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工具五金 » 單人生存如何做基礎工具
擴展閱讀
青海省鋰資源有多少 2025-05-01 15:16:05
鑽石不喜歡怎麼處理 2025-05-01 15:10:26

單人生存如何做基礎工具

發布時間: 2023-05-17 20:54:35

㈠ 野外生存工具及方法

一、必帶裝備

  • 背囊
    背囊容量的大小與野外生存的天數有直接關系,一般不應小於50升。圖中所示的是美軍原品LC-2軍用背包,容積49升。其優點是採用外框架式結構,包與人體背部散熱,可調肩帶和S腰帶使該包容易掌握平衡。外框架也方便加掛睡袋等物品,定點存放的基本方法。

  • 繩索

    縱橫野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走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而有些地方根本就沒有路,此時繩索就顯得極為重要。專用攀岩繩和鎖扣最好,但價格偏高,不過可以到附近的建材店看一看,建築工人使用的安全繩和鎖扣是物美價廉的代用品。一般登山繩索長20m左右即可。登山不同於攀岩,超過10m的懸崖峭壁對於普通人來說是「禁區」。

  • 登山鞋
    說到野外生存用鞋,好多朋友會想到運動鞋,有些地方乾脆把運動鞋叫做「旅遊鞋」。其實,運動鞋分籃球鞋、網球鞋、跑鞋、多功能鞋和戶外鞋等許多種,除戶外品越戰叢林戰靴,橡膠底加防刺鋼板,真皮鞋面全棉鞋腰,防滑透氣,能很好地保護腳部和踝骨。

  • 電筒及熒光棒
    電筒的功用不說大家也知道,野外生存用的電筒要求照射距離不小於50m,電池使用時間不小於5小時,電筒自身至少達到30m深能防水,電筒配有備用燈泡。圖示的PETZL電筒不僅滿足不了上述要求,還可以通過附件把電筒戴在頭上,使夜行者的雙手解放出來做其他的事情,十分方便。
    熒光棒輕便,小巧,發光時間長,成本低,在實際應用中可以作為照明或求救的光源。熒光棒的發光時間目前可由4小時~48小時。使用時將熒光棒輕輕彎曲,折斷塑料管中的玻璃管,輕輕搖動即可。熒光棒中的液體不可食用,且具有一定的黏附性。如果泄漏:容易污染傢具、地板、衣物、皮膚等,若出現以上情況須及時清洗;如果熒光棒中的液體進入眼睛中,須及時用清水洗凈或就醫。

  • 指北針
    目前,幾乎每一家軍品店都有不同制式的指北針出售,小到可戴在手錶上的充液式簡易指北針,大到地質勘探用的水平式指北針。去野外探險,建議還是使用專用指北針為好。圖中為軍用65式指北針,具有指向、測距、量角、地圖比例尺測距等多種功能。其實指北針同相應的地圖配合使用時作用最大,出發前應充分掌握指北針的使用方法。

  • 求生哨
    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軍用哨子,但在荒郊野外,遇險者如果採取喊「救命」的方式來引起救援人員注意的話,不到15分鍾就會喊得聲嘶力竭,而一個小小的塑料哨子,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能吹響它,而且,在探查出路,尋找水源時,事先約定好的哨間長短和不同組合,都是野外近距離聯絡時最方便和最簡捷的通信方法。
    求生小型組合工具美國萊則曼WAVE組合工具鉗是野外作業的上上之選。下圖中所示為「瑞士冠軍」萬用工具刀,具有42項功能,被稱為野外工作者的「百寶箱」,建議配合原廠的皮革刀套一起使用,因其尺寸不大,完全可以掛在腰間,以免野外急需使用組合工具時在背囊中翻來翻去。

  • 求生刀具
    求生刀具,全龍骨,熱處理合格,長度在20~24cm,無背齒等多功能(功能越多性能越不可靠) 的刀具。

  • 手錶
    相對於一般的手錶,野外生存用表除精確還應至少做到防水和具有夜光功能。圖中的手錶除滿足上述條件外還具有即時方向測量功能,每隔2小時自動氣壓測量功能(260hpa~1100hpa,即0。26~1。1大氣壓),根據氣壓變化記憶圖了解未來氣候變化的功能,-10~60度氣溫測量功能,-700~10000m高度測量功能,1/100秒錶功能等多項功能,因此該表也被稱為「脘式登山計算機」。

  • 通信工具
    現在手機在中國比較普遍,但作為野外探險活動,活動范圍多在人煙稀少的地區,手機信號未必覆蓋得到,同時頻繁的野外通信聯絡使用手機也不經濟。圖中所示的小型對講機,由3節5號干電池提供電源,也可以使用相同數量的可充電電池,開闊地通信距離3~5km,12頻道,LCD照明,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通話質量好的特點,是野外遠足的首選。

  • 帳篷
    在野外,帳篷的主要功能是防風、禦寒、避免昆蟲及小動物滋擾,保證使用者能夠得到良好充分的睡眠,對保持使用者的體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野外帳篷常見的有「人」字型。圓頂型等多種款式,使用者應按所要前往地區的季節和氣候等情況選擇適用的類型,並要在出發前學會怎樣搭建。圖中是一頂圓頂型雙層雙人帳篷,防風、防潮、防蚊,四季適用。

  • 睡袋及防潮墊
    睡袋通過內里的填充材料不同,以達到不同的保溫效果,使用者應根據所要到達的地區的氣溫來選擇不同保溫效果的睡袋。野外生存用的睡袋至少要達到防潮、保潮透氣、質量輕、體積小的基本功能要求。題圖中所示的羽絨睡袋除滿足上述要求外還有一個可拆下的內襯,方便清潔和使用;防潮墊一面塗有金屬膜,除防潮外政治家多種用途。

