼刺刀也逐漸 演變為一套系統的殺人方式。比如根據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敵人,不同的動作都有相對應的拼殺方式,下面就來總結幾個要害部位:

一,脖子。脖子相對柔軟,具有大動脈和頸椎兩個要害部位,是拼刺刀中最容易一刀斃命的地方。

二,心臟。一般來說,雙方進行拼刺刀時,都會下意識的對胸腔部分進行注意和保護。所以心臟雖然也是可以一招斃命的要害部位,但由於保護相對得到,死亡率略低於脖子。一般來說,心臟部位用於戰後補刀。

第三,小腹。小腹部位由於臟器眾多,面積較大,在雙方拼刺刀時,處於最容易得手的地方,所以小腹成為拼刺刀時最受關照的地方,一旦受創,極有可能短時間斃命或失去戰鬥力。

說白了,戰爭到了拼刺刀這一地步,都是三五成群,一對一公平決斗是不可能的,可能你正在和別人拼刺刀,旁邊過來幾個敵人就把你捅死了。所以,任何部位都可能要了你的命,只是快慢問題。

在沒有子彈的時候也只有拼刺刀了,哪就著誰的身體強壯,所說本事誰大了,拼刺刀是技巧加強壯還待有勇氣,是你死我話敢玩命,殺氣十足心硬下手狠一刀見分曉!

人被長8厘米的刀具扎進身體就可能威脅生命了,因為8厘米足夠捅破胸腹部的外層軟組織傷及內部臟器了,即使捅在手臂和腿上8厘米的長刃也足夠傷到保護在軟組織最內部的動脈了。而二戰刺刀的長度至少20CM,部分甚至有40CM(38式步槍配的30式刺刀),現代的刺刀也有十幾厘米長,基本上扎到胸腹部內部的臟器估計都成串了人馬上就倒了,即使扎到腿和手上不進行治療以動脈流血的速度,這人意志再堅定也撐不過半分鍾。

『肆』 槍管被東西堵住了怎麼辦

槍管被異物堵住了,影響子彈發射。不過多數槍支配有專用樋條,用樋條一樋,槍管功能自然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