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素描的注意事項
現在很多學素描的人都不知道素描有哪些注意事項,以下是有我為大家整理的素描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到你。
素描的注意事項:
1、位置則拿的選擇和作畫姿勢
正確的寫生姿勢、有 助於整體觀察和表現方法的運用。在繪畫時身體應與畫板相距一臂左右。如有條件,畫板放在畫架上最好,如果沒有畫架,畫板放在大腿上也可以。畫架一般放置在 繪畫者的右前方。畫者與寫生對象之間的最佳距離,通常是對象高度或寬度的3倍到5倍之間,良好的習慣有助於繪畫技能的提高。
2、握筆方法
畫畫的握筆方法是和平時寫字有區別的.通常的握筆方法是拇指、食指信盯山和中指捏住鉛筆(如圖1),小指作支點支撐在畫板上(或懸空),靠手腕的移動來畫出線條(如圖2),只在細部刻畫時才會採用象平時寫滑中字的握筆姿勢,但依然是靠小指的支點來移動手腕完成(如圖3)
3、作業時間控制
通常一幅素描一般安排在2-3小時之間,若是畫面復雜,一次不能完成的,可以用多次完成。
4、作業目標安排
按造型因素做分解練習,有目的地集中解決難點,如:形體概括練習、比例和結構分析聯系、透視與結構聯系、結構與色調表現練習,作業目標應明確,以利於學習和掌握技法表現規律及藝術表現規律。
5、培養科學思維方法
造型規律的掌握與運用是培養正確的思維方法的過程。在素描訓練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習者解決各種關系的思維能力,如正確把握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等。
② 素描工具的用法
素描的工具種類很多,如石筆、炭筆、鐵筆、粉筆、毛筆、鉛筆和鋼筆等;也有用鑽子和金鋼石作畫的。最常見的素描工具有:鉛筆、炭筆、木炭條、炭精棒或單一的錫管顏色等。工具的不同關系著素描的性質和構圖,工具也能影響畫家的情緒和技巧
素描工具使用方法
木炭條的使用,其特點是質地松軟,色澤純黑,粉沫細致,層次多變,適合各種不同的紙張材料(粗紙、細紙、軟紙、硬紙),表現力極強,便於修改,特別是對人物素描有其獨到的表現力(西方很多大師都採用此工具)。但表現技法要求很高,難度很大,如:行筆節奏,落筆輕重,起筆快慢,輕提下壓,腕力的大小,筆鋒的轉動變化及多層次的覆蓋,塊面的運用,正側鋒的行走所表現出來的線的輕重緩急,虛實變化,構造出人物各部位的不同質感和結構,既生動又耐人尋味。這種技法上的探求是很難掌握的,因為它的每一筆都需要很深的造型能力和對素描的充分理解力。對學生而言這一工具的使用是應加以理解和掌握的。
炭精棒與木炭條則有著質的區別,炭精棒質地較硬,顆粒也較粗。它更適合於在較光滑的繪圖紙上作畫,因為它不便於修改,所以要求每一筆都要型神兼備。炭精棒的表現力較木炭條在層次上略為遜色,但在表現老年人時其特點發揮得尤為充分。炭精棒的優勢在於它能很肯定地組織塊面和線條,牢固而不易掉色,畫面效果給人一種帥氣和瀟灑的感覺。
鉛筆
在鉛筆素描中,通常要備齊以下幾種工具:鉛筆(6B-2H)、橡皮(可塑橡皮和白橡皮兩種)(、擦布(紙)以及紙張。了解這些材料的性能,掌握使用它們的技巧,能提高作畫
效率,取得良好的畫面效果。現介紹如下:鉛筆:從6B至2H的鉛筆各有用途。軟鉛用作鋪大調子時,能輕鬆快捷地拉開亮暗部色調差別和營造畫面色調氛圍。它宜用於描繪深色及暗部,但由於它的筆灰附著力差,易弄臟畫面硬鉛在處理畫面肌理,勾勒變化豐富的線條以及表現亮調子的細微變化方面能起到軟鉛難以企及的作用但如果使用時用力過度,易損傷紙面,破壞畫面效果。畫素描時,單一地使用軟鉛,易將暗部畫悶、畫膩;單一地使用硬鉛,深調子無法暗下去,重復遍數多了,又容易畫膩及傷紙.兩者結合起來使用時,就可揚長避短,發揮各自的優點。使用時,通常以軟鉛鋪調「打底」畫深色,以硬鉛深入,壓嘰理畫淺色,遵循先軟後硬的順序果順序顛倒,軟鉛就無法在硬鉛畫過多遍的地方深入.天陰雨時,紙張軟,宜多用軟鉛畫;天晴朗時,紙張硬挺.2B的鉛筆就能畫出很深的調子。