  • 生火工具
    在野外,生火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把望遠鏡的凸透鏡卸下,在陽光明媚的郊外,可以用它輕易地點燃報紙,野外用的生火工具主要還是火柴或打火機,題圖中所示的火柴分別為野外防風火柴和野外防水火柴,其中防風火柴在使用時應捏住火柴的木桿部分,以免燒傷手指,野外出行,防風打火機以其結構簡單、性能可靠的特點也深受行家們喜愛。

  • 水壺
    有人做過測試,一個普通人,在斷糧的情況下大約可以存活30天,而在同時斷水的情況下最多隻可以存活7天,足見水對於野外生存者的重要性,一個普通人每天至少要消耗掉2升的飲用水,這也是野外活動准備食水的基本依據。題圖中的水壺為鋁合金製品,容量為1.5升,水壺下端配有一個鋁合金的飯盒,大小剛好可以煮一袋方便麵,十分實用。

  • 望遠鏡
    置身野外,觀察野生動植物,尋找水源,判定行動方向等都少不瞭望遠鏡,而野外觀察用望遠鏡倍數一般應在7-12倍之間,且最大物鏡直徑不應小於35mm,因為小於7倍的望遠鏡觀察距離有限,大於12倍的望遠鏡在手持觀察時晃動太大。圖中的俄羅斯產12*45軍用望遠鏡,全鋁合金鏡身,鏡內充氮,有分劃線,在觀察的同時能方便測距。

  • 收音機
    在野外,小小的收音機可能是你了解身後文明世界相關信息的唯一渠道,新聞和天氣都應該是你所關心的內容,午夜的帳篷內,收音機里傳出的歌聲,也許會令你終生難忘,圖中的這台收音機具有AM/FM兩個波段,可以電腦自動尋台,除耳機外還帶有外響喇叭。耳機連線也是軟的鞭狀天線,在野外特別適用。

  • 照相機
    無限風光在險峰,隨著照相技術的普及,大家都希望把野外探險的過程拍成照片或DV(數字化視頻)錄象,以便日後同朋友們共享這段美好時光,出行前應確認照相機或尋象機電力充足,膠卷和尋象帶有備份。圖中的照相機只有一盒煙大小,採用鎂合金製造,28mm廣角鏡頭,有自動曝光、光圈優先曝光兩種曝光方式,曝光度±2檔可調,取景器還可顯示快門速度等資料。

  • 備用食品
    野外活動的食品,應根據個人口味和具體行程制定好食品攜帶計劃,這些食品不但要能果腹,還要提供野外活動所必需的熱量,因在野外隨時可能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以防萬一,備用食品是必不可少的。題圖中所示的90壓縮干糧,由麵粉、白砂糖、精煉油、葡萄糖粉、奶粉、精鹽、人參皂甙等原料製成,凈重250g,可提供5248KJ的熱量。
    以上就是野外生存活動常用的一些裝備,其他還有寸具、急救包等物品,集齊上述常用的一些裝備,除了少一支步槍以外,你的基本裝備幾乎可以同正規軍隊媲美。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在野外為所欲為,請牢記,我們是大自然的孩子,對大自然要時刻存有「敬畏」之心,愛護自然,尊重自然是保證野外生存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


二、生存方法

  • 尋找水源
    憑借靈敏的聽覺器官,多注意山腳、山澗、斷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聲,有無蛙聲和水鳥的叫聲等。如果能聽到這些聲音,說明你已經離有水源的地方不遠了,並可證明這幾的水源是流動的活水,可以直接飲用。但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把風吹樹葉的「嘩嘩」聲當做流水的聲音。 嗅過鼻於,盡可能地嗅到潮濕氣味,或因刮風帶過來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後沿氣味的方向尋找水源。當然這要有一定經驗積累。
    觀察憑著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去觀察動物、植物、氣象、氣候及地理環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根據地形地勢(地理環境),判斷地下水位的高低。如山腳下往往會有地下水,低窪處、雨水集中處,以及水庫的下游等地下水位均高。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河道的轉彎處外側的最低處,往下挖掘幾米左右就能有水。但泥漿較多,需凈化處理後,方可飲用。

  • 睡袋使用
    睡袋是有技巧的。不會「睡」的人即使用高寒睡袋(零下35度)在一般低溫下(零下5度)也會感到冷,那麼怎樣才能睡得更暖些呢?在使用睡袋時,有很多外在因素影響睡袋的性能,要注意的是睡袋本身並不發熱,它只是有效地將體溫流失減低,下面的條件會幫助你睡得更暖和。 避風防潮在野外,一個擋風的帳篷能提供一個溫暖的睡眠環境。在選擇營地時,不要選擇谷底,那裡是冷空氣的聚集地,也要盡量避開承受強風的山脊或山凹。一張好的防潮墊能有效地將睡袋與冰冷潮濕地面分開,充氣式效果更佳,在雪地上需用兩張普通防潮墊。
    保持睡袋乾爽睡袋吸收的水分並非主要來自外界,而是人體,即使在極寒冷的情況下,人體在睡眠時仍會排出起碼一小杯的水分。保溫棉在受潮後會粘結而失去彈性,保溫能力下降。如睡袋連續使用多天,最好能在太陽下晾曬。經常清洗睡袋可使保溫棉保持彈性。
    多穿衣服一些較松軟的衣物可兼作加厚睡衣用。將人與睡袋之間的空隙充填滿,也可使睡袋的保暖性加強。
    睡前熱身人體就是睡袋的熱量來源,如臨睡前先做一小段熱身運動或喝一杯熱飲,會將體溫略為提高並有助於縮短睡袋的變暖的時間。

  • 備急救箱
    在野外,沒有人能夠預料發生什麼事情。一個急救箱可以延長你的生命,務必隨身攜帶。急救箱存放著以下各項物品,以備基本急救之用∶
    ①綳帶不同的闊度及質料,以處理不同面積及種類的損傷。
    一般有:紗布滾動條綳帶:適用於處理一般傷口,主要作固定敷料之用。彈性滾動條綳帶:具彈性,除應用於處理傷口外,更可應用於處理一般拉傷、扭傷、靜脈曲張等傷症,以固定傷肢及減少腫脹。三角綳帶:三角綳帶可以全幅使用,或折迭成闊窄不同的綳帶。通常作手掛使用,承托上肢。 ②敷料由數層紗布製成,質地柔韌。主要用作覆蓋傷口及吸收分泌物;流血及分泌物較多的傷口,可加厚覆蓋。
    ③敷料包敷料包由棉墊和滾動條綳帶組成。用棉墊〔即敷料〕覆蓋傷口,然後用附帶的滾動條綳帶加以固定。
    ④消毒葯水介紹幾種常用消毒葯水的用途:
    1.龍膽紫(紫葯水):加快傷口結痂,加快傷口癒合。
    2.紅汞(紅葯水):保護傷口並具有抗菌的作用。
    3.酒精和碘酒:用作非黏膜傷口的表面消毒。不可用於破損傷口的消毒。
    4.雙氧水:用於受污染的黏膜或破損傷口的基本消毒。
    ⑤潔凈的棉花球用於清潔傷口,使用時蘸透消毒葯水。
    ⑥消毒膠布:通常用來處理面積較小的傷口。貼上膠布前,必須確保傷口周圍的皮膚乾爽清潔,否則不能貼得牢固。 ⑦膠布:用來固定敷料、滾動條綳帶或三角綳帶
    ⑧各種葯丸:如康泰克、感冒通、黃連素、牛黃解毒片、必理通、藿香正氣丸、胃葯等
    ⑨蛇葯:真空抽毒器、上海蛇葯、季德勝蛇葯
    ⑩其它:眼葯水、萬花油、止血貼、清涼油、驅風油等。

  • 尋找路程
    尋找正確路程的技巧必須通過平時的野外活動去積累。例如:平時就養成隨時參考地圖和指南針的習慣,同時積極地觀察周圍的地形以及身邊的植物來判斷正確的位置。
    太陽從東方出,西方落,這是最基本的辨識方向的方法。還可用木棒成影法來測量,在太陽足以成影的時候,在平地上豎一根直棍(1米以上),在木棍影子的頂端放一塊石頭(或作其他標記),木棍的影子會隨著太陽的移動而移動。30--60分鍾後,再次在木棍的影子頂端放另一塊石頭。然後在兩個石頭之間劃一條直線,在這條線的中間劃一條與之垂直相交的直線。然後左腳踩在第一標記點上,右腳踩在第二標記點上。這時站立者的正面即是正北方,背面為正南方,右手是東方,左手為西面。若在陰天迷了路,可以靠樹木或石頭上的苔蘚的生長狀態來獲知方位。在北半球以樹木而言,樹葉生長茂盛的一方即是南方。若切開樹木,年輪幅度較寬的一方濕長著苔蘚的一方即是北方。
    利用星宿:
    在北半球通常以北極星為目標。夜晚利用北極星辨認方向的關鍵在於在茫茫星海中,准確地找到北極星。認識北極星的方法有許多種,這里介紹簡單且有效的一種:首先找尋杓狀的北斗七星,以杓柄上的兩顆星的間隔延長五倍,就能在此直線上找到北極星。一般特別地稱呼此兩顆構柄上的星為要點星球。
    如看不到北斗七星時,就找尋相反方向的仙後星座,仙後星座由五顆星形成,它們看起來像英文字母的M或W傾向一方的形狀。從仙後星座中的一顆星畫直線,就在幾乎和北斗七星到北極星的同樣距離處就可找到北極星。北極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以手錶看方位:想獲知方位手上卻沒有指南針。遇此情況,只要有太陽就可使用手錶探知方位。
    將火柴棒豎立在地面,接著把手錶水平地放在地面,將火柴棒的影子和短針重疊起來,表面十二點的方向和短針所指刻度的中間是南方,相反的一邊是北方。若身上沒有火柴,也可改用小樹枝,盡量使影子更准確。若從事挑戰性的生存活動,記住戴上手錶,這時普通表比數字表就更有價值。因普通表上的時針分針,在必要時會成為求生存的重要工具。