橡皮
常用的橡皮有白橡皮和可塑橡皮兩種,主要起清除誤筆的作用。白橡皮的清除能力比可塑橡皮強;在同種橡皮里.軟質的橡皮要比硬質橡皮清潔能力強。對於有些深且發膩的調子若要清除的話,必須先用可塑橡皮提去表層發亮的「膩子」,再用白橡皮清除。此外,白橡皮用刀切出尖角或可塑橡皮捏出尖角可以用來提亮高光及小的細節,還可在灰底上像排線條那樣,拉出一組漂亮的白色肌理:可塑橡皮還可用來吸去大面積畫過頭的調子,調整調子花的部分,使調子過渡自然。用橡皮以一定的力度按擦灰調子,還可使局部的灰調子變深。
擦紙
布(質地要軟、乾燥)可用來撣淡過頭的深調;用來揉擦深調可以去膩,並使之豐富柔和;用來擦拭過硬、跳、亂的鉛筆痕可使之虛化柔和;如用來擦拭灰調,可以使灰調變深,運用得當還能產生豐富的效果。鋪完大調子後,再布擦--遍,能快捷地使色調變深.變豐富,拉開色調差,加快作畫速度。有的作者喜歡以鉛筆鋪一遍調子,再用布擦一遍,兩者反復交替進行.能快速地營造出畫面效果擦灰調時,通過控制擦的力度大小與時間長短來控制調子的變化萬一出現花的現象,可以用可塑橡皮和鉛筆來調整,擦布蘸鉛筆灰還可用來起大幅尺寸的畫稿和鋪大面積的深調子。
素描用白粉筆
用於高光提亮,一些有色素描紙根本擦不出高光,或者已經畫上厚厚一層,擦是解決不了的,只能用素描用白粉筆,還有一些石膏堅硬質感的表達必須用白粉筆來提亮
素描紙
可以用來畫素描的紙張很多,國內常用的有鉛畫紙、卡紙和水彩畫紙.鉛畫紙表面顆粒粗,紙質松,易上鉛,宜於畫短期作業。雙面白卡紙表面顆粒細微,較光滑,能顯示豐富的色調變化,加上紙質密實硬挺,經得起反復修改、刻畫,適合用來畫中、長期作業,水彩畫紙表面有網狀紋路,適合用來製作一些特殊的畫面效果。
③ 畫素描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畫素描時的注意事項:
1、以石膏像作為初始階段的教學內容。
由於石膏像是白色,便於觀察人物頭部形體結構的轉折關系及層次差別;而且,石膏像是靜態的,為初學者細致耐心觀察和描繪對象提供方便。也更直接感受形體與結構的本質。
2、注意整體美感。
很多初學者由於缺乏長期性的作業訓練,不能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全面推進,往往是急於求成,在缺乏對整體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摳局部,造成局部相互之間關系無法很好地銜接。
解決這種關系,就要靠比較的方法,比較色調的深淺,比例的長短、寬窄、大小,比透視關系的遠與近、虛與實。根據這種比較,畫出來的作品,才是客觀對象真實存在的一面。
3、加強敏銳感。
素描訓練的根本任務是,捕捉對象的特徵和獨具個性的差異。如果一個學生長時間脫離對象去感受,去編造所謂的畫面效果和廢棄對客觀對象感知能力的訓練,那麼他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失去一個藝術家所應有的敏感性。
4、把握畫面。
寫生時要注意素描寫生的對象,或明或暗,或強或弱,或虛或實,都有著它的規律和秩序。要遵守這種客觀秩序,避免零亂瑣碎,保證畫面的整體感。
5、培養觀察力。
在素描的練習過程中,素描必須著重光線、物體的關系,筆觸的描繪手法,將自己眼睛所觀察到的形體,具體而微的呈現出來。
(3)素描工具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一、素描的操作定義:使用單一顏色繪畫工具而在畫面載體上按照一定的繪制原則而有意塑造物體形態的美術活動。速寫是素描的一種變式。素描水平是反映繪畫者空間造型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二、素描中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1、形體畫得「歪」。
這是由於起草不嚴格造成的錯誤。解決的辦法是:起草時,左右兩邊要同時起草,不要等到起完一邊,再起另一邊。