    判定方向
    軍人在沒有地形圖和指北針等制式器材的情況下,要掌握一些利用自然特徵判定方向的方法。

    利用太陽判定方位非常簡單
    可以用一根標桿(直桿),使其與地面垂直,把一塊石子放在標桿影子的頂點A處;約10分鍾後,當標桿影子的頂點移動到B處時,再放一塊石子。將A、B兩點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的指向就是東西方向。與AB連線垂直的方向則是南北方向,向太陽的一端是南方。
    利用指針式手錶對太陽的方法判定方向。方法是:手錶水平放置將時針指示的(24小時制)時間數減半後的位置朝向太陽,表盤上12點時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現在時間是16時,則手錶8時的刻度指向太陽,12時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
    夜間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北極星判定方向。尋找北極星首先要找到能熊星座(即我們人稱的北斗星)。該星座由七顆星組成,開頭就像一把勺子一樣。當找到北斗星後,沿著勺邊A、B兩顆星的連線,向勺口方向延伸約為A、B兩星間隔的5倍處一顆較明亮的星就是北極星。北極星指示的方向就是北方。還可以利用與北斗星相對的仙後星座尋找北極星。仙後星座由5顆與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組成,形狀像W。在W字缺口中間的前方,約為整個缺口寬度的兩倍處,即可找到北極星。
    利用地物特徵判定方位是一種補助方法。使用時,應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運用。獨立樹通常南面枝葉茂盛,樹皮光滑。樹樁上的年輪線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農村的房屋門窗和廟宇的正門通常朝南開。建築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積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大岩石、土堆、大樹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則易生青苔。
    在野外迷失方向時,切勿驚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來,總冷靜地回憶一下所走過的道路,想辦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標志重新制定方向,然後再尋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退回於原出發地。
    在山地迷失方向後,應先登高遠望,判斷應該向什麼方向走。通常應朝地勢低的方向走,這樣容易碰到水源、順河而行最為保險,這一點在森林中尤中為重要。因為道路、居民點常常是濱水臨河而築的。
    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而令人無所適從時,首先要明確要去的方向,然後選擇正確的道路。若幾條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無法判定,則應先走中間那條路,這樣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錯了路,也不會偏差太遠。

  • 行進方法
    在山地行進,為避免迷失方向,節省體力,提高行進速度,應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沒有道路,可選擇在縱向的山樑、山脊、山腰、河流小溪邊緣,以及樹高林稀、空隙大、草叢低疏的地形上行進。要力求走梁不走溝,走縱不走橫。
    行進時,能大步走就不小走。這樣幾十公里下來,可以少萬許多步。疲勞時,應用放鬆的慢步來休息,而不停下來。 攀登岩石時,應對岩石進行細致的觀察,慎重地識別岩石的質量和風化程度,確定攀登的方向和路線。
    攀登岩石的基本方法是「三點固定」法,即兩手一腳或兩腳一手固定後再移動剩餘的一手或一腳,使身體重心上移。手腳要很好地配合,避免兩點同時移動,一定要穩、輕、快,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距離和最穩固的支點,不要跨大步和抓、蹬過遠的點。
    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線上升。攀登時,身體稍向前傾,全腳掌著地,兩膝彎曲,兩腳呈外「八字形」,邁步不要過大過快。坡度大於30度時,一般採取「之」字形攀登路線。攀登時,腿微曲,上體前傾,內側腳尖向前,全腳掌著地,外側腳尖稍向外撇。在行進中不小心滑倒時,應立即面向山坡,張開兩臂但直兩腿,腳尖翹起,使身體盡量上移,以減低滑行的速度。這樣,就可設法在滑行中尋找攀引和支撐物。千萬不要面朝外坐,因為那樣不但會滑得更快,而且在較陡的斜坡上還容易翻滾。
    河流是山區和平原地區經常遇到障礙。遇到河流不要草率入水,要仔細地觀察之後再確定渡河的地點和方法。山區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溫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時,為了保持身體平衡,應當用一根午子支撐在水的上遊方向,或者手執重達15~20公斤石頭。集體涉渡時,可三人或四人一排,彼此環抱肩部,身體最強壯的位於上遊方向。

  • 采捕食物

    野外生存獲取食物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獵捕野生動物,另一種是採集野生植物。
    獵捕野生動物首先要知道動物的棲息地,掌握動物的生活規律,然後再採取壓捕、套獵、捕獸卡以及射殺等方法進行獵捕。這需要在專家指導下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和實踐後才能真正掌握。下面僅簡單介紹一下可食用昆蟲和可食野地生植物的種類、食用方法。
    目前,世界上人們在食用的昆蟲有蝸牛、蚯蚓、螞蟻、知了、蟑螂、蟋蟀、蝴蝶、蝗蟲子、蚱猛、湖蠅、蜘蛛、螳螂等。人們對吃昆蟲雖然不習慣,甚至感到厭惡,但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為維持生命,保持戰鬥力,繼而完成任務,不防一試。但是應注意,一事實上要煮熟或烤透,以免昆蟲體內的寄生蟲進入人體,導致中毒或得病。
    常見的可食昆蟲有,蝗蟲;浸醬油烤著吃,煮或炒也可以;螳螂:去翅後烤或炒,煮也可以;蜻蜓:干炸後可食:蟬:生吃或干炸,幼蟲也可食;蜈蚣:干炸,但味道不佳;天牛:幼蟲可生食或烤;螞蟻:炒食,味道好;蜘蛛:除去腳烤食;白蟻:可生食或炒食;松毛蟲:烤食。
    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類、地衣、蘑菇等。對可食野生植物的識別是野外自下而上知識的主要內容。我國地域廣大,適合各種植物生長,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000種左右。中國常見的可食野果有:山葡萄、篤斯、黑瞎子果、茅莓、沙棘、火把果、桃金娘、胡頹子、烏飯樹、余甘子等,特別是野栗子、椰子、木瓜更容易識別,是應急求生的上好食物。常見的野菜有苦菜、蒲公英、魚腥草、馬齒莧、刺兒草、薺菜、野莧菜、掃帚菜、菱、蓮、蘆葦、青苔等。野菜可生食、炒食、煮食或通過煮浸食用。
    但是,一般人需要在專家指導下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才能掌握這些知識,這里介紹一種最簡單的鑒別野生植物有毒無毒的方法,供緊急情況下使用。通常將採集到植物割開一個小口子,放進一小撮鹽,然後仔細觀察是否改變原來的顏色,通常變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 傷病防治
    蟲叮咬的防治:在野外為了防止昆蟲的叮咬,人員應穿長袖衣和褲,扎緊袖口、領口,皮膚暴露部位塗搽防蚊葯。不要在潮濕的樹蔭和草地上坐卧。宿營時,燒點艾葉、青蒿、柏樹葉、野菊花等驅趕昆蟲。被昆蟲叮咬後,可用氨水、肥皂水、鹽水、小蘇打水、氧化鋅軟膏塗抹患處卡癢消毒。
    螞蟥是危害很大的蟲類。遇到螞蟥叮咬時,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鹽水、煙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盤處,或用燃燒著的香煙燙,讓其自行脫落,然後壓迫傷口止血,並用碘酒塗搽傷口以防感染。部隊行進中,應經常查看有無螞蟥爬到腳上。如在鞋面上塗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螞蟥上爬。塗一次的有效時間約為4~8小時。此外,將大蒜汁塗抹於鞋襪和褲腳,也能起到驅避螞蟥的作用。
    昏劂:野外昏劂多是由於摔傷、疲勞過度、飢餓過度等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現為臉色突然蒼白,脈搏微弱而緩慢,失去知覺。遇到這種情況,不必驚慌,一般過一會兒便會蘇醒。醒來後,應喝些熱水,並注意休息。
    中毒:其症狀是惡心、嘔吐、腹瀉、胃疼、心臟衰弱等。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觸咽部引起嘔吐,然後吃蓖麻油等瀉葯清腸,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葯及其他鎮靜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為保證心臟正常跳動,應喝些糖水、濃茶,暖暖腳,立即送醫院救治。
    中暑:其症狀是突然頭暈、惡心、昏迷、無汗或濕冷,瞳孔放大,發高燒。發病前,常感口渴頭暈,渾身無力,眼前陣陣發黑。此時,慶立即在陰涼通風處平躺,解開衣褲帶,使全身放鬆,再服十滴水、仁丹等葯。發燒時,可用涼水澆頭,或冷敷散熱。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穴、合容穴使其蘇醒。
    凍傷:如發現皮膚有發紅、發白、發涼、發硬等現象,應用手或乾燥的絨步磨擦傷處,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凍傷,輕度凍傷用辣椒泡酒塗擦便可見效。如生身體凍僵的情況,不要立即將傷者抬進溫暖的室內,應先磨擦肢體,做人工呼吸,待傷者恢復知覺後,再到較溫暖的地方搶救。
    蜇傷:被蠍子、蜈蚣、黃蜂等毒蟲,傷口紅腫、疼癢,並伴有惡心、嘔吐、頭暈等症狀。要先擠出毒液,然後用肥皂水、氨水、煙油、醋等塗擦傷口,或用馬齒莧搗碎,汁沖服,渣打外敷。也可用蝸牛洗凈搗凈後搗碎塗在傷口上。此外,蒜汁對蜈蚣咬傷傷有療效。

  • 求救方法
    放煙火:燃放煙火是最常見的求救方法。白天用煙,即在燃火上放一些橡膠片、生樹葉、苔蘚、蕨類植物等,可以生成燃煙,以便通知外界。夜晚用火應在開闊地上,向可能的居民區方向點三堆明火,用火光傳達求救信號。
    光信號:白天用鏡子藉助陽光,向可能的居民區或空中的救援飛機反射間斷的光信號,光信號可傳16公里之遠。方法是將一隻手指瞄準應傳達的地方,另一隻手持反光鏡調整反射的陽光,並逐漸將反射光射向瞄準的指向即可。夜晚用手電筒,向求救方向不間斷的發射求救信號。
    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是SOS,即三長三短,不斷地循環。
    現代求救方法:隨著時代的展,各種現代求救設備逐漸普及,如信標機、無線電通訊機、衛星電話等設備,如果有條件可以逐步配備這些現代設備。

㈡ 城市 (個人生存工具包) 應該包含哪些基本裝備

現代人類最簡單可靠的武器和多用工具。直柄為佳,可以選擇配一把折刀輔助。刀具需要細心保養。相關論述網上有詳盡討論,不贅。警用噴霧器。射程兩米,噴射時間六秒,可以讓比你強壯幾倍的人瞬間失去抵抗能力,又不會死擾輪銷。凈水劑,消毒劑,止痛葯,抗過敏葯,止瀉葯,抗生素,手術刀片,綳帶,棉花,針線。打火機,防風火柴,蠟燭,頭燈,手電筒桐拆。地圖,手錶,指南針,GPS。救生毯,塑料布,保鮮袋,鋼絲鋸,杯子,濾紙,鹽,維生素,反光鏡,放大鏡,保險套,釘子,鐵絲,曲別針,漁鉤,魚線,磁鐵,哨子,鉛筆,防水筆記本。WD-40潤滑劑。絕緣膠帶。幾乎可以修直升機的Leatherman TTi組合工具鉗。十公里范圍的對講機。可以給手機充電的外接電池。野外求生手冊。根據你選擇工具的傾向、的安全感和心路歷程,你的 PSK 所需容緩游器可能從一隻咽喉糖盒到一個五十升背包不等。如果你選擇大一點的包,請注意你的體型和體力是否合適。