2、畫面太「空」或太」滿」。
這是由於構圖不當造成的錯誤。物體太小太集中,就會造成畫面的「空」;而物體太大太散,畫面就會「滿」。解決的辦法是:在一開始就要把整個物體的組合外形找准,按照構圖的要求做好定位輔助線,在進一步深入的時候,不要輕易改動構圖粗汪的定位線。漏旁
3、輪廓線太「粗」。
這是因為畫者還沒有樹立起「體面」觀念。解決的辦法是:加強觀察感受,排除非素描習慣的干擾,將「粗線」的一側向暗部或背景過渡。
4、輪廓線過「虛」。
這是因為畫者錯誤地認為:越是立體的物體,它的輪廓越虛;越是後面的物體,它的形體越虛。解決的辦法是:依靠觀察,依靠感受,了解視覺的「雙眼視差」現象,學習造型的「線面」轉換關系,不受 「主觀」影響,客觀地表現對象。
5、透視面過「大」。
初學者常常把物體的側面畫大,這是因為他們對視覺透視縮變現象理解的少。說明,生活中的習慣還影響著畫者。糾正的方法是:認真學習透視規律,嚴格掌握比例關系,客觀地表現對象。
6、畫面太「灰」。
灰的直接原因是物體亮部畫重了,這是由於明暗對比觀察不足造成的,應該在調整時加重明暗交界線,提高亮部的明度。
7、畫面太「碎」、太「平」、太「板」。
造成這種錯誤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整體觀察,整體表現,主次技術掌握不夠。解決的辦法是:在素描步驟的熟悉造型階段,就應該綜合整理出靜物的整體印象,找到靜物的主次部分,在刻畫中嚴格按整體和主次的要求進行,並及時作出調整。
④ 素描的筆用的時候有什麼講究
描的工具種類很多,如石筆、炭筆、鐵筆、粉筆、毛筆、鉛筆和鋼筆等;也有用鑽子和金鋼石作畫的。工
具的不同關系著素描的性質和構圖,工具也能影響畫家的情緒和技巧。工具的選用取決於畫家所想要達到的藝術效果。一般認為,干筆適宜作清晰的線條,水筆宜於表現平面;精美的筆觸可用毛筆揮灑,而廣闊的田野則可用鉛筆或粉筆去勾勒。炭筆是兩者都可兼用的。以作品尺寸而言,大幅素描作品適宜用木炭來畫,對於輪廓、照應等可經長久的時間細細研究、分析。至於鉛筆適合較小尺寸,很少大張的鉛筆畫,而鋼筆畫則更小了,往往在插畫上用得較多。素描的單色表達使工具變得十分隨意,而且常常可以綜合使用幾種工具造成多種畫面效果,所以是一個極廣闊的天地。
(1)鉛筆
鉛筆是最簡單而方便的工具,初學者素描常從鉛筆開始,主要原因是鉛筆在用線造型中可以十分精確而肯定,能較隨意地修改,又能較為深入細致地刻劃細部,有得於嚴謹的形體要求和深入反復地研究。同時鉛筆的種類較多,有硬有軟,有深有淺,比較俱全,可以畫出較多的調子,鉛筆的色澤又便於表現調子中的許多銀灰色層次,對於石膏等基礎訓練作業效果較好,初學者比較容易把握,因此,較適合於基礎訓練開始時應用。現有的國產鉛筆分兩種類型,以HB為中界線,向軟性與深色變化是B至6B,為了更適應繪畫需要又拿態有了7B-8B,我們稱為繪畫鉛筆。HB向硬性發展有H至6H,大多數用於精密的設計等專業使用。由於種類較多,因此,鉛筆能很好地表現出層次豐富的明暗調子。
(2)炭筆:
炭筆以不脆不硬為度,炭條以燒透、松軟筆黑色為佳,炭精棒以軟而無砂稱上品。
(3)鋼筆:
包括一切自來水型硬質筆尖的筆。使用日常書寫的鋼筆繪畫也可以,一般都作一點加工,將鋼筆尖用小鉗子往裡彎30度左右,令其正寫纖細流利,反寫粗細控制自如。
(1)線和線條技法
石膏穿插體
素描汪敏悉的要素是線,但是線在實質上卻是不存在的,它只代表物體、顏色和平面的邊界,用來作為物體的幻覺表現。直到近代,線才被人們認為是形式的自發要素,並且獨立於被描繪的物體之外。
(2)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
素描是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並且描繪於平面之上,即由線條形式引起困乎觀者的聯想。例如兩條線相交所構成的角形,可以被認為是某平面的邊界;另外加上第三條線可以在畫面上造成立體感。弧形的線條可以象徵拱頂,交會聚集的線條可表現深度。人們可以從線條的變化當中,得到可以領會的形象。因此透過線條的手段,單純的輪廓勾勒可以發展成精緻的素描。
(3)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
在素描中可以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至於色彩明暗是為了加強和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我們可以運用線條的開始,消失和中斷來畫出邊界,並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邊界而上。線條的粗細能表現物體的變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線條的筆觸變化表現出來。
(4)平面技法的輔助
素描的線條技法還需要平面技法的輔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筆時,在明暗對照上可用擦筆法。
(5)毛筆畫法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筆畫法,因為毛筆能發揮筆觸的寬度和筆調的強度並且能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
(6)藝術性的加強
素描也可用多色畫筆作為基本材料,用來加強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藝術性。
⑤ 在畫素描中,使用鉛筆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畫出素描的工具有很多種,其中鉛筆是最常用的一種繪畫工具,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鉛筆更是必備的,那麼在使用鉛筆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和技巧呢?下面給大家講解一下。
在鉛筆素描中,為了使色調均勻柔和,有人喜歡用紙筆和手指在畫面上擦抹,這種習慣是不好的。我們應當培養只用線條作畫的能力在畫面上擦抹,會出現浮雲狀的顏色,使形體軟弱無力,尤其在亮面擦抹,效果更不好。
鉛筆可以交叉運用。一般來說,打輪廓時應先用較軟的鉛筆進行輕線條的描寫,既利於修改,又利於進一步刻畫。在塗明暗色調時,也應先用較軟的鉛筆打底色,畫到一定程度再用較硬的鉛筆細致深入地刻畫,使軟硬不同的鉛筆線條較好地結合在一起,色調既豐富又不浮躁,明暗效果既強烈又具體。如果先用硬鉛筆塗色調則很難塗得深,再改用軟鉛筆刻畫,軟鉛筆的線條會浮在硬鉛筆之上,很難結合在一起孝悔,畫面效果必然不好
⑥ 素描工具基礎知識介紹
素描工具基礎知識介紹
素描常用的工具有,鉛筆、炭筆和炭精棒、木炭條、橡皮、橡皮泥、畫紙、畫板、畫架等。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基礎知識,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素描的材料
素描常用的工具有:鉛筆、炭筆和炭精棒、木炭條、橡皮、橡皮泥、畫紙、畫板、畫架等。
(1)鉛筆。實際上,我們在素描學習中,經常使用的只有H到6B,甚至一支2B的筆就足夠解決所有表現問題。H級的鉛筆色淺,也便於修改,適用於素描的起草。B級的鉛筆,可以畫物體的深色,以節省作畫時間。初學者不要在鉛筆的選擇上太花力氣,因為素描的變化不是靠鉛筆的軟、硬度區別的,而是靠手的輕重和線條的重疊達到目的的。 初學者可以選擇一支2H、一支2B和幾支HB鉛筆,作畫前將鉛筆削長削尖,H的鉛筆用於起草和畫出亮部,B的鉛筆用於表現暗部和陰影,HB的鉛筆則用於大部分的繪畫。 (2)炭筆和炭精棒。炭筆是以炭精作筆芯的木桿筆,它的特點是筆色黑濃,附著力稍差,與紙的摩擦力大,不宜於塗改,多用於速寫和人物肖像。 炭精棒明梁與炭筆筆芯為同一材料,但沒有木桿,粗約半公分見方,長約10公分,有黑、棕兩色,性能與炭筆相同。它可以利用側面進行大面積塗抹,能迅速地表現對象。在素描的肖象和半身像階段,可以選擇炭筆或炭精條,因為這兩種工具能使畫面迅速達到一定黑度,宜於表現顫團人的須發和服裝。