㈢ 方舟生存進化怎麼製作工具 工具製造方法介紹

方舟生存進化中我們打開商店頁面進入印痕技能中,點擊某個工具的圖標進行學習,點擊背包進唯知入物品欄選中該工具,點擊右下角製作按鈕即可。

方舟生存進化工具製作方法:

1.游戲中,我們點擊左上角的背包圖標,打開商店頁面。

3.進入印痕技能中後,我們點擊石斧工具圖標按指笑消鈕,將石斧工具給學習了。

4.將石斧工具給學習了之後,我們點擊背包圖標按鈕,進入物品欄界面。

5.進入物品升州欄界面後,我們點擊選中石斧工具。

6.選中石斧工具之後,我們點擊右下角的製作按鈕,然後我們就成功製作出工具了。

㈣ 野外生存必備工具

1、瑞士軍刀(SWISS ARMY KNIFE)

徒步戶外,一把小刀、一副剪刀往往能幫到大忙,很多背包客偏愛小巧輕便的瑞士軍刀,尤其是維氏經典款,僅21g,小刀、剪刀、改錐、鑷子、牙簽、指甲銼,應有的功能盡有,至於罐頭刀、開瓶器、瓶塞鑽之類,野外根本用不到,就更不用說其他花胡哨工具了。輕量化的宗旨是簡單為王,不要為了耍酷背一個幾十種功能的多功能鉗,又大又沉還沒用。

㈤ 野外生存14種工具是什麼

野外生存工具有戶外刀具、氣體打火機、金屬罐、急救箱、求生哨。

1、戶外刀具

瑞士軍刀和萊澤曼

戶外刀具,專門用於戶外運動中的專業刀具,其種類大致可分為便攜的多功能刀具和叢林求生刀具。一把結實的刀是建造庇護所、准備食物、生火和其它無數任務所必需的基本工具。

㈥ 野外求生簡易擔架怎麼製作

一、《生存手冊》8.3
移動傷員 轉移脊椎和下肢受傷的病人最好使用擔架。取來兩根木桿,一些布袋,厚的塑料包,衣服如運動衫、夾克等,就可製作簡易擔架。或者將毛毯繞一木桿折疊,再將另一木桿上下包裹。或者乾脆使用門或桌面。在放傷員前,應先找一個與傷員體形相當的人躺上試試。
離開險境如果脊柱受傷的病人病情可能惡化,即使只有一人,也應盡力轉移傷員。如有三四人,可制一簡易擔架。傷員身體不能彎曲或扭曲,一個人專門負責保持傷員頭頸的穩定,另一人照顧肩部。如無擔架或木板,將病人放在毛毯或大衣上。即使拉動腿腳,也應保持病人頭和軀乾的穩定。如果獨自一人轉移病人,不要給病人翻身。如病人俯卧,則拉雙肩;如仰卧,拉動腳踝。應順著身體躺下的方向拉動,不要扭曲。在地面粗糙不平或上台階陵卜迅時,從病人背後拉,拖動肩膀,將傷員頭部放在自己的前臂上。移入擔架如果病人在毛毯上或能夠滾入毛毯,將毛毯邊緣捲成筒狀握牢;若沒有毛毯,且需要幾個人一起抬起病人時,應有某個信號使大家同時起動。
8 .3 .1 四人抬三個人(A、B、C)站在病人某一邊,C負責保持病人頭部和雙肩穩定,D鉤住B、C二人鄰近的手,幫助抬動病人,當D放置擔架時,A、B、C將病人撐住。
8 .3 .2 三人抬將擔架置於病人頭部,C抬動病人膝蓋,A、B二人對面站在弊啟病人兩側,在病人的肩部及臂部雙手互相握緊,將其移入擔架。
8 .3 .3 二人抬兩人跨過病人分開站立,B手臂放在傷員肩膀處,A一手放在大腿下,一手放在膝蓋處,兩人向前將病人移入擔架,如果地方過於狹窄,即使人數眾多,也用此法。
8 .3 .4 一人抬如果能取得幫助,別試圖一人轉移傷員,獨自一人時,考慮病人的體重和病情以及移動的距離設計方案。不可使用自己無法支持的方式,否則一旦失手,不僅使病人傷勢加重,也使病人喪失對你的信任。如病人傷勢過重,可將病人放在毛毯或大衣上拉動。
支架式對於體重較輕的傷員合適,一手置於膝下,一手環繞肩膀。如傷員較重,可採用坐姿,易於支撐。抬扶式將病人未受傷的手臂繞過自己頸部,一手環繞傷員腰部,抓緊褲子以利於支撐。
背起式蹲伏,讓傷員尺此將手臂繞過自己頸部,然後站起,病人必須清醒,其傷痛不影響抱緊你的肩和頸部。
8 .3 .5 消防人員的方式對於重體重病人,沒有合適的方式。如病人清醒,盡量讓其站起來;如可能,讓其坐在座椅上,向前伏在你肩膀上。下面介紹的方式適於病人已失去知覺的情況。
如果病人失去知覺:面向下,膝跪對病人頭部,將手輕輕放在病人肩部,將病人抬至腋窩處,採用跪姿,然後直立,用左手抬起病人右臂。如傷員仰卧,從後面抬起。雙腿分開叉立於傷員身上,面對其頭部;採用跪姿雙手在傷員腋窩向上用力,向後抬起,站起雙腿,在其腋窩下支撐住傷員。抬起傷
員右臂,快速從手臂下移過,不再面對面,但仍然支撐住病人。
8 .3 .6 傷員清醒時的轉移方式彎腰,使頭伸至病人臂下,同時舉起病人手臂,深彎腰,右肩膀頂在病人下腹部。右腿深蹲,使病人體重落到肩膀和背部,右臂抱住病人雙腿或者從雙腿之間穿過。將病人右手腕交至自己右手抓牢,使重量移至右肩,起立。左手撐住左膝蓋有助於站立。這種背負方式使病人體重可分散到整個肩膀,相對輕松,但病人頭部朝下,如
果其頭部、面部受傷,則對傷情不利。
8 .3 .7 使用懸帶負起傷員這是負起失去知覺的病人的另一種方式,也是獨自一人長距離背負傷員的最好方式。但必須有一條足夠寬的皮帶不至於扼著病人,還要有一定長度,雙股時能夠箍住病人和自己雙肩。兩條三角綳帶,一個挎手槍的背帶——行李帶,寬皮帶等都符合要求。而如果只能使用繩索,應當放好墊子,以防勒著病人。
放好懸帶將懸帶結成環狀,如圖在病人的大腿和背部下方放好。
躺卧於病人兩腿之間,將兩手臂穿過懸帶,將懸帶在肩膀放好,箍緊。然後,握牢病人受傷一側的手,同時另一手抓緊同一側的褲子或腿部,從身體另一側翻過身,使傷員趴在自己背部。
調整懸帶以使病人負在背上較為舒適。抬起膝蓋由於懸帶作用,病人會隨你一起站立。如果懸帶鬆散,或者感到病人不太安全,就趴在原地,重新調整懸帶。起立時,用一手在膝上支撐。背起傷員這時,病人的體重全部落在背部,用手抓住病人手腕,使其身體穩定,但是,行走時要能夠放開兩手。
8 .3 .8 兩人用手支起一座位如果病人能夠將雙手放在救生員的肩膀,兩個救生員可用雙手搭一個座位,如下圖所示:用右手握牢自己左手腕部,而將左手抓住他人右手腕部。如果病人雙手不能動彈,或不能抬到救生員的肩膀,救生員在病人兩側俯下身子,抵住病人的背部,如可能將其衣服抓牢,前面的兩手放在病人的大腿下。
二、中華網《學會正確搬運傷員》
典型案例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位女醫生腰椎被樓板砸傷,當時幾個群眾救援人員過來後,直接將她拖了出來。女醫生當時雖處於半昏迷,但她仍能意識到自己的傷勢,她知道此時千萬不能隨意搬動,但嘴裡已說不出話來。後來經過搶救,女醫生雖保住了性命,但變成了高位截癱的病人。
今年3月份,長安縣境內發生車禍,司機被夾在駕駛樓內,當時幾位過路人拽著司機的腿把司機硬從座位上拽出來。因當時司機雙腿骨折,在生拉硬拽中,司機被痛昏過去,當120到達後,傷者已處於休克狀態,非常危險。
據西安急救中心宣培科的劉先生說,錯誤的搬運可能會使傷員在搬運途中傷情加重甚至失去生命。掌握正確的搬運方法,才能在急救中保證傷者的安全,從而達到有效的救治目的。
急救寶典
傷病員在現場進行初步急救處理和隨後送往醫院的過程中,必須要經過搬運這一重要環節。正確的搬運術對傷病員的搶救、治療和預後都至關重要。從整個急救過程來看,搬運是急救醫療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僅把搬運看成簡單體力勞動的觀念是一種錯誤觀念。
搬運方法:
1.徒手搬運:
a.單人搬運:由一個人進行搬運。常見的有扶持法、抱持法、背法。
b.雙人搬運法:椅托式、轎杠式、拉車式、椅式搬運法、平卧托運法。
2.器械搬運法:將傷員放置在擔架上搬運,同時要注意保暖。在沒有擔架的情況下,也可以採用椅子、門板、毯子、衣服、大衣、繩子、竹竿、梯子等製作簡易擔架搬運。
工具運送:如果從現場到轉運終點路途較遠,則應組織、調動、尋找合適的現代化交通工具,運送傷病員。
3.危重傷病員的搬運:
a.脊柱損傷:硬擔架,3-4人同時搬運,固定頸部不能前屈、後伸、扭曲。
b.顱腦損傷:半卧位或側卧位。
c.胸部傷:半卧位或坐位。
d.腹部傷:仰卧位、屈曲下肢,宜用擔架或木板。
e.呼吸困難病人:坐位。最好用折疊擔架(或椅)搬運。
f.昏迷病人:平卧,頭轉向一側或側卧位。
g.休克病人:平卧位,不用枕頭,腳抬高。

㈦ 野外生存必備工具

野外生存必備工具有刀、指南針、打火棒、針線盒、蠟燭和火柴、頭燈或者小手電筒、止血棉、水質凈化葯片、刮鬍刀片、鋼絲鋸、口哨、絲巾、金屬(絲)線、傘繩、放大鏡、創可貼等。

1、刀

刀是野外生存最重要的裝備,缺少了刀,很多工作會讓你束手無策,根據你所去生存的地形攜帶你派襲的刀,刀的主要功能為劈砍、切削和穿刺,通常建議攜帶兩把刀。

㈧ 我的世界中,什麼是石頭什麼是鐵,怎麼製造鐵工具,火把,生存模式都需要干什麼一開始我是新手

我就大致說一下吧,一開始玩,腳下綠色的方塊就是「草方塊」,然後往下挖三四層,挖的過程就是在挖「泥土」,兩個方塊都差不多的。然後再挖,看到灰色灰色的方塊就是「石頭」了,以上三中方塊是mc裡面的基本方塊,不值錢的。鐵呢,它大部分都被石頭包著的,需要挖開那些石頭然後挖那些「鐵礦石」,把它放去熔爐燃燒就能得到鐵了,鐵礦石是在一塊石頭的基礎上再點綴一些像「銅色」的顆粒的,那個就是鐵礦石。