(3)木炭條。用天然的細柳條燒制而成,可以自製。筆色與鉛筆相似,附著力極差,可以用手或其他工具將線條進行塗抹、擦改,形成豐富的濃淡變化,是表現人激洞運體的常用工具。 在素描的石膏頭像階段,同學們可以嘗試使用木炭條作畫,因為它可以進行快速的大面積塗色,也很容易修改。工具的改變,能使學習者提高造型的表現手段和培養作畫的整體意識。
(4)橡皮和橡皮泥。它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完全擦掉錯誤線條,重新再畫;另一個是減弱線條重度,調整對比強度。橡皮的種類有很多,還有一種塑性橡皮,它以其可塑性和不損紙張的性能受到初學者的歡迎。 橡皮是一種修改工具,它可以輕易擦掉不需保留的線條。但是,每個教美術的老師都會告訴你:要少用橡皮。大量地使用橡皮,是初學者在學習的最初階段最普遍的現象。初學者改錯誤的時間,要比花費在表現上的時間還要多。初學者往往覺得有些線條不好看或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錯誤,迫不及待地要將那些“無用”的線條擦掉。事實上,在素描的草圖階段,不要計較線條的好不好看,因為隨著作業的深入,會將那些線條覆蓋住。你認為“錯誤”的線條,還能起到重新修正的參考作用,一旦擦掉,剛剛犯過的錯誤,容易重犯。為了減少橡皮的使用,我們應該做到:
a、下筆之前認真觀察,做到畫前心中有數。
b、控制好作畫動作,做到下筆准確。
c、不要急於求成,下筆時要先輕後重。
d、從最終效果出發,考慮前後步驟。先將參考線條塗於較暗一側,再進一步修改確定。
能做到以上幾點,保證你不用橡皮也能完成作業。
橡皮不光是可以去掉不必要的線條,還可以調整畫面的明暗對比。當我們覺得某一處色調太暗,需要增加亮度時,可以用橡皮減色,以達到滿意的對比效果。
橡皮還有一個調整作用,它可以加強畫面的虛實效果。虛實是表現視覺空間的主要手段,在繪畫的過程中,往往因為強調形體結構,造成了體面銜接和輪廓表現的呆板,使形象單調和缺乏空間感。碰到這種情況,我們可根據需要,用橡皮將一部分線條擦虛,形成物體的虛實對比和變化,馬上會使畫面產生生動和富於空間的效果。
在橡皮的使用中,初學者可能會發現,在某處用橡皮擦過的地方,會產生出一種特殊的痕跡,它可能是一種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這說明,橡皮除了它的修改作用以外,還有一種表現的功能。但初學者不要對這種偶爾產生的效果頻繁使用,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表現的必然性訓練上。
(5)畫紙。只要是表面不太光滑、色白、具有一定厚度的紙張都可以使用。
(6)畫板。畫板一般是木製,兩面貼膠合板,便於固定圖釘,分大小不同規格。素描用板沒有太大要求,只要表面平整,宜於拿握即可。初學者可使用布面寫生畫板,這對繪制小幅作業和收藏、攜帶作品有好處。
(7)畫架。畫架的材料和樣式很多,一般用於大幅素描和站立作畫。小幅的作業可以不用畫架,利用腿部或椅子作畫板的支點進行作畫。
二、素描基本要求
素描作畫的拿筆方法,也有較嚴格的要求,其操作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作業完成的好壞。在素描起草和塗明暗階段,嚴格杜絕將筆握得太短、太緊,手應該像指揮家那樣握住筆的末端,手指、手腕要放鬆,要用小臂帶動手,而不是靠手指或手腕的運動畫出線條。這種方式與我們平常的書寫方式完全不同,初學者開始會很不自然,但要堅持練習,只有養成習慣,才能畫出流暢、均勻的線條。 在寫生作業的深入刻畫階段,因為需要對物體細部進行仔細刻畫,我們可以把畫板適當拉近,同時改用與書寫相同的執筆方法,但手的運筆動作,還應當保持與上述方式相同,只有這樣,畫出的線條才會更加精細、更加准確.