㈨ 野外生存必備工具

1、瑞士軍刀(SWISS ARMY KNIFE)

徒步戶外,一把小刀、一副剪刀往往能幫到大忙,很多背包客偏愛小巧輕便的瑞士軍刀,尤其是維氏經典款,僅21g,小刀、剪刀、改錐、鑷子、牙簽、指甲銼,應有的功能盡有,至於罐頭刀、開瓶器、瓶塞鑽之類,野外根本用不到,就更不用說其他花胡哨工具了。輕量化的宗旨是簡單為王,不要為了耍酷背一個幾十種功能的多功能鉗,又大又沉還沒用。

㈩ 我的世界怎麼製造工具

我的世界電腦版如何造工具
在問這個問題前你是可以去看基礎教程的,首先你要有一個原木,【按E打開背包】把原木放進去

得到木板,再把木板填滿格子得到工作台

有了工作台之後可以通過擺放材卜攔搭料合成的物品了【背包的合成只有4個格,右鍵工作台的合成有9格】

【合成表在這里】

minecraftxz/...-guide
我的世界武器工具 怎樣製造
合成公式:

木劍:木頭 石劍: 石頭 金劍:金錠 鐵劍:鐵錠 鑽石劍:鑽石

木頭 石頭 金錠 鐵錠 鑽石

木棍 木棍 木棍 木棍 木棍

稿子:木頭 木頭 木頭

木棍

木棍 (後面不解釋)

鏟子:木頭

木棍

木棍 (後面不解釋)

斧頭:木頭 木頭

木頭 木棍

木棍

榔頭(就是把地可以弄得種植物的東西):木頭 木頭

木棍

木棍(後面不解釋)

求採納啊!= ̄ω ̄=(打字打了好久的)
我的世界能造出分解東西的工具嗎
我的世界沒有分解台,應是拆解台。

拆解台合成方式:

拆解台可以拆解原本多餘的合成,或者把怪物掉落的裝備、劍、弓拆解,如果該裝備、武器、工具有附魔,也可一並將其拆解成附魔書。

原版我的世界沒有 拆解台 這個物品,需要另外下載一個拆解台mod
我的世界多工能工具怎麼之造
去網路查,工業mod下好候安裝上,打開創造找找看
我的世界查型拿看製作工具需要哪個鍵
0k

首先你得有下內置合成表

然後按G

或滑鼠對著你想看的東西,不用點,直接按G
我的世界工具合成台怎麼做
按「E"點開背包,右上角有四個空格,放滿木材就行了。
我的世界挖鐵要用什麼工具?那工具要用什麼材料做成?
可以用石搞,用

原石 原石 原石

木棍

木棍
我的世界手機版里怎樣造工具
先做工具台,有材料就會出現相關配方,材料齊了就可以製作
我的世界怎麼造滿屬性的工具
可以用命令方塊做的!~~~

/give @p minecraft:diamond_sword 1 0

@p指給最近的玩家

minecraft:diamond_sword指鑽石劍的英文名, 1是數量,0是損耗值,例如我損耗了233點耐久,那就填衡前233=。=

給一個裝備加多個附魔,直接加逗號分開

/give @p minecraft:diamond_chestplate 1 0

{ench:[{id:0,lvl:5},{id:1,lvl:5},{2:18,lvl:5},{id:3,lvl:5},{id:4,lvl:5},{id:5,lvl:5},{id:6,lvl:5},{id:7,lvl:5}]}這個是盔甲附魔屬性等級可以上萬,但是不能太高

所有附魔ID

裝備:

0 - 防禦,Protection (頭盔,裝甲,鞋子,褲子)

1 - 火焰防禦,Fire Protection (頭盔,裝甲,鞋子,褲子)

2 - 摔傷減半,Feather Falling (鞋子)

3 - 爆炸防禦,Blast Protection (頭盔,裝甲,鞋子,褲子)

4 - 遠程攻擊防禦,Projectile Protection (頭盔,裝甲,鞋子,褲子)

5 - 水下呼吸,Respiration (頭盔)

6 - 水下挖掘,Aqua Affinity (頭盔)

7 - 傷害反射,Thorns (頭盔,裝甲,鞋子,褲子)

武器 (劍):

16 - 鋒利,Sharpness (劍)

17 - 亡靈殺手,Smite (劍)

18 - 節肢殺手,Bane Of Arthropods (劍)

19 - 擊退,Knock Back (劍)

20 - 火元素,Fire Aspect (劍)

21 - 掉落品加倍,Looting (劍)

工具:

32 - 挖掘效率,Efficiency (稿子,斧子,鏟子)

33 - 精準採集,Silk Touch (稿子,斧子,鏟子)

34 - 不毀,Unbreaking (稿子,斧子,鏟子,武器,裝備)

35 - 幸運挖掘,Fortune (稿子,斧子,鏟子)

武器 (弓箭):

48 - 力量,Power (弓箭)

49 - 弓箭擊退,Punch (弓箭)

50 - 火元素,Flame (弓箭)

51 - 無限弓箭,Infinity (弓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