切身體驗,個人覺得興趣很重要,有了興趣後多臨摹,開始時可以參加一些培訓,有人給予指導,上手後就可以自己練習了。自己練習可以去書店買些素描的書臨摹。
如何學好結構素描 結構素描作為素描初始階段的學習課題,訓練內容雖然看似簡單,卻包含了從認識到理解,直至表現的全部原則與概念,是以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嚴格要求。 在進入具體訓練前,首先要明確並樹立素描的兩個最基本觀念:
1.立體的觀念
自然界的一切物體,不論是天然的還是人造的,都是處於三維狀態的,即有高度、寬度和深度,是立體的,占據一定空間。而我們的畫面是平面的、二維的,只有寬度和高度。在平面上表現出物體的深度,這是寫實繪畫范疇里的寫生首先面對的問題。我們只有牢牢地樹立起立體和空間的觀念,才會有意識地努力尋求解決這對矛盾的辦法,這是至關重要的。
2.整體的觀念
物體的形態存在著內在的整體關系。從單個物體看,它有著屬於它特有的結構關系和各分部的比例關系,如立方體由六個相同的正方形構成,不同形狀的瓶子、罐子的各部分,如口、頸、肩、身、底等都由不同的幾何形體構成,各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它們形成每個特定物體的整體形象。另外,物體在空間占據一定的位置,與其它物體有上下、左右、前後關系,有大小比例關系。在某個特定視點、視角看一個或一組物體,有特定的透視變化。在某種光線環境里又形成統一的明暗調子……總之,客觀對象都是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體。 素描不是要如實表現每個局部,而是要認識和表現對象的全部有機聯系著的關系。 在觀察方法上做到整體觀察; 在表現手法上抓住整體關系; 具體作畫步驟上要掌握整體→局部、大→小、方→圓、直→曲,步步深入,反復比較的正確方法;這就是整體造型的方法。 是否接受過正規素描訓練,是否入門,往往以能否整體觀察、整體表現為標志。初學者往往鑽在某個局部里而迷失整體關系。所以初學素描不在於完成幾幅作業,更重要的在於掌握整體造型方法,並提高這種能力。
1 整體的觀察的方法
素描造型的方法和規律是通過直接研究客觀對象而的出的結果,因此,素描的學習應當建立在寫生的基礎上。寫生是素描訓練最基本的形式,是提高素描繪畫能力的主要手段。 進行素描寫生首先有一個如何正確認識對象的'問題,這就是觀察方法的問題。素描寫生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忠實地描繪對象並不是指簡單機械地自然模仿,而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塑造對象。而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塑造對象,首先要學會科學的方法觀察對象。沒有經過素描訓練的人觀察物像時,總是習慣於從細部去看,看完一個局部在看另一個局部。這種觀察反映到畫面上,就不能正確、完整的表現物像的整體形象。而有經驗的畫家觀察對象,總是從整體出發,從大處著眼。整體地看對象的形體結構、明暗調子關系,而不是從細小的局部零碎地去看,這樣的觀察才能准確把握對象的整體形象。因此,正確的觀察方法就是養成一種整體觀察物像的習慣。這種觀察是以全面研究對象的各種復雜關系為基礎;以比較為手法;以從整體出到局部,再到整體為基本程序的。
2 正確的作畫程序
科學的觀察方法與正確的作畫程序是一致的,而正確的作畫程序又反過來促進科學的觀察方法。素描寫生都要經過構圖、輪廓、大形、深入刻畫到整體調整等不同的作畫環節。這個作畫的過程,就是體現著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的觀察過程。如果沒有這種正確的作畫程序,就不能保證畫面的准確、深入與完整。
3 立體的觀念
一切物體的存在都占據一定的空間,素描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在平面的紙上塑造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形象。因此,素描學習從一開始就應在頭腦中樹立立體的觀念。在素描中,形體是由許多不同方向和形狀的透視面組成,面構成了立體的形。有了這種觀念,我們就可以在各種形象中把握物像立體的基點。
4 腦、眼、手的協作
為了成功地掌握素描造型基礎知識和表現技能,在訓練中,還要十分注重腦、眼、手的結合。畫畫不僅要用眼、動手,更要動腦。把理性的分析與感性的表現結合起來,才能較好地領悟和掌握素描的基本要領和表現技巧。在繪畫訓練中,需要把觀察的形象進行歸納、分析,對形體結構關系進行概括處理,這些都不可能不認真思考。善於思考的人,也就是善於學習的人。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更有效地指揮眼、手的訓練。所以說,勤於思考,注重腦、眼、手的統一協作,是畫好素描所必備的主觀條件。
5 寫生與臨摹的結合
在素描學習中,除了進行寫生訓練外,適當地進行一些作品臨摹,也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未接受過素描訓練的初學者來說,臨摹學習尤其重要。通過臨摹,可以使初學者增加對素描繪畫的感性認識,也可以學習一些基本的繪畫方法;對於素描基礎較好的學生,適當地,有針對性地臨摹一些優秀素描作品,也能吸取到他人的經驗和表現技巧,解決自己繪畫中遇到的問題。
;